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2016福建学业水平考试)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下列组织与之相关的是()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北美自由贸易区C.东盟D.欧共体解析欧共体的成立,使得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故选D项。答案D2.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1 100多年中,它们一共发生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A.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共同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D.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析法德和解是欧洲开始一体化的关键,故C项正确。答案C3.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崛起的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故选D项。答案D4.下图为华君武先生所作的政治讽刺漫画美国重新武装日本,对该漫画主旨理解正确的是()A.美日勾结企图共同瓜分中国B.美国改变对日政策扶持日本C.美国支持日本成为政治大国D.美国削弱日本维护自己霸权解析结合1949年新中国成立及图片中美国重新武装日本可知,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开始扶持日本,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不符。答案B5.(2017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关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B.它以欧洲国家为主体C.它体现了第三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D.它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解析不结盟运动体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故选A项。不结盟运动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不是区域性经济集团,C项错误;美苏“冷战”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D项错误。答案A6.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解析不结盟运动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这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答案B7.(2016海南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A.全球化趋势B.多极化趋势C.一体化趋势D.区域集团化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的政治力量的崛起表明,当今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欧洲人的欧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摘编自世界史(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2)上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联邦德国人正在讨论,他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什么?参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我们太小,实在无奈。赶快联合,求得生存。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文中所指的 “文明”行为是()A.接受马歇尔计划B.参加了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欧洲共同体D.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引文的主体是“欧洲”,注意此句“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主要体现的是欧洲的复兴。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欧洲经济迅速崛起,国际地位提高,故C项正确。答案C2.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答案D3.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A.欧洲联合抗衡美国B.美欧结盟对付苏联C.奉行独立自主外交D.摆脱美国经济控制解析“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可见吉斯卡尔德斯坦希望崛起的欧洲摆脱美国的控制,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反映出吉斯卡尔德斯坦不主张抗衡美国,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对付苏联的意图,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摆脱美国外交控制,D项错误。答案C4.全球通史指出:“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此局面开始于()A.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B.1967年欧共体形成C.1993年欧盟的出现D.2002年欧元发行解析材料反映了欧洲实力的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欧洲的联合。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仅仅是欧洲合作的开始,排除A项。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故选B项。答案B5.关于右图漫画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它“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批评者的理由是()A.无视欧共体力量的壮大B.主观上排斥东欧国家加入C.公开叫嚣遏制共产主义D.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美国此举是“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欧洲,可知这是“马歇尔计划”。美国希望通过该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但也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出现了“批评意见”,故选D项。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马歇尔计划”提出于1947年,可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表述不当,“马歇尔计划”是用隐蔽的经济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答案D6.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解析根据材料中“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的信息可知,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反苏反共,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A项正确。答案A7.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通过向日本“特需订货”促进了其经济发展。越南战争爆发时,日本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位,美国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这表明()A.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C.“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D.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占领惩治,而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故C项正确。答案C8.“两个超级大国(冷战中的美苏)面临了许多挑战,一部分挑战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盟国,一部分挑战来自于寻求摆脱超级大国干涉的小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挑战”意指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B.“小国”泛指崛起中的第三世界国家C.美国盟国的“挑战”来自欧盟与日本D.苏联盟国的“挑战”来自东盟与东欧解析美苏面临挑战与新兴力量崛起有关,新兴力量主要指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小国”泛指崛起中的第三世界国家,故B项正确。答案B9.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为此他们倡导了()A.社会主义运动B.和平与发展C.不结盟运动D.世界多极化解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政策,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是倡导者,C项正确。答案C10.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指出,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正义解析B项全面概括了题干关于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故B项正确。答案B11.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A.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解析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表明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的亚非拉等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发展与和平的愿望,所以选C项。答案C12.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代国际形势是()A.美国已经彻底衰落B.多极化趋势C.加入国际集团才能生存D.全球化趋势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欧盟、第三世界的兴起日本的崛起,推动世界局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与美国无关,A项错误;日本为单独一个国家,不存在加入国际集团的问题,C项错误;图片的内容不属于全球化,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二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材料三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任职时期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摘编自日本史材料四2014年2月1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首相官邸与美国议会“日本研究小组”的美民主党众议员戴安娜迪盖特等举行了会谈,并表达了希望扩大美日议员交流的愿望。迪盖特称:“在亚洲,美日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关系。这点希望日本能够理解。”(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特征的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给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据此,你认为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参考答案(1)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的需要。(2)变化: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主要原因:日本经济的发展。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轨迹:控制(占领)扶植竞争伙伴。主要因素: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对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参考答案(1)状况:苏联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2)原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从越南撤兵。(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