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讲义.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52931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考情分析考点展示考试要求考题列举考查热度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2016浙江4月选考,3(判断)消费的类型b2018浙江11月选考,2(判断) 2018浙江11月选考,12(选择) 2018浙江4月选考,11(选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b无做理智的消费者c2015浙江10月选考,12(选择)知识点一消费及其类型考点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2)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3)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拓展影响消费的因素与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因素关系措施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居民收入(主要因素)当前可支配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物价影响消费价格影响需求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消费心理、观念(主观因素)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点训练1(2016浙江4月选考)(判断)一般说来,人们预期未来有失业风险就会节制当前消费。()答案T。人们的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预期未来收入有减少或失业的风险会节制当前消费。2下表为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支出的数据。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断合理的是()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支出数额593 288亿元27 430元9 778元17 846元7 623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6.6%8.3%8.7%6.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A B C D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大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因此正确;收入的增加是消费增加的基础,因此正确;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考点2消费的类型划分依据消费类型特点消费目的生存资料较低层次,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在消费中所占比重可以反映消费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比重大消费水平高发展资料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享受资料身心愉悦、全面发展、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他贷款消费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租赁消费不变更商品的所有权,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提醒适度的贷款消费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当前需求,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但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范围的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会导致生活压力加剧。对点训练3(2018浙江11月选考)(判断)满足人们衣食住行需要的消费是生存资料消费。()答案F。生存资料消费是指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和劳务消费,满足人们衣食住行需要的消费不一定都是生存资料消费。4(2018浙江11月选考)下表为20132017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 31120 16721 96623 82125 974国内游客(亿人次)32.636.1404450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我国更多居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A B C D答案D解析旅游消费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国内游客人数上升,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错误;不符合题意。5(2018浙江4月选考)为了提高英语能力,小明使用信用卡透支98元购买了一本权威词典。按消费目的划分,这属于()A生存资料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 D贷款消费答案C解析小明使用信用卡透支98元购买了一本权威词典,按消费目的划分,这属于发展资料消费,C符合题意,排除A、B;D项贷款消费不符合题意。6“蚂蚁花呗”是一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信贷,仅2017年“双十一”当日,蚂蚁花呗至少在原基础上给超8 000万用户追加了1 760亿元的信用额度,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蚂蚁花呗”这种消费信贷()A减少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B能增加人们当前的支付能力C可以完善居民的消费结构D降低了网上金融交易的风险和难度答案B解析“蚂蚁花呗”这种消费信贷能给用户追加信用额度,这会增加人们当前的支付能力,B项正确。易错点一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提示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矫正训练1(判断)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需求,因此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答案F。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2我国国民的日常消费需求正在从基本生活消费走向发展性消费,并推动品质化、个性化、休闲化、便捷性和文化性消费需求稳步攀升。这一变化表明()A物价水平不断降低B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十分健全C居民收入水平提高D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消除答案C易错点二我国的消费仍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提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中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上升,但仍以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为主。矫正训练3(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答案F。我国居民的消费仍以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为主。4以往居民消费中的“有没有”“够不够”矛盾,现在已经转化为“好不好”“爽不爽”的矛盾。这意味着()A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已替代了生存资料消费B恩格尔系数呈上升趋势C随着收入增加,人们更加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D精神消费日益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消费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以往居民消费中的“有没有”“够不够”矛盾,现在已经转化为“好不好”“爽不爽”的矛盾。这意味着随着收入增加,人们更加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故C项入选。知识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考点1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优点弊端对待态度从众消费心理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消费心理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代价大,社会不认可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消费心理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属于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消费心理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大力提倡对点训练1“做活动”已经成为商家促销的代名词。有商家坦言,活动期间以抽奖、砸金蛋等形式让利,火爆的人气往往也能“催促”那些举棋不定的潜在客户签单。商家这种做法()A体现了价格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说明了性价比越高的商品销量越好C体现了商家以服务消费者为根本目的D利用了人们的求实心理和从众心理答案D解析商家“做活动”给消费者让利,消费者得到实惠,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让利“催促”那些举棋不定的潜在客户签单,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故D当选。A、C观点错误;B不符合题意。方法点拨从众心理的实质是“从”,受别人意见和行为的影响,是缺乏主见的表现;攀比心理的实质是“攀”“比”,目的是炫耀。2新人婚礼拼婚宴、拼婚车已经不新鲜,现在流行拼领导新婚致辞。各种拼,成为新人不能承受之重。这种“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C解析“面子”型消费成为新人不能承受之重,这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符合题意,当选。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考点2做理智的消费者要求注意点意义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要避免盲目跟风要避免情绪化消费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要协调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环境,绿色消费“5R”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核心:可持续性消费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是一致的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有利于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环保绿色产品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戒奢从俭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崇尚节俭并不是抑制消费是国家自立自强和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高尚情操的陶冶提醒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对点训练3(判断)“轻奢消费”(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的消费理念追求的是适度消费,享受生活。()答案T。4(2015浙江10月选考)近年来,浙江走上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绿色消费成为风尚。绿色消费的核心是()A保护消费者健康 B节约资源C可持续性消费 D减少污染答案C解析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是绿色消费的主旨,排除A、B;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C当选;D不符合题意。易错点一对待不同消费心理的态度提示对从众消费心理和求异消费心理,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攀比消费心理我们应坚决反对,对求实消费心理我们应鼓励。矫正训练1(判断)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是一种从众心理,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答案F。从众消费心理有利也有弊,题目中,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是一种从众心理,这种消费心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这种消费心理就是不健康的。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面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要()倡导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收入公平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优质服务A B C D答案B解析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具体分析,过分追求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不选;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收入公平与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无必然联系,不选;面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要引导消费行为以及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优质服务等,符合题意。易错点二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的判定与理解提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消费支出要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不能过于超前消费,预支未来收入;二是要求不能过于抑制消费。理性消费是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矫正训练3(判断)理性消费是指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值得提倡。()答案F。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是适度消费。4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 000元左右的工作。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这一消费行为()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A B C D答案C解析小王“家境一般”“月薪3 000元”“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显示自己的身价”,这些都表明小王的消费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入选;与题意无关。课时训练一、判断题1申请贷款买房,一般适合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的人。()答案T。2生存资料消费是指满足衣、食、住、行需要的消费。()答案F。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指日常为了活下来所购买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必需品。3适度扩大居民中高端和享受资料消费有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答案T。4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攀比心理的反映,是不健康的。()答案F。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可取的。5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答案F。任何时候都应该倡导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适度消费。6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答案T。二、选择题72018年春节期间,全国游客用于购买旅游产品(交通、住宿、线路等)的人均支出接近4 000元/人,相比往年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火爆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鼓励消费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C旅游产品价格下降D享受资料消费成为基本消费答案B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旅游市场火爆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故B符合题意;A、C不是旅游市场火爆的根本原因,排除;生存资料消费是人们的基本消费,故D错误。8下表为20152017年某省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20158.910.75.810.820168.29.03.79.620178.18.22.85.9注:2017年该省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47 237元,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22 866元。A农村居民购买力比城市居民强B区域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D农村居民的实际消费在减小答案C解析材料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进而城镇和居民消费也有所增长,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C项正确。9居民消费意愿是指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等各种情况的考虑下,居民倾向于消费的程度。下列举措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的是()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加快产品创新,促进消费升级放开市场准入,增加商品供给发展绿色经济,倡导合理消费A B C D答案A解析收入差距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加快产品创新,促进消费升级,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正确;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10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从消费的角度看,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弱势群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A B C D答案C解析精准扶贫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同时有利于弱势群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正确,C符合题意;不是从消费的角度而言的;精准扶贫属于再分配的范畴,错误。11近年来,我国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其中,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按消费的目的分别属于()A贷款消费、租赁消费、发展资料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D生存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答案D解析贷款消费、租赁消费并不是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的,A不符合题意;按消费的目的来划分,住房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属于享受资料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属于发展资料消费,B、C错误,D正确。12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据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A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B企业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私人定制模式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C企业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D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的质量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答案C解析A是从众心理,B是求异心理,D是求实心理,对应均不正确。故选C。13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粽子的消费日益多样。在口味方面,除了蜜枣、豆沙、八宝、鲜肉、蛋黄等传统口味,消费者还喜欢蓝莓、菠萝等新鲜口味;在包装方面,“迪士尼”等中西元素融合的主题包装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多样化的粽子消费()受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导致了粽子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粽子质量的提高可促进粽子生产的多样化A B C D答案D解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因此,对粽子的消费行为同样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正确;依据题意,除了传统口味,消费者还喜欢蓝莓、菠萝等新鲜口味,这可以促进粽子生产的多样化,正确。中“粽子消费结构升级”的说法不科学;材料未体现。14行为经济学中的“稀缺心理”,指只看到蝇头小利而压缩必要消费开支,反而因小失大的行为。例如,为了省钱选择低劣食品导致疾病,反而损失更多医疗费用。这启示我们()A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医保水平B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C企业要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D坚持适度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答案D15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这警示我们()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B要做理性消费者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D要避免贷款消费答案B解析“校园网贷”属于贷款消费,贷款消费主要针对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人群,对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不看好的人群则是不可取的。大学生收入不稳定,容易引发债务悲剧,所以要理性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故B符合题意。16早晨上班,王先生从家附近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再乘坐地铁到单位上班。这给王先生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这种出行方式。王先生的这种出行方式()绿色低碳,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让租赁的商品被多次利用,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属于贷款消费,获得了商品的使用权体现求实消费心理,符合环保理念A B C D答案B解析错误,租赁的商品被多次利用,并没有提高商品的价值;错误,王先生的这种消费方式属于租赁消费,获得了商品的使用权。1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这一倡导()A目的是压缩消费,主张艰苦奋斗B是基于消费决定生产,绿色消费能推动可持续发展C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D表明消费应适应国情,勤俭节约是我国的根本消费方式答案C解析A错误,错在“压缩消费”;B错误,生产决定消费;D错误,勤俭节约不是我国的根本消费方式。18百年老店“全聚德”开展了一项“适量点菜,吃完有奖”活动,倡导“够吃正好”的消费理念,对传统的“有吃有剩”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全聚德”倡导的这种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符合求实心理是展示个性,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可持续性消费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A B C D答案C解析题干说“适量点菜,吃完有奖”“够吃正好”,这是一种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理智的,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故观点正确;与题意无关,不是求异心理,而是求实心理;观点错误,“全聚德”倡导的这种消费有利于可持续性消费,故答案应选C。三、综合题19近年来,中国出境游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3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中国游客占全球出境游客总消费额的比例已超过1/5,而排名第二的美国游客消费额仅相当于中国游客的一半。2018年出境游效益逐步显现,出境旅游的巨大红利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出境游市场中,游客对多次游、深度游的产品需求量上升,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也更受游客喜爱,呈现出“消费升级、品质旅游”的特征与趋势。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原因。(2)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大量消费外流”的问题。答案(1)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国内有效供给与创新能力不足,供需结构存在失衡。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有利于中国人到境外旅游、消费。(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我国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供给水平和能力。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我国企业要积极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提供包括高端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等多层次的消费,以满足民众需求。202018年的“双十一”天猫成交额达2 135多亿元,京东达1 598多亿元,“双十一”由过去的“光棍节”彻底变成了一场全民的购物狂欢。不可否认,“双十一”消费确有实惠可图,但“居家过日子”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口袋,要理性对待。俗话说:“有钱不买半年闲。”不计成本的盲目购物,造成的是资源浪费,与当下倡导的节约型社会也是格格不入的。另据统计,“双十一”网购书籍者甚少。结合材料,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答案(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购物要掂量自己的口袋,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重物质消费的同时重视精神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有钱不买半年闲”,避免盲目购买造成资源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