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70885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学院:姓名学号: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发展,需要有领导的正确引领,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曾经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突然之间瞬间崩溃。苏联的迅速解体轰动了全世界,给大部分国家敲醒了警钟,苏联的解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苏联解体是当代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史的一个重大事件,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学习。苏联解体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联解体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对苏联解体的思考,要综合各种原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主观原因(1)苏共的高度集权一直以来,苏共在国家的日常管理工作上投入过多,以此形成了党政不分的一种情况,苏共将国家和社会事务纳入自己的权力之内,以党代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国家的政治领导能力下降。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尤其是在国家的政治领导方面,共产党必须对其履行职责,因为党是代表全国人民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用手中的政权去进行政治统治。像苏联共产党内这样个人专断的统治行为,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使之与群众逐渐脱离,除此之外,他们也使党内的机关和组织变成了自己的组织,完全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2)僵化的理论思想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其体制,但凡发现错误的迹象及时修正,那么苏联的悲剧也不会发生了。思想理论是作为意识形态在国家内部进行传播,而意识形态决定了国家发展的趋势,但是苏共对马克思主义僵化的理论思想以及对其理论的教条看法,严重的影响了国家内部的发展。在列宁去世以后,苏共的领导人员把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这个过程简单化,从本本主义出发,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实现过程的阶段教条化,这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完全摈弃了现在的生活。同时,斯大林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他只根据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就得出资本主义已经陷入“总的和根本的危机”,危机必然以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告终的“总危机”理论。(3)党内民主的缺乏斯大林担任苏联领导之后也曾多次谈到发扬民主。首先,他认为:“党内民主就是提高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并加强党的统一,加强党内自觉地无产阶级纪律。”虽然党内民主和党的纪律、党的统一应当一致,但是纪律并不等同于民主,况且加强铁的纪律与完善民主更是不着边际。其次,斯大林认为实行党内民主必须先发展工业,使工人阶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增长,外部条件是保证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最后,领导人把党内意见分歧与阶级斗争联系了起来。斯大林说:“党是靠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子而巩固起来的。”(4)人道主义的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让资产阶级统治的多党制;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实行西方制的议会民主;取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私有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一系列的质变。基于苏联共产党的性质来说,它曾经是一个思想、行动统一,而又拥有强大战斗力团结的无产阶级政党,人道主义推行后,思想涣散、行动混乱,甚至在各种危机发生的时候也未能抵挡住,所以此人道主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2.客观原因(1)冷战和西方施压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冷战和西方对苏联的施压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苏联承受不了军备竞赛中越来越庞大的财政支出,苏联遭受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失败。当时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把与共产主义做斗争视为自己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所以抛弃了当时的缓和政策。里根拒绝了冻结核武器计划,而是极力支持战略防御计划,而这一计划的目标指向“邪恶帝国的侵略心”,况且在他的演讲中他曾提到过“西方不是遏制共产主义,西方要战胜共产主义”。当时的副总统老布什也说过:“我们不同意要求冻结核军备竞赛的建议,里根总统对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们说不,和平只能通过增强自身的实力来实现,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与美国不可超越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相抗衡,其结果显然没有给苏联带来光明的前景,苏联领导人除了抛弃共产主义和接受苏联的解体之外已经别无选择。”(2)苏联领导人的作用格鲁吉亚前总统,苏联前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苏联的解体应该从赫鲁晓夫算起。谢瓦尔德纳泽对记者说,苏联的解体不是戈尔巴乔夫,或者叶利钦等人的功劳,而是苏联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果。但是苏联解体是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所以他是导致解体的“关键人物”。他当时是苏联当局所寄予期望的改革派人物,任务就是改革。1986 年他在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宣布说:“如今的改革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还涵盖社会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社会关系、政治制度、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党的以及我们全体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方法。改革是一个大容量的字眼儿。我们将推动改革大踏步前进。”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意识形态都是一个国家的根基,而改革更需要意识形态这个基础,戈尔巴乔夫曾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他就此停滞不前,他没有考虑到苏联特点,在近三亿的人口当中,民族和信仰的构成都特别复杂。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改革必须要有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纲领,但戈尔巴乔夫却没有。关于经济、政治体制,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首当对其进行了改革,在军事上进行了紧缩的政策,从而导致了各方面力量的涣散和局势的混乱。因此,在意识形态的基础还不稳固的前提下,改革必然不会走向胜利。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权力争夺也是苏联解体的因素,在解体的最后阶段叶利钦占据了主动。戈尔巴乔夫摧毁了国家的政权体制,而叶利钦在此摧毁过程中推波助澜,所以说,苏联的解体是通过多方面慢慢积累而成的。二、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教训(1)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符合本国国情,不能照搬他国模式,僵化教条的思想只会让一个国家停滞不前。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先进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国家的发展兴衰关键在于领导人的改革路线和指导思想。 苏联解体告诫我们,国家领导人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政治上多元化,与经济状况不相一致。领导人的错误路线和方针政策,背叛和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最终导致经济、政治和民族矛盾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党和国家的混乱和动荡。(2)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苏联在经济上基本上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方式,在轻重工业布局上非常不平衡,导致国家经济的恶性循坏。苏联解体告诫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抓住经济,党的基本路线就不会动摇。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处理好农轻重的格局,从大局出发,健全国家的物质基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苏联解体最根本的是由于领导人的错误指导思想,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断送了社会主义道路,试图以多元化政治来发展国家。 中国之所以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是由于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4)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对以人为本的严重背离。苏联解体告诫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与稳定的关系从苏联解体来看中国,正是因为苏联改革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结合具体国情,改革一开始就把重点引向政治,最终使得党内失去控制,导致经济全面崩溃。苏联解体告诫我们改革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结合具体情况,坚持改革开放,处理好发展、稳定和改革之间的关系。(6)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民族团结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加盟国被迫照搬苏联模式,引起民族矛盾。苏联解体告诫我们,领导人不能独断专行,破坏法制。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消极的民族意识让苏联走向解体,中国是一个56个民族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7)处理好国际关系。时刻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苏联解体告诫我们,应该处理好国际关系,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国际局势还不稳定,所以要坚持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带头做好发展中国家的榜样,提高国际地位,树立威信。最后,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帝国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加强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他们不喜欢中国搞社会主义。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皿后的几代人身上。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关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中,既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又自觉抵制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就能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