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三诊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3755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三诊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三诊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三诊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三诊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刺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也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志,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草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精神领域的别有洞天,而是将原始初民时期产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加以发展,剔除了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方草原与南方山水虽然空间地理位置不同,但在与人的关系上两者却是一致的。B. 草原文化精神既体现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又显现着极浓郁的生态观念。C. 北方草原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白发性、独立性的文化。D. 不同于农业文化,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除了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还催生了行为力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点出草原文化是进取性文化,再从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崇拜英雄的观念、开放性、忧患意识等方面进行论述。B. 文章举匈奴歌的例子,证明草原文学注重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将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统一起来。C. 文中所提的冒顿单于和札木合两个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为例主要是论证草原文学具有崇拜英雄的观念。D. 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以此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北方草原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那么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就不会有特殊认识。B. 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缘于其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C. 草原民族崇拜英雄的观念的形成,与其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有关。D. 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也更主动、更积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世界末日前夕王溱风起,风停,叶子来不及起舞,花儿就凋落了。门开,门关,邻家的喜字还没干透,孩子就呱呱坠地了。跑得真急呀!她深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继续侍弄院子里的花草。咔嚓,她剪去桃花歪扭的枝蔓。桃花呀,即便你只灿烂一季,也不能不修边幅不是?咕噜,她给水仙灌上满满的清水。水仙呀,春天只剩下尾巴,再不开花你就永远装蒜吧。喵!一只猫从花盆后蹿了出来,打翻了一盆正酝酿花蕾的山茶花。她生气地捡起一块小石子扔过去,已不见踪影。算你跑得快。她说。静了一会儿,她又唷喃道,跑得快又怎样呢?跑得过时间吗?世界末日就要来了。这么漂亮的院子,这么美好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她早已没了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惊慌与悲伤,安静得跟这个院子一样。独处时,她经常幻想世界末日来临那一天,会是怎样的情形?或许她正与他坐在摇椅上,看小狗呲牙咧嘴、气喘呼吁地追着白己的尾巴转圈。一圈,两圈,三圈好像没有尽头,又一下到了尽头。或许她正与他并排躺在院子中央,被她亲手种的花环绕着,银色的月光披在他们脸上,他久久凝视着她的脸,就像读书时那样。一刹那,那画面就成了永恒。总之,不管怎么想象,她离不开他,离不开这个院子。尽管她和他住进这个院子,还不到两个月。三个月前的某一天,晴,没有风,他进门时脸上却挂着风暴。她一看就明白了,他准是从哪里知道世界末日的事情了。还有多久?他问。也就三个月吧。她说。他不语,任凭脸上的风暴变成暴雨交加。我想辞了工作。他说。辞了吧。她温顺地附和。我们把房子卖了吧。他说。卖了吧。她温顺地附和。我们买个院子吧,就是我们一直憧憬的那样。他说。买吧。她还是温顺地附和。他们结婚时就约定好了,先努力挣钱,在城市里买房子,生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等将来老了,就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盖一座小房子,在院子里种满各种各样的花,弄一块菜地,再养几只狗、几只鸡,过上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为了这个约定,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省吃俭用地过。见他天天要到处去拉业务,她对他说,买辆车吧,挤公交太辛苦了。他摇摇头,养车多费钱呀,还得缴保险,还得租车位,还是把钱留着,将来可以买大一点儿的院子。见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晚归,他对她说,不做饭了,我们出去吃吧。她不肯,又不是什么节日,干吗出去吃呀?把钱省下来,给咱将来的院子多添几盆你最爱的茶花。然而省下的钱,并没有变成院子的面积,也没有变成名贵的花,它们都被送进了银行,变成一纸债单他们如愿当上房奴了。这样,他们的第一步目标就算完成了,可是第二步却迟迟完成不了。说不准是谁的原因,也许是他缺乏锻炼造成的,也许是她太过劳累的缘故,总之就是怀不上孩子。现在看来,这倒是件好事,世界末日到来时也少个牵挂。他们把约定提前了,短短的三个月内,他们把三十年后要做的事,做了个遍,在小院子里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然而她的世界末日最终却没有来。医生说,她的癌细胞居然没再扩散,真是奇迹。他的世界末日也没有来。她没事,他也就用不上偷偷藏着的那瓶安眠药了。他们开了香槟庆祝,她与他并排躺在院子中央,被她亲手种的花环绕着,银色的月光披在他们脸上,他久久凝视着她的脸,就像读书时那样。我们又得重新开始奋斗了。他说。嗯,重新开始吧。她温顺地附和。桃花正妖娆,水仙花也不装蒜了,没有花盆护着的山茶花顽强地爆了蕾院子正是最美的时候。可是他们看不见。从医院检查回来的第二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回城里了,他们唯一带走的是那条小狗,直到现在它还是会傻傻地追自己的尾巴。(选自作品xx第12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 小说以 “世界末日前夕”为标题,但文章却写得风轻云淡,表现了主人公豁达淡泊的性格。B 小说的开篇,反复渲染时间过得很快,快得仿佛一切都来不及,为下文情节推进埋下了伏笔。C 文中将男女主人公生活的日常状态对照着写,表现了夫妻感情深厚,共同为更好的生活努力。D 小说结尾写水仙花山茶花盛开,与开篇对桃花水仙的微责形成对比,引人凝神,余韵深长。5.文中两次写到小狗追自己的尾巴,有什么含义,请联系文本简要说明。(6分)6.有评论说这篇小说采用了双重倒叙的叙述方式,别具匠心。请谈谈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正如农耕养殖取代狩猎采集、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必然一样,在生产力明显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加剧、技术创新支撑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共享经济的涓涓细流已经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浪潮。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所言,未来30年中的最大财富和最有意思的文化创新都会出现在共享领域。到2050年,最大、发展最迅速、营利最多的企业将是掌握了当下还不可见、尚未被重视的分享要素的企业。任何可以被分享的事物思想、情绪、金钱、健康、时间,都将在适当的条件和适当的回报下被分享,都能以上百万种我们今天尚未实现的方式,被更好、更快、更便利、更长久地分享。在我们历史的这一刻,将从未被分享过的东西进行分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分享,是事物增值的最可靠的方式。到那个时候,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共享物品、信息、能源和服务;生产率极高、边际成本接近为零,所有权被使用权所代替,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所代替。总之,在各种市场因素的作用下,技术创新应用的步伐不会停止;同时,人们已经被激发出来的对更方便快捷、体验优化的服务的需求不可能被重新抑制。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强大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共享经济新业态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华景时代”共享经济: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是不能从别人那里分享的)材料二:“共享经济”规模(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材料三: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了百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共享单车为例,它的出现时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使得都市中原本已被边缘化的自行车重回人们生活中。对公共交通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公共道路。而共享汽车、共享玩具等平台的出现,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从而让大众廉价地共享这些资源,更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共同促进了人们对人和物关系的观念发生改变,人们更看重使用而非占有,更多人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如何过一种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物品的生活,这是一种减量化的生活而这正是共享经济出现的内驱动力。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的困局仍然待解。首先是资源浪费问题。当前,虽然共享经济大打“数量战”的竞争行为有所缓解,但泛滥、堆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恶果已经形成。据统计,去年共享单车的投放量达到xx万辆,这些自行车报废之后会产生30万吨废金属。它们中有多大比例能在后续回收环节被“吃干榨尽”很难预计。其次是维护问题。在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地铁站口工作的某共享单车维护员老陈告诉记者,平台为节省开支,已经减少了搬运共享单车的车辆,“虽然现在投放的新车少了,但坏车变多了,总体上工作量并没有减少”。自共享经济出现以来,私占、私藏、恶意损毁等现象时有发生,而相关运营平台在起初执行的却是“重扩张、轻维护”的运营思路,导致对共享经济运营模式的探索并未出现大的突破,这也成为困扰当前共享经济生存的大问题。(人民日报:共享经济如何活得更好?)材料四:共享模式的风生水起,吸引着资本大举进入,让不少资本把共享模式当成最能变现的风口。有投资团队在一个小时内就决定投资某共享健身项目,并完成了打款,足可见共享模式的吸引力。资本流向固然是由市场决定的,但同时也要注意,比抢占地盘更重要的,是如何守住、守好地盘。在这方面,一些新兴共享模式显然尚未做到尽善尽美。比如,有的共享健身房名不副实,仅有一台跑步机,以至于有网友谑称“把跑步机搬到小区里,就是健身房吗”?而一些共享项目也因管理不当极其耗费资源,引发公众担忧和遗憾。凡此种种都提示人们,共享经济不仅要把选题找好,更要把文章做好。把共享经济的文章做好,不能只是把共享当成噱头,只拿共享说事而缺少真诚。对创业者与资本来说,在商业布局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体验,否则辛苦抢占的先机有可能得而复失。而对相关部门来说,监管是共享业态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不容有失。以让“青少年想唱就唱”的迷你KTV为例,它的出现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诉求,但也给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出了管理难题,比如,经营者是否应该取得相关许可?备案制管理让新业态飞速发展,未成年人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回答好这些问题,是规范共享经济的题中之义。(人民日报评共享经济:不仅要找好选题更要做好文章)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正如农耕养殖取代狩猎采集、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必然一样,共享经济新业态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B. xx后,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但是仍然稳步增长,xx将突破10万亿元。C. 共享单车、汽车、玩具带来了百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D. 因共享模式的吸引力,有的投资团队没有把选题找好,在一些项目上仓促投资,对项目管理不当极其耗费资源。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未来,想让事物增值,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该事物进行分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分享。B. xx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80亿元,预计xx,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C. 运营平台执行的“重扩张、轻维护”的运营思路,成为困扰当前共享经济生存的最大问题。D. 投资团队只要把选题找好,就能做好共享经济的文章,就能拥抱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9.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让“共享经济”走得更远更好?(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司马迁的鸿门宴(节选),完成811题。陶节夫字子礼,饶州鄱阳人,晋大司马侃之裔也。第进士,起家为广州录事参军。杨元寇暴山谷间,捕系狱,屡越以逸,且不承为盗,既累年。节夫诘以数语元即吐服将适市与诸囚诀曰陶公长者虽死可无憾知新会县广守章楶重其材楶帅泾原,辟入府。崇宁初,为讲议司检讨官,进虞部员外郎,迁陕西转运副使,徙知延安府。以招降羌有功,加集贤殿修撰。筑石堡等四城。石堡以天涧为隍,可趋者唯一路,夏人窖粟其间,以千数。既为宋有,其酋惊曰:“汉家取我金窟埚!”亟发铁骑来争。节夫分部将士遮御之,斩获统军以下数十百人。夏人度不可得,敛兵退。连擢显谟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方议城银州,谍告夏人已东。节夫料必西趋泾原,官属不肯从,节夫曰:“吾计之熟矣。”乃遣裨将耿端彦疾驱至银州,五日城成,夏人果从泾原至,则城备已固,遂遁去。进枢密直学士。节夫在延安日久,蔡京、张康国从中助之,故唯京意是徇。夏人欲款塞,拒弗纳。放牧者执杀之,夏人怨怒,大入镇戎军,杀卤数万口。节夫寻领经制环庆、泾原、河东边事,言:“今既得石堡,又城银州,西夏洪、宥皆在吾顾盼中。横山之地,十有七八,兴州巢穴浅露,直可以计取。”遂陈取兴、灵之策。加龙图阁学士。会朝廷罢经制司,且弃所城地,节夫乃求内郡。徙洪州,改江宁府,历青、秦二州、太原府。群盗李勉起辽州、北平之间,河东、河北骚动,两路帅臣、宪臣皆罪去,至出台郎督捕之。节夫请悉罢所遣兵,卒以计获勉。坐上疏乞留本道兵勿移戍,降为待制、知永兴军,数月,卒。追复龙图阁学士。(选自宋史陶节夫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夫诘/以数语元/即吐服/将适市/与诸因诀曰/陶公长者/虽死可无憾/知新会县/广守章菜重其材/ B节夫诘以数语/元即吐服/将适市/与诸因诀曰/陶公长者/虽死可无憾/知新会县广守/ 章橐重其材/ C节夫诘以数语/元即吐服将适市/与诸因诀曰/陶公长者/虽死可无憾/知新会县/广守章菜重其材/ D节夫诘/以数语元/即吐服/将适市/与诸因诀曰/陶公长者/虽死可无憾/知新会县广守/章橐重其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司马,我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也作大臣追赠封号。 B谍,间深。文中指陶节夫安插在夏人中的内线,专门负责打探夏人的军事情报。 C裨将,副将。裨,副的,古代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将,将领,带兵打仗的人。 D卒,去世。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日不禄,士日卒,庶人日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节夫德行高尚,受人敬服。他审问顽固面狡猾的罪犯杨元,杨元把他视为“长者”,崇敬他,于是服罪,甘愿接受刑罚。 B陶节夫守边有功,屡得晋升。他成功招降羌人,加官集贤殿修撰;他身先士卒击退前来抢粮的夏人,升任显谟阁待制。 C陶节夫料事如神,未雨绸缪。他料定夏人的动向,下令加强银州城防,夏人果然袭击银州,银州因城防坚固,得以保全。 D陶节夫足智多谋,恪尽职责。他兼任泾原等地经制司时,提出攻取兴、灵二州的计谋奉命抓捕盗贼时,成功计擒李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蔡京、张康国从中助之,故唯京意是徇。夏人欲款塞,拒弗纳。 (2)今既得石堡,又城银州,西夏洪、宥皆在吾顾盼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注】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中女子虽出身贫寒,却也想着托个媒人找个好归宿,但又知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只会自取其辱。B颔联写了人们只知道追逐时髦的梳妆打扮,没有人喜爱高尚的风格和情调。C颈联,描写贫女的才能,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双眉与画卷比美,让人对贫女印象深刻。D诗歌句句写贫女,也似句句在写作者自己,贫女形象与贫士形象融为一体,这是诗歌的高明之处。E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风格凄婉柔丽,以深刻的内涵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15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观刘麦分别塑造了“贫女”和“贫妇”形象,请简析它们各自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描写蜩与学鸠讥笑大鹏而自得其乐的名句是“_,_,时则不至,_,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杜甫在春望中“_,_”两句描绘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第II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谁来担此重任?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 ,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B. 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C. 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D. 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B.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C. 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D.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19. 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B.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 “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C. 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D.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百香果又称鸡蛋果, ,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氯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有“采汁之王”的美称。 ,可以舒缓焦虑紧张、抑郁寡欢、神经紧张所引起的头痛、胃痛、尿频、心慌等症状。百香果虽好, ,不然,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身体不适。_2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新闻内容写一则新闻点评。要求从两个侧面入手,写出自己的见解,语言表达准确,不超过85字。(5分)“中国之声”3月10日报道,刘付宽、刘合强、刘文增、刘付军和郑德成五位老人,平均年龄67岁,喜欢在黄河里玩水弄船。他们自费做了警示牌,用油漆手写着“水深危险”。仅xx6月19日至9月16日这短短87天的时间,就有18位溺水者被他们救上岸来。他们说:“只要有人落水,还是会跳进去救人,我们还不老。”答: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中学学生会准备举行一次青春读书活动。筹备会上,学生会主席提出可以模仿中央电视台朗读者形式,并要求登台朗读者必须在高中三年中有过获奖经历。文体部长表示反对:“读书活动,应该关注读什么,而不是谁读。”学习部长也说:“读书就是一种生活常态,不必太讲究形式。”学生干部们垂询与会的团委老师的意见,老师说:“读书也需要仪式感,只是用什么方式读,需要我们慢慢思考。”对这次读书活动,你有怎样的建议与看法?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xx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B 2. D 3. D4.A 不是豁达淡泊。5.第一次是女主人公的想象,给人一种时间无穷尽而又短暂的感觉,表现了“她”平静接受绝症带来的死亡现实的心境;第二次表达生活就像一个圈,危机解除后,男女主人公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从前的生活状态,为“好生活”拼命奔波。6.(1)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一个漂亮的院子,女主人公却想象着末日、死亡的场面,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2)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文章从等待最后日子的宁静安详开始,一直在回溯过去的生活,使故事呈现波澜;(3)突显主旨,引发了生命的正常幸福是什么的思考;假如生命突然中止,怎样才会不遗憾。7. C 8. B 9. 首先要把共享经济选题找好,做好商业布局。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10(3分)C(断句题应先理解句意。本题设误点只有两处:一是“以数语元”句意不通,二是“知新会县广守”莫名其妙。比对四个选项可知,A项错在前边断句,B项错在后面断句,D项前后两处都断错了句。只有C项句意通畅,断句无误。附原文标点:节夫请以数语,元即吐服,将适市,与诸因诀曰:“陶公长者,虽死可无憾。”知新会县,广守章重其材。)11(3分)D(按礼记的说法,应为“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文中陶节夫是朝中大臣,应为大夫。)12(3分)B(“身先士卒”与文意不符。原文是说,他分派手下的将士去抵抗夏人进攻。)13(10分)(1)蔡京、张康国从中帮助他,所以他完全听从蔡京的意图。夏人想要议和,他不接受。(得分点:“唯是”“徇”“款塞”各1分,句意2分,共5分。)(2)现在已经得到石堡,又在银州筑城,西夏的洪州、有州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得分点:“既“城”“顾盼”各1分,句意2分,共5分)14CE【解析】C对比手法分析错误,应为“比喻”(象征)。E语言风格错误,应为“平实质朴”。15白诗,通过描写一个贫妇怀抱孩子拾麦穗的心酸情景,表达了对繁重租税的指责,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分)秦诗除了表达对贫女深切的同情,还通过对出身贫贱但品格高尚的贫女的描写,含有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愤慨以及对像贫女一样才能出众的人在现实中却怀才不遇的遗憾。(2分)16.(1)我決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而控于地而已矣(2)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共5句,赋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17.C 18.D 19.B20.示例: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稀有水果百香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也不能食用过量(6分,答对一句给2分,意思对且语言表达正确,即可给分。)21.示例:五位老人不服老,勇担救人之责,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精神可嘉;然而,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珍爱生命,远离险情。如果每个人都能远离河水危险,焉用五位老人冒险搭救落水之人?(5分,每个侧面点评到位给2分,语言表达有特色给1分。不合字数要求,酌情扣1至2分。本题答案可以丰富多彩,只要合乎要求即可。)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