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动的蒙古包》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645144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动的蒙古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游动的蒙古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游动的蒙古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动的蒙古包 游牧民的生活方式 蒙古族人民的衣 食 住 行以及家庭 婚姻 丧葬 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 束以腰带 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蓝 黑 褐色帽或束红 黄色头巾 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 平时则以红 蓝色布缠头 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 饮食方面 牧区多以牛 羊肉及奶食为主 粮食为辅 农区则以粮食为主 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 普遍嗜饮砖茶 居住方面 牧区多住容易拆搭 便于搬运的蒙古包 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 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 外部覆以毛毡 通常高约七 八尺 直径约丈余的住室 蒙古包 在定居的地区 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 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 并且聚为村落 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 出行不论远近 均以马代步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 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生产设备相当简陋 经营非常粗放 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 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 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游牧的阿拉伯人亦称 贝都因人 主要饲养骆驼 仍保留部落制度及血族复仇残余 盛行嫡堂婚姻 个别地方尚有交换婚和临时婚 传统住宅一般为泥土房 四合院 南阿拉伯人多住塔式和堡垒式多层楼房 南伊拉克 巴勒斯坦及其他沿海地区居民多住用棕榈叶和芦苇搭成的茅屋或用珊瑚礁砌筑的小房 游牧民住羊毛或帆布四角帐篷 传统服装为白长衫 粗毛呢斗篷 黑色灯笼裤 戴白布或方格布的盖头或缠头 大部分地区的妇女外出戴面纱 妇女喜戴戒指 项链和鼻环等首饰 有的还在前额 脖颈 双唇 双颊 胸部 脚掌黥染蓝色花纹 匈奴人基本上是游牧民 他们生活的节奏也是由他们的羊群 马群 牛群和骆驼群而调节 为寻找水源和牧场 他们随牧群而迁徙 他们吃的只是畜肉 这一习惯给更多是以蔬菜为食的中国人很深的印象 衣皮革 被谢裘 住毡帐 他们信奉一种以崇拜天 腾格里 和崇拜某些神山为基础的 含混不清的萨满教 他们的单于或者最高君主 在秋季召集全体匈奴人 这个季节马最壮 课校人畜 所有的中国著作家都把这些野蛮人描述成顽固的掠夺者 他们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耕地边缘 侵袭人畜和抢劫财产 然后在任何还击可能来到之前带着战利品溜走 当他们被追赶时 他们的战术是引诱中国军队深入大戈壁滩或是草原荒凉之地 然后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况下 以雷雨般的箭惩罚追赶者 直到他们的敌人被拖垮 被饥渴弄得精疲力竭 他们才一举而消灭之 由于他们的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他们的弓箭技术 这些方法相当有效 在从最初的匈奴到成吉思汗时期的所有草原居民中 这些方法都很少变化 对于所有那些由马上弓箭手组成的部落 无论是东方的匈奴人或是西方的斯基泰人 这些方法都是共同的 正如希罗多德所陈述的 斯基泰人对付大流士就是采用同样的策略 蒙古包是游牧民移动的家 是为了放牧 从一片草地把牛羊带到另一片草地 供它们吃 有了游动的蒙古包 方便了游牧民 方便了游客 你们说在蒙古这个游动的蒙古包是不是很方便呀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