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8774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现在由我代表全组老师对五年级数学上册做有效研读,高效教学的教材解读。我将从“数学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编写体例及编写特点、五年级数学地位和教材内在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教学及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方面进行阐述。一、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基于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我们制订了课程目标。2、 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了解鸡兔同笼问题。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空间与图形: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2、 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 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统计与概率:1、 能结合具体实例,设计一个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2、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数据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实践与综合运用:能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并应用体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黄金比”的相关内容,会运用比的知识设计图案。 以上是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在长方体知识的学习中。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4、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分析、判断和做出决策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解决问题目标:1、运用分数四则运算和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2、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三、教材编写体例和编写特点 教材按照“单元小节标题、例题、自主练习、我学会了吗”的编写体例,继续保持和延续了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版块式”的编排结构、体现 “丰富,多样化”的 内容,“以学生为主,以体验代讲。”的教法,思想上“渗透化思想”的编写特点。本册九个单元,五个单元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校园生活,如:反映学生小制作的“小手艺展示、布艺兴趣小组”反映学生视力的“保护眼睛”等。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有效揭示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教材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实现数学教育的多维价值。如:通过关注污染、人体的奥秘、中国的世界遗产爱护眼睛等单元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自我、了解国情、认识世界,从而感受到数学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和符号。四、五年级数学地位及本册教材知识结构逻辑关系第一学段小学(13年级)主要是学生的兴趣培养,第二学段小学(四、五年级)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第三学段初中(69)年级,是巩固上升阶段,五年级数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教材安排了75课时,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在本册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包括:分数加减法(二)、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与生活共5个单元,稍后我将重点介绍这5个单元的内容。 空间与图形领域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方向与位置2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可能性、统计 2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包括:有趣的溶解现象、美的奥秘。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二)这是已学知识、本单元知识、后续知识示意图。(见投影)传统的教材,是将约分与通分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分离开来进行编排。而这册教材是将约分、通分内容分别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加以整合放在同一个单元学习,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约分和通分的知识运用到计算中,更利于学生体会约分、通分在分数加减计算中的作用。教材注重学习计算和解决问题,联系紧密。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在编排上,没有出现计算方法、法则之类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自己领悟到具体的计算方法,而不是呈现在书面上。这样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第三单元分数乘法教学重点是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在教学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解决问题,分为两类,一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在自主练习中适当安排了一些已经学过的整、小数的实际问题,但数据改换成分数。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类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它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还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基础,所以必须使学生掌握好。第五单元分数除法教学的重点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计算方法的学习注意,一定要在学生对算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最好能够达到水到渠成。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总结算法之后,一定要做到及时的巩固。6单元比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同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比、分数、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比的应用方面主要引导学生将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学会解答方法。第八单元混合运算分析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及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分析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有关分数问题的策略。第二单元教学重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计算,难点是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第四单元可能性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有趣的活动和直观图示进行学习。第七单元方向与位置重点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用角度表示方向。第九单元统计,教学时让学生经历“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调查表记录数据将数据进行整理借助统计图描述数据呈现研究成果”的全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小课题研究的方法。五、本册教材教学建议1、恰当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过多,要考虑数学知识自身的规律,以及本班学生的基础与能力。2、树立单元教学思想,在重点例题上下工夫。教学时不可平均用力,要抓重点章节,抓重点例题,对这些核心的知识点,要从课时、精力、训练量上重点投入,例如:分数乘法单元中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是这个单元的重点,重点知识学会了,其他内容就便于掌握了。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例如:分数乘法单元中教学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4、基于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学时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自学指导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评价建议: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准确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文本资源 , 合理正确的使用五上教师教学用书,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提高采用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2、信息技术资源: 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下载富有参考价值的实例和课件,并加以改进,使之适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或根据需要开发音像资料,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3、社会教育资源 邀请有关专家向学生介绍数学在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发展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工程技术、数学史与数学家的故事和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资源。总之,教材是有限的,但解读是无限的,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在研读中,我们始终遵循“接纳比较质疑完善超越”的方法进行研讨,最后,我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如果能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成一种礼物来领受”。我的解读到此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