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检测试题 鲁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996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检测试题 鲁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检测试题 鲁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检测试题 鲁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易中难城市发展与城市化1、23、4、12、15、2113、14、16城市功能区及其成因5、8、11、13、14、176、7、9、10、18、20、232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9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回答12题: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上图中的()A.B.C.D.2.下列因素与郊区化的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D.城区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解析:1.A2.C第1题,城市发展大多是从小到大;在达到相当规模后,又进一步合理布局规划成为田园城市。第2题,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与郊区化方向正好相反。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3.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4.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45%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解析:3.B4.A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20202030年乡村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而中心城区人口和郊区人口比重均在增大,因此该时期乡村人口转移到了中心城区和郊区,选项A错误;2040年郊区人口比重超过乡村人口比重,因此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选项B正确;2050年乡村人口比重不到30%,选项C错误;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与2000年大致相等,但该地区总人口增加,因此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比2000年有所增加,选项D错误。第4题,城市化=(城市人口/总人口)100%,根据题目注释可知,2010年该区域中心城区人口比重约为35%,郊区人口比重约为10%,因此城市化水平约为45%,选项A正确。随着乡村人口转移到中心城区和郊区,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增长,到2030年城市化水平超过60%。如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图中代表城市功能区。读图,回答56题:5.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田园城市模式6.图中属于高级住宅区的是()A.B.C.D.解析:5.B6.B第5题,读图可知,各功能区呈扇形从城市中心向外延伸,因此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属于扇形模式。第6题,图中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位于城市的外缘,邻近公园,环境优美,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如图为发展中国家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关系图。读图,回答78题:7.区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土地租金最高B.环境质量极差C.交通不够便利D.服务设施不全8.区属于()A.工业区B.住宅区C.商业区D.科技园区解析:7.A8.B第7题,区位于市中心,地价昂贵,适合布局商业区,所以常住人口少。第8题,区人口数量最多,所以属于住宅区。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910题:9.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运输C.人口分布D.行政干预10.若要在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A.B.C.D.解析:9.B10.B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公路与高速公路沿线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表明交通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第10题,仓储式超市占地面积广,修建地要有利于货物的集散,同时地租又不能过高,所以应选择在交通便捷且地租较低的处。如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功能区,表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C.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2.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是()A.交通拥堵 B.大气污染C.失业率增高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11.C12.B商业区分布在城市中心处,故为商业区;处有钢铁厂、机械厂、纺织厂等工厂的分布,故为工业区;功能区为该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故为住宅区;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为大气污染。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读图,回答1314题:13.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水平较高B.离北京市较近C.城市等级较低D.劳动力较丰富14.廊坊的燕郊镇因有30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A.房价水平较低B.就业机会较多C.环境质量较高D.经济联系紧密解析:13.B14.A第13题,读图可知,图中廊坊距离北京比石家庄近,故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石家庄是省会城市,城市等级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较多,故劳动力资源也丰富。第14题,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用地紧张,且房价较高;随着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在廊坊的燕郊镇买房,因为该地区房价较低,且距离北京近,交通便利。读“城市化模式图”,回答1516题:15.下列有关城市化模式图所代表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A.B.C.D.16.形成这种城市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乡村地区环境优美城乡交通条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就业机会多A.B.C.D.解析:15.B16.A第15题,据图人口由市区向市区外转移,可知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第16题,逆城市化的出现与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地区环境优美和城乡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关,故A项正确。小明利用暑假时间,对人民商场和花园小区的停车数量进行了统计,并画出了停车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18.小明对商业区和居住区停车数量的统计说法正确的是()白天商业区停车数量多晚上商业区停车数量多白天居住区停车数量多晚上居住区停车数量多A.B.C.D.解析:17.C18.D本题组通过停车率随时间变化图,考查各功能区的特征,旨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住宅区是人们主要的休息场所,晚间多休息,故停车率较高,白天多工作,故停车率较低,从停车率随时间变化图中看,曲线符合,商业区昼夜人口变化率大,白天人多,停车率高,晚上人口稀少甚至空无一人,停车率低,故曲线符合题意。读图,回答1920题:19.日本东京以皇宫为中心,将皇宫摆放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A.天人合一的思想B.皇权的至高无上C.民主与法制精神D.城市格局历史的悠久20.影响日本东京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历史因素D.环境因素解析:19.B20.C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明显,皇宫建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东京早期的城市建筑对现代城市格局的影响体现的是历史因素。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分)(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5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6分)(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分)(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5分)22.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如果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2分)(2)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处,原因是什么?(8分)(3)若要在a、b、c、d四处建一高级住宅区,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处,简要说明理由。(8分)解析:第(1)题,占地面积大,为住宅区;位于市中心,为商业区。第(2)题,钢铁工业会产生污染,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河段;同时还要考虑交通、原料、水源等因素。第(3)题,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围,地势较高,环境优美,邻近郊区。答案:(1)住宅区商业区(2分)(2)乙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位于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8分)(3)dd处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水质洁净。(8分)2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4分)(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6分)(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年份(年)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19601004012482012100274132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4分)(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4分)解析:第(1)题,受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地租自市中心向外呈现递减趋势,故地租ABC。A地位于城市中心处,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交会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第(2)题,高级住宅区一般选择地势较高、上风地带、河流上游、靠近文化区和行政区的位置,故最可能选择D处。第(3)题,先分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变化,然后分析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第(4)题,本题具有开放性,主要从城市道路规划、管理建设、居民意识等方面回答。答案:(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4分)(2)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利。(6分)(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4分)(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