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业 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804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业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业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业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自我小测1下列发生在19171918年的俄国事件的先后顺序是()四月提纲的发表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和平法令通过A BC D2下列两幅图片()图1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图2攻占冬宫A图1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图2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B没有必然联系C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图1事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D是同时发生的3 .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4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不包括()A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使俄国摆脱了剥削阶级的统治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D给各国无产阶级展示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5 苏俄的中央政府名称是()A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 B人民委员会C苏俄中央人民政府 D布尔什维克6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临时政府的实际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7“攻打冬宫的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爬过木柴堆成的街垒发出胜利的欢呼。”此情景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A俄国二月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8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攻打冬宫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9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这些革命者将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他们的推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尤其引起争论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以上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正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3)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列宁提出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材料二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请完成:(1)材料一中“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解析: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由于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俄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取得胜利后,通过了和平法令。答案:C2解析: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是在二月革命后;攻占冬宫是十月革命过程中的关键战役。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号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十月革命爆发的强大动力。答案:A3解析:当时苏联尚未建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是俄国。邮票名称应为“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答案:A4解析: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它的建立早于十月革命,所以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C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苏俄的中央政府是人民委员会,教材中有明确表述。答案:B6解析: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因此说二月革命的结果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答案:B7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冬宫”这一关键词可知,这一情景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武装工人、士兵攻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答案:C8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属于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但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时,马克思主义尚未得到广泛传播,法国还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还不牢固。所以只有D项是两者相似的原因。答案:D9解析:欧洲其他国家都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与之对应的“不同的办法”就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所以D项符合题意。答案:D10解析:解答本题时应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中有关俄国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转变的国内外背景进行分析,明确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参考答案:(1)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2)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对内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对外面临着一战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继续的情况下,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主张似乎是荒谬的,但实质是列宁根据临时政府只要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会不断激起人民群众反对而提出的正确主张。(3)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们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时间证明了列宁的主张是合理的。11解析:材料解析题最重要的是从材料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第(1)问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问是对各种能力的综合考查,要牢牢把握住教材内容。由此可见,每一个知识点的考查都离不开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运用。参考答案:(1)第一阶段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的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2)依据: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不同:四月提纲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而此时主张“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