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传记阅读 14.4练习.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38448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传记阅读 14.4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传记阅读 14.4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传记阅读 14.4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记阅读(2018湖南长郡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周有光先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早年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做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在他主导下,中国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百岁过后,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错位的人生10岁时,周有光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预科,一年后升入中学,与后来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周有光中学毕业,尽管成绩优异,但其时已家道中落,本只能选择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但无意中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得亲友资助,凑齐了200元学费,遂入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因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周有光离开原本就读的东京大学,转考入京都大学。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他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走过那样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的世纪的人生路,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提起那些往事,老人总是感慨连连。在近50岁的时候,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曾称, “这真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这个安不是安静的意思,是要认认真真工作。改行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1958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新潮不落伍周有光的朋友很多,年龄大的有八九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青年人也爱找他聊天,因为他是个“新潮老头”。物质上的“新潮”表现在喝星巴克咖啡,看特洛伊大片,时尚不落当代青年;而思想上,周有光也很先进。凡是新鲜的事物,他都接受得很快,而且跨界发展,“别人说我是新潮老头,因为我主张的观点,在人家看来太新潮。我比较早地提倡在电脑上写文章,不要爬格子,如今我在电脑上写了十几个年头了”。1988年4月,周有光82岁时,他有了一台中西文文字处理机。从此,周有光便用它写文章、写信。高龄“换笔”之后,他开始关注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在他看来,汉语拼音输入法,不用编码,就可以输出汉字,值得大力推广。心宽室自大有一次,他去医院做检查,要填一个表,他在年龄一栏写上97岁,可是医生说什么也不相信,于是给他改成了79岁。医生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健康,他告诉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放宽度量。他讲过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他有很多年的失眠症史,“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农村,那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却将他的失眠症治好了。所以,他相信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他总是提醒自己放宽肚量。 “文革”中,他屡遭批斗,饱受迫害,几次濒临绝境。但他内心充满生命的活力。1956年到北京工作时,他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里居住,为此他写了一篇新陋室铭:“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的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房子虽小,但他却过得开开心心,因为他一直以“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自勉。 (有删改)相关链接:五十岁前的周有光是金融专家和经济学教授;五十岁到八十岁他是优秀的语言文字学家,主持拟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家喻户晓;八十五岁之后又是出色的作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撰写了大量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文章。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种活到老学到老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韧精神,百岁以后还有新作源源出版。他仍在思考,仍在著书立说,仍在清清醒醒地观察着这个风云变幻的多彩世界。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也盯着现实;他的目光在中国,也在中国之外。所以,他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有体系,但肯定充满智慧。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先生与世长辞,但他的学人精神永存,万古不朽。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周有光的人生充满了“错位”,本来研究经济、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B周有光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他的汉字改革概论于1961年出版,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C周有光较早提倡在电脑上写文章,在82岁时有了一台中西文文字处理机,高龄“换笔”,便开始关注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输入和输出问题。D因为周有光一直以“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自勉,所以1956年到北京工作时被安排住在一间小房子里,他却过得开开心心。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错误,根据原文“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可知,该书的出版并不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的完成。答案B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有光10岁时,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就读。他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同学。B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去当外交官,却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京都大学,向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C晚年的周有光,仍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撰写了大量既有学术性又具通俗性的作品。D周有光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是个“新潮老头”,凡是新鲜的事物,他都接受得很快,而且跨界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向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错误,原文是“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他只好专攻日语”。答案B3有的媒体和网友曾经说,周有光最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他的人生经历,二是他的思想,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_ _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表明观点,此题中应表示赞同。然后立足文本内容,从文中寻找有效信息,重点关注相关链接部分。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种活到老学到老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韧精神仍在清清醒醒地观察着这个风云变幻的多彩世界”“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但肯定充满智慧”等,结合材料在文中找出其他事例具体分析即可。答案同意。人生经历,可强调他一生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思想,可强调他善于思考,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也盯着现实;他的目光在中国,也在中国之外。所以,他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有体系,但肯定充满智慧。(具体分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