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0讲 经济体制改革模拟演练 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72696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0讲 经济体制改革模拟演练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0讲 经济体制改革模拟演练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0讲 经济体制改革1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C)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解析题目中“1956年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的现象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故本题应选C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分别通过合作社、人民公社等形式加强管理,故A项的表述错误;市场经济建立于改革开放以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56年”,故排除B项;D项的表述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符,故排除。2(2018邢台)1979年,安徽来安县粮食增产44%,其中包产到户的队增产37%,包干到组的队增产125%,包产到组的队增产34%,仍然以队为基础,搞“大呼隆”的队减产67%。这说明 (B)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D基层乡镇政府设置开始革新解析材料显示包产到户的队粮食增产幅度最大,实行集体经济的“大呼隆”还减产,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C项是1953年1956年;D项是1978年以后。3(2016全国卷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B、C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D项内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B、C、D三项均排除;从题干信息可知,与1975年相比,1980年的多种农作物产量有很大提高,这与中共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在这一体制下,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故A项符合题意。4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据此判断当时 (C)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B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C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D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解析根据“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75号文件”特别强调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反映出仍有部分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有疑虑,这些表明改革仍然面临着阻力,故C项正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故D项错误。5(2017海南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A)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解析材料信息“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表明了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6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B)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解析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在国家干预经济崩溃后权力下放到省,治标不治本,不能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及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缓慢,形势严峻,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故B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政府干预、制定经济计划的政策已经彻底破产,故C项错误;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材料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