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3 第3单元 感觉艺术魅力 鲁人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530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3 第3单元 感觉艺术魅力 鲁人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3 第3单元 感觉艺术魅力 鲁人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3 第3单元 感觉艺术魅力 鲁人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单元 感觉艺术魅力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52662083】A迁谪(zh)召唤(zho)慰藉(ji) 面面相觑(q)B红绡(xio) 炽热(ch)给予(j) 瞠目结舌(chn)C钿头(din) 吮吸(yn)霓裳(n) 呕哑嘲哳(zh)D灰烬(jn) 不啻(ch)摇曳(y) 自怨自艾(i)BA项,“召”应读zho;C项,“吮”应读shn;D项,“艾”应读y。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干燥变幻莫测连篇累牍口诵心惟B烦躁天崖海角莫名其妙出奇制胜C振慑春寒料峭幽咽泉流汗流浃背D撕裂惶恐不安反复无常一幅对联AB项,崖涯;C项,振震;D项,幅副。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声暗问弹者谁暗:轻声B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形容鸟声婉转C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D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D暂:忽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里,以语言描绘音乐形象,惟妙惟肖,成为新乐府诗歌里的佳作。B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有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C医生一方面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认真负责地为患者治病;另一方面,患者也要主动配合医生,疾病方可治愈。D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是通过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BA项,搭配不当,“白居易成为佳作”主宾不搭配。C项,语序不当,“医生”应放在“一方面”的后面。 D项, “一生”与“创作”搭配不当。5名句默写。【导学号:52662084】(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2)“_,_ ”是琵琶行一诗的主旨句,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3)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7分)【导学号:52662085】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D“帝变色”为主谓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B项;“乃敢尔”为动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A“未冠”不是“弱冠”。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他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D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D含意激切但言辞质朴是他讽喻诗的特点。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4分)译文:_(2)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4分)译文:_【答案】(1)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关键词:“假”,授予;“谓”,说;“与”,给、授予)(2)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请求马上抓捕凶犯,以洗刷朝廷的耻辱,把务必抓捕凶犯作为要求(或期望)。(关键词:“首”,首先;“亟”,赶快、立即、马上;“期”,要求,期望)【参考译文】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认为有才华的人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您!”贞元年间,考中进士,被授职校书郎。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上奏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还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赎买后还赐给他们。李师道是臣子,不应夺人之美为己有。”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河东王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居易认为,“宰相是普天下人所敬仰的,非贤良有重望和显赫功勋不可以授任。考察王锷百般勒索民财,所得财物称为羡余作为进献。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各节度使私下想:谁还不如王锷?争相宰割百姓搜刮钱财,向您要求自己想得的官职。”后来,白居易在殿中与宪宗谈论,论辩执着,坦率耿介,皇帝还没有发告示,白居易就对皇帝说:“陛下错了。”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李绛说:“陛下能开放言路,所以群臣敢于对朝政论得论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这不是发扬帝王盛德的办法。”皇帝醒悟,对待白居易仍然像过去那样。第二年,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京都震动。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要求马上捕捉凶犯,以洗刷朝廷的耻辱,把务必抓捕凶犯作为要求。宰相嫌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官言事),因而不高兴。不久就传言:“白居易的母亲是坠井死的,但他却写了新井篇的诗,言辞浮华,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于是派他出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不宜任刺史,于是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以后,白居易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好像无所顾忌。评论:白居易在元和、长庆年间,与元稹都很有名气,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诗多至数千篇,为唐以来所没有的。他自己说:“有关歌颂或讽刺的,叫做讽喻诗;歌咏性情的,叫做闲适诗;碰到事情有感而发的,叫做感伤诗。其它的为杂律诗。”又自讽说:“世人所钟爱的只是杂律诗,他们看重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讽喻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闲适诗思虑恬静澹泊而文辞迂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读他的诗文,的确如此。但是杜牧说:“纤艳不检点的诗文,不是庄重高雅的人所做的。这种诗流传人间,父子母女口口相教授,淫词亵语入人肌骨而不能消除。”审视白居易,最初竭力直言,在天子面前为政局的安危铮谏,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后来更为坚定不衰。呜呼,白居易是个贤达的人哪!(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2分)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25年10月25日出生在维也纳。在他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老施特劳斯已经是维也纳著名的圆舞曲大师,他的作品和乐队风靡全国。小施特劳斯从小就表现出杰出的音乐天赋。6岁的时候,就在家里的钢琴上弹奏出他自己构思的圆舞曲。他表示长大后也要成为音乐家。可是想不到,作为音乐家的父亲却反对孩子学习音乐 。一天父亲发现小约翰把时间“浪费”在了音乐上,一气之下找来一条皮鞭,凶蛮地抽打孩子。与父亲不同的是,妈妈安娜却为孩子在音乐上的早熟而感到骄傲,她悄悄地记下了孩子的处女作,从菲薄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请教师,指望小约翰有朝一日能超过他的父亲。 小约翰向霍夫曼教授学习对位法,向指挥家德雷施勒学习和声,他的天赋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同样,他在小提琴家安东科尔曼那里,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的学习进步很快。由于他父亲的巨大影响和势力,几乎没有任何剧院提供给小约翰演出的合约。小施特劳斯第一次的演出是在城郊的一家咖啡馆的花园里举行的。老施特劳斯宣布,在同一天晚上他也将举行一场音乐会。但到后来,他得知自己的音乐会票在黑市上还不如他儿子的票吃香,则又取消了举行音乐会的计划。老施特劳斯狂怒不已,终于病倒了。老施特劳斯忠心的经纪人赫希深为圆舞曲之父的健康担忧,居然想出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计划。他组织了一些人准备去小施特劳斯的音乐会捣乱。和他父亲在巴黎的首场音乐会一样,小施特劳斯这天的第一个节目也是法国作曲家奥柏的一首歌剧序曲,这似乎是遵循一种家庭的传统。一开始,听众的掌声稀稀落落,他并没有感到沮丧,接下来演奏的是他创作的一支圆舞曲母亲的心,这是小施特劳斯献给他妈妈的一曲颂歌。美妙的乐曲使得听众欣喜若狂,他们爬上椅子,挥舞帽子,高声地喝彩欢呼。而另一支圆舞曲理性的诗篇,在如痴似醉的听众们的一再要求之下,竟然反复演奏了十几次之多。使帮手们困惑不解的是,连赫希也兴高采烈地鼓掌欢呼起来了。诚然,赫希是老施特劳斯的朋友,而且还与之有着经济上的利害关系,但是他更忠实于音乐艺术,对于任何真正的艺术家,他不能不表示衷心的欢迎。最后,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小施特劳斯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地示意,请大家安静下来,乐队重又奏起柔和的乐章。当轻柔的乐声在夜空中回荡时,听众们面面相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这不是老施特劳斯最负盛名的那首圆舞曲莱茵河畔的迷人歌声吗?在这首乐曲的抒情部分,小施特劳斯又加入了这么一种柔情蜜意随着乐曲的展开,听众逐渐明白了这段插曲的深意。小施特劳斯演奏他父亲的这部作品不仅是作为子女对父辈的敬意,也是作为一种祈求,请求他父亲的宽恕。这使听众们不由得热泪盈眶,甚至男人也不例外。 1848年3月,维也纳爆发了革命。小施特劳斯积极响应,站到了起义者一边。他穿起革命近卫军队长的制服,上街指挥演奏马赛曲。他还创作了许多赋有革命标题的音乐,如自由进行曲革命进行曲街垒之歌等作品,鼓舞人心 。战争末期,为鼓舞士气,振作人民精神,他谱写了一首赞美祖国山河的大合唱歌曲蓝色的多瑙河。作品在初次与听众见面时,却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之后不久,小施特劳斯应邀赴巴黎参加国际博览会,他把蓝色的多瑙河改编为管弦乐曲,并在巴黎首演,这成了这届博览会一大轰动事件。五年后,美国以十万美元的特高报酬邀请小约翰,那一次他在波士顿指挥了十四场音乐会,演出的规模是空前绝后的。每场观众多达十万人,演奏者多达两万人,有一百多名副指挥用望远镜注视着他,协助他指挥。连演奏的开始都是用大炮的轰鸣来宣告的。演出轰动了全美国。小施特劳斯曾说过:“假如我真是天才,我首先将它归功于我心爱的城市维也纳,我全部的力量扎根于维也纳的土壤。维也纳的空气中飘着美妙的音乐,我的耳朵听到了,我的心陶醉了,我的手就把它写了下来。”1899年 6月3日早上伟大的音乐家死于肺病。享年74岁。他给世界留下来大量作品。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蓝色多瑙河等脍炙人口的圆舞曲,以及蝙蝠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吉普赛男爵等轻歌剧。他在音乐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令人永远怀念。(选自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父子,有删节)10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施特劳斯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想长大后做个音乐家,但是父亲却不愿意让他学习音乐,只有母亲支持他,并希望他将来超过父亲。B小施特劳斯在首场音乐会上,因听众的一再要求,他把圆舞曲理性的诗篇竟然反复演奏了十几次之多,表现了听众对音乐的极度疯狂和缺失理性。C维也纳革命时期,小约翰以音乐支持革命,创作了许多赋有革命标题的音乐鼓舞人心,如自由进行曲革命进行曲街垒之歌蓝色的多瑙河等。D赫希作为老施特劳斯的经纪人,组织人去小约翰的音乐会上捣乱,但他却为小约翰的演出鼓掌欢呼起来了,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对老约翰并不忠实。AB项,“对音乐的极度疯狂和缺失理性”文中没有根据,属于无中生有。C项,蓝色的多瑙河不是革命的标题音乐。D项,“对老约翰并不忠实”概括错误。他忠实于老约翰,但他首先忠实的是艺术。11小施特劳斯作为“圆舞曲之王”,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请概括他受人喜爱和尊重的原因。(4分)_【答案】坚持理想,永不放弃。不管父亲如何阻止他学习音乐,他都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梦想。有卓越的音乐才华和伟大成就。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指挥了很多大型音乐会,获得轰动。对家人至情至义。对母亲的爱戴感激和对父亲的理解尊敬让人感动。富有正义感。在维也纳革命期间,他不仅上街指挥,而且创作了很多鼓舞人心的革命作品。12小施特劳斯为世界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成功源于多种因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5分)_【答案】外部环境的熏陶感染:音乐之都维也纳到处都流动着美妙的音乐,加之优美的风景,华丽的建筑等等,都给小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家庭的熏陶影响:音乐之家的影响,使他热爱音乐,父亲的反对给了他耿直倔强的个性,父亲的成功也给了他前进的动力,母亲的支持给了他温暖和信心,特有的家庭环境促使他成长为一名著名的音乐家。由于环境的影响,小约翰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而且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长大后也要当音乐家。小约翰靠自己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音乐,组建乐队;靠自己的卓越才华和勤奋创作,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11分)【导学号:52662086】夜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篇以明月夜中,乐伎弹琴写起,“紫袖红弦”暗示出弹筝者的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B首句以“明月”点“夜”。“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倘若“举酒欲饮无管弦”那是不免“醉不成欢”的,可以让读者联想到浔阳江头的那个月明之夜。C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是说弹奏者夜间独处,无人欣赏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D夜筝中的弹筝人未能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只是“暗低容”。这三个字是完全陶醉于音乐之中的意思,能使人想象无穷,她应该不像琵琶女那样有一本心酸史,而是个沉醉于音乐的快乐的乐伎。E“别有深情一万重”是说筝声传达的感情丰富,让人感受到乐声的美妙和弹筝女技艺的高超。CDC项,不是“夜间独处,无人欣赏”,因为最后一句就是听众的感受。D项,她应该像琵琶女一样,有一本心酸史,旧时乐伎大抵都有一本心酸史,“暗低容”意思是愁容满面的样子。14本诗和琵琶行描写音乐的角度有何异同?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_【解析】对事物的描写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解答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做分析,并找出具体的诗句做例子。【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音乐的美妙。(1)两首诗都选取了一个无声的顷刻,侧面表现乐声的美妙,本诗的“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均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去领悟想象那乐声的全部的美妙。(2)都通过听众的感受或表现侧面烘托音乐的美妙。琵琶行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周围的环境和听众的表现侧面烘托音乐的效果,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陶醉在琵琶弹奏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中。本诗中“别有深情一万重”也是通过听众的感受,烘托了音乐的丰富感情。不同点:琵琶行还正面(直接)对乐声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运用复杂而又连贯、贴切而又优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比如嘈嘈急雨,切切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声如裂帛,无不是新颖贴切的比喻,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不仅使人想见其声之清脆,进而还会产生乐声如珠玉般圆润的感觉。(能举出例子即可)而本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三、语言运用(15分)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5分)【导学号:52662087】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_。在我国古代社会,_。 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 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_。人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_【解析】句尾是句号,且前句关联词是“既”,表示此句是“又”开头,而且是人文音乐教育的作用;句中,前句中关键词是“古代社会”,后句是孔子对音乐作用的肯定,据此可推测出此处应是音乐教育在古代的地位;句的内容可从前句“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和后面的音乐教育的结果中得出。【答案】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1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3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年轻人在家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则要敬爱顺从兄长。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的孝文化,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在家时才需要好好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才需要敬爱顺从兄长,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不是只有在家时,才需要孝顺父母。_。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先根据表推断的词语,如“只有才需要”“如果就会”,找出表推断的句子,再参照的方式说明即可。【答案】不是只有出门在外时,才需要敬爱顺从兄长不是做到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顺从兄长,就一定会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17请从贝多芬、曹雪芹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4分)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答案】(示例)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18下列句子中,一些表述不太得体,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导学号:52662088】(1)我们是好朋友,无论你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2)你一向善于动脑筋,“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你的意见对我们肯定会有帮助的。(3)某大学的党委书记在一次会议上请一位教授发言时说:“彭教授,请你抛砖引玉,为大家说几句吧。”(4)评委会的成立得到了国内高水平科学家的鼎力支持。许多著名专家纷纷颔首允诺,忝列其间。_【解析】(1)“鼎力”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2)“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谦辞,不可用来指别人。(3)“抛砖引玉”是谦辞,不可用于别人,此处可改为表示敬意或认可的话语。(4)“忝列”是谦辞,是说自己能力不够,位列其中,使同行人受辱。【答案】(1)“鼎力”可改为“全力”;(2)“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可改为“思维活,点子多”;(3)可将“请你抛砖引玉”改为“您德高望重”;(4)“忝列”可改为“位列”。四、写作(5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和重臣曾国藩到玄武湖赏荷,他们各自坐了小船下到湖里,船并无差异,但是曾国藩一个姓张的手下为了凸显曾国藩的尊贵,竟然弄了一顶小帷帐罩在小船上,以避免曝晒,但由于小帷帐会被高高的荷叶牵绊,因此,这只小船只能绕荷花而行,而俞樾虽然顶着烈日,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分析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故事型的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在明确了故事的寓意的前提下,选取自己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一个意旨来写作。曾国藩的小船因为罩了帷帐,虽说既避免了暴晒,也凸显了他的尊贵,然而,小船因为帷帐而被高高的荷叶牵绊,只能绕荷花而行,结果无法划入藕花深处,他自然不能零距离地亲近荷花,也就不能得享赏荷的乐趣了。而俞樾的小船虽说没有帷帐遮挡烈日,但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他当然也就能够饱览荷花,极尽赏荷的乐趣。这个故事可供立意的角度很多,包括:得与失。目标与途径。成功与付出。真正的帮助。名利与负担。可以从中选定一个写作素材最多、最好驾驭的立意来写作。【参考例文】小议“舍”与“得”曾国藩与俞樾到玄武湖赏荷,各坐小船下到湖里,曾国藩的小船罩了帷帐,这使他自己避免了烈日的曝晒,也更凸显了他的尊贵。然而殊不知,小船因为帷帐受到高高的荷叶的牵绊,只能绕荷花而行,结果无法划入藕花深处,他自然不能零距离地亲近荷花,也就不能得享赏荷的乐趣了。而俞樾的小船虽说没有帷帐遮挡烈日,但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他自然也就能够饱览荷花,极尽赏荷的乐趣了。曾国藩有了帷帐,得到了荫翳,得到了尊贵,却失去了赏荷的乐趣;而俞樾没有帷帐,未得到荫翳,未得到尊贵,却获得了赏荷的乐趣。世间事就是如此,没有舍弃,也就无所谓获得。“舍得”,有时候确实是有“舍”方能有“得”,无“舍”则无“得”。从古至今,有无数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体悟。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时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的爱情;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舍弃了君王一时的尊严,忍辱苟活,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的反思、十年的历练,他又重新夺回了天下;东晋的陶渊明,毅然放弃了当时世人竞相追逐的功名利禄,回归园田,过上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隐士生活,才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司马迁舍弃了尊严,没有选择体面地死去,而是怀着更为强烈的忧愤之情写成了史记,完成了一部任何历史书籍都不能与之媲美的恢弘史诗;钱学森舍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阻碍,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得到了国人的赞颂;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捷克和波兰时,面对犹太死难者的纪念碑,他放弃了总理的身份,双膝下跪,虔诚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忏悔,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确实,很多时候,舍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懂得舍弃的人往往会有大收获。人生在世,兴衰荣辱,是非成败,皆在取舍之间。舍得执着,才有爱情;舍得投入,才有财富;舍得付出,才有朋友;舍得欲望,才有幸福;舍得微笑,才有和谐;舍得酒色,才有健康;舍得世俗,才有洒脱。有舍才有得,不舍则不得。舍得之妙,存乎一心。【点评】本文最大的成功在于紧扣材料来确定主旨。本文有完整的引论、本论、结论。遵循“起承转合”的顺序行文,思路明晰,结构严谨。文章以丰赡的事实和融入哲思的具体分析,极大地增强了论述的说理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