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测试.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76131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吉林长春调研)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2.(2018山东滨州期末)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书信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3.(2018湖南怀化期末)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讲,他强调:“为把这项急迫的任务完成好英联邦、强大的美国,而且我真挚地希望还有苏联,都应该成为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这说明丘吉尔()A.主张建立包括美苏的欧洲合众国B.认为欧洲联合是欧洲自己的事情C.主张英国在新欧洲之外发挥作用D.认为欧洲统一需要各国力量帮助4.(2018河北承德期末)1954年,美国组成了一个联合防御体系东南亚条约组织,其中包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华盛顿还与韩国汉城(1953年,今首尔)和中国台湾(1954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表明()A.美国强化亚洲冷战政策B.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C.冷战的焦点转移至亚洲D.美苏在亚洲对抗逐渐激烈5.(2018山东济宁期末)1947年3月,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该文章评价的“它”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柏林危机6.(2018福建福州调研)1947年,英法苏三国代表在巴黎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此时英、法两国提出了令苏联无法接受的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这让苏联根本无法接受。最终苏联代表拒绝了援助计划,离开了巴黎。对这一史实解读正确的是()A.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与发展B.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C.苏联担心受到美国经济控制而退出马歇尔计划D.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就被马歇尔计划排除在外7.(2018山西太原期末)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兴起。这些新变化推动()A.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B.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C.美苏关系走向妥协D.美国战略重心转移8.(2018辽宁省实、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期末)某次国际会议后发表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下列关于此次会议和宣言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据此宣言精神,中国提出“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方针C.强调了面对全球安全新威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的必要性D.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缓和与动荡并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9.(2018陕西西安调研)当今世界最高的建筑在迪拜,最富有的国家是卡塔尔,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的甚至连购物这一美国曾经最伟大的运动都已走向全球世界十大购物中心只有一家位于美国,最大的在北京。上述现象客观上反映出()A.南北贫富差距已缩小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扩展D.经济全球化已经实现10.(2018广东肇庆统测)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A.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C.经济全球化的冲击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11.(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冷战结束后,国际事务从西方国家垄断向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的合作与竞争同步增长,新兴大国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这说明()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西方已经无力主导国际事务C.旧的世界秩序已经完全崩溃D.国际力量对比已经完全改变12.(2018东北名校联考)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5分)13.(2018江西二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冷战后,在东北亚格局和大国关系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尽管东北亚地区各大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逐渐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战略互动关系或多方制衡的格局,美国作为影响半岛局势最大的外来因素,“仍继续主导着该地区谈判的进程和方向”。但布什上台前后,半岛南北关系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美韩关系的变化使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朝鲜希望通过放弃核计划来换取美国对朝鲜国家和制度安全的承诺,而布什政府的基本策略)一是坚持要求朝鲜“彻底地、可验证地、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美不“奖励”朝鲜拆除其核计划;二是与其东亚盟国协调,坚持在多边框架内解决;三是提出了“防扩散安全倡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所谓“博尔顿战略”,即以“防扩散安全倡议”为核心内容,加强海上检查,以达到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实现阻断朝鲜外汇来源的目的,最终实现从外部促进朝鲜体制崩溃的目标;四是重新部署驻韩美军和加紧构筑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摘编自张业亮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1)根据材料,分析布什上台后“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分析朝核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朝核问题的合理化建议。(7分)1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1949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为遏制苏联而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风云变幻,北约不断调整其军事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冷战后十余年来,北约对其军事战略以渐进方式进行调整,其目前的大致轮廓是:对象及目标由应对特定国家或集团行为体,转向应对被认定(可能)对北约构成威胁的“失败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角色与任务由传统安全领域转向非传统安全领域。反恐和防扩散等成为最迫切的任务,消除“失败国家”引发的安全威胁和危机以及善后处理,保卫和推动“民主”亦是重要任务。范围及手段由区域内行动转向区域外行动,由运用军事手段转向运用多种手段(对话、合作、防务等)。摘编自刘惜戈北约军事转型述评依据以上材料,从北约转型的角度提炼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A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刺激苏联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这是美苏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对欧洲争夺的表现,故A项正确;联邦德国已经去军事化,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是华约成立的借口,故B项错误;序言内容跟维护世界和平无关,故C项错误;华约成立的结果是两极格局形成,不是主要意图,故D项错误。2.A据材料可知,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国领导人至少有25封书信来往,最终苏联做出妥协撤出导弹,美国也解除了封锁,这体现了美苏在对抗中伴随着妥协,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双方妥协收场,未体现冷战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故B项错误;材料只提到了美苏两国领导人有书信来往,最终互相妥协解决了危机,并不能说明美苏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未反映多极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3.C据材料中的“英联邦、强大的美国苏联,都应该成为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可知,丘吉尔并未主张建立包括美苏的欧洲合众国,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丘吉尔主张英联邦、美国与苏联成为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据此可知,欧洲的联合并非自己的事情,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英联邦都应该成为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说明丘吉尔主张英国在新欧洲之外发挥作用,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4.A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美国在亚洲的“热战”遭遇挫折,于是组织了联合防御体系和共同防御条约,故A项正确;1954年正值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防御体系不仅仅针对中国,故B项错误;美苏冷战的焦点一直在欧洲,故C项错误;冷战开始时对抗的尖峰是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材料反映的是防御体系,且美苏无直接大规模的直接对抗,故D项错误。5.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7年3月”及主要内容“美国的外交政策”具有“全世界意义”可知,文章评价的是杜鲁门主义,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6.C从材料可知,苏联拒绝了马歇尔计划,因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与发展表述不准确,故A项错误;欧洲一体化是指法国和西德等国家联合摆脱美苏控制的行为,与材料中苏联没有参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的“其中一条就是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这让苏联根本无法接受”可知,材料反映了苏联担心受到美国经济控制而退出马歇尔计划,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英法苏三国代表在巴黎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可知,苏联一开始没有被排除在马歇尔计划之外,故D项错误。7.C根据所学可知,多极化至今还没有形成,国际政治新秩序也没有建立,故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兴起”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控制力下降,这有助于彼此作出妥协,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冷战”期间,美苏两极对峙依旧是国际局势的主旋律,美国战略重心并未发生转移,故D项错误。8.A根据材料中的“现有的军事集团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可知,该会议反对美苏两大集团,这是不结盟运动会议,不结盟运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中国提出“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方针是为了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苏联的修正主义,与这次国际会议和宣言的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新威胁”是指冷战结束之后的恐怖主义等因素,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此会议是在冷战期间召开的,故D项错误。9.B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家各自具有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缩小,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不同国家分别具有了不同的经济优势,出现经济多极化趋势,故B项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形成,与材料中不同国家各具经济发展优势不符,故C项错误;当今世界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故D项错误。10.A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因为此,才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故A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不是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是结果,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11.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冷战结束后”及材料中发展中国家、新兴大国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判断A项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冷战结束后,西方特别是美国仍主导国际事务,故B项错误;目前两极格局虽然解体,但西方大国占主导的世界秩序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冷战后欧美国家实力仍然占据优势,故D项错误。12.B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与材料中的“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不符,故A项错误;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民主化,与材料中的“无领导者”相符,故B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与材料中“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不符,故C项错误;二战后的“冷战”格局取代了长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答案(1)背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大国关系发生较大变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思想;20世纪90年代东北亚地区逐渐形成各大国多方制衡的格局;美国力图维持其对东北亚地区的控制权和主导权;朝鲜半岛核计划研究的不断发展。(6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2)实质:朝鲜希望通过放弃核计划来换取美国对朝鲜国家和制度安全的承诺,而美国意在确保冷战后半岛南北关系变动及半岛事务中的控制权和主导权。(3分)建议:应尊重本地区国家实现半岛无核化的愿望,同时充分考虑到朝鲜的合理安全诉求;实现美朝政治和经济关系正常化;保证一个非核朝鲜的安全;推动朝鲜半岛南北和解与发展;把朝鲜纳入与其邻国的经济交往之中。(4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解析(1)可以从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入手,结合远东局势、美国对朝政策等知识回答。(2)直接提取材料信息回答“实质”。结合时政知识,从坚持半岛无核化、对话解决朝核问题、加强朝鲜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等角度回答。14.答案示例一信息:不再以苏联和华约为主要的应对对象和目标。说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示例二信息:北约的角色与任务进一步多元化,由传统安全领域转向非传统安全领域。说明:两极格局瓦解后,被冷战掩盖的种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暴露出来;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示例三信息:应对危机手段由军事对抗向对话、合作转变,军事行动范围扩展到欧洲以外。说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及北约东扩等因素的影响。解析从“对象及目标”“角色与任务”“范围及手段”三个方面提炼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