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497220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1.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遵照医嘱和护士长大安排,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2. 值班人员应做到对病人高度负责,确切掌握病情变化及一切处置,日、夜班应填写护士交班本。3. 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不得私自换班,替班、交班前完成本班工作,写好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接。4. 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至少提前15分钟到岗,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5. 交班前护士长检查医嘱执行,危重病员记录情况。6. 交班中发现问题。如治疗物品、器械数目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后发现问题,应由接班负责。7. 交接班时,应由护士长带领护士对新入手术、危重病员进行床头交接班。为加强各班职责,减少交班时忙乱要求做到:1) 工作不完成,不交接。2) 重症病员交代不清,不交接。3) 为下一班工作准备不全,不交接。4) 物品、器械数目不清,不交接。5) 着装不整齐、工作环境不整洁,不交接。静脉输液目的 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输入脱水剂、利尿剂、消肿。 发热反应的治疗: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2)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38摄氏度左右,严重可达40度以上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3)预防:输液用具做好致热原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检查药液质量。4)处理: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高热病员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按时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吸痰注意事项1. 使用电动吸引器前,应先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正确,出气与进气均匀勿接错,了解是否漏电,有无地线装置应先接电插极,再接电源。2. 插管时应停止负压,以免损伤粘膜,并随时观察患者口腔或鼻粘膜,防止损伤出血。3. 小儿吸痰动作时痰管宜细、吸力要小。4. 吸痰动作要轻稳,吸引时禁止反复上下提插吸痰管。5. 再吸痰前后高流量吸氧,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掌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6.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须严格无菌操作,治疗盘内物品每日更换1-2次,吸引瓶吸引管道每日更换一次,治疗盘每日更换。7. 鼻腔、空腔、气管切开同时吸痰时,应先气管切开-口腔-鼻腔。8. 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和病人呼吸缺氧状态。9. 吸引瓶内吸出的液至2/3时应倾倒冲洗,以免液体进入电动吸引器内造成损坏。10. 电动吸引器设专人保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检查其性能,搬运时避免剧烈震动。肌肉注射原则1. 严格遵守操作原则,注射前应洗手、戴口罩,选择正确注射部位,用0.2%碘伏棉签从中心向外程螺旋,直径5cm消毒,然后再消毒一次,等干后可注射。2.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仔细检查药液。3. 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缝,不漏气,针头应锐利,无钩,无弯曲,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的衔接必须紧密,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装应密封,在有效期范围内。4.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不能在发炎硬结、化脓、感染、疤痕及患皮肤病处注射。5. 注射的药物应安规定的时间及时抽取,注射前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以防空气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子,排气时应防止浪费药液。6. 进针后,注射药液前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静脉注射必须见回血方可注入,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应拔针重新注射,不可将溶液注入血管内。7. 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解除病员思想顾虑。药物配伍禁忌表1. 青霉素(可配伍)0.9%氯化钠。2. 头孢唑林钠(可配伍)0.9%氯化钠。3. 头孢哌酮钠(玲兰欣)(可配伍)5%葡萄糖,0.9%氯化钠4. 头孢哌酮舒巴坦(优普酮)(可配伍)5%葡萄糖,0.9%氯化钠5. 阿奇霉素(安美钦,星奇)(可配伍)5%葡萄糖,0.9%氯化钠6. 头孢曲松钠(可配伍)5%葡萄糖,0.9%氯化钠7. 头孢呋辛那(达力新)(可配伍)5%葡萄糖,0.9%氯化钠8. 醅柄脂注射液(可配伍)5%葡萄糖,0.9%氯化钠9. 肌胺肽甘注射液(可配伍)5%葡萄糖(缓慢每分钟2ml),0.9%氯化钠10. 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可配伍)5%-10%的葡萄糖,0.9%氯化钠11. 天麻素注射液(可配伍)5%葡萄糖,0.9% 氯化钠12.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克),(可配伍)5%葡萄糖,0.9%氯化钠13. 舒血宁注射液(学乐通)(可配伍)5%葡萄糖,0.9%氯化钠14. 绒促性素,用法用量,用灭菌注射用水适量溶解,男性肌注1000-4000单位,每周2-3次,女性5000-10000单位。15. 人用狂犬疫苗:上臂三角肌肉注射,幼儿可在大腿外侧区,禁止臀部注射。16.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可配伍)0.9%氯化钠注射液。给氧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氧气筒放置阴凉处,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2. 持续吸氧病人鼻导管每日更换2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保证用氧效果。3.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4. 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空,至少保留5kg/cm2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筒内,再灌入氧气时引起爆炸。5. 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并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6. 用氧过程中准确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判断用氧效果做到安全用氧。化验项目与采血要求1. 生化全项包括:肝功、肾功、血脂、血糖、血钙离子、肌酸激酶、血淀粉酶。用速凝生化管共采集5ml即可。注:如单做以上某一项目采集3ml 。2. 乙肝五项、甲肝、丙肝:用速凝生化管采集3ml。3. 呼吸四项:用速凝生化管采集4ml 。4. 血流变:用抗凝管采集5ml .注:采集后迅速颠倒混匀78次。5. 风湿三项:先用抗凝管采集3ml ,采集后迅速颠倒混匀78次、再用速凝生化管采集2ml 。6. 血常规:请嘱患者到化验室采集指尖血。7. 尿常规:尿杯、普通塑料管。注:如住院患者回家留尿,请嘱患者在家自用的容器要用开水冲刷后再留尿,并嘱患者在两小时内送检。8. 便常规:尿杯和药盒都可,嘱患者留取微少即可。注:速凝管生化管为紫色盖、抗凝管为绿色盖。 在采血后拔管上标贴号对应粘在化验单上,姓名写清。尿管上也要粘贴患者姓名,如有不能明请及时与化验室沟通。 项目容量时间管乙肝五项3ml2小时后普或速肝功3ml6小时后普或速血脂2ml2小时后普或速血流变5ml4小时后抗血钙1ml30分钟普血糖1ml30分钟普呼吸四项4ml30分钟40分钟普或速风湿三项5ml(抗3ml+普2ml)2小时抗加速肾功3ml2小时普或速甲肝2ml2小时后普或速注:多项时间累积普:普通管速:速凝管抗:抗凝管药物过敏试验液配制表药名 皮试含量 配制方法青霉素 0.1ml含20单位 1.以生理盐水稀释青霉素使之1ml含20万单位2.取0.1ml(含2万单位)加生理盐水0.9ml3.取0.1ml(含2千单位)加生理盐水0.9ml4取0.1ml(含2百单位)加生理盐水0.9ml 5.取0.1ml则含20单位先锋霉素V号 0.1ml含6ug 1.先锋V0.5加盐水2.5ml(200mg/ml) 2.取0.1ml加盐水0.9ml(20mg/ml) 3.取0.1ml加盐水0.9ml (2mg/ml) 4.取0.3ml加盐水0.7ml (600ug/ml) 5.取0.1ml加盐水0.9ml (60ug/ml) 6取0.1ml则含6ug 氨苄青霉素 0.1ml含50单位 1氨苄0.5加盐水2ml2、取0.1ml加盐水0.9ml3.取0.1ml加盐水0.9ml4取0.2ml加盐水0.8ml5.取0.1ml则含50单位链霉素0.1ml含250单位 1.1g 链霉素加盐水4ml(含25万) 2.取0.1ml加盐水0.9ml(含2.5万)3.取0.1ml加盐水0.9ml(含2500单位) .4.取0.1ml则含250单位普鲁卡因0.1ml含0.25mg 取0.25% 普鲁卡因0.1ml 细胞色素C 0.1ml含0.075mg 1.细胞色素C2ml含15mg 2.取0.1ml加盐水0.9ml(含0.75mg) 3.取0.1ml则含0.075mg破伤风0.1ml含15单位抗毒素 1.破伤风抗毒素1ml含1500单位2.取0.1ml加盐水0.9ml(含150单位)3.取0.1ml则含15单位胸腺肽0.1ml含25mg 1.取0.25ml加生理盐水0.75ml(含2.5mg)2取0.1ml加生理盐水0.9ml(含0.25mg)3取0.1ml加生理盐水0.9ml(含0.025mg)4.取0.1ml含25ug皮试头孢类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序号药品名称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皮试否皮试液配制1罗塞米(头孢三嗪钠)(菌必治)对头孢菌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皮试取原液按先锋霉素5号配置法配制2达诺欣(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对头孢菌素类及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肝功能不全及胆道阻塞患者慎用。皮试取原液按先锋霉素5号配置法配制3先锋霉素5号针(头孢唑啉钠)对头孢唑林钠盐有休克史者禁用: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类有过敏者禁用。皮试按先锋霉素5号配置法配制,阳性者禁用4注射用头孢拉定(先锋霉素6号)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皮试取原液按先锋霉素5号配置法配制5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对青霉素类药过敏及肾功弄不全者慎用,对头孢菌类过敏者禁用皮试取原液按先锋霉素5号配置法配制6凯福隆(头孢氨噻肟)对头孢菌素过敏者慎用,青霉素过敏患者,有交叉反应的可能应慎用皮试取原液按先锋霉素5号配置法配制7西力欣(头孢呋肟钠盐)对头孢菌素抗生素过敏者禁用,对尼西林有过敏反应的病人宜特别的小心护理皮试取原液按先锋霉素5号配置法配制8欣德林(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对青霉素类药过敏者禁用,本品属青霉素类,使用前需做皮试,阳性者禁用皮试取原液按氨苄青霉素配置法配制9君刻尊(注射用氨取南)对氧曲南有过敏史者忌用,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有过敏反应者慎用皮试取原液按先锋霉素5号配置法配制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病历排列顺序: 体温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长期医嘱(注射药)长期医嘱(口服药)化验单B超、心电、化验住院病案首页查对制度1、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2、 医嘱要按时执行并严格三查七对,可疑医嘱问清后方可执行,抢救等特殊紧急情况必须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向医生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使局麻药和抢救药应二人核对,毒、麻药瓶用后应保留,抢救结束6小时内嘱医生据实补齐医嘱。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品、剂量、时间、用法、浓度。3、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4、 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醉药、精神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给药前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5、 输血前,需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中注意观察、确保安全、输血完毕血袋保留24小时方可处理。操作查对制度1)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2) 操作前严格查对药品质量,名称、标签是否清楚,有无变质、过期。3) 药品备好后,须由两人核对后使用。4) 使用易过敏药物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注意配伍禁忌。5) 使用毒麻药品应两个人核对,用后保留安瓶,以备查对,并做好记录。6) 使用溶媒时,瓶签上要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超过24小时后不再使用。7) 严格按医嘱时间给药。护士岗位职责1) 在护士长,护师指导下工作。2) 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3) 认真细致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经常巡视病房,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4) 认真做好危重病人抢救工作。5) 熟练掌握专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6) 熟练掌握本科护理常规,独立完成专科操作。7) 协助医生参与各种诊疗,负责采集各种检验标本。8) 参加护理教学和研究,指导护生,护工和卫生员工作。9) 经常巡视病房,与病人沟通、宣教,听取病人意见,改进护理工作,做好出院指导。10) 办理入院、出院、转院、转科有关记录和登记等工作。11) 在护士长领导下做好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物资药品保管等工作。 肌肉注射法1、 携用物至床旁。三查七对。2、 协助病人取正确姿势。选择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臀大肌,臀大肌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画一水平线,然后从骼嵴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行线,以外上方四分之一部位为注射部位;2)联线法:取骼前上刺和尾骨连线的外上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3、 常规消毒皮肤、待干,排尽注射器内空气。4、 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真,垂直快速进入,进针约2.5-3cm。5、 松开右手,左手固定针头。如抽无回血即可缓慢注入药液,然后以干棉签按压针孔处,快速拔针。静脉输液发:1、 查对输液卡片药物、检查好药品质量级配伍禁忌。2、 输液瓶上套网袋,将铝盖中心部份打开。3、 消毒瓶塞及药物安瓶,安瓶锯痕、去屑,用纱布包折,抽吸药物加入输液瓶内,将输液管,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内,关紧输液夹,再核对药物一次,将输液卡与配好的液体放入治疗盘内。4、 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位,姓名、向病人解释目的,询问病人是否大小便。5、 再次核对药物,并挂瓶,排气。6、 选择合适穿刺血管,系上压脉带,常规消毒皮肤,嘱病员握拳使血管充盈。7、 取下输液管,打开开关,再次检查输液管内确无气泡,关紧输液夹,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穿刺,见回血再进针少许,嘱病人松拳。8、 松开压脉带开输液夹,见溶液点滴通畅时,用输液贴固定针头,覆盖无菌纱布,必要时用夹板固定。9、 根据病情调节好滴速,一般为40-60滴/分,成人,小儿、心脏疾患的病人输液宜慢,或遵医嘱。记录时间,滴数并签名。10、 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有关注意事项。整理病人床单位及用物。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