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鸿门宴》4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593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鸿门宴》4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鸿门宴》4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鸿门宴》4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鸿门宴4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 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司马迁与史记,学习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手法。 3、了解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教学重点: 1、学习紧凑地安排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2、归纳掌握五个多义词的义项和两个文言句式的特点。教学难点:1、项羽这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2、“因、如、举、谢、意”的义项和“此也(耳)”“何以” 句 式的特点。 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导入课题: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他是怎样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请看课文板题:鸿门宴解题: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看书第22页“注解”课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生于龙门,二十岁外出考察。元封三年继承父亲的职位,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奋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鲁迅评此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翻译与分析:放课文录音或范读文章,弄清:1、下列汉字的读音:沛公欲王关中wng 毋从俱死也w 毋内诸侯n 孰与君少长zhng要项伯yo 沛公之参乘shng 道芷阳间行jin 沛公不胜杯杓sho2、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距关 通拒 毋内诸侯 通纳 要项伯 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有卻 通隙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通决齐读课文,弄清:课文虽为节选,但结构完整。围绕“宴”组织材料。全文七个自然段,首先1交代鸿门宴的由来;接着2写鸿门宴上的斗争;最后3述宴会后的余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作业: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音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范增说项羽曰(shu告诉) B、范增数目项王(shu多次)C、道芷阳间行(jin小路) D、度我至军中(du测量) 2、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 内通纳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通挡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第二教时 课文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它记载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的场面,成功地塑造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樊哙等的形象。全文以宴会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以杀不杀刘邦的矛盾冲突为主线,细针密缝而又波澜起伏地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个故事是怎样引出来的呢?女同学齐读第一部分,弄清:第一自然段: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扎,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名作动,统治此其志不在小:形作名,小处 财物无所取:没有的未得与项羽相见:表情状,许可,能够 范增说项羽曰:shu劝说,劝告这一段交代了两军驻地及兵力情况,是哪些语句?弄清并翻译。主要写了两件事。请找出每件事的起止:1;2。学生翻译两件事,弄清第一件事写曹无伤告密,挑开了矛盾,是故事的开端;第二件事写范增进言,使刘邦项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是情节的迅速发展.第二自然段: 素善留侯张良:形作动,交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作状,连夜 臣活之:动,使动,使活,(救活) 吾得兄不能举:名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 籍吏民:名作动,登记在册 固不如也:当然 比杀人如不能举:好像 牢苦而功高如此:像,如 沛公起如厕:到,往去 如今人方为刀俎:至于 闻妻言,如被冰雪: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比,及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到,往,去 万事如意:顺,随 如其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如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或者 空空如也:形容词尾,的样子 因言曰:乘机,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欤:于是,就 所谓因人成事者也:依靠,凭借 我欲因之梦吴越:顺着,根据 不如因而厚遇之:乘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因为,由于 陈陈相因:沿袭 于今无会因:原因,理由 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结婚的事,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于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副词,很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现在别人(指沛公);今,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这一段着重写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是项伯夜访,项伯本为报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学生找出起止的地方并翻译。 作者特意交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其作用是交代项伯的身份,说明项伯在项羽集团中占重要地位。这样重要的人物,却在项羽要对刘邦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擅自离开军队为了朋友的安全,而不惜将军事秘密泄露出去。项伯的行动既暴露了项羽集团的弱点,也为后文矛盾的转化埋下了伏线。 “良乃入项王许诺”这是第二个方面。学生翻译,弄清:这些文字是写张良献策,刘邦接纳了张良的建议。刘邦先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这一情节的变化,使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男同学齐读课文第二部分,弄清:第三自然段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使动,使从 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用眼示意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作状,象翅膀一样至鸿门,谢曰: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感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张良入谢曰:道歉 使君谢罗敷:告诉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道歉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推辞,谢绝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感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劝告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衰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意思 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意图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意思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料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态,神情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怀疑,猜疑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尽,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举起 举其一不计其十:提出举出举兵伐徐,遂灭之:发起,发动 戍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举贤任能:推荐 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科举考试举世无双:全部,整个 范进中举:举人第二部分着重写鸿门宴上的激烈斗争,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情节发展的高潮。第三段首先采用的是对话,刘邦来到鸿门宴上向项王谢罪,项王留刘邦饮酒。接着写的是宴席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示意项王杀刘邦,然而项王迟疑不决;最后写范增召项庄敬酒舞剑,刺杀刘邦,受到项伯的阻挠,以剑护刘邦。作业: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B )吾得兄事之 珍宝尽有之为之奈何 臣活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日之事何如此亡秦之续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 / B、/C、/ D、/ 2、选出加横线的字与“吾得兄事之”句中与“兄”活用相同的一项( D )A、 沛公军霸上 B、素善留侯张良 C、范增数目项王 D、常以身翼蔽沛公第三教时第四自然段:刑人如恐不胜:名作动,处罚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作动,使动,使之为王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说来这一段主要写樊哙闯帐,刻画了樊哙这一人物。着重从三个方面刻画:“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言描写,突出其忠勇的性格。“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行动描写,突出其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英武形象。“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外貌描写,也显示了樊哙闯帐后的表情,突出了樊哙这一人物形象。他的一番慷慨陈辞,其意图则是:表明即使刘邦称王关中也是合法的,然而刘邦不这样做,这是对你项羽的极大的尊重,并且还直接指责了项羽“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赏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弄清:这一部分是故事的结局,叙述宴会后的余事,主要写了哪些事?第五自然段:道芷阳间行:名作动,取道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何操”即“操何”,疑问代词“何”作宾语 纪信等人持剑盾步走:古,徒步跑; 今,步行这一段主要写刘邦逃席间道至军,使矛盾趋于解决。第6、 七自然段:间至军中:小路,名作状,从小路 拔剑撞而破之:形作动,击破,击碎 置之(于)坐上:省略介词句 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在哪里吾属今为之虏矣:被,被动句第六自然段主要写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计,暗示着鸿门宴会后的斗争结局。第七自然段主要写刘邦诛杀曹无伤,是故事的尾声,呼应开头。全文围绕“鸿门宴”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依次写了哪些情节呢?学生讨论弄清:全文围绕“鸿门宴”这一中心事件依次写的事件是:无伤告密 范增说羽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项王留饮 范增举玦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沛公出逃 张良入谢项王受璧 亚父破斗沛公除奸作业: 1、语文书第二十五页“研讨与练习”一 2、在下列句子中选出“为”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D )A、臣为韩王送沛公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吾属今为之虏矣 3、选出“去”字的意义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C )A、欲呼张良与俱走 B、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C、相去四十里 D、脱身独去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旦日飨士卒 犒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推辞大礼不辞小让 谦让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责备第四教时齐读全文,弄清课文围绕“鸿门宴”展开,写了哪些人物?课文着力塑造的人物是谁?全文围绕“鸿门宴”这一中心事件,写了项羽、刘邦、范增、项伯、樊哙、曹无伤。在这么多的人物中着力塑造的人物是:项羽: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说明他刚直暴躁,骄傲自满。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说明他毫无主见,头脑简单。谋士范增献计,他先采纳计策,然后又失言。宴席会上,范增举玦示意杀刘邦,项王不应。这说明他刚愎自用。宴席上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说明他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范增指使项庄在宴席上刺杀刘邦。樊哙闯帐,并指责项羽,而项羽却无言以对。这说明他不善辞令。沛公逃亡,张良留谢,他不在意,还若无其事地接受了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经验不足,没有远见卓识,最后由主动变成了被动。由此可见,项羽有许多弱点,不足以成就大事,正像范增所说的“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在作者笔下,项羽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失败英雄的典型。刘邦:项羽大军压境,知道自己无力抗衡,于是身入虎穴,低头谢罪,以平息项羽的怒气,项羽不以礼相待,让其“此向坐”,也不计较。这说明他机智聪敏,能言善辩。他原本“贪于财货,好美姬”,为了帝业,他能克制自己,“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他审时度势,“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在得知项羽要进攻自己的危急关头,他千方百计地想拉拢项伯,说“吾得兄事之”,与项伯会面时,还“秦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想利用项伯缓和与项羽的矛盾,挽回不利的局面。在宴会上,“项庄舞剑”,他知道不可久留,借上厕所的机会,“道芷阳间行”,偷偷流回军中。虽是逃跑,却让“张良留谢”。这说明他狡黠权变,工于心计。张良为他出谋划策,他言听计从,樊哙对他忠心耿耿,他时时带着他。说明他能知人善任,善纳意见。正因为能如此,他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写作特点:1、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文中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问题: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宴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2、 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和项羽 张良和范增作业: 1、语文书第二十五页“研讨与练习”二、三、四 2、写出下列画线词的古今义: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 今,结为夫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事故 今,程度副词“很”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持剑盾步走:古,徒步跑 今,步行未有分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说3、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横线的字的译法:为之奈何? 对这件事我该怎么办呢?不然,籍何以至此? 否则,我怎么会这样呢?何辞为? 为什么还要告辞呢?此天子气也。 这是天子的云气啊。教学后记:附板书设计: 无伤告密 范增说羽 宴前 描写:语言、行动、外貌 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 项王留饮 人物: 鸿门宴 范增举玦 项羽: 刚直暴躁、骄傲自满 宴中 头脑简单、刚愎自用 司马迁 项庄舞剑 不善辞令、经验不足 樊哙闯帐 沛公出逃 刘邦: 机智聪敏、能言善辩 张良入谢 狡黠权变、工于心计 宴后 项王受璧 知人善任、善纳意见 亚父破斗 沛公除奸怎样学习通假字教学目标:1、了解古汉语的特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并掌握通假字,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通假字。 2、通假字按本字读音和释义。教学难点:怎样识别通假字。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课题:我们已学习了许多文言文,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古代汉字。有些字跟我们现在的字一模一样,但读音和意义却完全不同,是不是古代的人写错了。了解这些字对我们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很有帮助。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并掌握板题:怎样学习通假字一、什么是通假字通假:指的是古书上音同、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凡两个读音相同、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就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凡两个读音相同、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就叫做假借。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中的“逝”字,本意作“往”解,而在此句诗中,却是用来代替“誓”字,被替代的那个字“誓”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字“誓”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2、 按本字读音和释义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读音和释义。如“毋内诸侯”一句,“内”字如果按本义作“内部”解,那这句话就无法解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怀疑它是通假字,通过查字典,知道它跟“纳”字相通,如果按“纳”的意思来解,这句话就好理解了。3、 怎样识别通假字通假字的存在,给我们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造成了许多文字障碍。不扫除障碍,阅读就无法进行。而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段文字,我们阅读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按通常意义来解释。解释不通时,想一想,与这个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是否可以解释清楚,然后查古汉语字典来弄清楚它究竟是不是通假字。如果是,就要记录下来,第二次碰到它,就不要再翻字典了。这样不断积累,通假字的问题就能够解决,因为古书中的通假字毕竟有限,常见的就那么几十个,文章读多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4、 通假字举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遍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通座 火伴皆惊惶:通伙对镜帖花黄:通贴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甚矣,汝之不惠:通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通屈风吹草低见牛羊:通现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措五万兵难卒合:通猝(c)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通旋失其所与,不知:通智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通返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 秦王还柱而走:通环作业: 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本字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 卷我屋上三重茅 卷通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 2、找出本期所学课文中的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了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愉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通智,聪明 秦王必说见臣:通悦,喜欢,高兴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通返,返回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猝,突然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通拒,把守;通纳,接纳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些时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座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