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8 巨人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219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8 巨人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8 巨人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8 巨人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8 巨人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界、塑、器、限、延、科、续、份、证、资”10个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丰富的想象,激发征服世界的志向。【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课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巨人”)1.学生说说对“巨人”的理解。2.教师相机渗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变成巨人,改变世界,改善自己的生活,上银河摘星,入龙宫寻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巨人,看看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如此神通广大的巨人。 (板书课题:8 巨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出示初读提示)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连贯。2.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词。3.学生质质疑:在朗读过程中自己有哪些疑问?三、检查读书情况。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学生拼读、抽读。重点指导读准生字:份、证、资“份”的声母是“f”,韵母是前鼻音。“证”字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资”字的声母是平舌音。2.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可自由发言,不必要求十分全面,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记忆生字的小窍门。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可用形象化的手段帮助加深记忆。如“器”字的一点如同机器的开关,不能丢;还可以运用形近字比较记忆。)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四、指导朗读。 1课件播放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 2学生分小组互相朗读、评议。 3小组合作读。 4,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朗读比赛,选出优胜者。 5教师小结。五、课堂小结。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间交流学习经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诗歌的深刻含义,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巨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2听写本课新词。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诗歌共有几节,第小节写的是什么?(第一小节主要讲世界很大,人很小。第二、三、四小节主要讲很小的人不停地塑造自身创造新的神话。第五、六小节激励我们领取巨人的身份证。)3.什么是巨人?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课件出示:(拥有了知识、掌握了现代科技的人才能成为巨人)三、选读感悟,自主表达。1.为什么你们认为掌握了现代科技的人才能成为巨人呢?选择你自己最感兴趣的一节诗歌读一读。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手不够多,让工具、机器帮忙;脚不够长,用车辆、飞船奔跑。”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什么样的工具、机器能帮你的忙?什么样的车辆、飞船能代替你的脚奔跑?(课件出示工厂机器和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耳目有限, 靠电话、雷达延伸; 脑不够用, 造出了聪明的电脑。”对于电脑你有哪些了解?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课件出示人们使用电话、电脑以及雷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3)改天换地的“盘古”传人,天天把新的神话创造。“盘古”传人是指谁?他们创造了哪些新的神话?(课件出示“神十飞天”、“蛟龙探海”“人工降雨”等的资料)教师小结:盘古是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物。作为盘古的后人,我们要学习盘古的创举,改天换地,把世界改造得更美好。)(4)学生之间领读、对读,熟读成诵。(5)小组展示读,师生评议。3.导语:学到这里,你知道什么是“巨人的身份证”吗?怎样才能得到巨人的身份证呢?出示句子:当我们领到巨人的身份证,才有资格在时代的舞台上微笑。(1)(课件出示)思考:领到巨人的身份证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领到巨人的身份证?(2)学生围绕问题深入思考、研讨。(3)教师点拨:只有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技术,才能征服世界。四、课外延伸。1.你还知道有哪些科技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2.当你领到巨人的身份后想干什么?。【板书设计】8 巨人科学改造创造 劳动 人 巨人 世界【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含义深刻的诗歌,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知识和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才能成为巨人征服世界。因此,在教学这课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读的形式有自由读、范读、分小组读、展示读、比赛读、分节读、合作读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神奇想象,体会强烈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