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216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II)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a-23 O-16 N-14 CL-35.5 Zn-65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225=50分)1.进入冬季以后,我国许多城市将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做法能减轻雾霾形成的是 ( )A市郊露天焚烧秸秆 B大力推广使用燃煤发电 C大量使用机动车辆 D多利用太阳能发电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D.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3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Cs是第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砹(At)是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 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A B C D 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B第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Li、 Na、K、Rb、Cs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D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的IVA族 5某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3,则此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二周期第A族 B第二周期第A族C第三周期第A族 D第三周期第A族 6.某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5倍,则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 HNO3 BH3PO4 CH2SO4 DHClO4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C. 氯化镁的电子式: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MgCl2 B. Ba(OH)2 C. O2 D. H2O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B. 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 仅由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10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稳定性:HClH2SH2O B、碱性:NaOH KOHMg(OH)2 C、酸性:HClO4HBrO4HIO4 D、还原性:I-Br -Cl-11.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3 ,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 A. HX B. H2X C.XH3 D.XH412元素X、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1,X3+与Y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3+Y2-C同族元素中Y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13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W2+、bX+、cY2-、d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WXZY B. 热稳定性: H2YHZC. 离子半径:W2+Y2- D. 碱性:XOHW(OH)214.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15. 甲、乙两种非金属比较,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甲比乙更容易与H2化合 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反应,置换出乙单质甲的气态氢化物比乙的气态氢化物稳定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比乙得的多 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A B C. D 16. 短周期中三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下列有关这三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bc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Cb的氢化物很稳定Db元素的最高化合物为7价。17. 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下列说浊正确的是( )A反应停止 B至少一种反应物消耗完C各物质的含量不变 D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18.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 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19.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20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21已知:4NH3+5O2 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4=5 B. 5=6 C. 2=3 D. 4=522.在2A(g)B(g) 3C(g)5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A) 0.5 mol(L) B(B) 0.3 mol(L)C(C) 0.8 mol(L) D(D) 1 mol(L)23如图是Zn、Cu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沿导线) 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A B C D24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是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25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可能是下列各组中的()A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BA是Cu,B是Zn,C为稀H2SO4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A是Zn,B是Cu,C为稀H2SO4二、 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根据下列6种符号回答问题:1H 2H 3H 14C 14N 16O(1)共有 种核素,属于 种元素。(2)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3)质量数相等的是 ,中子数相等的是 。现有6种物质: MgCl2HCl SO2 K2CO3 CaO NaOH请根据下列标准,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1)属于共价化合物是 。(2)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是 。(3)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27(16分)(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表。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是从 到 (填锌片或银片),锌片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 (2)银片上发生的是 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是 ,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中的C(H+) (填“增大”或“减小”)。 (3)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试计算: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导线中通过的 电子数为 。根据反应:CuCl2 + Fe= FeCl2 + Cu 设计原电池:(1)在该原电池中,以 (写名称)为电解质溶液,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2)在该原电池中,选 (写名称)作正极,电极反应式是 。 (3)画出装置图,标出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名称。 28.(11分)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原理为N2(g)+3H2(g)2NH3(g) (1)已知每破坏1mol有关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如下表:H-HN-HN-NNN435.9KJ390.8KJ192.8KJ945.8KJ(1)则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或 “”)生成物的总能量(2)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N2、6 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10min后达到平衡,此时剩余4.5mol H2。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 容器内总压强不变 bv(H2)正v(H2)逆 cN2和H2的浓度相等 d 2 mol NH3生成的同时有3 moHH键断裂 eNH3的浓度不再改变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是_mol/Lmin;10秒末NH3的浓度是_mol/L;N2 的的物质的量 mol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两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_A升高温度B减小物质X的物质的量C减小压强D增加物质Z的物质的量.E加入某种催化剂 F.缩小容积 G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4)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若上述容器为绝热容器(与外界无热交换),则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将 。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无法确定族周期AAAAAAA123429(15分)以下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用语表示)(1)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是_;元素构成的最稳定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是_(2) 写出元素的单质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两种元素形成某气体化合物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元素可形成一种碱性氧化物,用电子式表示该碱性氧化物的形成过程_(4)的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_.(5)用电子式表示按照原子个数比2:1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6)、元素形成的单质 与水或酸反应更剧烈,原因是 。三、附加题(20分)30.(20分)A、B、W、D、E,Y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的原子序数为7,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Y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最大的主族元素。(1)W2-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 _ ,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D2W2的电子式为_,当足量的CO2与D2W2反应,消耗2mol D2W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4) 用电子式表示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中所加试剂为,说明装置的作用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 A. 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实验现象为 ,离子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4)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