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7 我们的民族精神(押题专练).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890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7 我们的民族精神(押题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7 我们的民族精神(押题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7 我们的民族精神(押题专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7 我们的民族精神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些体现()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ABCD【答案】D2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络爆红。如果说该片有什么地方冲击了广大观众,那一定是凝结在器物上的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匠心,也就是“工匠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凝聚着坚定踏实的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体现激发了人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ABCD【答案】B【解析】社会实践是“工匠精神”的根源,故说法错误;“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表现,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故说法错误。运用排除法,本题正确答案为B。3无论身在何方,家乡是始终牵着你的那根红线,每个人都会希望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特别节目,记者们用话筒记录着人们对家乡巨大变化和幸福生活的话语,也同时勾起了人们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谁不说俺家乡好特别节目活动()有利于彰显节目文化内涵,打造国人共享的精神家园能够让特别节目完全适应现代生活,滋养人们的心灵实现了与时俱进,确立了国庆节日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ABCD【答案】D4“青年”与“爱国”,从来都不是相悖的关键词。青年人只是想时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因循守旧,不随波逐流,追求独立思考、个性创造与大胆想象,这恰恰是当代青年的最宝贵之处。当然,当个性表达遇到国家与民政,应以信念、理想与担当为前提。这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BCD【答案】D【解析】材料只是强调青年人应当爱国,但没有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不选;材料表明公民应当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没有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不选,正确;“当个性表达遇到国家与民政,应以信念、理想与担当为前提”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正确。5有分析人士指出,“颜色革命”给相关国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颜色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西方文化入侵在“颜色革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播加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挥“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ABCD【答案】C【解析】说法错误,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该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要抵制西方腐朽、落后文化,而不是全部西方文化,故排除;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6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她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行。对女排精神理解正确的是()历久弥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诠释和具体表现顺应时代,展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理论,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ABCD【答案】A7在山河破碎、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像刘胡兰这样的少年英雄的诞生有其时代特殊性,但少年英雄们身上无私忘我、舍身为国的优秀品质纵然穿越千载仍历久弥新。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都是下一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这是因为英雄品质()在不同时代环境下会有不同要求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基础能够转化为民族前行的强大动力ABCD【答案】A【解析】强调的是英雄品质的特征,不是坚持英雄品质的原因,排除;英雄品质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正确;共同的社会实践是维系人民共同生活的基础,不选;英雄品质能够转化为民族前行的强大动力,正确。故本题选A。8今天的社会环境和雷锋精神产生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但雷锋精神依然在中华大地上绽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这是因为雷锋精神()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能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ABCD【答案】C【解析】今天的社会环境和雷锋精神产生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但雷锋精神依然在中华大地上绽放,这是因为雷锋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正确且符合题意;雷锋精神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之一,不能全面反映其基本内容,说法错误;雷锋精神能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而不是智力支持,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9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点观看辽阔的国土,自然地理牵动人文历史,尽览锦绣中华,带给观众一个普通视角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这些奇观或掩藏在人类无法通过陆路到达的区域,或被日常生活所遮蔽。该片播出后广受好评,增进了很多人对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国土的热爱。航拍中国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魅力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内涵该纪录片蕴含的价值理念点燃了人们的爱国情怀该纪录片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全面再现了中华文化ABCD【答案】A10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其具体内容是永恒的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ABCD【答案】D【解析】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不能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不选;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正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正确。故本题选D。1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座让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历史丰碑。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一精神()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C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D是对伟大的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和生动诠释【答案】C【解析】A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D夸大了这一精神的作用。题目中,长征创下的奇迹说明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故C入选。12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奋起抗争,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这个坐标()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能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BCD【答案】C13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A B C D【答案】D【解析】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并不只是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故错误,正确。题中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正确。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A B C D【答案】A15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体现了()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爱国主义,始终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A B C D【答案】D【解析】刚健自强、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进取;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指向史书典籍;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 1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引用这句名言,强调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教训。下列与这句名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致的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A B C D【答案】B【解析】题干观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勤劳勇敢;体现自强不息与勇敢精神,为法治思想,与材料名言含义不一致,排除;观点都体现出勤劳勇敢,故符合题意。 17爱国永不过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根基。我们应关注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精神内涵,铭记历史、奋发图强,以爱国精神涵养自我。这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正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共同的价值信念是广大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A B C D【答案】C【解析】正确分析了爱国主义的重要作用,符合题意;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科技,不是爱国主义精神,故排除;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 18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可见,弘扬民族精神,必须()A发挥“主心骨”的作用B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D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答案】D19辽宁省雷锋研究会创新文化传播途径,创建“雷锋精神在线”网站、 “中华雷锋号”QQ群、微信群、微刊,通过“微课”为大学生搭建学习互动平台依托网络传递正能量,激发青年人的参与热情。这启示我们()网络文化必将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传递文化正能量的重要手段青年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A B C D【答案】C【解析】错误,网络文化有两面性,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材料不涉及文化产业,不符合题意。 20冀鲁豫精神是冀鲁豫边区的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它内涵丰富,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冀鲁豫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拓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答案】D【解析】“冀鲁豫精神是冀鲁豫边区的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表明冀鲁豫精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不选;中“拓展”的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材料表明冀鲁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符合题意。 21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这一浩然正气()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A B C D【答案】B22习近平、马英九在数百名中外媒体的瞩目下,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岸领导人这一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习近平发表致辞时表示, “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 “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说明两岸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合作难上加难“血浓于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贵和”思想“兄弟亲情”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同胞兄弟”喻示两岸应加强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A B C D【答案】C【解析】是对两岸关系及前景的错误分析,故排除;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故错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体现出两岸的和睦团结,即反映“贵和”思想,故正确;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也说明两岸之间要加强团结,故正确。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国家举行系列活动以弘扬抗战精神。同时,各地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结合当地抗战历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抗战精神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进行分析说明。【解析】一是明确分析说明的指向,即抗战精神的作用,而且是对民族精气神的作用;二是注意知识范围,站在整个文化生活分析问题,需要从文化的实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精神力量、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等角度调动知识。【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传统文化是维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抗战精神能够激起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包括抗战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4国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为表达“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是要更好地激发起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答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有利于我们在回顾历史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有利于唤起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增强团结意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有利于为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使民族精神更加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