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788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解析】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和空间单位。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C )行政区政治文化区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山东省和青岛市ABC D【解析】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C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解析】雨热同期主要是指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这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不仅带来了丰沛的水汽,也带来了充足的热量。4适合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B )A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B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C油菜、玉米、高粱、大豆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解析】冬小麦是暖温带的粮食作物,油菜主要产在秦岭淮河以南,黄麻是热带的经济作物。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米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下面两幅图,回答56题。5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A )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6右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B )A挡风B防水 C阻沙D遮阳【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地坑院”是当地人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的条件是土层深厚,保证这种建筑冬暖夏凉;虽然当地降水量稀少,但这不是“地坑院”修建的基本条件;这种建筑并不能体现木材短缺程度。第6题,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阻挡在降水季节通过门洞流进院内的雨水,对挡风、阻沙、遮阳的作用不大。(2018江西红色七校联考)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盐碱地。读图回答78题。7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D )减少水分蒸发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实现自流引水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AB CD8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D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第7题,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图示引水隧洞穿越山区,采用井渠的形式可分段施工,减小施工难度,且有利于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实现自流。该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故减少蒸发和增加雨水补给不是主要目的。第8题,结合渭水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山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下图两地区均为我国重要鲜花生产地。读图,完成911题。9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鲜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地形平坦水源丰富A BC D10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维持其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D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市场更广大11PQ为同一河流的两河段,关于P、Q两河段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C )AP河段支流较多,Q河段支流较少BP河段水位低于Q河段水位CP河段汛期晚于Q河段汛期DP河段流速慢于Q河段流速【解析】第9题,结合图示信息,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乙地相比,甲地纬度较低,地势较高,热量较充足,光照较充分。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与甲地相比,乙地社会经济发达,技术含量高,市场更广大。第11题,与Q地相比,P位于长江上游,受山地地形制约,支流较少,但水位高流速快;雨季较晚,汛期较晚。二、综合题12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乙为我国 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在开发早期不利的条件是稠密的水系,交通不便,土质黏重,开垦困难。(2)甲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为主,其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如何?(3)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相比)甲地乙地【答案】(2)时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空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见下表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相比)甲地黑土旱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地水稻土水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解析】根据两地区图形轮廓判断甲、乙分别是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两地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两地在气候、土壤等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