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67408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3)李仕才一、选择题1、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B. 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90十年代许多人下海经商生意火爆,说明社会需求较大,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90年代没有明显的政治体制的调整和变革,C不正确;D“开始”说法不正确。2、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甚至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赴后继、持续极谏的场面。明代言官这些行为A. 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 B. 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C. 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 D. 表明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答案】B【解析】明代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这并不能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故A错误;言官集体跪谏、不畏死难,体现了忠君与气节精神,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故B正确;言官制度并非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学生应该从儒家伦理和道德中的忠君与气节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或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中,有大量的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A. 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B. 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C. 夸张和想象给富足的人们以鼓舞D. 历史和冒险给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答案】A【解析】20世纪30年代是经济危机时期,社会一片萧条,人们生活在困苦的边缘,而电影事业能够对人们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所以会获得巨大发展,A正确;20世纪30年代前期没有战争,不存在抚慰战争中人们的心灵的问题,排除B;夸张和想象,是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表现,它不可能决定电影艺术是否还流行,电影广泛流行,主要是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排除C;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没有出现革命浪潮,电影不可能起到引领作用,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20世纪30年代”,结合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分析解答。4、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1871年之后的德意志帝国形象图。绘制者意在强调德意志帝国A. 保留君主的集权体制B. 四分五裂的政治现实C. 氛围浓厚的军国主义D.两德统一的再次腾飞【答案】C【解析】图片想要强调的是普鲁士对德国的武力统一,最后导致德意志帝国中普鲁士的力量十分强大,带有浓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从图片中均看不出有关德意志君主、军事工业、国家结构的相关信息,排除A、B、D项。5、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B.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家庭结构C. 家庭规模小制约生产发展D. 大土地所有制开始逐步形成【答案】C点睛:铁犁牛耕技术正符合三代五口之家,二代三口之家无法操作,因此家庭规模的根源是生产力水平。6、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A. 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 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 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答案】A【解析】“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现出的是西方国家对自身的一种认识,国际事务也有西方国家所掌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世界市场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文明冲突的内容;D选项错误,这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是不符的。7、斯大林曾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强调“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实际上在苏联工业化时期,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一做法A. 导致农业生产关系的长期落后B. 严重忽视了农民的基本需求C. 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货币关系D. 推动大规模的开垦荒地运动【答案】B二、非选择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材料二 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 施瓦茨美国法律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8分)【答案】(1)人民主权和三权制衡;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7分)(2)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完善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7分)【考点定位】近代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是新课标高考五大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指导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因此考生对唯物史观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主要包括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D.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E.继承和发展: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F.原因和结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G.现象和本质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I.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本题考查的是唯物史观中的继承与发展,美国的民主制度在继承中发展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