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易混易错点归纳讲解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441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易混易错点归纳讲解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易混易错点归纳讲解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易混易错点归纳讲解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易混易错1不同文化内涵的界定 文化在当前有众多的解释和定义,但总体上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和界定文化(如下图):2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的关系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决定了其发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即对人的激励、引导等作用。这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等同于物质力量。3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区别:从起源上看,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文明一般是以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等为开端。从性质特征上来看,文化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既有人类活动积极成果,也有其消极成果。(2)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4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决定作用吗?不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归根结底对社会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是由其自身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5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的情况,也有不同步的情况。(1)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表现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而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大、中学校的入学率较低,特别是在农村,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甚至上不起学。(2)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表现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同步,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却出现了许多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出现在某些新城市,如深圳市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但文化事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6正确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政治、经济决定文化,但不是政治、经济发展了,文化就自然而然提高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2)文化具有反作用,但反作用不等于决定作用和促进作用。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不能等同于反作用。(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我国综合国力的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民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对于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我国先进文化与努力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党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发展,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9文化侵略和文化霸权主义(1)文化侵略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试图用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去取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完全被其他民族的文化同化时,就是这个民族消亡的时候。最高明的侵略就是文化侵略,被灭绝了文化的民族,也就是断了根的民族,必然会干枯,必然会死亡。(2)所谓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否认别国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本国的文化优越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妄图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11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关系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区别交往方式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往过程中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的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思维过程中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它是一种思维框架,本质上是对人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反映联系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相互影响的。交往方式影响思维方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与他的交往活动和交往方式密切相关,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影响交往方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形成以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必然会影响其采取的交往形式,影响其交往活动和交往方式12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远持久的影响的关系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区别含义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 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 角度侧重影响的过程和方式 侧重影响的效果 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期内一般不会改变 注意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革、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三观”也会得到改造,人们的行为和认识活动也会发生变化 要求启示我们要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提高自身素养 启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联系我们长久地生活在某个文化环境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体现的就是潜移默化的特点。当这种影响内化为人们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形成惯性和定式,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3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异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重要内容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或者一定形式的活动,使人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人的主观领域强调优秀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并在这一精神的作用下产生持久的行为表现,主要表现为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侧重点侧重人的主观领域,强调人的主观精神感受侧重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举例文学欣赏、听音乐、绘画赏析、阅读美文、欣赏精美歌舞和电视剧,使人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奥运精神鼓舞奥运健儿不断创造辉煌,激励着国人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和建设中相同点二者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都改造和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迸发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从而丰富精神世界,因此,二者具有统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