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系列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387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系列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系列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系列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基础系列题(14)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杜甫晚年先是寓居川渝,后又漂泊楚湘,经常陷入衣食不给、筚路蓝缕的困境,晚景非常凄凉,这种困窘的生活在杜甫晚年的诗作中多有反映。近日,云南丽江接连曝出两起游客被打事件,这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丽江旅游安全秩序的担忧,不少想去丽江旅游的人对丽江美景望而却步。网络是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当,就能聚蚊成雷,一呼百应,传播社会正能量;如果不加辨析,随意转发,就可能以讹传讹,危害社会。根据中国政府和俄罗斯政府签署的君子协定,首批4架苏35战机已正式交付中国,这对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而言可谓如虎添翼。“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令人对科技的一日千里感叹不已。小雁塔坐落于西安市城南,与东南方五里之外的大雁塔遥遥相望,相映成趣,它们都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A BC D答案B解析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望文生义。望而却步: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使用正确。聚蚊成雷:成群的飞蚊聚集在一起,声音就会像打雷一样响,比喻微小的东西聚集起来会产生很大的声势和能量。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君子协定:指国际间不经过书面上共同签字只以口头上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和书面条约具有相同的效力。借指彼此之间互相信任的约定。与句中的“签署”相矛盾。一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使用正确。相映成趣:原指山水、花木相互掩映,更显逸趣。现泛指互相映衬、对应着,显得更有情趣。使用正确。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12月3日,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时速,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高铁奇迹”,中国高速铁路网构建又登上一个新台阶。B除了有关曹禺的剧目演出外,国家话剧院在今年也推出了大型话剧肖邦,这是为纪念世界音乐大师肖邦诞辰200周年而创作的精品巨制。C广州亚运会不仅收获了赛场上拼搏进取的动人故事,收获了亚洲各国各地区和谐相处平等竞争的友谊,也收获了举办大赛与优化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相互促进。D微博就像一个信息的自由市场,若要其不偏轨,需要传播者、制造者、接受者和有关监管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答案:A(B搭配不当,“除了,还”。C成分残缺,最后一个“收获”缺少宾语“的经验”。D语序不当,正确的的顺序应该是“制造者、传播者、接受者”。)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B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C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答案D解析A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用在此处不得体。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用在此处不得体。C项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用在此处不得体,应改为“欢迎”。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如果学生违纪违规,那么学校就有权力对他们进行处理,而这个权力一般由直接管理学生的班主任行使。对学生进行惩戒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而不是侵犯他们的权利。在行使惩戒权时,惩戒那些违纪违规的学生,就是保护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对学生来说,受到一次惩戒就会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对学生的惩戒不能采取体罚的形式,需要运用一定的智慧和技巧。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所有班主任都是善用惩戒的班主任。惩戒那些违纪违规的学生不一定是保护大多数学生的权利。 。 。答案受到一次惩戒并不一定会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不是所有班主任都是善用惩戒的班主任解析解答此题,不能只关注句子的表层意思,还要深入思考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如某些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与大多数学生的权利无关,则惩戒这些学生就谈不上是保护大多数学生的权利。“一次惩戒”是为了教育学生和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但并不一定对其灵魂起到洗礼的作用,语段的推断过于武断。“善用惩戒”的只是一些班主任,“所有班主任都是善用惩戒的班主任”的推断显然不合理。二、古代文化知识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军队住一宿也叫舍。C夷狄泛指少数民族,“夷”多用于东方民族,“狄”则是对南方民族的泛称。D“崩”本义为“山倒塌”,后又引申指帝王的死。答案C解析“夷狄”中的“夷”,古代指我国东方的少数民族,“狄”是对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夷狄”泛指少数民族。三、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既写出了作者等人对琵琶女的盛情相邀,也写出了琵琶女的矜持娇羞。(2)杜牧阿房宫赋中,展示出“长廊”和“檐牙”的特点的两句是“ ,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 ”一句,表达了国事的艰难。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3)山河破碎风飘絮四、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云门诸山宗臣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写山顶之景,山峰、明月、云雾融汇成一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B颔联照应诗题“登”字,写在遍野芙蓉、满目苍翠之中登山的悠闲。C诗人身在山中,以萦绕耳边的乐声,渲染出高山之巅空灵而神秘的趣意。D诗人登上山顶,感受到山风萧瑟强劲,由此联想到八面生风的昆仑山。E全诗以实笔写山之实景,以虚笔写风之虚致,意在表达登山的畅快情致。2后人评价此诗最能“以主观情趣折射客体之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登山的情趣。答: 【参考答案】1BCB项颔联写攀高登险,并没有表现“登山的悠闲”。C项“紫笙”本指仙乐,此处并非真实的乐声。2诗人登山所见千峰倒插江中,满目芙蓉、苍翠,攀登险峰的过程有观赏美景的乐趣;诗人耳闻风声,如云外笙乐,若有若无,有仿佛聆听仙乐的情致;诗人登上山顶,迎风而立,恍惚身处昆仑之境,有飘飘欲仙之感。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按照户籍统计,现在有24亿从农村移民城市的打工者,伴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这一打工群体正在从拥有一点农村土地的半无产阶级化的工人群体向无产阶级化的工人群体过渡。这一新工人群体是经典意义上的穷人,同他们一道诞生的是那些曾在计划经济时代占据着特殊地位但如今衰落了的工人阶级,他们从具有某种主体地位的城市阶层迅速滑落为失业者,成为城市贫民。较之20世纪的工人阶级,新工人群体的人数与规模要庞大得多,但这一群体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却几乎没有自己的位置,以至于他们究竟是一个阶级还是阶层至今仍然是学者们争论的问题。而今,一种不同于上述经典意义上的穷人的“新穷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例如廉思在著作中描写的“蚁族”:他们大学毕业,聚居于城市边缘或中心,拥有一定的工作和收入,却在消费社会的碾压下辗转反侧。用陈国战的话说,“新穷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于高档写字楼,外表光鲜亮丽,对自己的白领身份有很高的期待和想象”;但“在工作的枯燥程度上和收入水平上,他们都已与蓝领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与物质上的消费不足相伴随的,是所谓“精神贫困”、价值观的缺失等等。如果说经典意义上的穷人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过程的产物,那么“新穷人”则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我们可以预期的是,这两者之间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重叠地带。如果仅仅从消费的角度看待“新穷人”就有可能忽视了这个群体的政治能量。与欧洲和美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诞生的“新穷人”有所不同,中国的“新穷人”萌芽于社会主义体制向后社会主义体制的转变过程之中。但与欧洲和美国的状况相似,这一群体是新兴媒体的积极参与者,显示出较新工人群体强烈得多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动员能力。过去,我们不难在阿拉伯的反抗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和莫斯科的街头示威游行中看到“新穷人”的身影,如今,中国的“新穷人”也异常活跃,从微博和各种网络传媒直至纸面媒体,其话题遍及各个社会领域。但中国“新穷人”的身份似乎更不确定,“新穷人”身上的政治潜力也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他们是不满的源泉,却又未能展开全新的政治想象;他们在消费不足中幻灭,却又不断地在生产着与消费社会相互匹配的行动逻辑。对于新工人群体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遗产,他们与乡村的联系仍然维系着。就“新穷人”群体而言,他们是市场扩张中拥有一定教育背景的、怀抱上升梦想的、消费不足的群体,他们对个人权利及其相关变革十分关注,与这个正在生成中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价值观没有根本性的冲突。恰恰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分隔现象日趋严重,在新工人群体与“新穷人”之间难以产生真正的社会团结和政治互动,从而也无从通过团结或互动产生新的政治。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离真正的戏剧还有一段距离,各种新因素迅猛涌现,规模空前,它们预兆着一个正在降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新工人、“新穷人”将是历史变动的重要力量。(摘编自江晖中国进入“新穷人”时代)材料二:“新穷人”早已跨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区别,却游荡在城市的边界,徘徊在失业的边缘。不论是北京、上海中自鸣得意的工薪阶层,还是广州、深圳里怨声载道的外来务工者,都逃不脱在日益发达的城市夹缝中日复一日的讨生活。“新穷人”是物质社会里的穷人,其社会定义或者说是自我界定,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有缺陷、有欠缺、不完美和先天不足的,换句话说,就是手里没有足够的钱的,不能随心所欲购买自己的必需品的消费者。物质社会的“新穷人”,意味着被排除在一切“体面的生活”之外,意味着达不到标准,意味着自卑感和无力感。当物质社会循循善诱地要求人们体验新的消费模式以及生活模式的时候,对于“新穷人”来说,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金钱与物质的贫乏,还有最痛苦的无奈与失落。(摘编自2016年10月26日金融界网)1下列针对材料一中“新穷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心怀期待和上升梦想,但工作枯燥,收入水平并无优势。B“新穷人”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是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发展时期的产物。C消费能力有限,也未能展开全新的政治想象,但不能否认其在政治上存在潜力。D对社会有不满,但与正在生成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价值观没有根本性的冲突。解析“是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发展时期的产物”理解不当,这是经典意义上的穷人。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BE)A新工人群体虽然已经完全失去土地,但仍然与乡村维系着联系,是经典意义上的穷人,并且与“新穷人”存在一定的重叠。B城市里的穷人包括新工人群体、从具有主体地位的城市阶层滑落为失业者并成为城市贫民的衰落的工人阶级和“新穷人”。C虽然中国的“新穷人”和欧洲、美国的“新穷人”诞生背景不同,但都不难在反抗活动或者示威游行当中找到他们的身影。D新工人群体和“新穷人”都是穷人,但他们之间将永远难以产生社会团结和政治互动,也无从通过团结或互动产生新的政治。E“新穷人”是物质社会里的穷人,被排除在一切所谓“体面的生活”之外,他们既感受金钱与物质的贫乏,也有内心的无奈与失落。解析A“新工人群体虽然完全已经失去了土地”表述有误。C“但都不难在反抗活动或者示威游行中找到他们的身影”表述有误。D“他们之间将永远难以产生社会团结和政治互动”中的“将永远”表意有误。答B给3分,答E给2分。3与新工人群体相比,“新穷人”存在着不同。请列举出三点。(4分)答:_示例:教育水平整体较高,工作环境相对优越。比新工人群体有更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动员能力。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_解析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答对两个要点给3分,答对3个要点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