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黄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情况对比研究.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92990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与黄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情况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江与黄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情况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江与黄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情况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与黄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情况对比研究摘要:长江和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两河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养育着不用的人,形成着不同种类的城市,发展着不同类型的经济。这些人文现象差异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是息息相关的,而在这些自然地理内部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涵,因此对长江、黄河流域进行对比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象的本质,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刻原理。关键词:长江;黄河;人文;自然;对比一、长江、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情况对比基本概况和地形地貌对比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全长6300余km,总落差5400m左右,横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75。由河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台阶:第一级 阶梯由青南、川西高原和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二级阶梯为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三级阶梯由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一般高程均在500m以下。流域内的地貌类型众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据统计,流域的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84.7,平原占11.3,河流、湖泊等水面占4。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干流河道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4.2万km2)。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3%。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气候水文情况的对比长江流域气分别属于青藏高寒区、西南热带季风区和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面积约占流域的2/3。青藏高寒区大部分地区风大、气温低、空气稀薄、垂直差异大;西南热带季风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四季分明。流域内的降水,大都以降雨为主。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100mm, 降雨空间分布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时间分布多集中在5-10月;约占全年70-90%以上。长江流域水文与降水相适应,青藏区径流补给有一半左右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西南区与华中区径流补给主要来自降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616亿m3,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干流悬移质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自直门达971万t,沿程递增至宜昌为53000万t。宜昌以下有所减少,大通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7200万t。黄河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66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800mm1000mm;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旱灾频繁,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遍及数省、连续多年的严重旱灾,危害极大。流域内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面积约15.6万km2。流域北部长城内外的风沙区风蚀强烈。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阻碍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也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在。 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量324 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再加上邻近地区的供水需求,水资源更为紧张。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t,平均含沙量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二、对长江、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情况的分析通过对两个流域主要的自然地理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地形方面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异,从西到东大致为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海拔由西向东逐渐降低。但是在共性中还有不同之处,黄河流域途径高原、山地较多,丘陵和平原地区很少,而长江地区丘陵平原地区多于黄河流域。这样的地形因素差异导致了人口、文化、经济的情况。黄河流域的气候主要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为黄河流量的补给相对较少,导致流量较小,另外黄河途径的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导致黄河含沙量较大。而长江流域的气候多为湿润的亚热带的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加上支流数量多,流量大,因此对河流流量的补给较多。无论是河流的流量、含沙量还是流量的年际变化,二者都有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对农业、工业、旅游业、运输业等行业有很大影响。总体来说,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会导致其他更多要素的差别,而自然地理上总体的差异会对人文地理有直接的影响。三、对长江、黄河人文地理情况的对比长江流域人口长江流域横跨中国的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经济区,截至1995年底,全流域共有人口4.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4,其中农业人口3.22亿,占流域内总人口的78。长江流域产业长江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历史发展悠久,人口稠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城镇建设发展全面,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1995年全流域工农业总产值37965亿元,占全国的34,其中工业总产值31594亿元,占83.2,农业总产值6371亿元16.8。长江全流域设有城市186个,其中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4个。上述四个中心城市已成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还有其他大中小城市各自形成了有生产特色,联系着自己腹地的各种城市载体和城市带,拥有众多的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石油化工、电力、纺等工业基地。据1990资料统计,黄河流域人口978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6。耕地面积1.79亿亩,占全国的125。黄河流域很早就是中国农业经济开发地区。上游的宁蒙河套平原、中游汾渭盆地以及下游引黄灌区都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目前黄河上中游地区仍比较贫困,加快这一地区的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重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历史上黄河流域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一批能源工业、基础工业基地和新兴城市,为进一步发展流域经济奠定了基础。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目前,原煤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一半数以上,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l/4,已成为区内最大的工业部门。铅、锌、铝、铜、铂、钨、金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以及稀土工业有较大优势。四、对长江、黄河流域人文地理情况的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看出长江与黄河流域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上的差异,在这样人口和经济差异现象背后是与两个流域之间自然地理差异有关。首先是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途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地势高,地形相对崎岖,土质疏松,多黄土和泥沙覆盖。该地形地貌情况导致居住和农业、工业用地较少,不利于人类活动和经济的发展。而长江流域则是丘陵、山地为主,人们居住在山间平原和丘陵地带,既可以方便居住,又利于生产活动与出行,因此居住人口相对较多,经济较为发达;其次是河流的水文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水量大,含沙量较少,河面宽,利于农业灌溉,造船工业,运输业,旅游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增长,人口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五、结论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长江、黄河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自然地理的差异对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其人口、城市、经济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人文方面的因素又反作用于自然地理,间接的影响自然地理因素,对其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参考资料1张士锋, 贾绍凤, 刘昌明, 等. 黄河源区水循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中国科学 E 辑: 技术科学, 2004, 34(增刊): 1171252秦年秀, 姜彤, 许崇育. 长江流域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 5895943田尚.黄河河源探讨.地理学报,1981,36(3):338-343.4邵玉红,张海玲.长江黄河源头地的气候特征.青海环境,1998,8(2):68-725 王飞,李锐,杨勤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人为影响程度研究综述J.泥沙研究,2003, (5):74-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