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7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813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普陀区2017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7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7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普陀区2017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颤藻 B. 水绵 C. 大肠杆菌 D. 蓝藻【答案】B【解析】颤藻属于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故A、D项不符合题意;水绵属于真核生物,B项符合题意;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C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2.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肽键结构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可知羧基(-COOH)与氨基(-NH2)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部分是-CO-NH-,是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即肽键。又C的最外层为4个电子,N的最外层为5个电子,所以C与O形成2个共同电子对,N与H形成1个共同电子对,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3.“自噬”是真核细胞能主动降解自身组成结构物质(如衰老的细胞器等),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细胞中具有“降解自身物质功能”的细胞器是( )A. 高尔基体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 溶酶体【答案】D【解析】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不具有“降解自身物质功能”,A项不符合题意;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不具有“降解自身物质功能”,B项不符合题意;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不具有“降解自身物质功能”,C项不符合题意;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具有“降解自身物质功能”,以产生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 D项符合题意。4.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B. 主动运输需要物质的参与C. 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D. 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是糖蛋白,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如识别、信息交流等,A项正确;物质是膜蛋白,有些可能是载体蛋白,主动运输需要物质的参与,B项正确;物质是磷脂分子,物质均与细胞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项错误;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说明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D项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细胞膜的特征: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5.根据“探究洋葱表皮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关系”的实验与下图信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质壁分离时,植物细胞失去的水分主要来自大液泡B. 如果A/B值越大,说明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大C. 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大,该细胞A值越小D. 图中A/B值越大,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高【答案】C【解析】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质壁分离时,植物细胞失去的水分主要来自大液泡,A项正确;A/B值细胞的长度原生质体的长度,在这个比值中A的变化很小,所以A/B值越大,说明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增大,则质壁分离程度越大,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大,故B、D项正确;图中的A是从细胞的两端测量的,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所以A值变化很小,几乎不变,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考生要能够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图中A是从细胞的两端测量的,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B是细胞内缩小的原生质体,代表的是原生质体的长度。可据此答题。6.下图为在某温度和pH条件下,人血液中的碳酸酐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底物浓度为a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 底物浓度为b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C. 底物浓度为a时,若改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可能改变D. 底物浓度为b时,若改变反应pH,反应速率可能改变【答案】B【解析】a点时反应物浓度是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a点时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A正确;b点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底物浓度为a时,改变反应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可能改变,C正确;底物浓度为b时,改变反应pH,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可能改变,D正确。【考点定位】酶促反应【名师点睛】分析酶促反应曲线的要点(1)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相同的曲线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表示的含义不同。其次明确曲线中的几个关键点,如:起点、与纵横轴的交点、拐点、最低点、最高点等。(2)在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时,一般情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饱和时,影响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在达到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7.下列有关植物 激素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同一植物的根、茎、芽所需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B. 细胞分裂素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生长C. 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答案】A【解析】同一植物的根、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所需最适生长素浓度也不同,A项错误;细胞分裂素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生长,B项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项正确;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项正确。8.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 图a中植物向光弯曲生长B. 图b中植物直立生长C. 图c中植物向光弯曲D. 图d中如果将植物固定不动,仅纸盒旋转,则植株向光弯曲生长【答案】D【解析】图a中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而发生横向运输,因此单侧光照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生长,a直立生长,A项错误;图b中生长素可以穿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项错误;图c中的胚芽鞘无尖端,单侧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C项错误;图d中如果将植物固定不动,仅纸盒旋转,则每当纸盒上的开口转到光源处时植株就能接受单侧光照,因此植株向光弯曲生长,D项正确。【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对于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的理解和应用的解题的关键。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1)判断“长不长”: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能获得生长素,则生长。不能获得生长素,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2)判断“弯不弯”: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生长素分布均匀,则直立生长。若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9.恐惧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声音属于非条件刺激B. 图乙所示强化过程为“ 先给予电击刺激,然后给予与声音刺激”C. 图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这种反射形成后不易消退D. 图丙中老鼠形成恐惧反射后,声音刺激变为条件刺激【答案】D【解析】由图甲可知,声音不能使小鼠产生恐惧,声音属于无关刺激,A项正确;图乙表示强化过程,要同时给予老鼠电击刺激和声音刺激,B项错误;图丙中的老鼠已经形成恐惧反射(条件反射),但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即条件反射形成后如不强化则容易消退,C项错误;图丙中老鼠形成恐惧反射后,声音刺激已变为条件刺激,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关系以及条件反射的形成原理。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关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也就形成了。1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突触来实现的,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B.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C.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其所在轴突末梢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恢复为“外负内正”D.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答案】C【解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项正确;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B项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其所在轴突末梢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恢复为“外正内负”,C项错误;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发生联系,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D项正确。11.过多地食用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会得高脂血症。下列关于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不可能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B.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C. 血液中可以发生甘油三酯与葡萄糖的相互转化D. 胰岛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答案】D【解析】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中经胆汁的乳化作用变成乳糜微粒,再经消化作用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吸收,吸收后的甘油和脂肪酸大部分再合成脂肪(甘油三酯)进入血液,故A项正确;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由高密度脂蛋白吸收并运送到肝脏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胆汁酸排出体外,所以高密度的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血脂而不是高胆固醇血症,故B项错误;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但该转化不会发生在血液中,C项错误;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甘油三酯,以降低血糖浓度,D项正确。12.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a可能为记忆B细胞B. 细胞d能为浆细胞C.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过程属于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若是二次免疫反应,细胞a可以是记忆B细胞,A项正确;细胞d作用于靶细胞,只能是效应T细胞,细胞c能分泌抗体,是浆细胞,B项错误;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项正确;过程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属于细胞免疫,D项正确。【点睛】对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过程通过抗体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体液免疫,过程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属于细胞免疫。过程中的细胞a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c是浆细胞;过程中的b是T淋巴细胞或记忆T细胞、d是效应T细胞。据此答题。13.图甲和图乙示意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不同时期,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图甲示意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B. 图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0C. 与图甲细胞相比,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D. 与图甲细胞相比,图乙细胞中DNA数加倍【答案】D【解析】图甲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可推知图甲示意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A项正确;图乙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不存在染色单体,故B项正确;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C项正确;图甲和图乙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已经过分裂间期的复制,数目相等,D项错误。14.下图示某哺乳动物形成卵子及早期胚胎的过程(N表示染色体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 )A. 细胞的形成经过受精作用B.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的分裂后期C.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的分裂后期D. 细胞的分裂后期是着丝粒分开,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细胞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其形成过程经过了受精作用,A项正确;细胞表示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故B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的分裂后期,C项错误;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可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其分裂后期是着丝粒分开,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项正确。15.如图示意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其中棋子上分别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此实验不能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 准备实验装置时,甲袋和乙袋中棋子总数相同,且每袋中D和d标记的棋子应各占一半C. 如果某学生进行了20次实验,抓到Dd组合的次数不一定是10次D. 如果要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子一代(F1)测交,可将其中一袋中的棋子全换上等量的标记为d 的棋子【答案】A【解析】该实验中,甲袋和乙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袋和乙袋内的棋子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可用带有不同字母的棋子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故A项错误;准备实验装置时,甲袋和乙袋中棋子总数相同,且每袋中D和d标记的棋子应各占一半,B项正确;甲袋和乙袋中带有不同字母的棋子的组合是随机的,如果某学生进行了20次实验,抓到Dd组合的次数不一定是10次,C项正确;如果要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子一代(F1)测交,可将其中一袋中的棋子全换上等量的标记为d 的棋子,D项正确。16. 豌豆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 抗病株感病株B. 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 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B正确;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C错误;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据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7.某基因的一条链上碱基比例是A:T:C:G = 1:2:3:4,则由此链转录出的mRNA中碱基比例是( )A. A:U:C:G = 1:2:3:4 B. A:U:C:G = 2:1:4:3C. A:T:C:G = 1:2:3:4 D. A:T:C:G = 2:1:4:3【答案】B【解析】某基因的一条链上碱基比例是A:T:C:G = 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模板链与mRNA链中的碱基数量关系为AU、TA、GC、CG,因此由此链转录出的mRNA中碱基比例是A:U:C:G = 2:1:4:3,B项正确,A、C、D项错误。18.如图示意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这种变异属于(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畸变 D. 不可遗传的变异【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图中改变的是染色体片段,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图示为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故B项正确;染色体畸变中的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故C项错误;图示变异为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所以图示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19.下列关于现代进化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 新物种形成的前提条件是隔离C.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A项正确;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项正确;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项正确;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错误。20.生物多样性是指( )A. 种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C. 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和湿地多样性D. 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答案】B【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二、综合题(一)分析回答下列有关植物代谢问题 下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内代谢活动示意图,其中、表示生理过程,A、B、C、D、E表示生理活动中的相关物质。图2是温度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21. 图1中,已知B表示H,则A表示的物质是_;C表示的物质是_;E表示的物质是_。22. 图1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其发生的场所是_。23. 图1中,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_(填图中数字)。24. 图2中,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所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实质是(填选项编号)_( 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 植物真光合作用强度,即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25. 图2所示实验中,在30条件下,如果还需要提高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填编号)适当提高温度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适当增加CO2浓度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答案】21. (1). 丙酮酸 (2). 二氧化碳 (3). ATP+NADPH(ATP+H ) 22. (1). 光反应 (2).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基粒) 23. 24. (1). (2). 20 25. 【解析】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植物代谢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据此答题。【21题详解】图1中,已知B表示H,结合图示可知,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则A表示的物质是丙酮酸;C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图1中表示光反应、表示暗反应,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ATP+H,由此可推知E表示的物质是ATP+H。【22题详解】图1中,过程能利用光能,可推知表示光反应;其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基粒)。【23题详解】图1中,过程能消耗氧气,可推知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4题详解】图2中,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所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实质是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则有机物积累量应为12光照下CO2吸收速率12黑暗中CO2释放速率12(光照下CO2吸收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速率),即图中白色柱形图所代表的数值与黑色柱形图所代表的数值差值越大,则植物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越多,越有利于植物生长。结合图2可知,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0。【25题详解】图2所示实验中,在30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536.5mg/h;同理,在35条件下, 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33.56.5mg/h。说明该植物在30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此时如果还需要提高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适当增加CO2浓度;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故错误。(二)分析回答下列遗传问题、下图表示某家族中多指症的发病及遗传情况(多指用Aa表示)。26. 由图可知,多指症基因是位于_染色体上的_性基因。27. 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28. 如果8号个体的家族无红绿色盲病史,她与一位表现型正常但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女性(10号)婚配,他们生了一个多指且色盲的男孩(11号)。请画出8号和10号婚配及产生下一代11号的遗传系谱图,并标注11号的相关基因型(系谱图中用不同方式标注多指和色盲性状,色盲用B-b表示)29. 如果仅考虑多指症状。假如与8号个体婚配的10号女性表现正常,他们生一个不患多指孩子的概率是_。对于携带有严重遗传病基因的人婚后应如何做好优生优育工作,预防下一代患该遗传病?_。、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30. 果蝇眼形(R-r)的遗传遵循_规律31. 在一个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BB、Bb和bb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则在这100只个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_。若将这100只个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 ,这是_的结果。32. 若仅考虑体色和翅长两对性状,将与上图所示基因型相同的雌果蝇和黑身残翅雄果蝇个体测交,子代中灰身残翅:灰身长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1:9:1,则B-v(或b-V)的交换值为_。【答案】26. (1). 常 (2). 显 27. Aa 28. 29. (1). 1/3 (2). 首先是孕前做好遗传咨询工作;其次是孕后加强产前诊断(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30. 基因的分离规律 31. (1). 60% (2). 减少(降低) (3). 自然选择 32. 10%【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的相关知识,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较多: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遗传系谱图进行相关计算、理解基因频率的定义并进行计算、根据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进行连锁基因交换值的计算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到题目中,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作答。【26题详解】由系谱图可知,5号和6号患病,而他们的女儿9号正常,由此可推知,多指症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27题详解】由第1小题分析可知,5号和6号均为杂合子,其基因型均为Aa。【28题详解】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可知,8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10号的基因型是aaXBXb,他们的后代11号是多指且色盲的男孩,则11号的基因型是AaXbY。由于8号、10号和11号三个个体涉及只患一种病、不患病和同时患两种病三种情况,所以在画遗传系谱图时,需要在旁边标注所用的三种不同符号的含义,同时还要区分不同性别。系谱图见答案。【29题详解】如果仅考虑多指症状。由第2小题的分析可知,5号和6号的基因型均为Aa,则他们的患多指的儿子8号个体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假如与8号个体婚配的10号女性表现正常,则10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所以他们生一个不患多指孩子(aa)的概率是2/31/21/3;对于携带有严重遗传病基因的人婚后应做好优生优育工作,预防下一代患该遗传病。具体方法是首先是孕前做好遗传咨询工作;其次是孕后加强产前诊断,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30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果蝇眼形受R-r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果蝇眼形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1题详解】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由题意可知,该种群中,B基因的数量是30260120个,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所以在这100只个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12020060%;若将这100只个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则灰身果蝇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淘汰,所以灰身果蝇的比例会减少,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2题详解】果蝇的体色由B-b基因控制,翅长由V-v控制,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若仅考虑体色和翅长两对性状,将与上图所示基因型相同的雌果蝇(BbVv)和黑身残翅雄果蝇个体(bbvv)测交,子代中灰身残翅:灰身长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1:9:1,由此可确定灰身长翅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BvBVbVbv9191,其中BV和bv是重组型,Bv和bV是亲本型,即B与v基因连锁,b与V基因连锁,则B-v(或b-V)的交换值为(11) 2010%。(三)分析回答下列稳态调节问题下图为某小型哺乳动物受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调节脂肪细胞代谢的过程。33. 在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过程中,下丘脑能分泌_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_激素,该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又能(填编号)_(促进; 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上述激素,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34. 据图可知,小泡内暂存的物质(结构)C为_;物质B为_。35. 据图可知,机体受寒冷刺激时,肾上腺素参与体温调节的作用机理是_。36. 机体遇到寒冷刺激,除了能通过上图示意的代谢方式调节体温外,还可以通过_方式来调节体温,例如通过皮肤血管(填编号)_(舒张;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失。37.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在机体严重失血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大量增加可使血压不致下降过多,请分析其原因。_。【答案】33.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 促甲状腺 (3). (4). (负)反馈 34. (1). 肾上腺素受体 (2). 脂肪酸 35. 肾上腺素与脂肪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先使ATP转变为cAMP; cAMP能促进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从而促进机体增加产热 36. (1). 物理 (2). 37. 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血量增加,因而使血压不致下降过多【解析】本题以某小型哺乳动物受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调节脂肪细胞代谢过程的图解为载体,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肾上腺素参与体温调节的机理、水盐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再结合各题的要求综合分析作答。易错点是不能准确识图,例如读不出C为肾上腺素受体、读不出肾上腺素参与体温调节的作用机理。【33题详解】在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过程中,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又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上述激素,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34题详解】据图可知,C能够与肾上腺素结合,可判断物质(结构)C为肾上腺素受体;图中A是脂肪,则B是脂肪酸、D是丙酮酸【35题详解】据图可知,机体受寒冷刺激时,肾上腺素参与体温调节的作用机理是肾上腺素与脂肪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先使ATP转变为cAMP; cAMP能促进甘油三酯(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从而促进机体增加产热。【36题详解】机体遇到寒冷刺激,除了能通过上图示意的代谢方式调节体温外,还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来调节体温,例如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失。【37题详解】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在机体严重失血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大量增加可使血压不致下降过多,其作用机理是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血量增加,因而使血压不致下降过多。(四)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从人的胰岛细胞中制备胰岛素编码基因,将其与合适的质粒用产自大肠杆菌的DNA连接酶拼接成重组分子,后者导入酵母中便可实现重组人胰岛素的工业化生产,用于糖尿病的治疗。38. 下列与质粒的基本单位相同的有_ (填编号) 胰岛素基因 mRNA 拟核DNA 人胰岛素39. 若人胰岛素编码基因两端是用限制酶PstI(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切开的,那么如图1所示的质粒应使用限制酶_切开,才能保证人胰岛素编码基因与质粒直接粘连拼接。40. 已转到重组质粒上的单个人胰岛素编码基因能否再用2题中的限制酶切开?_,理由是_。41. 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细胞,并进行大规模培养便可获得人胰岛素产品。上述人胰岛素产品生产过程中利用到的生物工程领域有_。(填编号)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42. 医学上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融合后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单克隆抗体,其理论依据有_ 。(填编号)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才能产生抗体【答案】38. 39. Nsi 40. (1). 不能 (2). 没有相应的识别序列 41. 42. 【解析】本题考查 了基因工程、动物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正确识图,并且理解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的相关知识、掌握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题目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答题。【38题详解】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胰岛素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拟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因此,与质粒的基本单位相同的有、。【39题详解】据图可知,限制酶PstI和限制酶Nsi的识别序列虽然不同,但是切割后产生的末端均为相同,因此这两种酶切割出来的DNA片段可以互补配对。若人胰岛素编码基因两端是用限制酶PstI,那么如图1所示的质粒应使用限制酶Nsi切开,才能保证人胰岛素编码基因与质粒直接粘连拼接。【40题详解】限制酶PstI和限制酶Nsi切割能得到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DNA连接酶催化连接。当连接后,没有了两种酶的识别序列,因此两种酶不能再切割了。【41题详解】将含有人胰岛素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细胞,利用了基因工程;对转基因酵母进行大规模培养以获得人胰岛素产品,利用了发酵工程;上述人胰岛素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细胞工程和酶工程。【42题详解】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故错误、正确;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正确;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错误。(五)分析回答下列微生物及其培养问题农业上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了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下图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注:已知该除草剂是一种含氮有机物;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43.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_44. 培养基的配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溶化,调pH,高温高压灭菌,称量。这些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45. 实验中进行平板划线操作(如图乙、丙所示)的目的是_ 。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将接种环通过(填编号)_(紫外线;酒精灯灼烧;高温高压)灭菌;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总是从_开始。46. 为了选育出能降解除草剂的细菌,在配置培养基时需添加一定量的该型除草剂,并以该型除草剂作为_(营养来源),其原因是_。47. 如果筛选能降解该型除草剂的细菌结果如图丁所示(AE分别表示不同的菌株),其中的B、D菌株周围无透明圈形成,说明_;如果从AE菌株中选育高效的能降解该型除草剂的细菌,应选育菌株_。48. 实验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49. 为探究此除草剂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戊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该实验设计缺少对照处理,正确的对照处理是_ 。【答案】43. 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44. 45. (1). 将聚集的微生物逐步分离(获得单个的菌落,分离纯化菌种) (2). (3).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46. (1). 唯一氮源 (2). 只有能利用除草剂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和繁殖 47. (1). 菌株B和菌株D不能分解除草剂(利用其中的氮) (2). E 48. 3.8107 49. 上清液中不加蛋白酶溶液(或加等量的无菌水),再测定除草剂的降解率【解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培养、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的数目的测定等方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和对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丁表示从土壤中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的程序,首先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菌种,再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出相应的菌种;图戊表示通过测定苯磺隆的浓度测定其降解率。单位样品中的菌落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的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的倍数。据此答题。【43题详解】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44题详解】培养基的配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称量、溶化、调pH 、高温高压灭菌。【45题详解】实验中进行平板划线操作(如图乙、丙所示)的目的是将聚集的微生物逐步分离(获得单个的菌落,分离纯化菌种);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将接种环通过酒精灯灼烧灭菌;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46题详解】为了选育出能降解除草剂(一种含氮有机物)的细菌,在配置培养基时需添加一定量的该型除草剂,并以该型除草剂作为唯一氮源,其原因是只有能利用除草剂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和繁殖。【47题详解】由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无透明带说明除草剂未被分解。所以B、D菌株周围无透明圈形成,说明菌株B和菌株D不能分解除草剂(利用其中的氮);而出现透明圈说明除草剂被分解,而且透明圈越大,说明细菌降解该型除草剂的效率越高,图中E透明圈最大,因此,如果从AE菌株中选育高效的能降解该型除草剂的细菌,应选育菌株E。【48题详解】题中稀释的倍数是100,三个菌落的平均数(393837) 338,则每毫升水样中的活菌数(380.1) 1003.8104个,所以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41033.8107个。【49题详解】题中实验为取得菌种培养液过滤离心后的上清液,加入蛋白酶溶液处理后,测得其对苯磺隆的降解率。意为假设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若用蛋白酶处理后,可使该蛋白质分解,苯磺隆的降解率下降,则假设成立。但由于缺少空白对照处理,不能比较蛋白酶处理是否能降低苯磺隆的降解率,则该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结论。因此,需增设空白对照组。正确的对照处理是上清液中不加蛋白酶溶液(或加等量的无菌水),再测定除草剂的降解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