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I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126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III)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 ,共60分 )1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 政权更替频繁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 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 世袭制度遭到废弃2“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上述古语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 宗法血缘关系 B 尊卑等级意识 C 家国同构观念 D 以民为本传统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 开创皇帝制度C 建立三公九卿制 D 统一度量衡、货币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 太尉B 御史大夫C 刺史D 监察御史5.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 分封制受到冲击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6.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的三个官职。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常设官职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A B C D 7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 转运使B 兵部员外郎C 知府D 枢密副使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9.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10、“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11.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 参与机务,批答章疏B 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 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 参与政事,主管文教12、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 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 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内阁具有最终决策权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权受到相权的牵制 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政治13宋朝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 )A 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 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C 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 D 扩大宰相的权力14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出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A 苏格拉底 B 梭伦C 克里斯提尼 D 伯里克利15.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 城邦公民的平等B 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 共同的宗教信仰D 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16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作者意在说明雅典( )A 抽签选举的局限B 多数人暴政的实质C 轮番而治的危害D 直接民主制的弊端1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说:对人施行其他侮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 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B 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C 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D 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18罗马的万民法和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产生了相似的作用。它们都( )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 扩大了统治基础C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 实现了选贤任能19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罗马法( )A 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B 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C 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D 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20.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A 温杜德 男,35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B 麦克卡 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C 索斯丹 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D 艾梵德 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21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罗马帝国( )A 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B 统治者加强了对外邦人的镇压C 制定境内民众都公平适用的罗马法D 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2219世纪初,有法国人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整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法国“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主要是因为( )A 罗马人制定了法国民法典B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C 罗马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D 罗马法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重要来源23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A 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B 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 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 罗马法无法有效地解决财产纠纷问题24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 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B 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 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D 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25.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 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等级选出B 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C 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D 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26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这表明()A国王将由议会选举产生 B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C内阁首相开始取代王权 D英国首创了议会制27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A内阁对议会负责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D国王权力增强28下面两幅历史图片分别体现了古代和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两者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 )A 前者产生于奴隶制时代,后者产生于近代B 前者属于直接民主,后者属于代议制民主C 前者实质是专制政体,后者属于民主政体D 前者排斥下层人民,后者容纳各阶层代表29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国王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国王依然掌握实权 B. 下院成为权力中心C. 资产阶级主导政权 D. 形成三权分立机制30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至今,共经历了13位英国首相。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称女王是“政治不粘锅”,这表明( )A. 女王掌握着国家实权 B. 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 女王不关心政治 D. 女王毫无政治权力可言第II卷(非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 ,共60分 )31.(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建立的监察制度。(8分)(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8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7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32.(15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材料三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四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 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看法。(7分)xx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制卷人:何晓玲一选择1-5 BCABC 6-10 BDBDA 11-15 CBDDA 16-20 DABAA 21-25 DDBAD 26-30 BABAB31.(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建立的监察制度。(8分)(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8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7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答案】(1)特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垂直的监察体系;完全受皇帝控制。秦朝的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御史大夫监督百官;地方在郡设立监御史。(2*4=8分)(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2*4=8)(3)(7分) 没有实质意义(1分),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3分);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3分)(4)基本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2分)32.(1)结合材料一、二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看法。(7分)【答案】(1)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2*4)(2)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利,实际上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但是也会出现权利的滥用,形成集体的暴政。(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