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一 无端崖之辞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33657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一 无端崖之辞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一 无端崖之辞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一 无端崖之辞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端崖之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教学难点】品味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 庄子逍遥游中写到了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儿为鸟,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运”。这些句子用了夸张手法,奇特的想象。这节课我们用“奇”来继续解读庄子寓言。二、题目解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请同学分别朗读第1、3则,正字正音。(二)集体朗读(三)积累文言字词1、顾谓从者曰 2、 漫其鼻端 3、郢人立而不失容 4、 吾无以为质矣 5、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6、 尝试凿之 7、运斤成风 四、合作探究内容合作探究一1、第一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第一则内容解析紧扣“奇”字解读(1)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墓,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2)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不过了,但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3)奇,木匠挥动斧头呼呼成风,速度极快,任意砍下,竟然把苍蝇翅膀一般大小薄厚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4)奇,斧头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这是郢人的高妙之处,又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5)奇,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为文的根本)。其实,庄子这里不是单说匠石的高妙,也不是单说郢人的高妙,其根本是在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换一个木匠,郢人断不会如此安然地承受这一砍;换一个对象,匠石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所以宋元公佐要匠石试着表演一下砍去鼻子尖上的尘泥,殊不知没有郢人,匠石根本不能发挥如此高超的技艺。庄子说到这里,一般人仍然是摸不着头脑,于是他点破其中的寓意,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2、“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在选文中,庄子睹物思人,感慨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了,自己已经没有谁可以说话了。为失去了这样的对手产生无尽的悲凉情怀,所以拿匠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 庄子和惠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此则寓言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并未因观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3、拓展延伸:“知音何处寻”(请写出四组类似“庄子与惠子”关系的朋友)(1)伯牙、钟子期 高山流水尽知音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2)李白与杜甫 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相视而笑。(3)管鲍之交 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4)廉颇与蔺相如(刎颈之交)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极为笃厚。常人描述这种关系,可能不过尔尔。而在庄子一书中,惠子与庄子的关系,竟是如此奇特。这一则中,庄子用匠石和郢人之间搭档配合的高妙来类比自己和惠子之间的不断争论又极为深厚的朋友关系。合作探究二、1、读第3则,概括故事内容 提示:儵与忽常常到中央之帝浑沌那里会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所以儵与忽商量报答浑沌的恩德。儵、忽、浑沌三方的关系是积极的友善的,儵与忽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在情理之中。他们如何报答呢?世间众生皆有七窍,浑沌偏偏没有,所以儵与忽很自然也很善意地要为他开凿七窍。再看这报恩的结果:儵与忽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下来而七窍成,浑沌也一命呜呼了。2、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柳宗元曾以种植树木为喻谈为官治民的道理,用郭橐驼种树来表达“为官要蕃民生而安民性”这样一个主题,已经够奇特的了,可是庄子则是奇上加奇。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三位神,即南海之神儵,北海之神忽,中间地方的神浑沌。“儵”“忽”和“浑沌”三个名字,就包含了多种寓意:“儵”、“忽”意思是指急速,一方面比喻有为,一方面也直观地说明了南海、北海之神何以能够经常相遇于中央之神浑沌之地;“浑沌”一名一方面透露了中央之帝没有七窍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譬喻天性淳朴未被破坏。浑沌,一个纯粹自然的原生体,没有七窍,没有正常人、事、物的功能和特征,却居中央帝位,是最高形式的统治者形象,同时也是“无为”政治思想的形象代表。与之相对,儵、忽二帝“有为”政治的典形代表,他们固执世俗有为观念,不理解浑沌的非常态,以后天有为的途径来恢复其七窍,岂知自然原生与后天有为是截然对立的,结果造成了悲剧。可见,有为实在有害,由此推及现实,说明人类宜取消一切有所作为的政治事任,恢复人类初始的原生态,保持自然质朴的千奇百态,无欲无知,无名无利,不以人的智慧玄机去看待自然,更不要以人的有为规范去对待万民,因此,浑沌无为则生,有为则死;天下无治者安,有治则乱。联系历史上的 “大跃进”、 “文革”,现在不少地方盲目地建设“开发区”、“招商引资”等等,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庄子的意思跟柳宗元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说明违背人民性命之理的作为,即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会导致悲惨的结局。3、从这则选文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所以,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地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五、分析本文特色1、艺术表现形式奇特 2、人物形象对照鲜明 3、善于使用比喻夸张六、小节通过学习,首先,我们领略到了庄子文章的新奇。通过对两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音难寻,要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七、课堂思考与练习读下面这则寓言,说明寓意。屠龙之技“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寓意: 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七、板书 第一则: 知音何处寻?第三则: 千万别好心办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