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同步训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455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同步训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同步训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同步训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 已经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B. 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 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D. 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材料主旨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世界大多数人”,排除A;B项属于对材料信息的平面理解,排除;D项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考点: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概况及认识2. 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A. 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B. 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C. 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D. 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A项,题干不能反映公社的财政状况。故A项错误。B项,“自己掏钱买”“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和“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说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故B项正确。C项,公共食堂管理规范只是材料内容的简单概括,不是其反映。故C项错误。D项,平均主义原则和材料中“掏钱买饭”等描述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措施、革命意义。3. 有学者观点认为,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 民主选举人民代表C. 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 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政权建设方面,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因此AD正确。在民主政治方面,公社委员会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十月革命之后,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或监督权利的实施。因此B正确。C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政策,巴黎公社没有,因此选择C。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十月革命措施。4. 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文中“本政府”是指A. 1861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B. 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 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D. 十月革命后的工农苏维埃政府【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十月革命后的工农苏维埃政府颁布和平法令的史实,故D正确。1861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与退出一战无关,故A错误。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没有退出一战,故B错误。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没有完全掌握政权,故C错误。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平法令5.苏联在1991年的状况与沙皇俄国在1917年时的情形很相似1917年8月的科尔尼洛夫起义,它使临时政府陷入混乱状态,并增强了人民群众进行根本改革的意识1991年“国家紧急委员会”的叛乱起到了科尔尼洛夫起义的作用,叶利钦担当了列宁的角色。材料中“列宁的角色”主要指()A. 夺取国家政权的号召者 B. 进行武装革命的倡导者C. 组织国家联盟的倡导者 D. 资产阶级政权的仇视者【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苏联在1991年的状况与沙皇俄国在1917年时的情形很相似叶利钦担当了列宁的角色”可知这个角色特征是1991年面对当时状况的叶利钦和1917年面对当时状况的列宁所共有的特征。依据材料“1917年8月科尔尼洛夫起义使临时政府陷入混乱状态,并增强了人民群众进行根本改革的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时机开始成熟,而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领导人,成为发动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号召者。而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叶利钦也扮演了夺取国家政权号召者的角色,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叶利钦并非是通过武装革命的方式实现的夺权;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并未提出组织国家联盟;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6.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 当今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D.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联系所学内容可知作者认为“冷战”时期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争,这是因为美苏两国都不诉诸武力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本题在考察“冷战”时期的特征,与当今世界局势无关;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期间发生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直接的武装冲突;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冲突。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点睛】本题依据材料“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联系“冷战”相关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内容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答案。7.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折射出共同的主题是A. 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峙 B. 美苏两极格局框架的奠定C. 北约与华约的激烈对抗 D. 两大阵营已出现直接对抗【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依据图片可知图一为柏林墙的修筑,图二为古巴导弹危机,由此可以得出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信息为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峙,所以选A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冷战对峙8.1970年3月20日,美国在国家安全决定第48号备忘录中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的决定,并通知韩国方面。作为补偿,9月2日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A. 美国撤走了全部在韩驻军B. 美国放弃了全球扩张战略C. 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D. 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材料可知,美国从韩国撤走了一个师并以军援进行补偿,这体现了美国调整了其在亚洲的战略,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只是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并非全部在韩驻军;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美国放弃了全球扩张战略;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只是从韩国撤走了一个师并以军援补偿,并非是以军事援助取代了驻军的形式。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9.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A. 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 B. 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C. 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 D. 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答案】A【解析】据材料“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可知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故D项错误。10.1946年1月1日,美国占领当局敦促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在现世的神圣地位;1947年5月3日,由美国主导的日本国宪法正式生效施行,规定天皇仅作为日本国民的精神象征存在,并明确表示主权在民。上述举措()A. 结束了日本议会君主立宪制B. 为审判战犯奠定了法律基础C. 根除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D. 体现了政教分离的宪政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天皇作为日本神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本人生活与精神的重要支柱。二战后人间宣言和日本国宪法的颁布,否定了天皇在现世的神圣地位,天皇仅作为日本国民的精神象征存在,并明确表示主权在民,从而否定了天皇的神格,这体现了政教分离的宪政原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内容联系时政信息可知,美国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革,日本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议会君主立宪制,并且当今日本的政治体制仍是议会君主立宪制;上述文件与审判日本战犯无关,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联系时政信息可知,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当今仍然存在,并未被根除。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点睛】本题依据材料“否定了天皇在现世的神圣地位”、“规定天皇仅作为日本国民的精神象征存在,并明确表示主权在民”等信息联系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政教分离的宪政原则,依据所学知识联系时政信息可排除其他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1.1990年3月14日,第三次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修改了宪法,将其中第六条“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核心”修改为“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团体和运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并以其他形式参加制定苏维埃国家的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这意味着苏联()A. 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B. 人民将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C. 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被否定D. 效仿西方走议会民主的道路【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解体,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团体和运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取代了苏联共产党的独立领导地位可知共产党地位的削弱,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12.从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以来,有些西方学者称二战后的现代国际关系是“美利坚治下的和平”。这一论调主要忽略了()A.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B. 苏联解体的重要影响C.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D. 美国独霸世界的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影响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美利坚治下的和平”,题干强调的是美苏争霸,但忽视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错误,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而题干提及的是“二战后的现代国际关系”,排除;C项仅仅提及中国,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美国独霸世界”的说法不符合二战后史实,排除。故选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影响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1918年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材料三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的“Bolshevism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怎样理解该事件是“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一文意味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之道上发生的重大转变。(2)从任务、性质、领导者、前途四方面指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主要表现。【答案】(1)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理解: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开辟民族解放运动新时代)。转变:从学习西方到以俄为师。(2)特殊性: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原因:一战后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3)含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表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析】【详解】(1)事件:依据材料一中的时间“1917年”与“俄国革命”这些信息可得出此事件为“十月革命”。理解:联系十月革命相关所学知识从它对世界其他国家及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等角度理解十月革命是“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转变:依据新文化运动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向以俄为师的方向转变。(2)特殊性: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途是实现社会主义。原因:依据材料“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联系相关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3)理解:依据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回答。表现:本题注意设问要求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来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主要表现主要有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5年,埃及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美国提出了提供武器的先决条件:埃及加入以西方为首的中东防御体系。埃及政府认为这有损于国家主权,因此拒绝了。埃及政府在向西方寻求武器未果的情况下,于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上通过中国向苏联提出了购买武器的请求。对于苏联而言,这是打入中东地区的绝好机会。为了防止美、英等国的过度指责和反应,埃及和苏联于1955年9月达成了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名义向埃及提供武器的协议。 材料二埃及不愿意因此而彻底破坏同西方的关系。同样,英、美两国也希望通过“黄油”来吸引住埃及,避免其滑向“共产主义的深渊”。1955年12月,美国与英国同意向水坝第一期工程提供7 000万美元的贷款,世界银行也答应给予2亿美元的贷款。但是,由于埃及在1956年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取消了这项资助。同时,在约旦阿拉伯军团担任最高指挥官的英国人格拉布将军被约旦国王解除了职务,英国认为格拉布将军的解职是纳赛尔使然,“我们应该尽量抵制埃及的政策和支援我们的中东朋友,而不是安抚纳赛尔上校”。而在此问题上苏联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关心政治甚于经济,通过建造水坝,我们会赢得埃及人民的信任和感恩也是所有不发达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信任。而且我们知道加强阿拉伯国家就是削弱敌人的阵营”。1956年6月,苏联外长谢皮洛夫访问埃及,答应不附加任何条件为阿斯旺大坝提供为期20年的11亿美元的贷款。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从苏伊士运河事件看英美“特殊关系”(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埃及在二战后采取的外交政策的特点及相关的国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英两国和苏联对埃及援助政策的目的和结果。【答案】(1)特点: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努力摆脱英国的控制;不加入以美苏为首的任何一个阵营;在美苏之间寻求埃及国家利益最大化。(答出三点)背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立并激烈斗争;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加强了合作。 (2)目的:美英希望埃及加入西方防御体系,不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希望赢得埃及的信任和支持,削弱资本主义阵营。结果:美英因为埃及不能满足其要求而拒绝援助埃及;苏联则给予埃及大量经济援助,并通过捷克斯洛伐克给埃及提供军事援助。【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埃及加入以西方为首的中东防御体系埃及政府认为这有损于国家主权,因此拒绝了”、“埃及不愿意因此而彻底破坏同西方的关系。”等信息从维护国家主权、维持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特点。背景:联系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国际背景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摆脱殖民统治的角度分析作答(2)目的:依据材料分别从美苏两国各自国家利益来回答,美国方面从“埃及向美国寻求军事支援,美国提出了提供武器的先决条件:埃及加入以西方为首的中东防御体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希望埃及加入西方防御体系的角度回答,苏联方面可以从“削弱资本主义阵营”的角度组织答案。结果:依据材料中“美国取消了这项资助”、“我们应该尽量抵制埃及的政策和支援我们的中东朋友”以及“埃及和苏联于1955年9月达成了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名义向埃及提供武器的协议”、“1956年6月,苏联外长谢皮洛夫访问埃及,答应不附加任何条件为阿斯旺大坝提供为期20年的11亿美元的贷款”的信息分别从美苏角度回答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