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4768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历史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历史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24.六经是我国重要的儒家文化经典。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这表明他们A.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B.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C.治学研究存在重思想轻学术偏见D.均视六经为学术研究的大经大法25.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请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26.宋代以前,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士或版筑,城门多由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A.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B.科技的新应用促进筑城技术的改变C.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D.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27.人物观点出处徐光启传教士“所以数万里东来者,盖彼国教人,皆务修身以事上主,闻中国圣贤之教,亦管修身事天,理相符合,是以辛苦艰难,履危蹈险,来相印证。徐光启集许大受传教士“捏天主以制天,按天以制天子”。代疑篇沈催夫普天之下,薄海内外,惟皇上为覆载照临之主,是以国号大明。何彼夷亦曰大西。且既称归化,岂可两大之辞以相抗乎?破邪集上表为时人对于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教的历史观点。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传教士东来引起了国人的恐慌 B.宗教传播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C.西方宗教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 D.当时中国对西方认知模糊不清28.1896年总理衙门奏陈“西方国家皆以富强为第一要务,专设商务大臣,其他的公司商会等随地经营,不遗余力地帮扶。而中国各省章程不一,地方官对于公司企业毫不关心,反而遇事随意征派勒索捐税。请饬令各省官员,在省会设立商务局,聘请有名望的绅商担任负责人”。据此可知A.清政府的经济管理意识趋向近代化 B.清政府改变了以官营企业为主导的局面C.官僚机构禁止民间资本主义的发展 D.商务局是推行官督商办的地方领导机构29.1920年,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大楼建成,来自全国的物产商品展览会多次在此举行。同时,总商会亦开始办起自己的语书馆和杂志,创建公益性商业学校,对青年职员或学徒进行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这些举措A.实现了上海工商业的均衡发展 B.借鉴了商帮地域整合的成功经验C.利于增强民族工商业的竞争力 D.推动全国统一工商社团开始建立30.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A.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敌后战场在抗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D.敌后战场的抗战支援了正面战场31.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阅读上表,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B.“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需要农业支持C.“二五”时期农业发展使实征农业税有一定提高D.19631965年农业实产量下降反映国民经济混乱32.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认为交易“不需要任何特殊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但如果交易物有缺陷则必须宣明,否则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了罗马A.强调商业道德 B.尊重社会契约 C.提倡自由贸易 D.遵循市场机制33.图3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渐趋形成C.自由主义准则影响不断扩大 D.英国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34.对于冷战原因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也有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A.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B.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C.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中的利益之争D.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35.xx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 B.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C.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 D.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皇帝建立了空前庞大的监察机构,在中央,以都察院代替御史台,设正二品左右都御史,级别与六部尚书齐平,负责监察百官。同时,在六部又分设监察职官,称六科给事中,分别督查本部官员行为。在地方上,按省份将全国划为十三道,每道设监察御史监督地方。同时,中央会不定期派出巡按御史巡视地方,巡按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遇事可直接上奏。此外,明朝特有的厂卫特务机构也有督查官员的职权,锦衣卫持密令可越过刑部直接拘捕官员。清代,我国古代最完整、最具封建特色的监察成文法钦定合规颁行实施,标志着封建行政监察行为被以法典形式固定了下来。为加强对皇族贵戚的监察,清朝设有宗室御史,即宗人府衙门,专门稽查皇族的不法行为。摘编自唐文昊明清封建监察制度研究材料二 到19世纪,在中小资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议会又历经三次议会改革,议会监察制度从此在英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模式。英国议会议员的监察权力包括选举权、立法权、预算权、审计权、质询权、不信任权、弹劾权、纠正权、调查权等权力。议会有权调查政府施政情况,有权调查官员公私生活,以便补救纠正。后来,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议会监察专员署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职责是受理公民投诉,监督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保证他们依法合理地履行公务,防止其不当活动侵害公民的正当权益。英国议会的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只有犯有严重的不法行为时,才由议会两院弹劾免职,其薪金退休金也有立法规定,从统一基金中开支,由于有了这种保障,才有力地保障了其工作的独立性。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议会监察制度的不同并分析其作用。(1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据曹广伟世界经济秩序的历史变迁编撰从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44.【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元代以前,青海一直是坐落在藏蒙和中原边疆区域之间的行政归属既不甚明了,又不曾稳定的广袤之地。丹噶尔厅新志序指出,其地“汉、蒙、番、回错杂其际措治者颜称疲难”。西宁办事大臣雍正初年到任主理青海事务后,力协朝延,建立民族管理机制,并对青海及周边区域勘土划界,确定了青海在近现代中国疆域中的明确地域界限,使青海最终成为全国管理系统中行政区域之一。这一行政区划的确定对青海以及临边四周的行政区域之形成具有永久的影响力。乾隆时期对这些决策和变革加以巩国和确立。清代满族朝廷以国家政府的身份,在青海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力图创立一套全新的地方政治管理体系,和入关前满族吸取多元文化(例如藏传佛教及儒家汉文化与民族人际资源(如入关前纳入满洲八旗的蒙、汉等民族)去建立一个新朝代之实践同辙同轨。昭示着为什么清代青海的地方治理可以使之形成清晰的疆域,一改前朝所难。摘编自贾宁西宁办事大臣与雍乾时期青海多民族区域管理制度之形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时期能够划定青海行政区划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海行政区划建立的意义。(6分)45.中外历史评说(略)答案24-35:AD BDACC BABCD40.(25分)(1)体系化、制度化;服务于皇权;监察官员职高权重;依法监察;强调对皇族贵戚的监督。(10分)(2)近代民主制下的监察制度;监察的目的是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体现分权制衡。(6分)作用:有利于正确决策,纠正错误;防止官员腐败;促进英国民主政治(代议制)的发展;推动英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其他国家近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经验借鉴。(9分)41.(12分)论题:世界经济秩序与中国经济变化存在联动关系。(2分)论证: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扩张与暴力掠夺,中国凭借强大的传统经济坚持朝贡贸易体制并处于优势地位;工业革命后,英国逐渐主导了世界自由贸易秩序,中国被迫开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受外商企业与洋务企业的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大危机期间,世界经济秩序发生剧烈冲突和动荡剧变,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进入两个市场对立时期,中国立足于本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8分。答出4点即可)结论: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动,中国实行了相应的对策。(2分)44.(15分)(1)原因:西宁办事大臣的倾力协助;总结前朝治边的经验和教训;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政府的高度重视;清军入关前注意吸收多元文化和民族资源。(任三点得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