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选择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829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选择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选择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选择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题(4)李仕才1、.(位移和路程)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答案B解析位移代表初末位置有向线段,路程表示路径长度。位移与路程没有必然联系,位移为零,路程可以不是零。如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此时位移为零,而物体不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路程为零,代表没有运动轨迹,物体一定静止,B符合题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C不符合题意。曲线运动轨迹长度一定大于初末位置之间有向线段的长度,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弹力)(2017河南郑州期中) 一个长度为L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A、B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小车平衡时,B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且弹簧都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3LB.4LC.5LD.6L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知只有一个长度为L的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即mg=kL,如题图所示悬挂时,上端弹簧受两个小球的拉力,即2mg=kx1,解得x1=2L。对下端弹簧由二力平衡得mg=kx2,解得x2=L。所以B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2L+2L+L=5L,选项C正确。3、(多选)(牛顿第三定律) 木箱重G1,人重G2,人站在木箱里用力F向上推木箱。如图所示,则有()A.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FB.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2+G1-F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答案AD解析对人隔离受力分析有:竖直向下的重力G2、向下的作用力F、向上的支持力FN,可得FN=G2+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F,选项A正确,B错误;将人与木箱看成一个整体,可得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选项C错误,D正确。综上本题选A、D。4、.(多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民族运动会上有一骑射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骑在奔跑的马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速度为v2,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要想命中目标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则()A.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B.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C.箭射到固定目标的最短时间为D.箭射到固定目标的最短时间为答案BC解析要想使箭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最短的情况下击中目标,v2必须垂直于v1,并且v1、v2的合速度方向指向目标,如图所示,故箭射到目标的最短时间为,C对,D错;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又x=v1t=v1,故,A错误,B正确。5、(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如图所示,有人设想要“打穿地球”从中国建立一条通过地心的光滑隧道直达巴西。如只考虑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则从隧道口抛下一物体,物体的加速度()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设地球的平均密度为,物体在隧道内部离地心的距离为r则物体m所受的万有引力F=GGmr,物体的加速度a=Gr,故选项D正确。6、(多过程问题)(2017河南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从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后继续陷入泥中h深度而停止,设小球受到空气阻力为Ff,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落地时动能等于mgHB.小球陷入泥中的过程中克服泥土的阻力所做的功小于刚落到地面时的动能C.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mg(H+h)D.小球在泥土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mg导学号06400307答案C解析小球从静止开始释放到落到地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FfH=,选项A错误;设泥土的平均阻力为Ff0,小球陷入泥中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Ff0h=0-,解得Ff0h=mgh+,Ff0=mg,选项B、D错误;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知,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mg(H+h),选项C正确。7、.(多选)(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2018贵州平坝县月考)对下列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击钉时,不用橡皮锤仅仅是因为橡皮锤太轻B.跳远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C.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作用力D.在车内推车推不动,是因为合外力冲量为零答案CD解析击钉时,不用橡皮锤是因为橡皮锤与钉子的作用时间长;跳远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延长人与地的接触时间,所以A、B不正确;据动量定理Ft=p知,当p相同时,t越长,作用力越小,故C正确;车能否移动或运动状态能否改变取决于外力的作用,与内部作用力无关,所以D正确。8、.(电场强度的叠加与计算)(2017江苏南通第三次调研)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四个顶点分别放置一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正方形中心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答案B解析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k,结合矢量合成法则求解。设正方形顶点到中心的距离为r,则A选项中电场强度EA=0,B选项中电场强度EB=2,C选项中电场强度EC=k,D选项中电场强度ED=,所以B正确。9、(多选)(应用动力学知识和功能关系解决力电综合问题)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相切于B点,AB水平轨道部分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半圆形轨道在竖直平面内,B为最低点,D为最高点。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从距B点x的位置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AB向右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A.R越大,x越大B.R越大,小球经过B点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越大C.m越大,x越大D.m与R同时增大,电场力做功增大答案ACD解析小球在BCD做圆周运动,在D点,mg=,小球由B到D的过程中有-2mgR=,解得vB=,R越大,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越大,则x越大,选项A正确;在B点有FN-mg=m,解得FN=6mg,与R无关,选项B错误;由Eqx=,知m、R越大,小球在B点的动能越大,则x越大,电场力做功越多,选项C、D正确。10、(安培力作用下导体的平衡)(2017上海杨浦区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0.5 kg的通电导体棒在安培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37、宽度l=1 m的光滑绝缘框架上,磁场方向垂直于框架平面向下(磁场仅存在于绝缘框架内)。右侧回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8 V、内阻r=1 ,额定功率为8 W、额定电压为4 V的电动机M正常工作。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2 TB.1.73 TC.1.5 TD.1 T答案C解析电动机M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1=2 A,电源内阻上的电压U=E-U=8 V-4 V=4 V,根据欧姆定律得干路中的电流I=4 A,通过导体棒的电流I2=I-I1=2 A,导体棒受力平衡,有BI2l=mgsin 37,得B=1.5 T,选项C正确。11、(楞次定律的应用)(2017浙江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垂直圆形线圈指向纸内,a、b、c、d为圆形线圈上等距离的四点,现用外力在上述四点将线圈拉成正方形,且线圈仍处在原先所在平面内,则在线圈发生形变的过程中()A.线圈中将产生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B.线圈中将产生adcba方向的感应电流C.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无法判断D.线圈中无感应电流答案A解析周长一定时,圆形的面积最大。现用外力在上述四点将线圈拉成正方形,线圈面积变小,磁通量变小,有感应电流产生。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将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A正确。12、(多选)(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问题)(2017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先后以速度v1和v2匀速把一矩形线圈拉出有界匀强磁场区域,v1=3v2。在先后两种情况下()A.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1I2=13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1I2=31C.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1Q2=31D.通过线圈某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1q2=11答案BCD解析v1=3v2,根据E=Blv知,感应电动势之比为31,感应电流I=,则感应电流之比I1I2=31,故A错误,B正确。由v1=3v2知,t1t2=13,根据Q=I2Rt知,焦耳热Q1Q2=31,故C正确。根据q=It=知,通过某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1q2=11,故D正确。13、(多选)(波粒二象性)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答案BCD解析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的落点出现一定的规律性,落在某些区域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区域正是波通过双缝后发生干涉时振幅加强的区域。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所以正确选项为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