谈藏医药发展现状及趋势.ppt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145504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藏医药发展现状及趋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谈藏医药发展现状及趋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谈藏医药发展现状及趋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藏医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阿坝州藏医医院阿坝州藏医药研究所拉目加 藏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 中医 藏医 蒙医 维医等 的重要组成部分 堪称世界四大传统医学 古印度医学 古阿拉伯医学 藏医学 中医学 之一 据历史研究藏医药学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藏医药在发展过程中在本土医学的基础上积极接受了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外来医学 比如 汉医 印度医学 大食taziks医学 使藏医药的理论完整 内容丰富 实践多样 第一部分藏医药发展简介 1 据史料记载 早在公元前3世纪 苯教医生著 医学四本 解毒学 等 2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创制藏文 迎娶文成公主的同时带汉医书籍入藏 并翻译 医法大论 同时聘用印度 汉地 大食医生入藏 在藏期间 三位医生合编 无畏的武器 医学著作七卷 献给藏王 3 藏医学奠基人宇妥元丹贡布出生于公元8世纪 先后亲赴各藏区 印度 尼泊尔等地拜师学医 并邀请印度 尼泊尔等地医者入藏 在本土医学的基础上积极汲取他国医学精华 著成著名的藏医药学经典著作 四部医典 4 公元11世纪 由大译师仁青桑布翻译了印度医学典籍 八支精要Astanga 对藏医药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5 公元13世纪宇妥云丹贡布对 四部医典 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6 公元14世纪由于地域不同而出现了南派和北派 7 公元17世纪 五世达赖喇嘛非常重视藏医事业的发展 曾创建了哲蚌寺索日卓翩林 日喀则索日常松堆白林等藏医学校 8 五世达赖喇嘛的第司 摄政 桑结嘉措 编写 四部医典释论 蓝琉璃 等多部医学著作 首创医学唐卡挂图79幅 医学唐卡 藏语称之为曼唐 曼是医 唐是唐卡 曼唐是用唐卡的形式把医学内容绘制出来的挂图 藏医八十幅曼唐以彩色连续图画的形式 用5000个小图系统描绘了藏医学的基本理论 人体的解剖构造及生理功能 疾病的病因 病理及症状 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药物的种类 性味及用法 饮食 起居及卫生保健知识 行医的道德守则等 四部医典 的全部内容 曼唐是医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佳作 藏医曼唐 西医挂图 1696年他创建了药王山日齐卓翩林医学院 第司的另一个贡献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前身 9 18世纪著名藏医药学家帝玛 丹增彭措用 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 晶珠本草 共收载药物 种 这是历代藏药书籍中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经典著作 晶珠本草 收载药物种类很多 内容丰富 考证全面 订正确切 被列入我国经典本草著作 建国以来 由于得到高度的重视 藏医药在我国兴起了一个全面振兴的发展高潮 藏医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繁荣时期 第二部分藏医药现状 西藏藏医学院本科硕士 藏医药教育的层次规模扩展到中专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博士 博士后的教育等多元化格局 迎来了藏医药教育发展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成为传统民族医药学现代化发展的一大亮点 藏医药教育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 甘肃中医大学藏医学院本科硕士成都中医大学民族药学院本科硕士博士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本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青海民族大学硕士 成都中医大学民族药学院藏药本科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藏药本科西藏藏医学院藏药营销班 汉文授课 在1890年开始藏医药藏医药传播到美国 藏医药在美国的传播 20世纪70年代 藏医药专家康卡尔 洛桑卓玛 洛桑若杰 益西顿丹 丹增曲扎 巴桑云丹等人的讲座 巡诊以及科研活动方式传播藏医 1998年11月 第一届国际藏医药学术研讨会 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第二届国际藏医药学术研讨会 于2003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 UniversityofVirginia 开藏医选修课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与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公卫学院联合培养藏医药学专业研究生培训班 藏医药在俄罗斯的传播 18世纪50年代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 从蒙古传入沙皇俄国 1860年在圣彼得堡创办了第一家藏医诊所和藏药房 1903年在圣彼得堡翻译出版了俄文版的 四部医典 之 总则 2008年被选为全俄大学选修课 牛津大学医学博士后 国际上享有名气的藏医人物 哈佛大学博士 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 UCLA 公共卫生学 博士 2016年11月中国第一个藏医博士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顺利出站 公立藏医院68家 省级藏医院2家 州市级藏医院16家 县级藏医院50家 其中三级甲等藏医院2家 二级乙等藏医院1家 其余大多都是二级甲等藏医院 三 藏药厂 奇珍藏药金诃藏药久美藏药甘露藏药西藏雄巴拉曲藏药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甘南佛阁藏药厂 较有名的藏药厂 瑞士PADMAAG 白玛 公司Padma28 二十八味莲花丸是唯一一个入欧盟药店的传统药 入欧盟药典 70 有国药准字的藏药约200余种 四 藏医药科研机构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西藏藏医学院藏医药研究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国家民族医药临床研究基地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阿坝州藏医药研究所甘孜州藏医药研究所等20余家 五 藏医药传承 建国以来对藏医药重视和支持 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比如藏医学校 医院 药厂等的数量增多 但很多特色疗法面临着失传 比如 藏医穿刺术 藏医脉泻疗法 藏医催泻疗法 藏医疗法图解 六 藏医药科研动态 随着国家对传统医学的重视和加大力度 藏医药的教育和医院 产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科学研究领域显得相对滞后 藏医药的科学研究包括了文献研究 藏医基础研究 藏药研究 藏医临床研究 1 藏医文献研究 随着国家对藏医药的重视 藏医药古籍文献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0本古籍影印出版 60本藏医药古籍 为藏医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已翻译成汉文的藏医药书籍 遵循经典文献和临床应用实践的基础上 广泛对红景天 冬虫夏草 螃蟹甲等道地藏药材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质量分析 基础药理毒理等广泛的研究 同时对七十味珍珠丸 七十味珊瑚丸 二十五味松石丸 奇正消痛贴膏 青鹏膏剂 白脉软膏等诸多藏药制剂进行了关于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现代药学研究 研究新药如红花如意丸 仁青芒觉胶囊 五味甘露颗粒等创新药物 申请佐太的加工炮制工艺等藏医药专利10余项 截至目前 载于 中国药典 部颁 药品标准 藏药分册 局颁 国家药品标准 的藏药成药有丸剂 散剂 颗粒剂 膏贴剂 胶囊剂 口服液等多种剂型的300多个品种 2 基础研究 藏医一次性放血刀 藏医放学刀的改进 传统的藏医器械 1 轻巧2 卫生3 安全4 低成本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主持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 西藏藏医学院 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 四川阿坝州藏医院 北京藏医院等研究单位共同完成的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藏药佐太 寒水石和诃子的特色炮制技术研究 课题 2007BAI48B02 中 藏药佐太炮制技术及安全性评价 内容进行了成果评价 3 藏药研究 存在的问题 1 藏药含重金属吗藏药的重金属问题一直是藏药的一个热点和焦点 也是藏药走向国内 走向世界的一个难点 对佐太及其复方制剂 当佐 进行了动物安全性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临床等效剂量下和临床服药周期内 对受试动物无明显不良影响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藏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课题由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藏医院 阿坝州藏医院 玉树州藏医院 甘南州藏医院 西藏藏医学院共同完成 主要针对含佐太药物的临床安全性观察 方法 观察前 观察中 观察后采集样本 头发 指甲 尿液 大便 三大常规 凝血功能 肝功 肾功 比较三者之间的变化 结论 通过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影响的研究 初步判断按藏医理论服用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是安全的 2 藏药会损坏脏器功能吗 很多人怀疑服用藏药对肝肾脏器有损坏 是这样吗 1 首先以上含佐太药物的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足以回答 2 珍宝药的服用 隔一 三 五 七天服用一次 所以药物不会在体内蓄积 3 对肝功能异常的观察治疗 这是用藏医泻疗法治疗肝功异常的少样本观察 1 随着环境的恶化 企业化生产等的原因 很多高原上药材面临着濒危 自治区藏医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已经开展了绿绒蒿 毛果婆婆纳等27种濒危藏药材的野生变家种术研究 其中毛果婆婆纳 桃儿七 藏木香 卷叶贝母 毛花忍冬等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已基本形成了技术体系 4 藏药种植技术研究 2 2006年西藏藏医学院在西藏贡嘎县建立喜马拉雅紫茉莉的人工栽培基地 5 藏医对艾滋病的研究 浏阳利美医院与湖南中医大学合作 成功研制出针对艾滋病等重大免疫力缺陷疾病有的药物组方 藏艾康 经前期科学分析试验 临床观察试验等结果表明 药物安全 效果明显 藏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藏医养生保健应用和推广滞后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防病保健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尤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 大多都属于亚健康 所以挖掘和推广应用传统医学的防病保健意义重大 2 加大藏药实验室 医院制剂室的建设目前医院用的藏药都是按国家藏药标准和地方标准来配制 显得运用不灵活 3 藏医特色专科建设不足目前全藏区只有一家专科医院 藏医骨科医院 应加强胃病 肝病 风湿病等有藏医特色的专科医院的建设 4 藏医药研究力度不够虽然在临床 药学等领域正在进行科学研究 但缺乏具有影响力的研究 临床研究是对疾病有效的直接证明 而药学的基础研究室藏药走向国内 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 谢谢大家 扎西德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