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五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658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五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五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五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B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自然气候的特点,此为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C原产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江苏沿海一带,并迅速扩散,提高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D某地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解析:选项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的调节气候的特点属于间接价值。选项C,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使当地物种多样性降低。选项D,栖息地受到破坏后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答案:A2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潜在的使用价值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解析: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要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属于易地保护。答案:D3(2018河北保定调研)保定护城河发生严重水华现象,水体发绿发臭,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关于此生态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成此生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B此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C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D在河水中投放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造成水华的原因是水体被污染,水体中氮、磷等元素过多,引起藻类大量繁殖,A项不正确;藻类大量繁殖会造成水体缺氧,许多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B项正确;造成水华的原因是水体中氮、磷含量过多,即水体富营养化,C项正确;水中藻类过多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在水中投入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项正确。答案:A4(2018福建泉州质检)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B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C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解析:人工建造的生态系统要想提高生物多样性,应该适当增加生物种类,合理搭配,A项正确;如果使用外来物种,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人为提高的,D项错误。答案:D5在某市的农业示范基地,海虫草等“海水蔬菜”长势良好。这是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以高盐分的海水进行浇灌,所需无机盐由海水提供,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被列为国家八六三推广技术项目。大面积推广“海水蔬菜”种植的目的不包括()A节约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B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充分利用闲置的盐碱地,减少对耕地的需求压力D减少化肥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解析:用海水灌溉,节约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A正确;大面积推广“海水蔬菜”种植,并不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错误;该蔬菜可在盐碱地种植,减少对耕地的需求,C正确;海水中含充足的无机盐,减少了化肥用量,D正确。答案:B6(2018陕西西安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某片树林中的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B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C植物通过花香和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调查某片树林中的一种鸟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B错误;植物通过花香和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答案:D7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C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会逐渐降低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会逐渐增加。答案:B8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做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莲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解析:改造前优势物种是陆生植物,而改造后优势物种是水生植物,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A正确;改造前植物的种类是20种,改造后是30种,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B正确;植被覆盖率增加到25%,可改善该区域的小气候环境,C正确;改造的目的是改善气候条件,不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D错误。答案:D9如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约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B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C图乙中,人类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解析:图甲食肉动物为第三营养级,食草动物为第二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A正确;DDT沿食物链进行富集,因此最高营养级体内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B正确;图乙中,人类可食用植物,此时处于第二营养级,C错误;城市生态系统是根据人类的需要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中人类起决定作用,D正确。答案:C10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有关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以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用留有一定空隙的碎石等材料作为人工介质,或在水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能提高去污效率解析:人工湿地植物一般选择具有净化能力的本地物种,避免因外来物种入侵而导致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A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有机物(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之和,B错误。人工湿地具有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人工湿地介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或在水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都有利于需氧型分解者分解有机物,D正确。答案:B11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由于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解析:A地位于B地的上游,则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A错误;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B错误;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C错误;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D正确。答案:D12图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水体中好氧型微生物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哪一条曲线()解析:有机物的分解主要依靠好氧型微生物,因为开始时污染物含量较多,所以微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增加,但随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污染物逐渐减少,导致微生物的斗争加剧,微生物数量减少,同时还要注意甲、乙两图之间横坐标上的时间对应关系。答案:D二、非选择题13(2018辽宁沈阳质量监测)浑河是沈阳的母亲河,2000年之前是沿岸城市工业排污的主要渠道。2001年沈阳境内37处排污口被切断,同时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以降解污水中有害的有机物。从2006年起,沈阳每年都会向浑河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虾、螺等生物,以改善生态环境。但违反“禁止捕鱼”的行为也时有出现。专家指出:浑河鱼不宜食用,因为部分鱼体内生存着一种乳白色小虫即“日本鱼怪”,它会使鱼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会使鱼丧失生殖能力,但“日本鱼怪”可以入药,有解毒、止痛之功效。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距排污口较近的水域,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2)在排污口的下游,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3)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4)切断排污口以控制干扰程度,使污染不超出生态系统的_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5)向浑河投放鱼、虾、螺等生物,目的在于增加_,使_复杂,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6)“日本鱼怪”与鱼的关系为 _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日本鱼怪”在医学上的应用体现了它具有_价值。解析:(1)距排污口较近的水域,浮游植物数量较少,光合作用产生的O2少,同时,由于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以需氧型微生物为主的分解者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中溶解氧大量减少。(2)由于上游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下游水中的无机盐含量大大增加,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3)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加快了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速度,加快了物质循环。(4)河流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5)向浑河投放鱼、虾、螺等生物,可以增加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使食物链(营养结构)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6)“日本鱼怪”与鱼为寄生关系,它在医学上的应用体现了它的直接价值。答案:(1)浮游植物数量少产生O2少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或答“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分解而大量消耗”)(2)有机物降解后产生的大量无机盐(3)物质循环(4)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5)生物多样性(或答“生物种类”)营养结构(或答“食物网”)(6)寄生直接14某地为解决生活污水(以有机物为主)的净化问题,而建立了一个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中的生物主要有芦苇、荷花、藻类、轮虫以及人工放养的鱼和鸭等。如图为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流经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是_。(2)图中的A、B、D共同构成了_,碳在两个过程中分别主要以_形式进行传递。(3)鱼类属于图中的_(填字母),我们常用_法调查鱼类的种群密度。(4)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荷花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结构。(5)当人工湿地遭到生活污水的轻微污染时,主要通过_、_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解析:(1)流经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2)由图可知,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消费者, C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3)鱼属于消费者,即D,由于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鱼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5)生态系统中处理污染物的方法有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降解作用。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2)生物群落二氧化碳、有机物(3)D标志重捕(4)垂直(5)物理沉降化学分解15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2 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_。(3)如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若有750 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_,生物发生进化。解析:(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2)公式推导:繁殖一代,2 200(1m),繁殖两代,2 200(1m)2,以此类推,繁殖n代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2 200(1m)n。(3)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包括浮游动物、小鱼、泥鳅。最多能使朱鹮增重能量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选最短食物链:75020%20%30 kg。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以CO2形式释放到无机环境。(4)“炫耀”的方式求偶是一种行为信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1)就地保护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2 200(1m)n(3)浮游动物、小鱼、泥鳅30 kg自身的呼吸作用(4)行为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