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3237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B.深居内陆,受副热带高带控制,降水稀少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C.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2.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下表示意贵州省某典型石漠化地区xxxx年土壤侵蚀情况。读下表完成问题。3.该地区石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过度垦殖 D.过度放牧 4.高原山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侵蚀量最大的是() A.坡耕地B.置荒地C.经济果木林D.水土保持林 5.目前,高原峡谷区土壤侵蚀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 B.植被好,水土保持显著 C.坡度大,开垦耕作困难 D.径流小,土壤侵蚀量小河套平原土壤肥沃,是内蒙古主要农业区,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下图为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各题。6.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断裂下陷,流水堆积B.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C.断裂下陷,风力堆积D.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7.河套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可能会引起( ) A.土壤次生盐碱化 B.上游水资源短缺 C.凌汛危害的加剧 D.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8.河套平原成为“塞外江南”与阴山有关,这主要是因为阴山( ) A.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B.减弱了寒冷气流的入侵 C.冬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 D.风化作用强耕作土层厚下图所示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因此被誉为祖国“乌金三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关于M处和N处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M处:荒漠化,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B.N处: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C.M处:水土流失,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D.N处:荒漠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10.为监测并分析该地生态问题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现代化技术是 ( )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雷达系统A. B. C. D.网络中有一款风靡至今的虚拟游戏“开心农场”。如今,很多城里的人到周围农村租田种地,“开心农场”在生活中已经成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1.家在江西南昌市的某市民一家在郊区某山村租种了一块山地,他们在山坡上种了一些甜玉米,虽然施了不少有机肥,并不缺少灌溉和管理,但长势并不理想,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伏旱”季节蒸发旺盛 B.水土流失严重 C.夏季光照太强烈 D.“梅雨”季节昼夜温差太大 12.家在济南的甲同学一家在黄河岸边经营了一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大型农场。与周围农户相比,每亩地他们赚得更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灌溉便利 B.机械化程度高 C.土壤肥沃 D.种植面积大 13.家住乌鲁木齐的乙同学是甲同学的网友,他告诉甲说,他们家农场近年来土地盐碱化相当严重,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蒸发旺盛B.降水稀少 C.昼夜温差大D.不合理的灌溉方式读“我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完成以下列各题。 14.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盆地边缘地区 河流头地区 盆地中央 绿洲地区A.B.C.D. 15.近几十年,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16.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 )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 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 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 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A. B. C. D.17.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 C.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8.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 B.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19.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 A.必须立即停止开发,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0.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湖面低于海平面 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含盐量降低 A.B.C.D. 21.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 ) A.围湖造田B.气候变干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绿洲萎缩2016年12月31日上午,昌平区第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幕。据悉,今后几年昌平将先后建设1050公顷的湿地公园。同时还将承建一条宽度在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该廊道全线11公里,最宽处达2.5公里,有望缓解北京冬季的雾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昌平为了打造北京的生态屏障,不断增加湿地面积,对北京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减轻了城市内涝 接纳北京城市污水,提高北京“消化”污水的能力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美化城市环境A. B. C. D. 23.近年来,北京市为了治理雾霾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规划通风廊道大幅度压缩了供热燃煤比例。下列治雾霾措施合理的是( ) A.通过规划,逐步将全部污染企业迁出北京市 B.通过人工降水技术,增加冬季降水量 C.将北京周边的望京、回龙观、天通苑和燕郊打造成北京的“睡城” D.完善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公交系统 24.目前,北京总共规划了5条贯穿市区的一级通风廊道,以及多条二级廊道,对于通风所经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是( ) A.拆除所有建筑物,改为绿化用地 B.开挖河湖、建设湿地,增加人工景点 C.修建从市区通往燕郊的林荫大道,增加绿化与交通用地 D.严格控制廊道通过地区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联通的关键节点25. 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为人类提供水源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A. B. C.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26.(11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3分)(2)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2+4分)(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简述乙图中水井的周围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的成因。(2分)27.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里被认为是圣经中的伊甸园:这里曾是“沼泽阿拉伯人”聚居的“人间天堂”。这片孕育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沼泽地位于伊拉克南部,这里曾经芦苇丛生、飞鸟成群,蕴育了具有5000年历史的“沼洋阿拉伯人”文化。材料二萨达姆统治时期,曾经发起了大规模深挖沟渠和构筑防洪堤坝的行动,使沼泽地减少到仅为原来的7。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幸存的“沼泽阿拉伯人”填平了沟渠,推倒了堤坝,挽救了部分正在消失中的沼泽地。xx初,人们从英国科学杂志上得知,那里的沼泽地已芦苇从生、水鸟回归和野生动物出没,“沼泽阿拉伯人”文化似乎也有了复苏的可能。材料三1973年和xx年沼泽地对比图(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图示沼泽地的成因。(4分)(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深挖沟渠和构筑防洪堤坝”对沼泽地的影响。(6分)(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伊甸园”的减少可能对当地气候形成的影响。(4分)康保一中xx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周练地理试卷答案纸一、选择题(7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CCAAAABABBBDDB16171819202122232425BDABCBCDDA 二、综合题(25分)26. (11分)(1)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3分)(2)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迁移。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和城市向上游移动。 (2+4分)(3)在水井的周围,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草原被过度利用和践踏,导致土地荒漠化。 (2分)27. (14分)(1)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来水量较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分)(2)深挖沟渠使沟渠水位下降,沼泽水大量补给沟渠水,沼泽水损失量大;构筑防洪堤坝造成河流汛期流入沼泽水量减少,沼泽补给水量大减。从而使沼泽面积缩小。 (6分)(3)温差变大;降水减少;光照增强;风力增强 (4分)26. (11分)(1)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3分)(2)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迁移。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和城市向上游移动。 (2+4分)(3)在水井的周围,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草原被过度利用和践踏,导致土地荒漠化。 (2分)27. (14分)(1)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来水量较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分)(2)深挖沟渠使沟渠水位下降,沼泽水大量补给沟渠水,沼泽水损失量大;构筑防洪堤坝造成河流汛期流入沼泽水量减少,沼泽补给水量大减。从而使沼泽面积缩小。 (6分)(3)温差变大;降水减少;光照增强;风力增强 (4分)【解析】 1.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以及治理。建国后,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面积还在不断扩大,A错误;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故降水少,气候干旱,B错误;该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是受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人为原因,C正确;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主要途径是恢复和保护植被,D错误。故选C。 2. 本题考查荒漠化形成原因。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区域荒漠化的成因是解答本题的额关键。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指的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 故选C。 3.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贵州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为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冲蚀作用强,土壤易流失;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地形崎岖,坡度较大,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岩溶地貌发育的土壤层较薄,受侵蚀后基岩裸露。但是近些年来,贵州石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即贵州省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小,大面积毁林开荒不合理的垦殖,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石漠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贵州石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即贵州省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小,大面积毁林开荒不合理的垦殖,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石漠化。高原山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坡耕地是农业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土壤侵蚀量最大,A正确;置荒地、经济果木林、水土保持林均不是过度垦殖的主要对象,土壤侵蚀量较小,BCD错误。故选A。 5.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高原峡谷区地势起伏大,冲蚀作用强,土壤最易流失,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所以高原峡谷区土壤侵蚀程度较低,A正确;与植被、坡度、径流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 6.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河套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河套平原的成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的地表形态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此题难度不大7.河套平原位于半干旱区、半湿润过渡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大面积种植水稻可能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A对。下游水资源短缺,B错。种植水稻与凌汛无关,C错。平原区,不易水土流失,D错。8.读图,阴山山脉位于河套平原北侧,减弱了寒冷气流入侵,河套平原冬季气温较高,夏季风山脉南坡是迎风坡,增加降水,使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B对,C错。灌溉水源是大气降水提供,A错。风化作用强,耕作土层厚,与山脉无关,D错。9.本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的判读及原因分析。读图,M处位于内蒙古高原,该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滥采矿产资源导致荒漠化严重,A对,C错;N处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为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BD错。故选A。 10.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监测生态问题的发展变化需要运用遥感技术,通过多时段对比,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可得出生态问题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运用了,B对,ACD错。故选B。 1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不缺少灌溉”,说明受伏旱影响小;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梅雨”季节昼夜温差小,且温差越大,越利于养分积累;山地”是关键词,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水肥流失严重。B对,ACD错。故选B。 1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规模大的农场,可以实行大型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周围”是关键词,说明灌溉条件和土壤肥力差别不大;种植面积大小与单位面积产量和价格关系不大。B对,ACD错。故选B。 13.本题考查土地盐碱化的成因。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上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从而引起土地盐渍化。D对,ABC错。故选D。 14 16. 略 考点:荒漠化及其防治17. 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三江平原沼泽广布,湿地资源丰富,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使湿地资源锐减,不利于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A错;“围湖造田”,发展果疏、花卉生产 使湿地减少,生态功能减弱,B错;“耕海牧渔”,扩大水产养殖,可能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加剧,C错;“退田还湖”,发展旅游,既有利于保护湿地,还能获得经济效益,D对。故选D。18.本题考查湿地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全球变暖趋势,三江源地区的冰川融化加快,雪线会上升,A说法错误;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B说法正确;人类活动的破坏,使得该地区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C说法正确;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围捕,使得当地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猖獗,D说法正确。故选A。 19.本题考查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立即停止开发,不符合实情,应合理开发,A错误;为了既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缩小第一、二产业比重,B正确;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因为过度放牧,导致当地荒漠化的加剧,C错误;鼓励建设人工草场,植被的恢复以种草为主,D错误。故选B。 20.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从1.1万年到现在艾丁湖水位不断降低、面积不断缩小且等深线都在-100m以下,所以可以判定艾丁湖湖泊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升高、湖面低干海平面,正确,错误;北面的等深线稀疏,南面的等深线密集,所以古湖盆地势北缓南陡,错误。故选C。 21.本题考查艾丁湖变化的原因及读图分析能力。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由于时间跨度大,所以要从自然原因方面分析,不会是人类活动影响,AD错误;经历一万年的时间,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只能从气候变暖角度考虑。气候变暖,蒸发旺盛,B正确;据图可知,湖区地形未变化,所以汇水面积不会减少,C错误。故选B。 22.本题考查湿地对环境的影响。昌平为了打造北京的生态屏障,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会增加城市空气湿度,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不会减轻北京城市的内涝问题,也不会接纳北京城市污水,正确,错误。故选C。 23.本题考查治理雾霾的措施。通过规划,逐步将全部污染企业迁出北京市,有点不切实际,A错误;通过人工降水技术,也不会增加冬季降水量,降水量多少与空气中水汽多少有关,B错误;将北京周边的望京、回龙观、天通苑和燕郊打造成北京的“睡城”,会导致北京上下班交通拥挤,增加汽车尾气排放,不利于治理雾霾,C错误;完善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公交系统,有利于缓解雾霾天气,D正确。故选D。 24.本题考查北京市城市合理规划措施。拆除所有建筑物,会导致拆迁成本过高,A错误;开挖河湖、建设湿地,增加人工景点,会增加成本,通风廊道只需要满足通风的效果就行,B错误;修建从市区通往燕郊的林荫大道,也会导致大量拆迁,成本太高,C错误;严格控制廊道通过地区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联通的关键节点,符合实际,合理可行,D正确。故选D。 25. 本题考查湿地的作用。湿地作为地球之肾,能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能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能为人类提供水源,能涵养水源,但不能防风固沙。排除,故选A。 26. (1)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一为居民在樵采树木,图二为农民在开垦农田,图三为放牧大量的牲畜。结合材料一可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 (2)本题考查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位置的变化。读图可知,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迁移。原因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当有关。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和城市向上游移动。 (3)本题考查掘井导致荒漠化的过程。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在水井的周围,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草原被过度利用和践踏,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土地荒漠化的特点为以水井为中心呈环状分布,主要是由过度放牧引起的。 27. (1)本题考查沼泽地的成因。可以从汇水和排水两个角度作答。读图可知,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来水量较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这是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二可知,萨达姆统治时期,曾经发起了大规模深挖沟渠和构筑防洪堤坝的行动,使沼泽地减少。深挖沟渠使沟渠水位下降,沼泽水大量补给沟渠水,沼泽水损失量大;构筑防洪堤坝造成河流汛期流入沼泽水量减少,沼泽补给水量大减。从而使沼泽面积缩小。 (3)本题考查沼泽地减少对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温差、降水、光照、风力等方面作答。沼泽地减少后当地温差会变大;蒸发减弱,降水减少;阴雨天气少,光照增强;地面植被减少,风力增强。 26. (1)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一为居民在樵采树木,图二为农民在开垦农田,图三为放牧大量的牲畜。结合材料一可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 (2)本题考查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位置的变化。读图可知,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迁移。原因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当有关。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和城市向上游移动。 (3)本题考查掘井导致荒漠化的过程。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在水井的周围,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草原被过度利用和践踏,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土地荒漠化的特点为以水井为中心呈环状分布,主要是由过度放牧引起的。 27. (1)本题考查沼泽地的成因。可以从汇水和排水两个角度作答。读图可知,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来水量较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这是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二可知,萨达姆统治时期,曾经发起了大规模深挖沟渠和构筑防洪堤坝的行动,使沼泽地减少。深挖沟渠使沟渠水位下降,沼泽水大量补给沟渠水,沼泽水损失量大;构筑防洪堤坝造成河流汛期流入沼泽水量减少,沼泽补给水量大减。从而使沼泽面积缩小。 (3)本题考查沼泽地减少对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温差、降水、光照、风力等方面作答。沼泽地减少后当地温差会变大;蒸发减弱,降水减少;阴雨天气少,光照增强;地面植被减少,风力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