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392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 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按题号顺序填涂到答题卷上,主观题用0.5黑色签字笔工整的书写到规定的答题区域,出格或错位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1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B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C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的“乐山乐水”情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B文章第二至四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五段的“生态伦理实践”。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D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B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D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儿子烙的饼 (林华玉)林峰的儿子小帅一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为了给儿子治病,林峰两口子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可儿子到了十岁,走起路来还是东摇西晃,站不稳,口齿也不清,只能断断续续说一些词语,而且一说话,嘴角就会流下一串口水。妻子最终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留下一封信后,逃离了这个家,再无音讯。看着空荡荡的家,看着走路歪歪斜斜的儿子,林峰觉得生活再无颜色。他开始酗酒,每天都把自己灌得烂醉,回到家倒头就睡,沉醉不醒。这天,他再一次大醉而归,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在床上。 不知过了多久,他好像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说:“爸爸,起床,吃饼!”接着他闻到了一股久违的饼香。他睁开惺忪的眼睛,床前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十岁的儿子手里正端着一个盘子,里边有一张冒着热气的饼。他怀疑是在梦中,所以用手指触了一下那张饼,很烫,他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同时,他也清醒了过来,眼前的一切并非做梦,确实是儿子端着一张饼站在他面前,用含混不清的语气说着:“爸爸,起床,吃饼!”儿子会烙饼了?他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低头看去,与其说那是一张饼,不如说是一个丑丑的面疙瘩,一个烧糊的面疙瘩,上面有几片颜色深一些的东西,好像是葱花。儿子很兴奋地说:“爸爸,你最喜欢吃饼,我是跟着奶奶学的,以后,你就可以天天吃饼了!”烙葱油饼是林峰母亲的拿手好戏,林峰一直认为母亲烙的葱油饼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母亲烙的葱油饼又薄又香又酥,味道好极了。母亲在世的时候,因为身体,只从乡下来过林峰家一次,那时林峰对她说:“娘,很长时间没吃到您烙的葱油饼了,您今天给我烙一张吧!”当时,林峰的儿子就跟在奶奶的身后当小尾巴,看着奶奶从面粉袋里舀了几勺面粉出来和好放一旁,然后切好葱花放在碗里,浇上几小勺花生油,拌匀。之后把饧好的面团擀开,擀得薄薄的,浇上油和葱花,再团起来,慢慢擀平,再在平底锅上浇上一层花生油,待油温上来后,把那张擀好的饼放进锅里,时不时地用铲子翻一翻。约莫十几分钟后,一张香喷喷的葱油饼就出锅了。回想起来就是那一次,儿子竟然记住了奶奶烙葱油饼的程序。也记住了爸爸最喜欢吃的是葱油饼,所以给爸爸烙了一张。林峰忽然看到,儿子的小手通红,他一把抓过来,看见儿子的两只小手上有好几个水泡。显然,刚才烙饼时,滚烫的铁锅烫伤了儿子的手,林峰哽咽着说不出话,一把将儿子搂在怀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儿子一边用小手给他擦眼泪,一边说:“爸爸,我不疼,你尝尝,我做的饼,跟奶奶做的是不是一样的?”林峰撕了一块饼放在嘴里,饼有点夹生,里边还有没和开的面疙瘩,但林峰觉得这块饼又香又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饼。他说:“儿子真能干,烙的饼和奶奶烙的一样好吃!”儿子听了,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说:“只要爸爸不喝酒,小帅就天天给爸爸烙饼,妈妈说过,喝酒不好”林峰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搂住儿子,摸着他的头说:“爸爸答应小帅,以后再也不喝酒了。”从那以后,林峰再也没有酗酒。他在附近的工厂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工作很累,但可以照顾儿子。一年后,他把小帅送进了特殊教育学校。小帅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为他对电脑有浓厚的兴趣,后来还专门学习了修理电脑。长大后的小帅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有了一技之长,他找到了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林峰至今仍记得小帅给他烙的饼,正是那张饼让他明白了责任和担当,更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原文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小说详细描述林峰母亲烙葱油饼时的细节,既表现出林峰对母亲烙葱油饼的关注,更是为交代儿子会烙葱油饼的缘由,看似一段平淡的描述,在文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 林峰因家境的破败和儿子的病情自暴自弃,整日酗酒,对生活完全丧失了信心,但儿子在他一次大醉后为他烙葱油饼的举动,彻底打开了他的心结,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C.小说开头一段概括叙述林峰儿子的病情、家境的窘迫、妻子的逃离等内容,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为儿子学会生活、长大成材埋下伏笔。 D. 作品两次描写林峰流泪,这充分说明即便像林峰这样的坚强的人,面对儿子因为给他烙葱油饼而烫伤了手以及儿子劝他不要再喝酒时所说的真诚而贴心的话也会被感动。5. 小说以“儿子烙的饼”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6. 小说的价值不但能给人带来愉悦,同时教人明理,这篇作品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诗文阅读(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7-10题。(16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征见。孝文帝受釐注,上因惑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B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C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D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8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廷尉” 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秦汉至北齐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吏。B“博士”在古代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也指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C中国的“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D“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因为吴廷尉的推荐,被文帝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B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老先生们都无法应答,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C贾谊从长沙被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向他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D文帝又打算封贾谊为列候的时候,他多次上疏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下面指定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5分)(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山寺见牡丹刘子翚【注】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注】刘子翚(hu)(11011147),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11.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写出了牡丹花开时的耀眼夺目,“新”突出了诗人在倦游中看到牡丹的新奇惊艳之感。B. 颔联写牡丹养在公卿家,赏牡丹的也是富家人,“穿”“傍”二字也暗示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C. 颈联表现了诗人年华逝去之愁和难以再回中原之恨,而中原战乱正是诗人漂泊的原因。D. 尾联的“意萧索”是说诗人暮春到山寺寻牡丹,却只看到几朵残花,因此感到意兴阑珊。12. 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1) 劝学中强调君子与普通人相比并没有任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2)韩愈在师说中说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 ”(3)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 ,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渔业方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有所节制,措施上不要”竭泽而渔”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明目繁杂,有谦称、敬称、雅称、俗称、婉称、绰号等等,可谓洋洋大观。这不单是一个简单的称呼,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含。B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报与锐智,我们会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名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惟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D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应对区域范围内的重污染天气,今年将逐渐搭建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建立区域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机制,共同应对区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B“土豪”炫富虽属个人举动,但给社会带来的负能量却不可忽略极容易加剧人们的仇富心理,也助推了“拜金主义”的蔓延。C他生前著作等身,位高名尊,但因为死前不能坚守民族大义,委身敌寇,遭人唾骂。其生荣死哀,让人唏嘘。D这次修志工程前后历时10载,六更篇目,四易其稿,众手共襄,玉成其事,凝聚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心血和关爱,渗透着编修人员的艰辛和智慧。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不仅该剧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B“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C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在(2014)3月28日公布的消息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在前一天通过的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的决议无效,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乌克兰局势。D在庭审中,“秦火火”当庭认罪,认可公诉人指控,承认编造“原铁道部赔外籍旅客3000万欧元”,并对受害人罗援、张海迪等人表示歉意。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BCD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1931/1938/1940年,巴金先后写成了家春秋,三部长篇合称 a,其中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注要线索。小说写了 b、觉新和觉明三兄弟在爱情和婚姻上的不同遭遇。他们的爱情或者刚刚萌芽就 c ,或者屈服于 d, 或者反抗家长的干涉争取自由结合家属于青春型的写作,作者忘情投入,那种 e,是特别能唤起年轻人共鸣的。四、写作(40分)19、韩愈赞美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小雨)陆游歌咏夏天:“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夏日六言)宋人程颢的笔底,秋意无限:“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秋月)清人郑燮的心中,冬梅非凡:“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山中雪后)一年四季,你更喜欢哪一季呢?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2017级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8分)1解析:选CA项,无中生有,原文表述为“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可见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未必缺少理性。B项,“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理解不正确。按照原文理解,以上观点只是荀子的主张。D项,“消极”的评论不当。对自然进行适度消费是相对于过度消费而言的,是和“先进”的方式相反的。2答案D解析:“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理解有误。文本的中心论点是“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3解析:选B项,“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不符合作者的表达意图。作者认为孟子主张“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而不是“连续消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 【答案】 A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 项,林峰并没有“完全丧失了信心”C项,小说开头的叙述内容,并未起到“为后文儿子长大成材埋下伏笔”的作用(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D项,林峰不是“坚强的人”。 5. 小说以“儿子烙的饼”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儿子烙饼”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以此为题,紧扣小说内容;“儿子烙饼”是小说的主要线索,文章围绕“儿子烙饼”依次展开,内容比较集中;儿子学会烙饼,体现了儿子的成长过程,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儿子烙的饼”是促使林峰心态发生变化的重要载体,彰显了小说主题。 (任意答出三点得满分)6. 参考答案:(1)无论遇到什么挫折甚至磨难,都要勇敢面对,勇于担当,而不能自暴自弃;(2)人无论是聪慧还是智障,都有成长和进步的权利和能力,任何人都不能因此对他们抱有偏见、失去信心甚至抛弃;(3)人要珍惜亲情,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挫折甚至磨难遗弃这份真挚的情感,绝不能像林峰的妻子那样因为儿子有病就抛家舍子、抛弃亲情。(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给分)二、古诗文阅读(29分)7【答案】B【解析】“居数年”为表示时间的词语,显然应该单独隔开,排除A、D两项。“无后”是指梁怀王没有留下后人,应该单独断开,排除C项。8【答案】A【解析】“廷尉”是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9【答案】D【解析】“文帝又打算封贾谊为列候的时候”错, 原文是“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候”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下面指定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5分)各项(许多)法令的改变确定(1分),以及诸侯全部到(1分)封地去上任等事,这些主张(主意、说法)都是贾谊这里产生(1分)的(这些都是贾谊出的主意)(更定 1分 就1分 发1分 大意2分)(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1分)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1分)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了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 庠序 1分 申 1分 以孝悌之义申之,于道路负戴两处状语后置句句式1分 大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恩宠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旧时和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尊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各项(许多)法令的改变确定,以及诸侯全部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些主张(主意、说法)都是贾谊这里产生的(这些都是贾谊出的主意)。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妒嫉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了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三年,被召进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惑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坐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文帝最宠爱他),又喜欢读书,(文帝)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贾谊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7分)11.【答案】 D 试题分析:D项,分析片面,根据原文,“意萧索”的原因除了只看到残花外,还有诗人对自己、对牡丹命运的感伤。12. 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虚实结合(想象、联想也可):前三联虚写回想过去十年由喜到悲的人生经历,后一联实写眼前所见的暮春时节山寺的牡丹,虚实结合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2分,手法1分 分析1分)对比(反衬也可):通过前两联写自己十年前游历洛阳在富贵人家见到牡丹的喜爱之情与后两联写现在年老漂泊、在山寺见到牡丹感到失落的对比,更突出诗人现在的处境和伤感之情(2分,手法1分 分析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2) 劝学中强调君子与普通人相比并没有任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韩愈在师说中说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渔业方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有所节制,措施上不要”竭泽而渔”的句子是:数罟不入洿池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14答案:D。解析:A 见p89(内含-内涵) B 见p45 (襟报与锐智-襟抱与睿智)C (明妃 只留)15答案解析. D(A逐渐:渐渐,只用于事物的变化,改为“逐步”;B“忽略”应该改为“忽视。忽视:多指有意的漠视,不注意,不重视;忽略:多指无意的疏忽,没有注意到;C项,生荣死哀:指活着受人崇敬,死后令人悼念。多用来称颂生前有卓越贡献的死者;D项,玉成其事:指成全某件好事。多用于男婚女嫁,也可用于其他好事。)16.答案解析C(A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放在“该剧”之后。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本原因是”或“与有莫大关系”;另外,“一项”应放在“由”前面。D 成分残缺,编造缺少中心语。)17答案B 【试题考点】连贯【试题解析】从前文的句子“借助算盘和口诀”可看出,下文应是对“算盘”和“口诀”的对应解释,主要说明算盘的结构及原理,是对“珠算口诀”的解释,是算盘和口诀融合运算的效果,放在最后。故答案选B。18答案参见人教版必修2 P77-79相关文段。(a激流三部曲b觉慧c就被旧礼教所扼杀d屈服于包办婚姻而酿成悲剧e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四、写作(40分)15(根据高考评分办法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