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709827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训诂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训诂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训诂学名词解释“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训诂学复习题 1.训诂: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通行的语言,解释方言。 2.训诂学:是以语言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3.我国传统语言学称为小学,小学发展为三个分支学科:文字学,以字形研究为主;音韵学,以字音研究为主;训诂学,以字义研究为主。 4.训诂学两条紧密联系的发展主线:一通释语意,包括对字书、词书的编著工作,后来成为语言学的内容;二释经,主要任务就是解释经书(经指儒家经典)属于古代语文学范畴。 5.传统训诂学解释词语的三种方法:形训、声训、义训。 6.形训: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词义的一种训诂方法。“据形说义”是其另一种说法。形训的代表著作是许慎的说文解字。 7.形训的局限性:(1)形训仅限于解释字的本义,无法知道其引申义、今义;(2)辨形有误,常导致主观臆测;(3)字形讹变,影响形训。 8.声训:根据汉字的读音来解说词义的训诂方法。音近则往往义通,声训实际上是用与被释词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通的词来解释被释词,前人也称之为“因声求义”。代表作是刘熙的释名。 9.如何进行声训?首先,要了解古音;第二,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形声字的声符是声训的重要线索,通过声符来解释字义。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寻找语言线索,探求词义的方法,到了宋代有了较大发展,人们不仅在实践中运用,并在理论上加以研究和阐述,于是产生了“右文说”。 10. “右文说”:是北宋王圣美提出的。“右文说”认为形声字的声符除表示读音外,还表示这个形声字的意义。声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相通。因为形声字绝大部分是左形右声的结构,也就是声符在字的右侧,因此这种学说被成为“右文说”。 11.声训的类型:一是音同的声训包括原字相训和同音字相训;二是音近的声训包括声同韵近字相训,声近韵同字相训和声近韵近字相训。 12.声训的局限性:(1)主观臆测;(2)滥用声训(无限度扩大声训的范围);(3)不明古音。 13.义训:就是不考虑词的形体和读音,不去注意其形义或声义的关系,直接解释其意义的一种训诂方法。我国最早的解释词句的专著尔雅其中的释义大部分用的是义训。尔雅是义训的代表著作。 14.义训的类型:(一)同义词释义:1直训:用同义词解说词义的方法,前人称为直训。2互训:两个同义词之间相互训释, 3递训:几个同义词,传递相训,即你注释我,我注释他。4同训:是用同一个词,训释几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常见的形式是把几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放在一起,然后用同一个词来进行训释。(二)义界法释义:用下定义的方法,来阐述说明一个词的意义。相当于:被释词被释词的词义特点一个属概念。(三)描述性状释义:通过对词所表示的事物、形状、性质、性能等,加以比拟,或描述来解释词义。 15.从训释词与被释词它们的差别上区分,同义词释义又可以分为下面几种情况:(1)古语与今语相训释。(2)通语与方言相训释;(3)常用语与冷僻语相训释。(4)义通词相训释,这两个词在某个交叉点上有相同之处。(5)共名词与别名词相训释。 16.古代义训的局限性:(1)前后不同义;(2)释义不通俗;4(3)释义不具体;(4)义界不精确;(5)描述不详细。 17.训诂术语:(1)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2)曰、为、谓之、之谓(3)谓、言(4)犹(5)貌(6)词、辞(7)当为、当作(8)通语、凡语 18.训诂的内容:注音释义、语法修辞、篇章凡例、史实典故、考证校勘。 19.校勘的方法:陈垣校勘学释例中,把校勘的方法归纳为四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20.训诂体式:指训诂的体制和表现形式。纵观我国训诂历史,训诂体式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正文体、传注体、著作体。 21.正文体训诂:是指典籍正文中出现的训释性语句和资料,是作者行文时,自己所加的注释,一般不以训诂为主要的或直接的目的,而是一种附带性的或间接性的训诂。 22.正文体训诂的类型:(1)以训诂形式出现的正文。这种类型的训诂都是正文论述的内容,因而也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2)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这种类型的训诂,只是单纯地为正文中出现的词语做说明,并非正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因而也不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23.传注体训诂:是随着古书原文进行注释,即“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制。这种训诂体式,它释义时解释的是词语在使用状态下,即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对于多义词,也只是解释它在句中某项具体含义,而不是它的全部译项。 24.传注体训诂的类型:(1)从传注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注(对原文的注解)和疏(既注解原文又注解注)。(2)从传注的作者来分,可分为自注和他注。(3)从训诂的内容来说,可分为释义类传注和叙事类传注。(4)从注解之间的关系说,可分为原注、补注、集注。 25.传注的附经,即传注与经书的关系:它们是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26.传注附加在相应的经文之下的格式,自汉以后,主要有以下几步大的逐步完善的过程:(1)把注和经合为一书,但经仍然是经,注仍然是注,只是把注疏附在经的后面;(2)把注分别附在与经文相应的各篇或各章之后;(3)把注与相应的经文语句相符,置于相应的经文之后;(4)把注文附在句中相应的字词下面;(5)义疏与经注合印,开始于南宋。 27.著作体训诂:是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训诂。大致分为三类:群书训诂、字书、词书。 (1)群书训诂的特点是:汇集群书的有关问题,进行注释,而形成的一部书,实际是传注体训诂的汇编。群书训诂的代表著作是唐代陆德明撰写的经典释文。 (2)字书:解释文字形、音、义的专疏,即字典。著名的字疏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部首检字,所收都是篆文、古文、籀文以及古文奇字,可以说是古字的汇编);南朝陈顾野王的玉篇(也是用部首统帅所收文字,是我国第一部专收楷书汉字的字典。);明朝梅膺祚的字汇(是继顾野王玉篇之后又一部楷书汉字大汇编);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编著的康熙字典(是一部官修的大型汉语字典); (3)词书:解释词的意义、用法或出处的训诂专疏。A.一般的词书,主要包括雅学类和方言类书籍:雅学的开山之作是尔雅。它是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一种分类的词典;方言学的开山之作是汉代扬雄的方言。尔雅所记载的是古书的训诂,而方言所记载的却是活人的口语。(为方言作注的第一人是郭璞)。B.虚词词书:以古书中的虚词为主要解释对象。元代卢以纬的语助,是我国研究汉语虚词最早的一部专著;清代刘淇的助字辨略,此书为我国虚词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的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杨树达的词诠。C.汇集古注的词书:清代阮元的经籍簒诂。D.汇集词语的词书:佩文韵府;汉代刘熙的释名。 28.训诂简史:(1)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2)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3)沿袭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4)变革时期宋代的训诂(5)衰落时期元、明两代的训诂(6)复兴时期清代的训诂。 29.我国的训诂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的正文里,远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辞的正文中就已经发现这种训诂,虽然数量不多,但毕竟是语言解释语言的训诂材料了。 30.两汉训诂兴盛的原因:(1)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士,这些博士为了讲经,都要研究章句,作出注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训诂的发展。(2)秦火之后,要抢救古籍。汉兴四百多年间,采取了一系列抢救古籍的措施: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有汉成帝下诏,派陈农到各地求遗书,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总之,汉代训诂学的兴起,与秦火之后,汉代统治者重视整理古籍的工作息息相关。(3)隶书通行,人们看不懂古文经典,需要注解。 31、汉代训诂的成就:(1)古书注释大批出现:a.儒家经典的注释大批出现;b.道家和其他著作也有一些注释。(2)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32、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扬雄的方言、刘熙释名、服虔通俗文、佚名小尔雅。33、方言不仅是训诂学的重要著作,而且是我国方言学的先驱。释名因声求义,推求事物名称的由来,为我国语源学开了先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是我国训诂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34.两汉训诂的特点:(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训诂学的实践表明,在其萌芽阶段,常常只有一些随文的注解,它的任务只在解释一字一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即比较集中地解释词义的具体性和灵活性。因此,随文注释的大量出现,还只是训诂材料的积累,只有通释语义专著的出现,才是真正的训诂学的开始。所谓通释语义,就是概括词义的工作。在汉代,随文注释和通释语义这两种基本形式的确立,正是训诂学走向成熟的标志。(2)开始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语文学指对文字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语言学则指对语言本身的研究。(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汉字直到现在,还是一种表意文字,字的形、音、义三者密切结合在一起。可是说解文字的人,从周秦直到东汉,很少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们或者只就形索义,或者只因声求义,不能把形、音、义结合起来进行解释。只有“五经无双”的许慎才懂得结合形、音,诠释字义的妙处。(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斗争,对训诂影响极大,这两个学派都重师承、讲家法,成为汉代训诂的又一特色。35.宋刘敞撰七经小传和春秋权衡,摆脱传统束缚,开宋儒批评汉儒的先声。 36.清代训诂学复兴的原因:(1)清朝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鼓励他们尊孔读经。训诂学在清代复兴,首先是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分不开的。清朝建立之后,继承了明代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镇压汉族人民的武装反抗,又屡兴文字狱,对付汉族的思想反抗。后来他们总结了元朝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怀柔政策,尤其注意拉拢汉族知识分子,使其为其所用。康熙、乾隆两朝,就是利用了这批知识分子,大修类书,整理古籍。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图书总集。)等大型书籍相继编成。训诂学在清代的复兴,首先是和尊孔读经大规模整理遗产分不开的。(2)爱国知识分子为了经世致用,重视文字、音韵训诂。清初,另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公开举兵反抗,但都惨遭失败。他们转而采取经世致用的口号,希望与清朝统治者合作,把希望寄托在新的统治者身上。经世致用,原是明末清初爱国知识分子中流行的一种口号。明代统治者空谈程、朱性理之学,导致亡国之灾。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有感于此,提出了这个口号,目的是为了“经纬天地”,富国利民。这些知识分子大力研究哲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侧重六经和史书的研究,形成了经史学派。他们认为经史是学问的根本。要研究经史,自然就要研究小学。戴震说:“训诂明,六经乃可明。”认为文字、声韵、训诂之学,是最实际的,可以经世致用。清代训诂的复兴,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3)有近二千年文字、音韵、训诂的丰富成果可以继承。清代训诂学的复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我国语言文字的研究从先秦起就已萌芽,经过两汉以后近二千年的发展,不仅有了大量古代文献的注释,而且发展成为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这三个互相区别有互相联系的学科。文字学从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起,以后又有字林玉篇类篇字汇正字通的字书专著,使它蔚为大观。宋代以后,金石学继续发展,又为文字学提供了新的材料,文字学上的许多问题也正待深化和扩展。清代学者,正是继承了近二千年来语言文字学领域这些丰富的成果,继续进行研究。 37.清代训诂的成就:(1)注释书大量涌现。(2)训诂专著超越前代。(3)说文研究得到空前的发展。(4)语法研究前进了一大步。(5)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取得较好成绩。 38.说文四大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受到历代语言文字学者的重视,并有人为它作注释,其中当时除段玉裁以外,还有三大家,即桂馥、王筠、朱骏。合称为“说文四大家”。 39.清代训诂的特点:(1)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得到普遍确认。首先提出这个意思的是戴震,与段玉裁同时的王念孙在训诂中也非常注意因声求义。(2)由文字训诂走向语源和词义系统的研究。(3)具有明确的历史发展观点。(4)坚持科学的求实态度。 一、 训诂的功能:汉代人去读先秦或更早的典籍,已略有困难;而到了唐代,一般人对两汉、先秦的典籍,就更不容易懂了。所以,在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时,就需要首先扫清文字障碍,减少语言隔阂。 二、“训诂”这两个字连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三、毛诗诂训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简称毛传。“传”是一种发明经典大义的体例。四、“春秋三传”有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五、毛亨注释诗经虽有叙事,但却以解释语言为主,所以叫毛诗诂训传。六、训诂学是在发展中经过不同的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那时的训诂方式主要是注释书(包括传、注、疏、笺等)。毛亨所作的系统解释诗经的毛诗诂训传,就是这种训诂最典型的样式。 在这种随文释义的训诂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一种训诂的方式。 也就是从注释书中,把被解释的语言单位抽取出来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编纂,形成了类似后代字(辞)典的训诂专书。尔雅始见于汉武帝时,共有十九篇。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一部文献语言学的专著。尔雅曾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其实它不过是汉儒采取传注所作的训诂札记。它将古代注释(以毛诗诂训传为主)中曾经有过同样训释的词归纳到一起,再依它们意义的类别加以分编,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训诂资料集。说文根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五百四十部,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又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七、清代研究训诂的学者有两个派别:一派是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的“钩沉”之学。这一学派以辩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目的是运用语言文字学来阐明古书上没有弄明白的理论问题和具体问题,使学者能进一步理解前代的训诂。另一派是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如训诂学家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都属于后一派。张揖的广雅九、那么,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如何分工?答;文字学,传统语言学的文字之学,着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从字形出来辩明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发展,从而达到归纳汉字造字法则的目的。音韵学,传统语言学中的音韵学,着重在研究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体系和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语语音的变化。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训诂学:语言所含的思想内容是它的核心。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当语法学和修辞学还没有独立出来的时候,这两个门类的内容,也是包含在训诂学中的。如果简要地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则偏重于义。这三个门类的研究虽有以上的分工和侧重,必须相互联系和贯通。十一、诗经,邶风,北门:“王事敦我”。毛传:“敦,厚也。”郑笺:“敦犹投 ”。从表面上看,好像毛传和郑笺彼此矛盾,作出了两个不同的训诂。从声音线索来寻求,就可以把两个训释统一起来。毛传读“敦”为“堆”字。郑玄则读“敦”为“丢”,义为搁置,所以以“投 ”解之,意思是都抛在我身上,其实也是堆的意思。所以毛,郑的两种注释并无矛盾,只不过各取不同的方言来训释罢了。训诂首先要揭示词的概括意义。这种概括的词义必须是客观的,绝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推测。在解释词的概括意义时,训诂学家不但注意到词义的客观性,同时还注意到词义的系统性,也就是首先解释词的本义,然后沿着引申线索,说明它的引申义。这是训诂中解释多义词的基本方法。词义在其概括性的基础上,还有其灵活性。分析句读: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隋代刘炫认为卜辞的文句应该押韵,其实贾、刘的断句都是错误的。第一,繇辞是韵文,第二,“裔”和“焉”的词义怎么分析,他们把当成语气助词,因而断句是错误的。翻译: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译:没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行为很多是跟伯夷、颜渊一样高尚的,却大都没有被历史所称道,以致姓名,事迹都湮没无闻,这是多么使人悲痛的事啊!翻译: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这段话意思是:楚齐距离极远,就连马牛风逸的小事都连及不上,我君绝对料想不出你们派兵伐楚的缘故。16:分析句读的注意几点:首先,断句读必须结合上下文。其次,一个句子是语法结构的具体体现,必须用语法规律说明句子的构造。再者,句子还反映了语言的情态和感情色彩,这在分析句读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17:翻译: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译:并不是我没有酒去遨游用以忘忧。18:翻译: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译:周王在太庙任命南仲为元帅。19:阐述语法,两汉时期的训诂学者已把汉语词汇分析为:词,事,名,三类。20:翻译:召南,行露篇:厌yi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毛传:“岂不,言有是也。” 译:路上那潮湿的露水使人厌恶,只有那些早夜而行的人,才会满身沾上这种可厌的露水。(用以比喻,“没有失礼就不畏强暴”。21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曾:即现代汉语的“怎么”。 方言“訾,何也。”22:用虚词确定句型。庸风,帝冻: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毛传:“乃如是淫奔之人也。”“淫奔”解释“怀昏姻”23、,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 毛亨告诉我们这七个字是一句,而且是反诘句。它用散文来注解,于是就用增加虚词的方法来补足原文所要表达的情状。24、说明虚词在句子里使用的位置。 “其”字在诗经里就有在句首,在句中,在句尾三种不同用法。如1、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这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的例子。2、庸风,帝冻“朝剂于西,崇朝其雨。”这是用在句中的例子。3、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这是用在句末的例子。25、简答:语序的作用? 第一种,是借助语序表示客观事物在主观感触上的先后。如孟子,尽心篇“若崩厥角稽首”,一般的语序是“厥角稽首若崩。”这里的“若崩”放在句首,是重点强调声音,也就是先“缘耳而知声”,次“缘目以知形”。第二种,为了重点突出,紧接上文,而颠倒语序。如左传, 公元年:“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杜注:言虽去犹有令名,胜于留而及祸。接正常的语序应是“与其及也,犹有令名”。这里因为劝说申生应该权衡利害,远离晋国,所以在提出“为吴太伯”之后,就紧接着强调这样做“犹有令名”,而把“与其及也”这种不利的做法放到期其次的地位。第三种,为了协调声律而改变语序。如诗经,小雅,节南山: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这里本应该说:“无殆小人”。因为“殆”与“已”“子”“仕”谐韵,所以变换了语序。26、翻译: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译:原、隰虽然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但人们所求的是兄弟。27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译:从漆沮那里驱赶禽兽,把禽兽赶到天子的猎场去。31、说明修辞手段:如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毛传:言不欢哗也。这里运用了烘托的修辞手段。翻译: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这就是说,“吏治者”在上奏狱辞时,还怕上面批不准,就像冶金那样对狱辞加以千锤百炼,又像织绸那样细针密线地加以弥缝。名词解释:断章取义:此言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2. 训诂工作 (1)注释工作。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 (2)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 (3)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3. 训诂材料 (1)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2)纂集类训诂专书。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方言等。 (3)考证材料。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也有的直接以“考”命名,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 亥余丛考、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1.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2. 训诂原理,指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三、训诂学 1、训诂学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2. 训诂学定位及与其他学科关系 训诂学是古代 “小学”的一个分支 二、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 1. 解释词义。2. 解释句意。3. 讲解语法现象。4. 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5. 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一.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 是在随文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按其类聚方式,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种: 义书: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 形书:说文玉篇类篇 音书:广韵集韵 二、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 集合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三、义与训的关系: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就语义而言,通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贮存状态,一是使用状态。 贮存状态。词义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使用状态的词义及其训释。1. 形训:与字形相贴切的意义训释。 2. 声训:取音同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 3. 义训:直接从意义上解释词语。第五章训诂考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