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303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自身发展规律。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阅读教材P16P19“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填写下列知识。1.采集和狩猎阶段2.农业社会阶段3.工业社会阶段影响因素结果具体表现典例事例能源资源、金属资源等,交通状况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形成工业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工业基地山东省东营,辽宁省鞍山、本溪;美国的匹兹堡等在地理位置优越和海运发达区形成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4.后工业化阶段【图表解读】1.读教材“图1-2-2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据图分析人类早期的生活状况及原因。提示本图片展示了人类早期的生活状况以采集和狩猎为主,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图片显示,利于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的地区有两个特点:森林与草原的交界处,植物资源多样,且便于人们活动和居住;山麓地带,地势比较平坦且有丰富的水源。2.读教材“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据图分析:(1)在图中读出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2)分析这些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水源条件等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提示(1)主要起源于中低纬度河流的沿岸平原地区。(2)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光热充足,水源充足。3.读教材“图1-2-8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据图分析:(1)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主要工业类型、工业中心和部门。(2)分析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区位条件。提示(1)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是日本的传统工业区,主要包括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等工业中心,工业部门多是传统的汽车、钢铁、机械、造船、石油化工等。(2)一方面,日本人稠地狭,矿产资源极其匮乏,要想发展工业就必须大量进口矿石原料;另一方面,本国国内市场有限,工业制成品必须大量出口。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尤其太平洋一侧的优越地理位置,再加上日本发达的海洋运输业,使得它与世界各国进行海上贸易往来十分便利。这些工业城市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了工业地带。4.读教材“图1-2-9世界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区”,据图分析:(1)世界主要有哪些高新技术产业区?(2)图中高新技术产业区分布的位置、环境条件如何?提示(1)主要包括美国硅谷、加拿大北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中国中关村科技园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高新技术产业区、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区、德国慕尼黑高新技术产业区、英国苏格兰高新技术产业区等。(2)它们共同的区位特征是远离污染重的老工业区,具有优美的环境,多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靠近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相通。教材梳理2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阅读教材P20P21“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填写下列知识。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3)2.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化开始以前工业化开始以后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大海洋中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大陆低,文化、技术多由大陆传入岛上的居民多迁自大陆,人口稀少,增长缓慢(1)一些国家充分利用海运和港口优势,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海岛的经济发展潜力更为突出,海岛成了旅游胜地(3)小岛周围海域的归属权具有巨大价值预习效果自测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据此完成13题。1.人类文明的演进顺序是()A.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B.采集和狩猎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C.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具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较多的农业人口较大的城市市场需求A. B.C. D.3.下列发展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和狩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不大B.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工业社会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D.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解析第1题,人类文明的演进是由采集和狩猎阶段,到农业社会阶段,再到工业社会阶段,最后到后工业化阶段。第2题,人类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大多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其形成主要与这些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关。第3题,采集和狩猎阶段,地理环境制约人类活动;农业社会阶段,自然地理要素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工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交通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答案1.A2.A3.D4.有关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阶段性B.在航海技术落后的时期,人们重视海洋环境的利用C.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交往的通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D.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但深海锰矿还没有开始采掘解析海洋作为覆盖地球的主要部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在航海技术落后的时期,大洋阻碍了人们的交流,不被人们所重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大洋成为人们交流的通道,人口和城市开始向沿海集中,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深居内陆的原有经济中心地区。随着技术的进步,美、日、英、德等国已经开始采掘海底锰矿。答案C5.下列关于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工业化开始以前,海洋中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大陆低B.工业化开始后日本、英国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发展旅游业C.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新生的岛礁,便拥有对该岛礁的领属权D.夏威夷群岛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解析工业化开始后日本、英国充分利用港口,大力发展工业。答案B6.下图为“我国某大河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该区域为_三角洲。(2)A城市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年轻城市,被称为“不断生长的资源型城市”。“不断生长”是指_;“资源型”主要指A城市所在地区资源丰富,主要资源和能源有_、_、_、_等。影响该类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矿产资源的_、_和_。(3)试说明该河入海河道从北摆向东南的自然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此时影响条件主要是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答案(1)黄河(2)黄河挟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沉积,每年都有新造土地石油天然气地下盐矿地热能、风能、太阳能(任选一个)数量质量组合状况(3)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右岸受侵蚀探究点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探究】材料一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材料二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1)人类经济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说出图中字母A、B、C表示的资源类型名称。(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农业社会时期,哪种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工业社会前期,哪种能源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能源?20世纪60年代后哪种能源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3)农业社会阶段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工业文明时期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4)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提示(1)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A:土地资源;B:生物资源;C:矿产资源。(2)薪柴;煤炭;石油。(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具有优越地理位置和发达海运的地区。(4)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优越的环境还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反思归纳】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1)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各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对地理环境的要素需求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开展和布局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减小,表现如下: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灌溉技术、温室等的发展,使干旱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运输条件改进、生产率提高,使资源短缺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到促进。2.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即时巩固】(2017天津高二检测)下图为“陆地环境与人类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阶段时期()A.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是发展的主要自然基础B.便利的水源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成为发展的首选C.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力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会形成重要的产业区D.自然环境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已经很小了(2)阶段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酸雨危害全球变暖A. B.C. D.解析第(1)题,读图,阶段时期,高楼林立,大气污染严重,说明是以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不再以农业为主,工业占主要地位。自然环境对产业布局仍有重要影响。第(2)题,阶段中人类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工业活动少,酸雨危害、全球变暖问题不明显。答案(1)C(2)A探究点二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探究】材料一冰封的北极是一块白雪皑皑的荒蛮之地,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现在北冰洋原油储量可能高达1 600亿桶,可供全球共同使用5年;天然气更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近1/3。北冰洋沿岸的五个国家俄罗斯、挪威、美国、丹麦和加拿大相互展开激烈的争夺,2012年俄罗斯科考队率先将一面国旗插在海底山脉罗蒙诺索夫海岭,宣称对这片120万平方千米的海底区域拥有主权。材料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为中国领土。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端,东海大陆架边岛台湾岛东北约120海里处,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群岛各约200海里,附近水深100150米,与日本冲绳群岛之间有一条2 000余米深的海沟,岛周围一带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近年来,日本对我国钓鱼岛不断做出“疯狂”之举,从而使两国的关系极为紧张。结合材料探究:(1)俄罗斯等国家为何激烈地争夺北极地区?(2)现代社会,海洋对人类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日本企图强占钓鱼岛的意图是什么?(4)为什么许多海岛既无淡水又长期无人居住,其归属问题却引发许多国家间的纷争?提示(1)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层逐渐融化,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重要战略位置的北极引发各国对北极资源的争夺。(2)现代社会海洋对人类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海上交通便利且廉价;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资源可以成为日益减少的陆地矿产资源的最重要补充。(3)日本陆地面积狭小,资源贫乏;通过争夺岛屿以扩大海洋领土已成为日本的国家战略。争得钓鱼岛的主权,不仅可以扩大日本的领海范围,还将和中国划分东海大陆架大约2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并进而夺取东海丰富油气资源的一半。从军事角度讲,控制钓鱼岛,可以使日本的防御纵深向西扩展150300千米。(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属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谁先占领新生的岛礁,便能控制岛礁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广大海域。【反思归纳】1.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2.岛屿周围的海洋权益【即时巩固】(2017盐城高二检测)读日本、英国资料图,完成(1)(2)题。(1)两国的气候均深受海洋影响,东京与伦敦两城市()A.均为亚热带气候类型 B.均为温带气候类型C.东京气温年较差较大 D.伦敦降水季节变化较大(2)两国均为岛国,但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国的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B.两国的城市化水平都较高C.两国的农业均以畜牧业为主D.两国工业都是“临海型”布局解析第(1)题,东京地处亚洲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伦敦地处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大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2)题,两国都是岛国,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都较高;英国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缺乏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发展早,水平高,乳畜业发达;日本是季风气候,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日本工业原料和产品都依赖国际市场,工业是“临海型”布局,英国传统工业是建立在原料基地,不是“临海型”。答案(1)C(2)B知识结构晨背索引1.说出采集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说出农业社会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说出工业社会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说出后工业化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说出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点练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12题。1.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C.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体现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区域发展阶段2.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哪一阶段()A. B.C. D.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经历了平衡不平衡平衡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以传统农业为主题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即阶段。答案1.C2.B(2017湛江高二检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A.平坦肥沃的平原 B.山麓和丘陵地带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4.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A.河流源头、三角洲、盆地等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的地区D.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解析第3题,采猎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野果和野兽提供的食物,并结合图示石器时代活动遗址的分布判断,人类活动主要分布于山麓地带。第4题,资源和交通条件对工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沿海或海岛的港口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的地区,往往成为人类活动集中分布区;而大江大河的源头一般位于地形崎岖的高海拔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答案3.B4.A对点练二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图是热带太平洋的一座小岛,据图完成56题。5.有关该岛权益的叙述,错误的是()A.拥有国可划定12海里的领海主权B.拥有国可划定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C.拥有国可划定200海里的领海主权D.若该岛无人居住,则最先发现的国家拥有该岛主权6.有关该岛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利用当地的阳光、海滩、波浪、温泉发展旅游业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C.C处最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矿物能D.该岛没有利用价值解析第5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约为126 000平方海里。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原则,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新生的岛礁,便拥有对该岛礁的领属权。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均是从海岸基准线向海延伸的距离。第6题,该岛可利用当地的阳光、海滩、波浪、温泉发展旅游业。答案5.C6.A课后作业基础冲A练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回答12题。1.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河网密布 B.雨热同期C.土质黏重 D.红壤广布2.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C.便利的交通运输 D.丰富的水产品解析第1题,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2题,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答案1.B2.C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地从阶段到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径流量减小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4.影响该地阶段到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政策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A. B. C. D.解析对比阶段到阶段的三幅图可知,阶段相比阶段,村庄的数量增多,且出现了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由此可知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从阶段到阶段,耕地的面积减小,林地、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有所减小,而对花卉的需求量在增大,同时,为了保持水土及美化环境,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答案3.C4.C读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的百分比图,回答56题。5.由图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A.人口稠密,劳动力过剩B.自然资源缺乏C.岛国,海岸线曲折D.山区面积广,平原狭小6.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A.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B.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C.国土的两端D.岛屿的内陆地区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日本一些主要的工业原料严重依赖进口,说明其自然资源缺乏。第6题,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答案5.B6.B7.读“世界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早期农业起源地区:A为_,B为_,C为_,D为_。四个地区对应的大江大河:A为_,B为_,C为_,D为_。(2)上述地区的农业得以较早发展,是与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这些地区共有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哪些?(3)D地区农业早期兴起,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具体得益于_。解析读图可知:A为黄河长江流域,B为印度河流域,C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D为尼罗河下游;这些地区农业区位条件较好,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答案(1)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黄河、长江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2)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3)尼罗河提供充沛的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能力达标练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12题。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A.草地减少过度开垦B.耕地增加草地退化C.荒漠扩大水土流失D.森林减少矿山开采2.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口海岸线后退径流季节变化减小通航能力下降A. B.C. 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耕地面积增大,草地面积减小,说明该时期过度开垦导致草地减少。第2题,过度开垦导致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通航能力下降;由于含沙量增大,河口海岸线向海洋扩张;由于缺乏植被覆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径流季节变化增大。答案1.A2.C(2017石家庄高二检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因地、因时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读“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完成34题。3.关于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B.区域2处于发展后期阶段C.区域3进入起步阶段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4.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C.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D.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解析第3题,t2时刻,区域1处于对资源开发、利用日趋减少的时期,属于转型阶段;区域2处于快速开发、利用本区域资源的时期,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3处于本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起步阶段。第4题,从图中看出,区域1开发利用资源的时间较早,区域3开发利用资源的时间最晚,从区域1到区域3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资源依赖程度在不断降低,但是西北内陆地区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对资源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就必须协调各区域的关系。答案3.C4.D读图,回答57题。5.关于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A城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B.B铁路是我国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与京沪线相连C.C附近有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自然景观D.图中所示区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区域6.A城市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水能丰富 B.劳动力丰富C.市场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7.该城市在发展钢铁工业中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矿产资源枯竭劳动力短缺空气污染严重 土地闲置能耗高,效益低就业压力大A. B.C. D.解析由图可知,A城市为攀枝花,该区域有著名景观三江并流,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攀枝花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在发展钢铁工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矿产资源枯竭、空气污染严重、能耗高、成本高、效益低、工人失业、工业用地紧张等。 答案5.C6.D7.C8.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地形特征。海南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目前,俄罗斯取代韩国、日本,成为海南岛最大的客源国,俄罗斯赴海南岛的游客数量远超过其赴新加坡的游客数量。(2)分析海南岛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原因。意见确定海南岛应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之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渔业出口基地。(3)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4)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下图中的具体表现。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根据河流的流向、水系特点分析海南岛的地势地形特征。第(2)题,从气候、民族风情、自然环境差异、距离、旅游价格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气候、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第(4)题,海南岛某橡胶园的生产流程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答案(1)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我国南海中的岛屿;北隔(琼州)海峡与大陆相望;邻近东南亚(或与越南、菲律宾等国隔海相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区(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平原狭小。(2)海南具有独特的热带滨海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质量高;海南与客源国自然环境差异大;是距客源国(亚洲部分)较近的热带地区;海南岛旅游消费价格相对较低。(3)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三熟或四季皆可生长);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热带海域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交通条件改善,农业技术的发展(或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4)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橡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社会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生态持续发展:废水和废弃物(废橡胶)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