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三)思想文化历程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4161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三)思想文化历程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三)思想文化历程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三)思想文化历程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综合(三)思想文化历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解析“仁政”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民贵君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材料并未涉及,故A项错误;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学没有成为指导思想,其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父子君臣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据材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并结合儒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2.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南宋朱熹主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对此理解准确的是()理论范畴上是一致的经学发展到理学阶段都以道德教化为目的都从统治者角度阐述A. B. C. D.解析材料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表明已上升到理学的理论高度,故错误;依据材料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的信息可知,故正确;“三纲”“五常”都是道德,故正确;“三纲”包括君为臣纲,两者都是正统思想,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3.唐宋时代,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他们的工作()A.强调“天人感应” B.加速国内民族融合C.推动理学的形成 D.利于商品经济发展解析“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儒学家董仲舒提倡的,故A项错误;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韩愈等儒家学者期望维护儒家文化的纯正性,是出于学术的目的,故B项错误;韩愈等提倡回归儒家经典,有利于推动儒学的复兴,故C项正确;韩愈等工作是出于学术的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C4.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但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铜原料的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B.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C.历史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共识D.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解析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说法错误,因为历史研究要依据客观事实,故A项错误;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材料中中外学术界与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不存在立场不同问题,故B项错误;历史研究的结果最终会达成共识,故C项错误;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对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提出不同意见,表明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故D项正确。答案D5.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经济文化交流需要C.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D.文字书写工具不同解析图片显示出“马”字体不断演化的过程,体现出由繁到简的过程,适应了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故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书法演变,不是书写材料变化,故A错误;C属于现象不是原因;书写工具不是书法演变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答案B6.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解析据材料“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文化需求,故A项正确;小说并不是明朝社会文化的主流,故B项错误;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明末小说的大众化世俗化的特征,无法体现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故D项错误。答案A7.下图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1897年的日记,由此可见()A.儒学逐步被清政府废弃B.西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C.废除科举遭到基层抵制D.传统华夷思想发生变化解析材料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对国家以西学洋务取士的担忧,但不能说明清政府此时已废弃儒学,且儒学一直是清政府的统治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一位乡村知识分子认为这样会导致“士风日下,伊于胡底”,这就说明西学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故B项错误;1905年清政府才废除科举,故C项错误;清政府以西学洋务取士,说明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传统华夷思想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8.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康有为()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C.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 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解析根据材料“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可知,康有为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调整,其目的就是力图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以挽救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知道,康有为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仅仅是在“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时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康有为“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可知,康有为并非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故C项错误;康有为并未实现中西文化矛盾的调和,故D项错误。答案A9.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解析“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B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文学革命,不是揭开思想变革序幕,故A错误;材料中是新文化运动,不是民族观念的产物,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宣传,故D错误。答案B10.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B.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C.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世界弱小民族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解析依据题干“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可知,反映的是反对帝国主义;依据材料“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可知,反映的是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D项正确;A是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目标;B只反映材料部分信息;C与材料中民族主义内涵不符。答案D11.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旨在阐明()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完全一致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C.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结果D.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材料从理论、领导权和目标等角度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故B正确;A中完全一致说法绝对;材料没有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的联系,故C错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故D错误。答案B12.下表据陈大伙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路相关内容编制。时期阶段思想理路思想内容清末民初萌芽屈辱中觉醒在屈辱中寻求民族自信:“师夷”“仿行”“爱国”,“中华民族”观念正在形成之中抗战时期成长救亡中勃发“民族复兴”意识勃发,中共提出“民族复兴”的终极指向和道路选择新中国时期升华奋进中超越民族独立,社会变革,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科学发展,全面小康,“民族复兴”空前自信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思想主题完全一致B.都解决了中国问题C.目标任务完全相同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析是旧民主主义,与“中共”不符,故A项错误;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中共提出”“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13.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新的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天舟一号”的首飞,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启动“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空间实验室”的收官之战,为空间站阶段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以下关于该发展战略,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首个科学远景规划B.我国世纪之交最复杂的航天工程C.中国开始步入航天时代D.直接作用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解析中国首个科学远景规划是从1956年到1967年,故A项错误;1992年到2017年的航天规划目标的完成表明我国世纪之交航天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故B项正确;中国开始步入航天时代是在1970年,故C项错误;直接作用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信息技术的成就,不是航天成就,故D项错误。答案B14.阅读下列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幼儿园暂行规程第一条:本规程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文化教育政策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制定。第二条: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键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等。A.妇女社会地位获得提升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最终确立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D.义务教育法颁布和实施解析材料中“减轻母亲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等”说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共同纲领说明是1949年1954年的文献,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故B错误;C是1965年;D是20世纪80年代。答案A15.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源远流长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削弱民主进程解析根据“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可见神话文化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古代宗教意识十分浓厚,故A错误;理性思维是苏格拉底时期出现的,故C错误;材料体现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神话并不能阻止民主进程,故D错误。答案B16.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601年,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包括物理学家伽利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教会由研究神学转向研究科学B.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C.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D.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已被推翻解析教会作为宗教组织,其研究的方向不可能由神学转至科学,故A项错误;意大利的古典文化并不是直接导致“自然秘密协会”的创立,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故B项错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意大利的自然科学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故C项正确;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真正被推翻是在17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之中,故D项错误。答案C17.在1792年的法国,当国民公会内部就是否审判国王路易十六出现激烈争议时,雅各宾派代表马拉挺身而出,在会上大声呐喊:“要保证人民的幸福,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要挽救祖国,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这表明马拉推崇()A.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 B.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C.洛克的君主立宪 D.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解析通过砍掉暴君的头的方式推进民主进程不是一种理性的方式,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要保证人民的幸福,必须砍掉暴君的头”与三权分立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砍掉暴君的脑袋,得出不是君主立宪制,而是民主共和制,故C项错误;以保证人民的幸福为出发点,故D项正确。答案D18.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A.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C.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D.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解析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而非进化论,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同样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而非进化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可知,赫胥黎在这里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弊端并试图进行局部的理论修改,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赫胥黎在这里是明确反对社会进化论的,故D项错误。答案C19.中世纪的基督教自然神学认为: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包括牛顿在内的科学家都坚信这种中世纪的神学观。据此推断()A.基督教神学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B.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神学启示C.近代科学注重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D.近代科学强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析据材料“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的理性”有利于近代科学的探索和发展,故A项正确;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科学家的探索,不是神学启示,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近代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故C项错误;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D项错误。答案A20.南朝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原其飇(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可与风骚对应的是()A.、 B.、C.、 D.、解析题干中的风指诗经,属于现实主义风格,骚指楚辞(离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望庐山瀑布是唐朝李白的作品,诗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安娜卡列尼娜属于现实主义,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红楼梦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与风的风格类似,与骚的风格类似,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5分,共40分)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理学已经衰变为“游谈无根”“竭而无余华”的空洞说教,完全以抄袭“宋人语录”及“策论”为治学圭臬。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材料二(王阳明)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摘编自明史材料三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归纳明代中后期统治危机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认为出现危机的主要因素。(4分)(2)据材料二,指出王阳明认为探究天理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主张如何“致良知”。(3分)(3)据材料三,概括阳明心学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有何共同之处。(5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宋明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1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封建制度的弊端、理学不能适应社会、信仰危机的出现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心破坏的角度指出王阳明认为出现危机的主要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途径”,可据材料二“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反省内心的角度指出王阳明认为探究天理的途径。第二问“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道德修养、知行合一等方面说明王阳明主张如何“致良知”。第(3)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孟子思想的影响、程朱理学的僵化等方面概括。第二问“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批判专制、反对孔子的权威、抨击程朱理学等方面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共同之处。第(4)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因时而变的角度回答对宋明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答案(1)表现: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理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信仰危机的出现。(3分)因素:人心破坏所致。(1分)(2)途径:自求诸心(反省内心)。(1分)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倡导知行合一。(2分)(3)原因:孟子思想的影响;程朱理学的僵化。(2分)共同:批判专制;反对孔子的权威;抨击程朱理学。(3分)(4)认识:儒学思想因迷信而变。(1分)22.(12分)在启蒙思想家看来,明清时期是个“天崩地解”的时代。这不仅有王朝兴亡的感慨,也是在一种新的“经济型态”崛起时,对旧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理念冲击后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在某些地域“发生压倒一切的影响”。徽州地区出现“昔为末富,今为本富”;在世俗层面上,商业习气已冲垮“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一大批士人科举无望转而与平民阶层结合,冲破传统贾儒观而进入商人群体。明中叶以前的商人活动很难为自己的盈利欲找到合适的道德理由。明清启蒙思想家尝试并成功地使宋明的“理欲对立观”转向了“以欲为本的理欲统一观”,不遗余力地试图为“人欲”正名,找到合法的外衣。但它们并未完全取得独立之地位,往住通过天理的形式加以肯定。摘编自段江波等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材料二十六世纪末以至十七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他们是历史的觉醒者,他们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诸方面“别开生面”,还写出了将来社会全面图景的理想著作。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过程和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先进阶级的要求,既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的因素,又有受传统的思想所束缚的因素。摘编自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当时启蒙思想家所持的态度。举例说明“士人与平民阶层结合”对当时中国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3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明清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二中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商业习气已冲垮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冲破传统贾儒观而进入商人群体”得出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第二小问“态度”,据材料一“不遗余力地试图为人欲正名,找到合法的外衣”得出辩护;第三小问“说明”,据材料一“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小说(戏曲)的繁荣。第(2)问,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二“十六世纪末以至十七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得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据材料二“既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的因素,又有受传统的思想所束缚的因素”得出,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第二小问“论证”,据材料二中“他们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诸方面别开生面”,结合所学,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等方面分析论证,注意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缺一不可。答案(1)影响: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本末观、义利观、贾儒观的转变)。(1分)态度:辩护(正名,提供合法依据)。(1分)说明:小说(戏曲)的繁荣。(1分)(2)评分标准:(9分)等级观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79分观点明确:(2分)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史论结合,能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及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加以论证:政治方面:明清时期,感慨于王朝的兴亡,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衰落,黄宗羲等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他们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2分)经济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黄宗羲等主张“工商皆本”,发展工商业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但他们受传统思想束缚,往住通过天理的形式加以肯定。(2分)思想文化方面:针对文化专制,理学空谈和僵化,李贽挑战正统思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家空谈义理等,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但他们未能突破儒家思想的框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2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表述通畅。(1分)46分观点较明确,史论结合,能从上述部分角度和方面提出部分论据,论证较完整,表述较为清楚。03分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或引用不当,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逻辑不够严密,表述不够清楚。2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三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而加尔文派则宣称: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6分)(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结合材料一,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4分)(3)据材料三,谈谈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意义。(5分)解析第(1)问,第一问“基本形式”,据材料一“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文学艺术的形式的角度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需求、天主教会的压制等方面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诉求”,据材料二“对于赎罪券的抨击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的方面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第二小问“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一中“少数英才”、材料二中“农民和平民市民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和所学知识可从人文主义的传播的对象范围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第(3)问,第一小问“理解”,据材料三“唯信称义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承认个性自由、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政治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摆脱罗马教会、西欧民族国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基础等方面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意义。答案(1)形式: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或答“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2分)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发展;资产阶级的需求;天主教会的压制。(任答其中两点即可,4分)(2)诉求: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2分)不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局限于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广泛的社会层面传播人文主义。(2分)(3)理解:“唯信称义”主张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2分)意义:逐渐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推动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