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 课时分层作业1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北师大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813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 课时分层作业1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 课时分层作业1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 课时分层作业1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十)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练1民报是辛亥革命前中国国内影响较大的期刊,创刊时出版6 000册,国内通过各种渠道发行3 000册,创造了中国近代期刊史上空前的发行纪录。这主要是因为该期刊() 【导学号:14322171】A宣传维新变法B倡导民主科学C宣扬民主共和 D反对传统理念C结合辛亥革命的史实可知民报宣扬民主共和思想。2“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导学号:14322172】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C孙中山基于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希望用民生主义解决民众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故C项正确。3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 【导学号:14322173】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民族革命,推翻帝制 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A孙中山的社会革命是主张“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以此避免“欧美今日之不均”,故A项正确;B项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主张;C项为孙中山民族革命的主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会“废除剥削”,故D项错误。4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导学号:14322174】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B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D迎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D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跨度很大,影响力非常大,这是由于三民主义能够适应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而导致的,D项符合题意。三民主义不是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选项A错误;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未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是共产党的领导而非三民主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5孙中山说:“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不平等世界。欧、美为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孙中山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 【导学号:14322175】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C民族主义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的问题,排除A项;民权主义就是要实现夺取政权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问题,排除B项;民生主义就是要防止贫富分化和实现国家富强的问题,故选C项;D项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并不具体,排除。6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它() 【导学号:14322176】A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是对旧三民主义的最大发展,故B项正确;新三民主义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也没有增加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反对封建专制是其一贯的主张,不是增加的内容,故A、C、D三项错误。7孙中山在某次大会宣言中指出:“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以农民为尤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据此可以得出() 【导学号:14322177】A三民主义发展到了新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思想得以成功实践C国民党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革D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主张A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扶助农工政策,据此可以得出三民主义已经发展到了新三民主义,A项是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强调新三民主义这种思想,并未得以成功实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党的性质没发生根本变革,只不过是政策有些变化而已,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材料不涉及反帝主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8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导学号:14322178】A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A材料中“独占”“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等信息旨在强调规模过大企业私人之力不能承办,皆由国家经营管理,由此可知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而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故A项正确;扩张国营经济有失偏颇,而发展民族企业更是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排除B项;强调国家垄断,与题意也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对民族独立进行阐释,故排除D项。 冲A挑战练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导学号:14322179】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B由“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体现了近代以来民主观念逐渐增强,反映了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这一世界潮流,故B项正确;古代中国没有民主,故A项错误;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进程,但不会起到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10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导学号:14322180】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B民生问题的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B“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说明A项错误;“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说明解决民生问题要靠和谐互助,故B项正确;材料与民族平等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故D顶错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4322181】材料一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并不是恨满洲之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选集材料三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材料四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1)根据材料一、二、四,分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局限性。(2)材料三中所体现的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什么?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问题?(3)上述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些革命思想?解析第(1)问在理解概括材料一、二、四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第(2)问材料三体现了民主共和思想,同时应联系孙中山的革命理论进行分析。第(3)问材料一、二体现民族主义,材料三体现民权主义,材料四体现民生主义。答案(1)局限性:材料一、二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并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材料四未提出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要求。(2)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3)体现了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4322182】材料一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材料二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材料三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2)从材料二中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请结合三民主义的三大任务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历史功绩。解析第(1)问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含的三大革命任务的史实来组织答案。第(3)问从材料三提炼信息回答即可。答案(1)理解: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说明: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完成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3)功绩:顺应世界潮流,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坚持不懈地进行民主革命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