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791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道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的正确位置。)1.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土,士臣皂。”这充分表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等级关系严格B世卿世禄C神化专制王权D家国一体2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材料最能说明,西周()A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C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D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3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表明当时()A权责分明B唯才是用C家国一体D官员繁多4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A中书省是中央的审议机构B门下省是中央的决策机构C唐太宗旨在避免决策失误D唐中央行政效率大大下降5某学者说:唐朝那是个火热的时代,是个经常亮肌肉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这里“改变自己的命运”途径是()A秉承祖上权位B参加科举考试C投入豪门家族D依赖高官举荐6中国古代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监察系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监察官。下列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A御史大夫、刺史B三司使、刺史C监御史、枢密使D御史大夫、节度使7伯克里大力鼓励开展学术研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人不论贫富都能到剧场观看戏剧表演,这一措施()A促进民主政治繁荣B反映维护奴隶主阶级本质C基本没有得到贯彻D严重危害了雅典民主政治8雅典的移民异邦人并没有民主权利,但许多人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雅典的满意和忠诚;这说明古代雅典()A异邦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B民主政治运作成效获得公众认同C民主政治难以保障公民个人自由D异邦人不得随意离开城邦9.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七款规定:精神病人因无保佐人时,对其身体和财产由族亲保护之;无族亲时由宗亲保护之。浪费人(不善于保管和喜欢随意挥霍财物的人)不得管理其财产,应由其族亲为他的保佐人。这主要反映出十二铜表法A. 渗透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B. 有利于保护贵族私有财产C. 保留了习惯法的残余理念 D. 以处置经济财产为核心内容10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部长是首相的助手。只要得到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材料的描述符合于()A17世纪中期之前的英国B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C18世纪晚期以来的美国D19世纪后期开始的德国11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这次转型的标志是()A查理一世被处死B权利法案颁布C责任内阁制确立D1832年议会改革12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此,美国实行()A联邦制B三权分立C共和制D两党政治131952年杜鲁门总统命令商务部长将某些钢铁企业置于联邦政府的管制之下,不久,最高法院裁决杜鲁门发布的这一行政命令违宪。据材料可看出,美国()A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B总统无权签署上述行政命令C最高法院正常行使自身的权力D司法机关的权力高于行政权14欧洲文明扩张史中说:“从欧洲的总体看,甚至到19世纪下半叶仍远不能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都实现了英法式的近代民主。而且民主的体制与民主的精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了议会制,是说有了民主的形式,不等于说有了民主的内容。”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A1689年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875年法国宪法D1871年德国宪法1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表明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下列条款中,最具有该宪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16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于()A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被全面系统揭露出来B武装夺取政权成为无产阶级夺权的必由之路C各国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有了强有力的平台D世界政治文明的走向从此有了新的理论蓝图17“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材料认为巴黎公社()A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基础B建立了工农联盟的新政治制度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是无产阶级专政一次伟大尝试18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这反映了临时政府()A因决策失误导致失去民心B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C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D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19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郭士立 1831 至 1833 年曾三次进入中国沿海诸省搜集政治、军事和商业情报,并向沿岸居民散发大量宗教宣传品。这三次航行的经历,使得他深切地感到,打开中华帝国的大门已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他要为“摧毁横隔在中外人民之间的城墙”而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推进中国人思想近代化C消除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偏见D在华进行文化精神渗透20“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段话反映出()A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改变,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B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人民比清末更爱国C五口通商对中国并没有危害,而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交流D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反映一定的时代思想与社会现状2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22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23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A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B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C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D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24“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A驱逐满人B汉人掌权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25辛亥革命“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这是指辛亥革命()A结束了封建帝制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6观察下图,对图中历史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进攻长沙是为掩护起义主力向井冈山转移B起义部队转向农村是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C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道路27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28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项目 中共党员 民主党派 无党派 工人 农民 解放军 归国 华侨 少数 民族 妇女 人数 668 274 284 100 63 60 30 177 147 比例 5448% 2285% 2316% 816% 514% 489% 245% 1443% 1199% A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291952 年底,新中国宪法起草工作开始启动,毛泽东亲自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并要求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1936 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 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1913 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 年曹锟宪法,1946 年蒋介石宪法,法国 1946 年宪法。材料表明 1954 年宪法的制订()A主要受苏联宪法的影响B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C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D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30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改造发展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反映出中央人民政府()A实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B分期对西藏各地区实行援助C让西藏人民自己治理西藏D以实现西藏发展为首要任务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客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客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 在1377年到1904年间获取进士的人中有42%来自下层社会。这种流动作为一种吸纳机制,增强了社会结构的弹性,并有利于对社会的驾驭与整合。有学者把科举制度看作是古代联系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 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四民社会的解体与封建等级制的消亡,提高了农工商的地位。人们纷纷从“读书做官”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开始走向广阔的社会。1910年江苏省旧式士人从事实业者占比304%,新学堂毕业生与归国留学生从事实业者更是占比37%。一些士大夫开始办厂经商,如状元出身的孙家鑑、张春等在各地继续续投资办厂。科举制废除后各级各类学堂的大期実兴办,特别是女子教育的出现,扩大了教育对象。此外,新式课堂教学中逐步采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儒家经典只占271%,而数理化等新知识却占729%。这大大便利了近代新式教育的普及。 杨齐福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近代社会的转型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度在古代社会发挥的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废科举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12分)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选择题(30题*2分=60分,)15AACCB 610AABAB 1115BACDA 1620DDDDD 2125ABDCA 2630DDCDA 31 (1)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较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意义: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通过分权与制衡防止了专制独裁,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每点2分, 10分。可酌情) (2)原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身存在缺陷;宪政确立的长期性;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32. (1)作用:拓宽了官员选拔范围,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或社会流动);为统治提供高素质人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有利于宣传和维护儒家学说正统地位;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每点3分,任答四点 12分。) (2)影响: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平等;有利于培养实用性人才;推动近代实业(或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新式教育的兴起,教育范围扩大;促进男女平等(促进女性解放);使教育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有利于近代科技的发展或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有利于思想解放。(每点3分,答四点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