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鲁人版必修5.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3626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鲁人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鲁人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鲁人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学习写得新颖1.掌握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的一些作文创新的技巧。2.阅读“范文鉴赏”,体会富有时代感、构思个性化的写作特点,从中感受作文创新的魅力。3.在“实战演练”中选择一题,从新颖的角度入手,写一篇创新作文。高考写作中要求“有创新”。“有创新”是就文章总体而言的,它既是对文章的要求,更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倡导。“有创新”,具体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一、见解新颖1.变换角度,发散思维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会有不同的见解。如以“愚公移山”为话题,除了批评智叟的愚,赞美愚公的恒心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愚公从这个地方搬走;愚公和他人合作,共同搬山;愚公先做生意赚钱,等有钱后再雇人搬山。这种变换角度的思维方法会令人耳目一新。2.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从相反的角度进行思维,也就是对人们司空见惯已形成定论的观点,从相反的角度思考,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话题,从正面讲,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和方法固然是好的。但从反面讲,这种费时的读书方法,确无可取之处。如果确实难以读懂,就要通过问别人、查资料(包括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逆向思维法,在人们已有的普遍认识上通过逆向思维产生新的认识,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引申拓展引申拓展,即在原来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向前引申一步。有两种方式:一是更深入地想,纵向发展;一是扩展地想,横向发展。这样就可能提出别人未曾提出过的观点。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作者见解新颖,文章立意深刻,发人深省。由此可知,只要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拓展思维,就完全有可能获得新颖的见解。二、材料新鲜1.选择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材料如江苏考生青春从40岁开始:“上楼的时候,我听见老妈在唱歌,而且是一首我会唱的歌,我跟着唱了起来,妈妈很惊讶,问我怎么也会唱,我笑道:这不是应该我问你的话吗?”作者选取家庭琐事,叙写平实人生,情趣盎然,意味无穷。2.选择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河南一考生创新+合作=成功文中所选店商、京东、习总书记讲话等材料富有时代气息,极具时代特色,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精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亲切自然。3.对“旧材料”加工创造对于人家已经用过的材料,只要我们对它加以适当的加工改造,还是可以达到借人之物抒己之情的目的的。如“以德治国”不容忽视片段:走入历史的长河,纵观历朝历代的兴衰功过,“以德治国”带来的实惠在史册上清晰可见,违背它所酿成的恶果也比比皆是。你看汉朝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之后的“文景之治”,不都渗透着“以德治国”的思想吗?这些政策不都使汉初经济恢复,政治清明,到武帝时出现了大一统的繁荣局面吗?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他的仁政措施,不也使唐王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可喜局面吗?而秦王朝,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民无德残暴成性,其结果不是命短得很吗?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切勿忽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刘邦、李世民、嬴政等的施政史实,不知有多少人在写作中已用过,这里作者对它加以适当的加工改造,达到了借人之物写己之旨的目的。三、构思新巧1.注重细节,生动描摹成长中,我们或多或少积累了有关人、事、物、情、理的经验,单就其中某一细节进行生动描写,就可以成为一篇好文章。如高考话题“心灵的抉择”,有位考生就回忆起高考前一天所见到的材料,并快速进入话题氛围,展开激情迸发的描写,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在生死的抉择面前,舍生忘死、舍己救人是人类共同的美德:那个13岁的女孩,看到自己9岁的同伴在深水中挣扎时,竟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毅然而又急切地跳进仍有些冰凉的水中,用自己软弱无力的双臂,硬是将自己的同伴推上岸。那一刻,她将自己的生命力量全部传递给了落水的同伴,自己却力竭而亡。慢慢地,慢慢地,她带着纯真而满足的微笑沉入幽暗的水底2.联系生活,再现生活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不经过思考就不易发现。很多学生,文思闭塞的主要原因是:把所写的事物孤立起来,看不到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学生如果善于运用联想,发现了这种联系,则思路自然宽阔。浙江高考优秀作文石碑上的历史,就将思维的触角探到当今现实生活。文章采用古今对比“双轨式”结构,以古代县官和当今村民黄四娘的选择来扣题,分合恰当,起结新颖,立意深远。在“以情代理”根基深厚的中国农村里,一个村妇说出“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啊”,难道不是对情感社会的反思、对理性社会的呼唤吗?这给人一种历史使命的凝重感。四、想象独特1.想象力是想象独特的前提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象力比丰富的知识还重要。”艺术创作也是这样。“艺术的创作过程只能是通过想象才能得到完成。”如有一篇以“墙”为话题的作文,文中既有“相对联想”,想到以色列的哭墙、柏林墙和神话中的叹息墙;也有“相似联想”,想到金子雕成的墙、水晶砌成的墙、单薄的纸墙和普通的砖瓦墙;还有“相关联想”,想到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在墙壁上的创作,想到凡尔赛宫,想到卢浮宫正是这多种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才使文章有如此大的承载力,抒发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寄寓了深刻的思想内涵。2.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想象独特的关键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即便这样,它们也互相争权夺利,钩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雨飞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想象要以“新”取胜,以“特”见长。当然,过于离谱,不切实际的想象是毫无价值的,歪曲事物本质的看法和错误的观点是不能算新颖的。五、富有个性1.独特的创造性的发现“独特的创造性的发现”就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平凡的事物,从而得到深刻的感悟、真切的体验、新奇的想象、创造性的见解等。如河南一考生换个角度,天地一新:谈到宋词,人们的评价众口不一。有人欣赏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奇,而贬抑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丽;有人赞叹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纤巧,却排斥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壮。答案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倘若你问我,你喜欢宋词的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两派都喜欢。因为正是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美,才构成了绝妙的宋词。宋词有抵御外侮,忧国忧民之情;也有山水风月,伤春怀人之意。前者振奋人心,慷慨激昂;后者朦胧浪漫,缠绵萦绕。宋词,两种不同风格的词作,是我永恒的热爱。针对历来人们对宋词两种风格褒贬不一的事实,抒写自己全新的感受和认识:两派都喜欢。因为正是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美,才构成了绝妙的宋词。见解独到,富有个性。2.独特的创造性的表现“独特的创造性的表现”是指将发现“独辟蹊径”地表现出来,不模仿别人,不因袭某种模式,收到别开生面,面目一新的效果。这就要求大家注意材料的个性化、构思的个性化、语言的个性化。因此,“富有个性”要恰到好处,张扬力度不够则个性不显,张扬过度又失之偏颇。可采用故事翻新、古今组合、中西合璧、童话写作、小品创作、虚拟访谈等形式。如江苏考生的四幕剧,称得上是创造性表现的范例。作者大胆采用剧本的形式,写得新鲜活泼。生动的艺术画面,辅以情感饱满的议论性语句,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但行善举,莫问前程山东一考生迪金森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这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行善举,暖人心”,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24小时书店”里,是爱、善、尊重、包容的栖息地。店员一句句“欢迎光临”的问候,亲切的目光,瞬间将爱的世界点亮。柔和的灯光下,拾荒者得到了尊重,流浪者得到了包容。店员用小小的善举,温暖了他人的人生,也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小的善事可以低到尘埃里,但我们可以从中窥到行善者海纳百川般广阔的胸襟和兼爱的情怀。你可知弘一法师圆寂时曾再三叮嘱弟子要在自己身旁放上一碗清水,只怕焚烧尸体时蝼蚁闻味而上葬身火海。他的心会为一只蝼蚁而颤动,因为在他眼中,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是该被尊重的。在他那如一泓清泉般澄明清澈的心中,早已没有了“他”与“我”之分,他用小小的善举去温暖每一个生灵。当行善成为习惯,我们的世界会更加温暖;当善举不再是偶然,我们的灵魂将会更伟岸。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就会让行驶了五千年的中国之舟更坚固,因为,大爱无言存希望,善举无痕爱意长。“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攻墨门,兼爱平生。”这就是墨家。与儒、道并称“显学”,从儒学中我们可以学到仁、义、礼、智、信。若将墨家的“兼爱”用实际行动来体现,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体现出价值,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永不凋谢的春色,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的繁荣昌盛。“24小时书店”的店员们从小小的善举中传递了温暖,同时也践行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友善”等等理念则尤为突出。其实,很多事情的失败,就如红尘客栈中所唱的那样“无非是名和利放不下”。很多人担心“24小时书店”无法很长时间的经营下去。但是,哪怕只有一晚,传递了爱与善,体现了尊重与包容,将生命的价值实现,那也是成功了!但行善举,莫问前程。标题立论准确,角度新颖。首段采用名言引入,既生动优美,又增强了说服力,自然引出观点“行善举,暖人心,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此文在关键位置大量引用名言说理,是文章的一大亮点。使用整句,说理深入,气势如虹。这样的整句,文章随处可见,是其一大亮点。从儒家、墨家思想论证自己的观点,体现出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尾段呼应标题,重申论点,又极简洁,符合“豹尾”的特点。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首先,作者立意准确、高远。“但行善举”从“书店24小时营业”这一现象中,看到行动背后的深层内涵,立意准确;而作者眼光不止于此,24小时营业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损失,这就触及普遍困扰人们的行善积德与追求物质利益矛盾问题,“莫问前程”正是作者立意的高远之处。其次,层次清晰,先写行善的魅力、行善的重要性,再写行善莫问前程,递进式结构,思路明了。再次,材料丰富、论证有力,用弘一法师展开例证,引用多则名言进行道理论证。语言上,句式大量采用整句,多用排比和对仗,音韵和谐,时而押韵,有一种诗意的美。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首先要求对材料做分类,然后做选择,接着对所选的材料做辩证分析,辨清关系,做到有机关联。由此出发,紧紧围绕“扶贫”的核心,结合现实表达自己的思考。材料1:古语,讲“人穷志就短”,物质穷的恶果。材料2:政策,讲“要主动脱贫致富”,扶贫的策略。材料3:哲理,讲“精神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对贫穷的认知。材料4:方针,讲“要精准扶贫,脱真贫”,扶贫的策略和手段。材料5:认知,讲“物质贫乏会限制精神的高度”,对物质贫穷的认知。在选用这些材料的时候,既可以正面运用,也可以反面使用。参考立意:扶贫首扶志;扶贫更要扶智;我们都是贫穷者(我们都需要脱贫);可以贫但不可以穷(人穷但不能志短);物质精神两手抓,脱贫致富成坦途;政府精准扶贫,个人自立脱困。【范文】 未央中国梦“青灯为墙,旖旎为家,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是海子的憧憬;实现中华之伟大崛起,则是当代中华儿女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为此,民富、志富、智富缺一不可。走扶贫之路,启筑梦之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筑建,需要全国人民和衷共济。最高领导人的脚印征踏了神州的大片土地,察贫困人民之艰辛。然后,立足于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思想得以普照。中国的扶贫工作浩浩荡荡地展开。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教育普及中国梦进驻山乡,霓虹灯与油灯的距离正在缩小。鲁迅曾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中国已然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民富,还远吗?立中华之志,扬筑梦之帆。古话说“人穷志短”,但我认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同国王并不因丢了王冠而悲哀。脱贫工作须有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的观念。纵观古今,君可见屈原仰天高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君可见王勃“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在当代中国,精神富裕尤为重要。王平岭先生在评价当代社会时曾说:“越来越多的人,像同一个人,像别人的复制品;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人生的流水线肥皂。”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是自我意识的缺失,还是高速社会的产物?倘若人人皆有志,人人皆有梦,又何惧没有万千大路通罗马?启文明之志,破筑梦之浪。有人云: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21世纪是属于知识与科技的时代,为顺应发展潮流,“中国智造”的旗帜已高举,但人才缺失却是阻碍步伐的一大重要因素。五千年的传承,中国并不缺乏智力源泉,但中国也不能做历史的拾遗者。打破桎梏,求索创新,激活智力,圆梦中华。教育部门要使教育回归本位、滋养人才,个人也要开拓进取,发掘自我。惟此,于人于国,方得华枝月满。扶贫、扶志、扶智。中国梦的盛放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浇灌。三者并进,才能变“梦在远方”为“梦在脚下。”中国梦,我们在路上。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你对以上六句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1)每句可以提炼出如下关键词: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守善难、从恶易,坚守、坚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革新,与时俱进。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重内在美,谦逊,清廉,人格的卓立与浩大,面对成就的理性、冷静和对初心的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自信,坚守,拒绝诱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当,爱国。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奋斗,永不言老、永远年轻的心态,上下求索、追逐梦想,属于自己的风景最好。(2)选择其中的两三句可以做如下立意:,可以谈坚守信念,远恶守善。,可以谈为国革新,无畏祸福。,可以谈坚守清廉(高洁),无惧诱惑。,在创新的征程上,踏遍青山处处,寻觅属于自己的风景,不骄不躁,清气永存。,圆梦中国,需要与时俱进,有担当,即使成功,也要冷静、初心不改。,可以谈修身远恶,永葆高洁。或,可以谈成大事者,需要担当、坚守、谦逊。【范文】 坚持信念“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在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已为我们说明,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信念在我心中,怎能因外界而受到影响,即使碰到破与立之间幽晦不明的时候,我们心里仍要清楚在做扎根的、长远的、有意义的事,在坚持着信念,因此心中有一种笃定和从容,不畏惧。坚持信念,绽放祖国之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无数个建设者坚持自己的信念。“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在“文革”中处于维持自身安定都很难的时期,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他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为之所动。终于,经历了艰辛痛苦的日子后,为国家绽放了花朵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使中国更加强盛。坚持信念,方能得天下。昔日,刘皇叔刘备,自己一无所有,但仍坚持“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愿我负天下人”的信念,历尽艰辛,终于在谋士诸葛亮及武将关、张、赵等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在此过程中,他打了数次败仗,无数次差点死于非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兴复汉室。因此即使在敌军营垒中仍有一种笃定、从容。终于,他建立了蜀国,成为历史上一个仁义道德的君主。坚持信念,绽放和平之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他无论出于什么身份,处在什么地位,都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和平而战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事了各种职业,受过无数次伤,忍受过无数次痛苦。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痛苦,都没有打败那个顽强的他,因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在最后看到和平的曙光。坚持信念,直至最后一刻绽放理想之花。我们坚持了十几年的信念,在高考中成功取得优异成绩,摆脱自己的宿命,在蓝天中翱翔。如今,到了最后的关头,难道我们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吗?再多的日子也熬过来了,再多的苦也受过来了,难道还惧怕几十天的痛苦吗?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吧,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受他人的摆布,相信自己,绽放理想之花。坚定信念,你将不惧一切,勇往直前;失去信念,你将一无所有。所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是你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