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 必修1.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47038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 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 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 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巩固层知识整合构网络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横线上,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地面冷热不均水平气压差异三圈环流水平气压梯度力 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昼夜温差大小分析1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1)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温室气体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的典型表现。(2)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昼、夜云量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很大,可用下表比较。作用对象集中表现时段作用过程保温作用地面辐射夜间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白天反射等(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状况的差异影响大气受热过程,进而影响气温状况。水面、裸地、植被、冰雪等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而且影响地面辐射释放的持续度。地形起伏、地势高低通过影响大气层的厚度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对点训练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缓慢加热大气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B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晴朗天气,大气吸收a很少,A错。湖泊湿地比热容大,吸热和放热过程长,能缓慢加热大气,B对。CO2增多,c大量补偿地面失热,C错。冰雪地面反射率高,地面吸热少,放热也少,ab的转化率减小,D错。2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B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箭头的含义。从图中可以看出,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是大气逆辐射;臭氧层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A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B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C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D项错误。3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BCD(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1)B(2)C第(1)题,B对,A错:丰雪年阴天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小,为曲线;枯雪年晴天较多,薄膜覆盖积雪少,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为曲线。C、D错:曲线表示的温度较低,为膜外温度。第(2)题,C对:根据图中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A错: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B错:图中曲线基本平行,说明积雪的多少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膜外气温的日变化。D错:对比曲线和,其变化明显不同。专题二风力、风向的判断方法1风向的判断与绘制按照以上方法可绘出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1)近地面风:(2)高空风:2风力的判读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反之则小,如下图,风力:ABCD对点训练4读北半球某地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示意图,图中数值,据此完成(1)(2)题。(1)在a、b、c、d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AaBbCcDd(2)b点的风向为()A北风B西风C南风D西南风(1)D(2)A从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d处等压线最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也最大。b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会形成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