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 配餐作业6 钠及其化合物.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2855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 配餐作业6 钠及其化合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 配餐作业6 钠及其化合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 配餐作业6 钠及其化合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餐作业(六)钠及其化合物1钠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B热的纯碱可去除油污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解析D项,Na燃烧生成的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因此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土掩埋法灭火。答案D2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B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氧的价态不同解析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项不正确;金属钠切开后置于空气中,发生反应: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C项正确;Na2O2中O为1价,Na2O中O为2价,D项正确。答案B3(2018滨州期末)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B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C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D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解析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所以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A项错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是碱,使酚酞变红,B项错误;中红色褪去,可能原因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色物质,漂白褪色,C项正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即验证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不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D项错误。答案C4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解析H2在O2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A项错误;只有部分金属元素有焰色反应,B项错误;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干扰,C项错误。答案D5(2018江苏宿迁第一次摸底)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一小块Na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B将一小块Na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C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说明Na没有Cu活泼D点燃Na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H2生成解析钠比铜要活泼,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所以得不到铜,C项错误。答案C6(2018湖南六校联考)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Na2O2时发生反应: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FeSO4B若Fe2失去4 mol电子,生成氧气的体积约为22.4 LC4 mol Na2O2参加反应,共得到6 mol电子D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先转化为灰绿色后转化为红褐色解析该反应中Fe2失电子作还原剂,Na2O2中的O元素既得电子又失电子,故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错误;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故无法计算生成的氧气的体积,B项错误;该反应中转移6e,且只有Na2O2中的O元素得电子,故4 mol Na2O2参加反应,共得到6 mol电子,C项正确;反应过程中Fe2直接被氧化生成Fe3,形成Fe(OH)3沉淀,反应过程中无Fe(OH)2生成,D项错误。答案C7(2018河南顶级名校期中)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Na2O22N2O4=4NaNO3BNa2O22NO2=2NaNO2O2C2Na2O22N2O3=4NaNO2O2D2Na2O22Mn2O7=4Na2MnO4O2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O2还可与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氧气。N2O4中的N为4价,因此和Na2O2反应生成5价N,即生成NaNO3,A项正确;Na2O2可把NO2氧化为NaNO3,B项错误;Na2O2可把N2O3氧化为NaNO3,C项错误;化学方程式中原子不守恒,应为2Na2O22Mn2O7=4NaMnO4O2,D项错误。答案A【题外之音】碱金属元素性质及考点指导N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第3位,是还原性极强的物质。其能与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反应Na2O2是常见的有极强氧化性的物质,易在溶液中氧化还原性物质,如Fe2、S2、SO等。注意其与H2O、CO2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NaOH是四大强碱之一。表现为碱的通性,如常用于NH的鉴别、检验含醛基物质时Cu(OH)2悬浊液的制备、中和滴定实验、中和热测定实验、油脂的水解等Na2CO3俗称纯碱,水解程度强。常考查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用来调节溶液的pH,或与NaHCO3作性质对比实验NaHCO3俗称小苏打,是易产生气体的物质,“发泡”性强,可用作泡沫灭火剂、馒头发泡剂等 8(2018合肥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在封闭容器中,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固体剩余物是()ANa2CO3和Na2O2BNa2CO3和NaOHCNaOH和Na2O2DNaOH、Na2O2和Na2CO3解析设有2 mol NaHCO3和2 mol Na2O2,2 mol NaHCO3受热分解成1 mol Na2CO3、1 mol CO2,1 mol H2O,1 mol CO2 1 mol H2O分别与2 mol 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NaOH,故B项正确。答案B9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大试管中温度高于小试管,甲应为NaHCO3,乙为Na2CO3,A中不变浑浊,B中变浑浊,A、D两项正确,C项错误;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得到蓝色CuSO4晶体,可证明有H2O产生,B项正确。答案C10(2018佛山质检)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BQ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O2、CO2C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D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解析加入硫酸与样品反应在Q气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量筒中排水测氧气的量,进而计算过氧化钠的量,选项A、B都正确;测定气体的总体积是利用Q气球的膨胀将瓶中的空气挤入右边进行排水量气,所以必须关闭K1、K2,打开K3,C项正确;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还要再打开K2,才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原因是不打开K2体系是密闭的,气球体积无法减小,D项错误。答案D11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关于钾的探究实验。(1)钾与水反应实验中钾常会着火燃烧,并发生轻微爆炸,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任写一个),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钾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经查找资料知:钾与氧气反应可能生成K2O、K2O2、KO2。a取一定量的钾在空气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b将生成物研成细粉备用;c常温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生成物的成分及其含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使细粉末与水反应的操作是_。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若钾与氧气燃烧的产物为K2O2、KO2,取燃烧产物3.94 g进行上述实验,测得气体的体积为868.0 mL,则KO2的质量分数约为_(已知:常温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4.8 Lmol1)。解析(2)设样品中K2O2为x mol,KO2为y mol,根据反应2K2O22H2O=4KOHO2,4KO22H2O=4KOH3O2,则有110x71y3.94;,联立得x0.01,y0.04,故KO2的质量分数为100%72.08%。答案(1)钾与水反应放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K2H2O=2K2OHH2(2)将仪器A向左倾斜,使水与样品充分接触将气体冷却至室温;移动量筒使量筒内外液面相平,使量筒内的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平视读数72.08%12(2018长沙月考)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试剂只有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理由是_。(2)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下),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解析本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无氧气生成,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会生成难溶于水的氧气,并且用排水法测定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所以制二氧化碳的试剂采用6 molL1盐酸与CaCO3固体,不能用硫酸,硫酸与CaCO3固体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固体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由于从A装置中出来的CO2中含有少量HCl、H2O,所以先用饱和的NaHCO3溶液吸收HCl,再用浓硫酸干燥CO2气体,由于CO2与混合物反应时会有剩余,为防止影响实验的测定结果,要用碱石灰吸收剩余的CO2气体,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Na2OCO2=Na2CO3。根据2Na2O2O2的关系可计算出生成224 mL气体时,Na2O2的质量为1.56 g,则试样纯度为1.562.0100%78%。答案(1)6 molL1盐酸硫酸与CaCO3固体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固体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2)除去气体中的HCl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3)2Na2O22CO2=2Na2CO3O2,Na2OCO2=Na2CO3(4)78%13小苏打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部分转变为Na2CO3),某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加热分解法利用图甲装置,充分加热小苏打样品。(1)仪器A的名称为_。(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有仪器A的质量;_;_。.测量气体体积法利用图乙装置,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1)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为_。(2)导管g的作用为_。(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B、C中最好用_溶液代替水。(4)待反应结束,气体冷却至室温后,利用图示装置读取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_。(5)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m g,反应前滴定管C的读数为V1 mL,反应结束后滴定管C的读数为V2 mL,则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解析.(1)仪器A是坩埚。(2)还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有“加热前,仪器A和样品的总质量”和“加热冷却后,仪器A和残留物的总质量”。.(1)涉及气体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后第一步是检查装置气密性。(2)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分液漏斗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气体体积误差。(3)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误差,所以采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水,从而减小误差。(4)读数时上下移动C管,使B、C两管液面相平,减小由于压强不同引起的体积误差;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减小由于读数引起的体积误差。(5)根据碳原子守恒,1 mol碳原子对应1 mol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答案.(1)坩埚(2)加热前,仪器A和样品的总质量加热冷却后,仪器A和残留物的总质量.(1)检查装置气密性(2)平衡分液漏斗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气体体积误差(3)饱和NaHCO3(4)读数时应上下移动C管,使B、C两管液面相平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5) mol14纯碱在工业上非常重要。(1)取一定量纯碱细小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可以得到颗粒较大的晶体A,烧杯温度升高。理由是_。(2)从上述烧杯中得到干燥纯净的晶体A,实验程序为_(填序号,可重复使用)。蒸发结晶放入干燥器中转移到过滤器中用水洗涤23次用乙醇洗涤加热灼烧(3)取13.92 g晶体A,进行热重分析,直到质量不再改变,生成物质Z,具体数据如下:物质样品AT1时得到物质XT2时得到物质Y600 时得到物质Z质量/g13.9211.757.456.36通过计算确定样品A的化学式是_。解析(1)温度升高,说明Na2CO3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2)先过滤出晶体,再用乙醇洗涤,最后干燥即可。(3)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物质Z为Na2CO3。设样品A的化学式为Na2CO3nH2O则Na2CO3nH2ONa2CO3nH2O(10618n) g 106 g13.92 g 6.36 g(10618n)10613.926.36解得n7,故A的化学式为Na2CO37H2O。答案(1)发生反应:Na2CO3nH2O=Na2CO3nH2O,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热量(2)(3)Na2CO37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