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552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人教地理巩固练题李仕才一、地球运动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0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我国某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约是_月_日_时。答案21812解析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东经的度数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结合经纬网相关知识可判断南极长城站大约为60W,位于西四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时间相差约12小时,当北京时间为2015年2月19日0时时,南极长城站时间应约为2月18日12时。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8浙江嵊州月考)读“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完成第*题。图示时期,该地地表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区域临近河道,地势不断变高,因此可判断该地地表变化的自然原因为流水沉积。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8浙江新昌检测)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材料二北京市规划部门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材料三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1)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是_;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气温较_,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气温较_。(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3)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_,理由是_。(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答案(1)由市中心向郊区呈波状降低高低(2)略。(3)不合理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工业污染对城市影响的目的(4)等量的太阳辐射条件下,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较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解析(1)从图中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由市中心向郊区气温呈波状下降。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气温较低,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气温较高。(2)市中心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中心,高空风由市中心吹向郊区。(3)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易对市区造成污染,故不合理。(4)绿色植物吸热增温较慢,且蒸腾作用吸收热量,再加上它吸收CO2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量减少,从而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2018浙江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检测)读“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草甸为主)、(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答案A解析图中、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草甸为主)、(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即干湿度地带分异。五、人口与城市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3)举例说明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2条)(4)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举例说明美国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因素。(至少说出2条)答案(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工业发达,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西部、南部新资源的开发、新工业的兴起。(2)国内人口迁移(3)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环境质量的改善等。(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六、区域产业活动马铃薯(喜温凉、怕湿、开花结实需长日照)在福建省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形成了闽中区(秋种)、闽东北鹫峰山区(春种)和沿海平原(冬种)三大种植区域(见下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福建沿海平原种植马铃薯的不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A.作物生长期内日照不足,影响开花结实B.纬度较低,温度较高,病虫害较多C.生长期内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产量下降D.气温日较差小,马铃薯品质欠佳2.该地利用稻草秸秆进行马铃薯栽培(下种后覆盖稻草并培土于稻草之上),关于这种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保温、保湿作用,可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B.改善土壤小环境,使薯皮光滑、薯型规则、裂薯少C.增加土壤无机盐,提高马铃薯微量元素含量D.减少土壤开裂,防止块茎见光导致薯皮发青答案1.C2.C解析第1题,冬半年播种,作物生长期内日照不足,影响开花结实;由于纬度较低,温度较高,病虫害可能较多;马铃薯性喜温凉,福建省的山脉对来自西北部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加之福建沿海平原纬度较低,温度较高,马铃薯生长期内不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距海洋近,气温日较差小,马铃薯品质欠佳。第2题,稻草秸秆覆盖有保温、保湿作用,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可以改善土壤小环境,减少土壤开裂,使薯皮光滑、薯型规则、裂薯少,并能防止薯皮发青;稻草秸秆覆盖可以少量增加土壤无机盐,但不能提高马铃薯微量元素含量。七、区域可持续发展位于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km2以上,平均水深在10m以上;最小面积仅有27003000km2,平均水深仅1m左右。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及其水系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洞里萨湖与湄公河水位差异的季节变化B.湄公河排水不畅C.洞里萨湖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连为一体D.洞里萨湖蓄洪量大2.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保障湄公河下游四季航运A.B.C.D.答案1.A2.B解析第1题,雨季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经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汇入洞里萨湖;旱季湄公河水位降低,洞里萨湖湖水流向洞里萨河,河水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湄公河。第2题,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能够调节湄公河的径流和洞里萨湖的蓄水量,因而能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保障湄公河下游四季航运;但未明确指出城市的区位在哪儿,所以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指向不明确;增加蓄水量既可能是有利影响也可能是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