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232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B.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C. 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D. 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答案】A【解析】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得内膜面积大于外膜,所以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A项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项错误;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遗传信息,C项错误;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项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有丝分裂2.2.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C. 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D.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答案】B【解析】【分析】依托多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考查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的能力。【详解】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的是靠细胞间的分子通道传递信息分子,如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所以细胞膜上的受体并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间传递时靠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传递信息,生物膜发生的变化因而是不同的,B正确。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既有结构上的联系又有功能上的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C错误。核膜上的核孔控制核质间物质出入,但不能自由出入,因此蛋白质和RNA不能自由进出,D错误。【点睛】细胞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的通道,但并不意味着物质可以自由出入,它也有精细的结构,从而完成对物质进出的控制。3.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物质及其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是蛋白质,RNA聚合酶是RNAB. 维生素不能在人体中储存C. 淀粉的碳链骨架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水也是生物体组织结构的组成成分,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RNA聚合酶也是蛋白质,A错误;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储存,但脂溶性的维生素能在人体中储存,包括维生素A、D、E和K维生素可以在人体中储存;B错误;蛋白质的碳链骨架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的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结合水是生物体组织结构的组成成分,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4. 下列关于生物试剂的选择,使用或使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B. 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C. 用苏丹III染液鉴定脂肪,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D.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斐林试剂,也可选择碘液【答案】C【解析】蛋白质鉴定中使用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入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然后再加入CuSO4溶液,使Cu2+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紫色反应,故A错误;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研磨充分,碳酸钙的目的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故B错误;苏丹III染液鉴定脂肪,显微镜下可见橘红色的脂肪颗粒,故C正确;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以用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故D错误。【考点定位】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名师点睛】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NaOH溶液,然后再加CuSO4溶液;用苏丹染液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5. 下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有关脑啡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B. 由4种氨基酸组成,翻译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5个密码子C. 脑啡肽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D. 含有4个肽键,脱水缩合成的H2O中的氢都来自氨基【答案】AB【解析】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主要来自于细胞呼吸,A项错误;按由左至右的顺序,脑啡肽结构简式中的R基依次为,说明该化合物是由4种、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1个氨基酸由1个密码子决定,所以翻译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5个密码子,B项正确;脑啡肽含有4个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C项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D项错误。【考点定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翻译【名师点睛】本题以脑啡肽的结构简式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遗传信息的翻译的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的数量关系、翻译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6.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是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的相等神经元内的钠离子排出需要消耗ATP,但此过程与载体无关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可以水解为一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两个磷酸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数和磷酸基团数分别是4和6光反应过程中,H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动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A. B. C. D. 【答案】A【解析】剧烈运动时人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同时也进行着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情况下每摩尔葡萄糖释放的能量较少,因此合成的ATP也少,所以与安静是不相等,错误;神经元内的钠离子排出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的协助,错误;细胞连续分裂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会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正确;ATP可以水解为一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和两个磷酸,正确;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和3个磷酸基团,所以两分子ATP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数和磷酸基团数分别是4和6,正确;光反应过程中,H和ATP都是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的,错误;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需要氧气的参与,正确。【考点定位】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ATP的有关知识: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7.7.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 pH 至 2.0 ,保存于 37 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 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答案】A【解析】【分析】综合应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专一性等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考查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详解】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接近中性,PH=2的强酸性环境可以把唾液淀粉酶灭活,但它却是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胃蛋白酶把乳清蛋白和失活的唾液淀粉酶水解为多肽,而淀粉不能被水解,因此选A。【点睛】注意:酶有两个身份,蛋白质和催化剂;胃蛋白酶只能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而不是氨基酸。8.8.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的几种重要化合物A、B、C的化学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和B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B. 过程1、2、4都有水的产生C. 密码子存在于B和CD. 过程3、4进行的场所和所利用的酶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多种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的能力。根据元素组成分析可知,a、b分别是氨基酸、脱氧核苷酸,B、C、A分别是DNA、mRNA、蛋白质。【详解】A和B是蛋白质和DNA,它们构成了染色体,A正确。过程1、2、4分别是翻译、DNA复制、转录过程,其实质都是脱水缩合反应,都有水的产生,B正确。密码子存在mRNA中,C是mRNA,B是DNA,C错误。过程3、4分别是转录和翻译,在真核细胞中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而翻译不需要,所以进行的场所和所利用的酶都不同,D正确。【点睛】把握DNA、RNA、蛋白质在基因表达中的内在联系是破题的关键,DNA转录形成RNA,RNA翻译形成蛋白质。9.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B. 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 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改良苯酚品红可以使染色体着色,A正确,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错误,用纸层析法可以分离而不是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C错误,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田鼠种群密度,但不能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种群特征、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名师点睛】“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认识误区:无水酒精:可以用于色素的提取,但不能用于色素的分离。10.10.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 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 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D. 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答案】C【解析】乳酸是由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形成的,A错误;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错误;训练组运动后乳酸含量较低,说明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C正确;训练组静止时乳酸含量与对照组相同,说明运动训练不影响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影响因素。11. 下列有关说法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检测底物含量B. 用植物花药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 转运RNA、抗体、酶、载体蛋白等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D. 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转录翻译出的蛋白质同样具有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斐林试剂使用时,要水浴加热,所以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能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检测底物含量,否则会干扰实验,故A错误;B、用植物花药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故B错误;C、转运RNA、酶、载体蛋白能循环使用,而抗体发挥作用后就不能再继续发挥作用,故C正确;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所以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转录翻译出的蛋白质不具有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故D错误故选:C12.12.生物学实验需用某些试剂处理,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试剂处理目的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体积分数50%酒精溶液脂肪颗粒相互分散,便于观察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 和RNA分布质量分数8%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染色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活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质量分数10% NaOH溶液碱性环境,便于酵母菌细胞呼吸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质量分数15%盐酸、体积分数95%酒精洗去多余醋酸洋红溶液,便于观察A. B. C. D. 【答案】C【解析】观察脂肪用50%的酒精是洗去浮色,错误,A错误。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有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体剂进入细胞,让DNA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DNA染色,正确。观察线粒体是用健那绿需要细胞有活性,所以人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放在生理盐水中,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错误,B、D错误。观察有丝分裂用盐酸和酒精是为了使细胞分离开,错误,C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3.13.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种群是一定区域内一个生物种类的集合体 ,而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多个生物种类的集合体。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不属于上述概念。B正确。考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4. 对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A. B. C. D. 【答案】B【解析】硝化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正确;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但没有染色体,错误;硝化细菌是需氧型生物,但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错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因此硝化细菌在遗传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基因突变的特点15. 下列不属于脂肪功能的是( )A. 保温 B. 缓冲和减压C. 储能 D. 细胞膜的重要部分【答案】D【解析】脂肪具有储存能量、起保温作用、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而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不含脂肪,故选D。【考点定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名师点睛】脂肪酸的功能:储存能量起保温作用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16. 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B. 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4 832C. 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 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答案】【解析】甲是氨基酸,乙是蛋白质。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A项正确;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因此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2713)18424832,B项正确;丙表示核苷酸,包括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这两种核苷酸大多数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部分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最终经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与核苷酸没有关系,核苷酸只是合成DNA和RNA的原料,C项错误;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甲的分子式为C5H9O4N,两分子甲脱一个水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6O7N,所以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D项正确。【考点定位】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7.17.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B. b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C. 与细胞间识别密切相关D. 和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答案】C【解析】图中为糖蛋白,为磷脂分子,为蛋白质,a为自由扩散,b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可逆浓度运输。a过程是自由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有关,A错误;细胞分泌胰岛素方式为外排,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不是主动运输,B错误;糖蛋白功能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所以C正确;只有磷脂双分子层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错误。18.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Mg和N均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B. tRNA分子是单链结构,不含氢键C.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D. 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健连接【答案】B【解析】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A正确;tRNA分子为三叶草型结构,部分含有氢键,B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所以也都含有磷脂,C正确;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是通过氢健连接,D正确。【考点定位】DNA与RNA的异同;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9.19.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 CO2的固定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 叶绿体外表的双层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 D. 叶绿体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系统掌握水平。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完整场所,光反应发生在基粒上,暗反应发生在基质中,因此相应的物质也对应分布于这些场所。【详解】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CO2的固定属于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B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具有叶绿素和光反应有关的酶,外膜没有叶绿素,C错误。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D正确。【点睛】叶绿体不同于线粒体:线粒体内膜有呼吸氧化酶而叶绿体的内外两层膜上没有光合作用的酶或色素。20. 下图表示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过程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B. 甲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 乙可以表示化能合成作用的部分过程D. 甲可以表示乳酸菌的细胞呼吸【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对真核细胞来说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但对于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来说,场所不是叶绿体,A错误;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乙可以表示化能合成作用的部分过程,C正确;乳酸菌的细胞呼吸的产物为乳酸,D错误。【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21.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B. 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单位C. 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 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A项错误;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的,是ATP、RNA的基本成分单位,不是DNA的成分单位,B项错误;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既有DNA又有RNA,所以既有核糖又有脱氧核糖,C项错误;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决定的,所以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考点:本题考查分子的构成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22.22.植物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如图为植物气孔开张度的一种调节机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CO2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要消除脱落酸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可给植物适宜的光照C. 细胞液因K+外流,其渗透压变小,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D. 图中K+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相同【答案】D【解析】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脱落酸会导致气孔关闭,使得进入细胞中二氧化碳量减少,可给植物适宜的光照,B正确;细胞液K+外流,渗透压变小,细胞失水,为了保护细胞失水,气孔会关闭,C正确;图中K+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进入保卫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23.23.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体中H的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曲线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进入细胞与五碳化合物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ATP和H的条件下进行还原。如果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三碳化合物降低,利用的ATP和H减少,那么在细胞中H的含量应是上升的,A、C错误。但上升后不会一直上升而会维持在相对稳定范围内,B正确,D错误。点睛:光合作用中改变某种条件物质变化的规律如下:条件光照由强到弱,CO2供应不变光照由弱到强,CO2供应不变CO2供应由充足到不足,光照不变CO2供应由不足到充足,光照不变C3含量增加减少减少增加C5含量减少增加增加减少H和ATP的含量减少或没有增加增加减少(CH2O)的合成量减少增加减少增加24.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 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合成ATP,苹果树的叶肉细胞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C. 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D. 核糖体是合成多肽链的场所,在胰腺细胞内它能合成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有可能进行有氧呼吸,例如蓝藻,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呼吸作用提供,B错;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C正确;生长激素是在垂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故本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有识记、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5.25.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700个。该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A. 复制完成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共有1400个B. 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1C. 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500个D. 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DNA分子在不含15N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共得到4个DNA分子,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可以看做1个亲代DNA分子和3个子代DNA分子,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共有7003=2100个,A错误,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2:2,B错误,一个该DNA分子中,嘌呤数=嘧啶数=碱基总数一半,C=G=1200-700=500个,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003=1500个,C正确,含有15N的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结构与复制。26.26.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4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 60%和50% B. 48%和40% C. 60%和36% D. 45%和32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4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杂合子Aa占40%,亲代A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比例+1/2杂合子比例=60%,自交一代后,杂合子发生性状分离,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40%+40%/4=50%。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27.27.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二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B.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C.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D.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方式、个体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详解】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雄性植株全部表现为突变性状,Q和P值分别为1、0,A正确。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则子代中雌性全部表现为突变性状,雄性全部表现为野生性状,Q和P值分别为0、1,B正确。如果突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组成为A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组成为aa,子代中雌雄个体显隐性性状的比例都为1:1,即Q和P值都为l2,C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Q和P值分别为0、1或1、0,D错误。【点睛】根据假设,以基因的遗传方式为前提分析子代的基因型,继而分析表现型和比例。28.28.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右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B. III-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C. I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D. IV-1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I1与I2基因型是XA1Y、XA2XA3,后代女性中有两种基因型:XA1XA2、XA1XA3,可能性各是1/2,A项错误。II2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II1基因型为X-Y,III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2,B项错误。II3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II4基因型XA2Y,III2基因型有1/2XA1XA2、1/4XA2XA2、1/4XA3XA2,C项错误。计算IV1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我们只考虑亲本中含有XA1的基因型即可。III1基因型为1/2XA1Y,III2基因型有1/2XA1XA2,后代IV1是女性,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21/21/2=1/8,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及遗传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9.29.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液中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B. 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 含量甚微的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的分泌D. 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A错误;促甲状腺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B正确;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作用于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C正确;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代谢,D正确。30.30.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 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 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 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珊瑚礁开始演替时,珊瑚礁中有少量生物,所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故A正确;珊瑚礁体积随着演替的进行也在增加,这能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故B正确;由图可知,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故C正确;珊瑚礁能为鱼提供生产空间,因此演替过程中珊瑚礁体积下降会导致鱼的个体数和鱼的种类下降,故D错误。【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名师点睛】本题以珊瑚礁群落为素材,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根据图中信息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根据题目中曲线图,图示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随着演替的进行,海岛珊瑚礁群落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都是先增多或增大,后趋于平衡。31.31.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 B. 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 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 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分析能力。初级消费者摄入的生物,一部分未被消化吸收,随粪便排出,其中能量未被同化;其余的同化为自身物质,能量也就输入到初级消费者体内。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经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一部分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和下一营养级利用,其余的未利用。【详解】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一年内吃的草的量(100kg)排出的粪的量(20kg)=80kg,A正确。第一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应该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除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总量,而题意中未说明草等生产者中生物总量,因而无法计算,B错误。20kg的粪属于羊的摄入量,但是未消化吸收,即未同化,C正确。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题意中羊长了10kg的肉,则呼吸量为80kg10kg70kg,D正确。【点睛】动物的粪便中储存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能;同化能分为三个去向和一个未利用。32.32.根据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曲线或柱状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第2、3阶段增长速率先快后慢B. 乙图可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C. 丙图表示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随时间变化短期内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变化,分析可知a可以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 丁图表示在抗体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的S增长曲线,细胞呼吸强度与温度的关系,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并利用题图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详解】由分析可知,甲是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第2、3阶段增长速率先快后慢,A正确。哺乳动物个体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功能,但是离体细胞的温度只能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从而酶的活性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乙图可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B正确。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都下降,根据负反馈调节机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会升高,即a可以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如果丁图表示在抗体分泌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根据过程中膜面积变化的时间先后顺序,及高尔基体面积减小、细胞膜面积增大,可知,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错误。【点睛】种群数量增长快慢根据曲线斜率变化;即使恒温动物,个体有体温调节机制,其细胞离体后也不能保持温度的恒定。33.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B. 物质循环是指碳、氢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内循环往复,反复利用C. 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 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存在负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物质循环是指碳、氢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反复利用,B错误,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具有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名师点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在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实现物质循环,在某一小的生态系统内不能完成物质循环过程。34.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时间允许,甲、乙两地总能形成森林B. 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C.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森林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甲、乙两地群落演替不一定能形成森林,A错误,森林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B正确,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最先出现,C正确,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名师点睛】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35. 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 540个 B. 8100个C. 17280个 D. 7560个【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目的基因含有1000个碱基对,即xx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46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xx-4602)2=540个,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24-1)540=8100个。36.36.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均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B. 试管苗、试管牛和克隆羊都属于无性生殖且能保持母本性状C. 用DNA连接酶将一个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D. 如玉米和水稻均为二倍体生物,将玉米花粉和水稻花粉进行细胞杂交,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且可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体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详解】胰蛋白酶水解动物细胞间的胶原蛋白,使细胞离散开。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使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错误。试管苗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是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试管牛是应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的,是有性生殖;克隆羊都属于无性生殖且能保持细胞核供体性状,B错误。用DNA连接酶可以使DNA片段连接起来,被剪切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在其作用下可以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C正确。如玉米和水稻均为二倍体生物,将玉米花粉和水稻花粉进行细胞杂交,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含有玉米的一个染色体组和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相互之间是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因此高度不育,D错误。【点睛】注意区分试管婴儿和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个体是否可育的关键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否正常联会。37.37.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有( )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胰蛋白酶处理配制细胞悬液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灭活的病毒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培养液的区别麦芽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A. 0处 B. 1处 C. 2处 D. 3处【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过程在培养液的使用等操作技术以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借此考查对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能力。【详解】在植物细胞杂交时首先运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而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运用胰蛋白酶将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运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将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没有生物方法,而动物细胞融合还可以利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融合,正确。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无病毒植物和人工种子,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进行种间植物杂交,动物细胞工程中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利用蔗糖,不是麦芽糖,错误。所以选B。【点睛】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记忆,夯实基础;解答时注意细节,减少失误。38.38.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胚胎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体细胞核移植B. 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基因枪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C.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答案】C【解析】【分析】本考查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过程及采用的技术手段,明确克隆动物的细胞核均来自供体的细胞核,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细胞,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详解】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胚胎细胞的全能性高于体细胞,所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A错误。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可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而基因枪法是基因工程技术,B错误。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去核的M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C正确。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不是对供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因为克隆动物还有一部分遗传物质来自受体的细胞质,D错误。【点睛】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经过胚胎移植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该个体有核供体,质DNA供体、胚胎移植受体三个亲本。39. 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B. 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C. 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D.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以目的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答案】B【解析】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要考虑表达载体相关序列,从而保证目的基因能与表达载体相连接及正常表达,故A错误;只要设计出目的基因的引物,接下来即可自动进行,而不必知道其全部序列,故B正确;PCR技术需要特殊的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从细胞内提取的DNA聚合酶不耐高温,故C错误;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以目的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D错误。【考点定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名师点睛】PCR技术是利用DNA复制的原理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需要引物和热稳定性的DNA聚合酶40. 下图1表示某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的部分片段,其中a、b、c分别表示该基因片段中特定的碱基对。图2表示该细菌细胞内DNA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2中的分别指的是复制、转录和翻译,在真核细胞内,只能发生在细胞核内B. 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C. 完成时,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提高翻译的效率(短时间内合成大量蛋白质)D. 若将此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根细胞中,欲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应将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在含青霉素的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中【答案】C【解析】是DNA的自我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A错误;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B错误;翻译过程中,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这样可以提高翻译效率,C正确;欲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应将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在含除草的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中,D错误。【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的特征二、非选择题41.41.下图中AE表示5种细胞器,表示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的4种有机物(其中、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甲丁表示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是ATP的分子结构,能够合成物质的细胞器有_。(填字母)(2)具有物质的细胞器是_。(填字母)(3)从图可知,物质与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区别是_。(4)丙反应和丁反应两者都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丙过程中产生的H作用是_。(5)与乙反应有关的细胞器是_(填字母),在该细胞器中进行乙反应的作用是_。【答案】 (1). AC (2). C (3). 含磷,不含硫含硫,不含磷 (4). 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5). B (6).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进行纤维素的合成,形成细胞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和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详解】(1)是ATP,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A和叶绿体C。(2)结构是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C中。(3)是ATP,是多肽,所含元素的差异是前者含磷、不含硫,后者含硫、不含磷。(4)丙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 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5)乙是纤维素合成过程,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合成有关,所以是图中B。该结构的作用是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进行纤维素的合成,形成细胞壁。【点睛】ATP、核苷酸、DNA、RNA、蛋白质的结构和元素组成是常考点,注意比较记忆。42.42.下图表示某植物在红光照射下,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图中的SSU、LSU和LHCP表示三种不同的蛋白质)。请分析回答:(1)完成图中的过程时,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_,此过程既需要_作为原料,还需要与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_酶进行催化。由图分析,过程发生在位于_的核糖体上。(2)若图中的LHCP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基因b中供转录用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从图中分析,LHCP合成后转移至_上发挥作用,影响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至少答两点)。(3)图中的SSU和LSU组装成Rubisco酶,说明Rubisco酶的合成受_控制。从其分布位置推断,Rubisco酶与光合作用的_阶段有关。【答案】 (1). AU、GC、TA (2). 核糖核苷酸 (3). RNA聚合酶 (4). 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基质 (5). AGACTT (6). 类囊体 (7). 光照强度、温度 (8). 细胞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