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的个体稳态 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621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的个体稳态 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的个体稳态 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的个体稳态 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目标1.描述昆虫激素及其作用。2.探究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基础知识|一、动物的激素调节1.动物稳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2.昆虫激素(1)概念:由昆虫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或体外,对其他器官或同种其他个体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2)类型:内激素和外激素。内激素a.分泌: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b.种类: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外激素(信息激素)a.分泌:由昆虫体表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b.分布:散布在空气或水等媒介物上。c.作用: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影响和控制同种的其他个体,具有指示食源、确定领地、吸引异性等作用。d.种类:性外激素、聚集外激素、告警外激素、追踪外激素。二、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1.正面实例(1)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精率。(2)人工合成昆虫外激素防治害虫。(3)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4)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2.反面实例(1)实例:人食用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的动物食品后,会出现心慌、心悸、颤抖、心动过速等症状。(2)措施: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素(如盐酸克伦特罗)和性激素(如己烯雌酚、雌二醇、孕酮)等。|自查自纠|1.肉蛋中的性激素残留进入消化道后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2.使用蜕皮激素可以使幼虫尽快化蛹,提高蚕丝产量()3.利用蜕皮激素可以减小菜青虫对蔬菜的危害 ()4.利用棉红铃虫分泌的性外激素可以诱杀同种雄性害虫()5.女性结扎输卵管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从而抑制排卵()6.切除小猪的甲状腺,可使猪长得更肥、更高大()|图解图说|植物激素对动物不起作用,动物激素也不能对植物起作用。牝鸡司晨你听说过“牝鸡司晨”吗?试用激素有关知识解释。提示:牝鸡司晨是因为其雌性激素分泌过少,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其第二性征发生改变。课堂探究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1.动物激素类似物与动物体内自身产生的激素相比,有什么特点?提示:动物激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在动物体中本不存在,因此体内没有分解它们的酶。若将动物激素类似物施入动物,则它们能较持久地发挥作用,且与相应激素作用效果相同。2.为什么使用催情激素可以诱发雌鱼排卵?提示:催情激素中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能促进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并促进排卵。3.为什么对猪等动物进行阉割,可以提高产量?提示:阉割指用手术的方法摘除动物的生殖腺,阉割后的仔猪由于没有性腺,不能产生性激素,可以减少性器官发育和性活动方面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猪的育肥。【例】 一些蝶类昆虫的幼虫对农作物危害大,而成虫危害小,如想减少它们对农作物的危害,我们应该向农田喷洒()A.性外激素 B.保幼激素 C.脑激素 D.蜕皮激素解析应该向昆虫喷洒蜕皮激素,使昆虫尽快向成虫转化,以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答案D【跟踪训练】将一只雌蛾用玻璃皿盖住,玻璃皿外放一只同种雄蛾,雄蛾无任何反应,打开玻璃皿后,雄蛾表现兴奋性,下列四种说法,本实验不能证明的是()A.雌蛾能产生性外激素B.性外激素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C.该只雌蛾还未发生过交尾D.雄蛾通过触角感受性外激素刺激解析该实验过程中,玻璃皿封闭,雄蛾无反应,打开后,雄蛾兴奋,说明有挥发性物质被雄蛾感知,同时说明雌蛾处于待交尾状态。答案D知识脉络要点晨背1.昆虫激素是指由昆虫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或体外,对其他器官或同种其他个体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2.内激素被分泌到体液中,外激素被分泌到体外。3.正确使用动物激素能促进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4.我国法律法规禁止在动物饲料和饮水中使用“瘦肉精”。1.运用激素防治害虫的重要意义是()A.用以干扰雄、雌昆虫之间的交尾B.减轻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C.预测预报虫情D.缩短灭虫时间解析运用激素防治害虫的重要意义在于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答案B2.家蚕的最后一次蜕变为蛹,而不是继续发育成一只更大的幼虫,其原因是()A.保幼激素释放量没变,蜕皮激素释放量增加B.保幼激素释放量没变,蜕皮激素释放量减少C.蜕皮激素释放量没变,保幼激素释放量减少D.蜕皮激素释放量没变,保幼激素释放量增加解析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调控,只不过家蚕最后蜕皮时保幼激素的释放量减少。本题中有些知识学生不具备,可采用排除法来解。答案C3.蜂王的上腭腺能分泌一种抑制工蜂卵巢发育的挥发性物质,该物质属于()A.蜕皮激素 B.性外激素C.保幼激素 D.信息激素解析蜂王分泌的激素影响工蜂的发育,说明这种激素是在同种个体之间传递的化学信息,因此这种激素只能是信息激素。 答案D4.利用性外激素或人工合成性外激素类似物防治害虫的优越性表现在()A.对害虫准确地预测预报B.干扰雌雄昆虫的正常交配C.生物防治、以虫治虫,有效地消灭大量害虫D.节省农药,不污染环境解析性外激素或人工合成性外激素类似物的作用及优点: (1)作用:性外激素或人工合成性外激素类似物(性引诱剂)主要是通过诱杀同种异性昆虫,以使昆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从而降低种群密度,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2)优点:用性外激素或人工合成性外激素类似物(性引诱剂)杀灭害虫不会污染环境,不会使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答案D5.以下是关于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秋水仙素的生物作用原理,进行棉花摘心,促进生产B.利用昆虫的性激素制成性引诱剂,用于防治害虫C.利用割除甲状腺来育肥公鸡D.利用保幼激素类似物注射蚕体,增加产丝量解析A项“棉花摘心,促进生产”不是利用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秋水仙素的作用结果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应是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制成性引诱剂,而不是性激素。C项应是割除生殖腺来达到育肥的目的。答案D课后跟踪分层训练 (时间:30分钟)1.要提高蚕丝的产量,可在桑叶中拌入下列哪种物质()A.生长激素 B.保幼激素C.蜕皮激素 D.甲状腺激素解析保幼激素可以延长家蚕的幼虫期,使家蚕的幼虫长得更大,提高蚕丝产量。答案B2.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间被丛林包围的房子里,把一只雌性天蚕扣在纱笼里,周围撒满樟脑和汽油,尽管外面狂风暴雨,还是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A.由于外面雨水的驱赶B.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C.由于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影响D.由于昆虫内激素的控制解析外激素用来影响和控制同种的其他个体,使其作出反应,如聚集外激素、告警外激素等。性外激素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内激素主要是调节昆虫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答案B3.将一种激素渗到玉米螟幼虫体内,使它提前变蛹,发育成不正常的成虫,这种激素是()A.蜕皮激素 B.保幼激素C.脑激素 D.外激素解析昆虫的变态发育是由多种内激素(内激素是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有特定作用的化学物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完成的.例如:蜕皮激素能够调节昆虫蜕皮,在正常量的蜕皮激素和其他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幼虫逐渐发育,蜕皮后变成蛹,可见,利用蜕皮激素(促使昆虫加快蜕皮速度的化学物质)能减少玉米螟幼虫对蔬菜的危害,其原理是缩短幼虫期,减轻虫害。答案A4.蜜蜂群在失散的时候,蜂王能向体外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使失散的蜜蜂重新聚集在自己周围。这种分泌物是()A.内激素 B.性外激素C.外激素 D.性激素解析蜂王分泌的这种物质能在同种个体之间传递化学信息,显然是一种外激素作用的结果,即聚集外激素。答案C5.去除鼠的甲状腺,10天后进行测试,与未去除甲状腺的鼠相比较,物质代谢率低下,而且在血液中无法检出甲状腺激素。摘除后第5天开始连续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5天,第10天后物质代谢低下症状消失。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能使物质代谢率提高。为证明以上推论,还需若干对照实验进行比较观察,最必要的是下列哪项实验()A.不去除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激素的鼠作对照组B.注射甲状腺激素,切除甲状腺后第5天移植甲状腺C.摘除后第5天开始,只注射上述实验用的溶剂D.从手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解析由摘除甲状腺第5天开始连续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而后由物质代谢率低下症状消失可知,在物质代谢率低下症状消失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溶剂都参与了这一过程,因此并不能得知到底是哪种物质发挥了作用,若要证明是甲状腺激素起的作用,需将溶剂的作用排除,因此对照组应只注射前述实验用的溶剂。答案C6.把二龄猎暙若虫的某腺体切除后,该若虫发育加快,这种腺体分泌的激素是()A.保幼激素 B.脑激素C.性外激素 D.蜕皮激素解析脑激素能够通过促使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分泌,影响昆虫的个体发育。保幼激素可使昆虫保持幼虫的性状、抑制成虫性状的出现。答案A7.在家蚕最后一龄幼虫快化蛹时,把幼虫的头结扎起来,使幼虫成为无头蛹,这种无头蛹能活几个月甚至一年,直到死亡也不会变为成虫,如果把无头蛹接到正常蛹体上,无头蛹就能羽化为蚕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昆虫的脑中分泌一种物质,控制昆虫的_,据研究这种分泌物是_。(2)如果向无头蛹体内注入_或移植_,则无头蛹可以发育成蚕蛾。(3)昆虫的一生受_、_和_的协调作用所控制。解析在蚕的正常发育过程中,特别是蛹到蛾的变态阶段,直接调控的激素是蜕皮激素,但蜕皮激素的分泌又受到脑分泌的脑激素的制约。结扎幼虫头部,阻断了脑激素调控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的作用。审题的关键是理解结扎幼虫头部实际上是阻断头部与其他部位的体液沟通。答案(1)变态发育脑激素(2)脑激素正常蛹脑(3)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8.家蚕从卵幼虫蛹成虫的变态发育是受()A.脑激素的调节控制B.脑激素、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调节控制C.保幼激素的调节控制D.蜕皮激素的调节控制答案B9.据报道,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如同哺育自己的幼仔,对动物的这一行为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生物先天具有的本能B.这种行为的产生与雌激素的分泌有关C.这种行为在一段时间后停止D.这种行为是受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这一行为”是指对幼仔的照顾行为,而此行为与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调控有关,与雌激素无关。答案B10.在相同距离时,有利于雄蛾找寻雌蛾的条件是()A.微风、雄蛾在雌蛾的上风向B.微风、雄蛾在雌蛾的下风向C.微风、雄蛾在雌蛾的侧风向D.无风、雄蛾在任意风向解析性外激素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可随风扩散,故微风、下风向有利于雄蛾接受该物质。答案B11.手术破坏昆虫的神经分泌细胞,该昆虫的生长发育停滞。这可说明昆虫体内()A.没有脑激素B.没有蜕皮激素C.没有保幼激素D.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的分泌是受脑激素控制的解析昆虫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脑激素,手术破坏昆虫的神经分泌细胞,该昆虫的生长发育停滞。说明脑激素可以控制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答案D12.一窝白蚁共用一个“大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哪类昆虫激素的作用()A.脑激素 B.内激素C.外激素 D.性外激素解析外激素作为信号来影响和控制着同种昆虫个体间的反应。答案C13.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T355”喷洒棉红蝽幼虫,可发现它能抑制红蝽成虫性状的出现,这种化学药品是哪种激素的类似物()A.蜕皮激素 B.保幼激素C.脑激素 D.性外激素解析据题意可知,该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T355”喷洒棉红蝽幼虫,发现它能抑制棉红蝽成虫性状的表现,即具有保幼激素的功能。答案B14.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具有时间为一年的性周期。下图为某鸟类体内一个性周期激素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鸟类的繁殖行为中,_和_是相互协调作用的。(2)在鸟类的激素调节过程中占有枢纽性重要地位的内分泌结构是_。(3)如果激素C的分泌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4)在养鸡场,鸡舍中傍晚和清晨都要用灯照明以达到产蛋增多的目的。请你分析其中的道理并填空:鸡在_刺激下,_分泌较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更多的_,促进性腺的发育,产生足量的_,促进_的生成,从而使鸡产更多的蛋。答案(1)神经调节激素(体液)调节(2)下丘脑(3)下降负反馈调节(4)长日照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雌性激素卵细胞15.对昆虫激素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最好是单独地观察它们的生理作用,所以要对昆虫采用部分切除或捆扎的办法来观察腺体分泌的激素的作用。下列是用柞蚕的蛹进行实验,研究休眠的蛹变为成虫的必要条件。实验1:对正常的蛹进行如下实验(注:长日照处理为光照16小时,黑暗8小时;短日照处理为光照8小时,黑暗16小时)。实验2:对经过手术除去脑的蛹,进行与实验1同样的处理。实验3:在已除去脑的蛹的腹部移植入其他蛹的脑,再进行与实验1同样的处理。三个实验的结果如下:abcd实验1成虫蛹成虫蛹实验2蛹蛹蛹蛹实验3成虫蛹蛹成虫(1)对实验1的结果进行分析,蛹变成虫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_。(2)对实验13的结果进行分析,蛹变为成虫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_。(3)光周期的变化是如何调控柞蚕的蛹羽化为成虫这一生命活动的?请作出一种合理的假设: _。解析通过昆虫的发育过程来考查同学们的实验分析能力,在实验1中,通过a和b、c和d的对照比较可以看出,能否发育成成虫的决定因素是头部是否感受到了长日照处理;实验2中,因为蛹没有头部,所以怎么处理也不会变成成虫;实验3中,也是通过对照实验体现了头部的重要性。答案(1)蛹的头胸部进行长日照处理(2)有头部,保证蛹的脑是正常的;脑部进行长日照的处理(3)柞蚕的头部中有脑神经分泌细胞,感受到长日照后分泌脑激素等激素,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16.(实验探究)为研究昆虫性外激素在预测预报虫情方面的作用,某课题组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材料用具:棉铃虫雌蛾、有机溶剂,小烧杯,研钵,水盆。实验步骤:捕获数只棉铃虫的雌蛾,剪取它们的尾部,放在研钵中加有机溶液(如酒精)研碎,倒入1号小烧杯中;2号小烧杯中则只倒入等量的有机溶剂。将两个小烧杯分别架在盛有清水的水盆上方,天黑时放在地理位置条件相似的棉花地里。次日早晨观察水盆中被诱来淹死的棉铃虫数量。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剪取雌蛾尾部并研碎,且加入有机溶剂的目的是_。(2)2号小烧杯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3)哪个水盆中被诱杀的棉铃虫较多?_。(4)诱杀的棉铃虫是雄蛾多还是雌蛾多?试解释其中的道理。_。答案(1)提取性外激素(2)对照(3)1号(4)雄蛾多。雌蛾的外分泌腺能够分泌一种激素,具有挥发性,在体外传递,能够引诱同种的异性个体前来与之交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