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题五(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011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题五(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题五(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题五(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理综模拟测试卷五生物试题、选择题1.1.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高尔基体可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与运输,是物质运输的枢纽B.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 细胞有氧呼吸不一定要在线粒体中,但都能合成ATPD. 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氧化分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识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明确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详解】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将内质网合成的多种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并分门别类的运送到特定部位或细胞外,内质网上合成的脂质也要通过高尔基体向细胞质膜等部位运输,因此是物质运输的枢纽,A正确;细胞膜的上的糖蛋白对于动物有保护润滑的作用,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也和其有关,因此癌细胞易扩散主要就是其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B正确;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不管有氧呼吸的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还是线粒体外,均能合成ATP,C正确;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及“消化系统”,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的结构及功能,要求学生识记高尔基体的功能,识记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识记溶酶体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2.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酶都含有N元素,酶能够为底物提供能量,从而让反应更容易进行B. 由于酶的专一性,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C. 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下保存,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D. 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所有的酶都含有N元素,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让反应更容易进行,A错误;由于酶具有催化作用,且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B错误;在低温(04)下,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酶的活性可以升高。因此,酶制剂适宜在低温下保存,C正确;过氧化氢很不稳定,在温度升高时易分解,因此不可用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探究酶的最适温度,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和特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3.3.关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Na+就会释放出来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有些激素也能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D.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在相邻的细胞间起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二者又是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详解】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并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A错误;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错误;有些激素也能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如肾上腺素可作为神经递质,C正确;有些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这些激素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如性激素,D错误。【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掌握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联系。4.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C.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D.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可以自我复制和控制生物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留在外面,经过搅拌、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B错误;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C错误;由于注入噬菌体的DNA后,经过DNA复制及合成蛋白质外壳,最终产生了大量的新噬菌体,所以本实验结果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DNA可以自我复制和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及其繁殖过程,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及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5.假设在某牧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牛摄入体内的能量为x,牛粪便中的能量为28%x,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6%x,则A. 贮存在牛体内的能量为48%x B. 牛同化的能量为72%xC. 由牛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28%x D. 由牛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54%x【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某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向。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 摄入上一营养级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 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最高营养级除外)= 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详解】贮存在牛体内的能量=牛的摄入量-牛的粪便量-牛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x-28%x-46%=26%,A错误;牛同化的能量=牛的摄入量-牛的粪便量=x-28%x=72%x,B正确;本题中由牛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知,而28%x是上一个营养级即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由牛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属于贮存在牛体内的能量的一部分,由A的分析可知,储存在牛体内的能量为26%,因此由牛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小于54%x,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识记各营养级能量的几个去向;理解摄入量不等于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同化量的一部分,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6.6.下列有关盐酸在实验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 检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吡罗红结合B.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盐酸与酒精混合使用为了植物组织细胞分离C.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加入盐酸为了设定酸性环境D. 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过程中,加入盐酸后,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对比总结高中课本中使用盐酸的实验,掌握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及作用。解题时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最后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作答。【详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检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甲基绿)与DNA结合,A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进行解离,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离开,B正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单一变量是pH,因此要设定酶促反应溶液的pH,即设定溶液的酸性环境,C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这种化学物质为促胰液素,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酶活性探究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激素的发现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二、非选择题7.7.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植物体吸收光能的色素,除存在于叶片的一些细胞中外,还存在于_。暗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是_。(2)当光照强度很弱时,该幼苗总光合速率只受光照强度的限制,而对一定范围内的CO2浓度变化及温度变化不敏感;图中_段支持了此观点。(3)限制D点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_。写出图中D点时水稻幼苗叶肉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_。【答案】 (1). 幼嫩的茎和果实等器官的一些含有光合色素的细胞 (2). ATP (3). OC (4). 温度、矿质元素的含量等 (5). C6H1206+6H20+6026CO2+12H2O能量【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图中曲线表示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总光合速率的影响,其中OC段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只有光照强度。【详解】(1)植物体吸收光能的色素,除存在于叶片的一些细胞中外,还存在于幼嫩的茎和果实等器官的一些含有光合色素的细胞。暗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于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2)据图可知,OC段不管温度与CO2浓度有多高,总光合作用速率却没有提高,说明当光照强度很弱时,该幼苗总光合速率只受光照强度的限制,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其他环境因素无关。(3)对于D点来说,已达到了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且CO2浓度较高,因此限制D点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温度、矿质元素的含量等。D点时水稻幼苗叶肉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为:C6H1206+6H20+6026CO2+12H2O能量。【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明确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反应式。8.8.糖酵解增强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征,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葡萄糖摄取明显增加,且代谢活动强的癌细胞摄取量大。在癌细胞培养中,荧光类似物 2-N-2-脱氧葡(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吸收存在竞争性(如下图所示)。细胞中荧光信号强,表示细胞吸收的2NBDG多。现有甲、乙两种不同的乳腺癌细胞,且甲的代谢强度大于乙。欲验证这两种癌细胞的代谢强度及两种葡萄糖的吸收存在竞争性,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用具:甲种乳腺癌细胞,乙种乳腺癌细胞,细胞培养液,普通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2NBDG,培养皿若干,CO2培养箱等。(注:荧光测量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1)完善实验思路 取若干培养皿,均分为4组。各组加入的试剂和接种的细胞如下表:组别ABCD说明细胞培养液普通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表示加入2NBDG溶液“”表示不加甲种乳腺癌细胞-乙种乳腺癌细胞-_; _。 (2)预测实验结果:_组细胞中荧光最强,_组细胞中荧光最弱。(3)根据实验结果,请从细胞结构的角度推测,癌细胞培养时,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吸收会发生竞争的原因是_。【答案】 (1). 各组置于温度等条件适宜的CO2培养箱培养 (2). 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强度,并作记录和统计分析 (3). C (4). B (5). 细胞膜上转运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是同一种【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普通葡萄糖的吸收量越大,荧光类似物2-N-2-脱氧葡萄糖(2-NBDG)的吸收量越小;癌细胞培养时,由于细胞膜上转运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是同一种,因此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吸收会发生竞争。(1)实验思路:取若干培养皿,均分为4组各组加入的试剂和接种的细胞如表;各组置于温度等条件适宜的CO2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强度,并作记录和统计分析。(2)根据题意可知,“甲的代谢强度大于乙”,AB实验进行对照,A组的放射性强,B组的放射性弱;CD实验进行对照,C组放射性强,D组的放射性弱;而CD两者未加普通葡萄糖,因此CD两组的放射性普遍高于AB两组,即C组最强和B组最弱。(3)根据实验结果,从细胞结构的角度看,癌细胞培养时,由于细胞膜上转运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是同一种,因此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吸收会发生竞争。【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确定普通葡萄糖的吸收量与荧光类似物2-N-2-脱氧葡萄糖(2-NBDG)的吸收量之间的关系。9.9.鱼类的体色是由鱼体内色素细胞的多少、分布的区域、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状态等因素共同决定的,鱼的体色经常会随生长发育及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有些鱼类体色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鱼类的眼和松果体中感受光照刺激并产生兴奋的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_,鱼类体色的变化是_调节的结果。(2)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经过_的运输,与体表黑色素细胞上的_结合,从而影响体表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导致体色变浅。这表明,激素使靶细胞_发生变化。(3)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还可参与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互为_关系,因为该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可以_,从而血糖浓度升高。【答案】 (1). 感受器 (2). 神经一体液 (3). 体液(或血液循环) (4). 特异性受体 (5). 原有的生理活动 (6). 协同 (7). 促进糖原的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故鱼类的眼和松果体属于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光的刺激后,产生兴奋,沿着反射弧传递,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传送到体表黑色素细胞,使体表颜色变浅。此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详解】(1)动物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鱼类的眼和松果体中感受光照刺激并产生兴奋,因此其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据题意可知,鱼类体色的变化过程中既有感受器的参与又有激素(肾上腺素)的参与,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结果。(2)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激素通过体液(或血液循环)的运输,最终与靶细胞(体表黑色素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影响体表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导致体色变浅。这表明,激素可以影响靶细胞的生理活动,使靶细胞的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3)肾上腺素还可参与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浓度,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为协同关系。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原理是促进糖原的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血糖浓度升高。【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0.10.正常水稻叶为绿色。科学家发现两突变植株,一株为白色条纹叶,一株为黄色叶。科学家做了如下的三组杂交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亲代绿叶白色条纹叶绿叶黄色叶白色条纹叶黄色叶F1全为绿叶全为绿叶全为绿叶F2绿叶:白色条纹叶=3:1绿叶:黄色叶=3:1绿叶:白色条纹叶:黄色叶=3:1:1请回答:(1)白色条纹叶相对绿叶为_性性状,白色条纹叶和黄色叶的遗传符合_定律。(2)用实验一的F2中绿叶和实验二的F2中绿叶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_。(3)在实验三中,F2中绿叶的基因型有_种,能稳定遗传的类型占F2的比例是_。F2中白色条纹叶和黄色叶相互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利用现有的品种,如欲得到更多样的叶色类型,最合适的育种方法是_。【答案】 (1). 隐 (2). 基因自由组合 (3). 绿叶 (4). 4 (5). 1/15 (6). 绿叶:白色条纹叶:黄色叶=2:1:1 (7). 诱变育种【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F2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显隐性状,判断叶色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根据实验一可知,绿叶与白色条纹叶杂交,后代全为绿叶,说明白色条纹叶相对绿叶为隐性性性状;白色叶片不能存活,实验三中F2代出现绿叶白色条纹叶黄色叶=311=933,说明白色条纹叶和黄色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实验一的F2中绿叶和实验二的F2中绿叶含有不同的显性纯合基因,杂交后代为双显性,表现型是绿叶。(3)在实验三中,F2中绿叶的基因型有4种,能稳定遗传的类型占F2的比例是1/15。F2中白色条纹叶基因型可记作1/3AAbb、2/3Aabb,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2/3Ab、1/3ab,黄色叶基因型可记作1/3aaBB、2/3aaBb,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2/3aB、1/3ab,白色条纹叶和黄色叶相互杂交,后代绿色叶比例为(2/3)(2/3)=4/9,白色条纹叶比例为(2/3)(1/3)=2/9,黄色叶比例为(1/3)(2/3)=2/9,白色叶比例为(1/3)(1/3)=1/9(致死),绿叶白色条纹叶黄色叶=211。(4)利用现有的品种,如欲得到更多样的叶色类型,最合适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白色叶片和白色条纹叶不同,白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株不能存活。(2)由实验三中F2代出现绿叶白色条纹叶黄色叶=311联想到933,判断白色条纹叶和黄色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11.11.牛羊等反刍动物可以消化秸秆,原因在于其胃部、盲肠等处有丰富的纤维素分解菌。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在实验前,需要使用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目的是_;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填序号)_。酒精灯 培养皿 接种环 无菌水 显微镜(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_发生这种反应。若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发现以某种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则表明此种菌为纤维素分解菌。(3)研究人员欲将筛选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大量培养,应选用_培养基(填“液体”或“固体”),并以_为唯一碳源;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恒温培养箱中的温度约为_(填“4”“20”或“35”),原因是_。【答案】 (1). 高压蒸汽灭菌 (2). 检测培养基平板是否无菌 (3). (4). 纤维二糖、葡萄糖 (5). 透明圈 (6). 液体 (7). 纤维素 (8). 35 (9). 三个温度中,35最接近纤维素分解菌的生活环境(牛胄的温度),利于该菌生长繁殖【解析】【分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也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所加刚果红要进行灭菌,以防杂菌的侵入,影响纤维素分解菌菌落的形成;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灭菌。【详解】(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在接种前看,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是否无菌;在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涂布器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接种环;菌落是肉眼可见的,不需要使用显微镜,故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不需要。(2)刚果红染色法特指纤维素的染色法,刚果红能把纤维素染成红色复合物,对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无作用,即刚果红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3)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其中的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只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很好地生存,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同时振荡培养可以保证充分供氧,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所以可以起到对纤维素分解菌的富集作用,获得大量的菌体,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恒温培养箱中的温度约为35,其原因是三个温度中,35最接近纤维素分解菌的生活环境(牛胄的温度),利于该菌生长繁殖。【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方法,识记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2.12.草莓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水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长期种植会使病毒积累在体内,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下图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草莓脱毒苗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外植体能够形成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_。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取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2)是脱分化过程,细胞脱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_而转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是_过程。(3)研究表明,多倍体草莓产量高于二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多倍体草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_药剂)处理草莓的愈伤组织,再经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二是利用_(药剂)诱导草莓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后,再经组织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这种育种技术被称为_技术。【答案】 (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茎尖(或芽尖或根尖) (3). 植物分生区附近(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4). 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5). 再分化 (6). 秋水仙素 (7). 聚乙二醇(PEG) (8).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及过程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应用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草莓脱毒苗的过程,其中外植体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愈伤组织通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的过程。(1)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称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外植体能够形成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取茎尖(或芽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植物分生区附近(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2)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叫脱分化。是再分化过程,再分化是指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再分化出胚状体,形成完整植株。(3)秋水仙素可以诱导产生多倍体,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草莓的愈伤组织,再经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也可以利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草莓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后,再经组织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这种育种技术被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中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确定各个过程的名称,明确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