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案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105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案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案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案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案人民版一专题考点回顾: 本专题是新课程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浙江省考试院颁布的考试说明与我省的教学指导意见看,涉及的考点有:早期政治制度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及其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在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方面包括:汉代中枢机构的变化和郡国并行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包括: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的形成、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秦朝开始的监察体制的演变。从近两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看,对于本专题的考查往往分成两条线,一条线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另一条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两种趋势。具体看,本专题所涉及的考点命题的角度主要以图片或者文字材料入手考查各类政治制度的实行、沿革变化及其特点、历史特点、历史作用,但重点是考查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落脚点在于以古鉴今,往往会结合社会热点知识进行考查,主要是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用人制度、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立和演变,从中得出经验教训。二试题典例剖析:1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解析】 B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试题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知识,对历史结论进行合理的说明。本题并未直接告诉考生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而是要抓住“中央政府具有较高行政效率”这一个信息进行思考,判断出唐政府行政效率提高主要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再对这一制度作出合理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本题的目的在于寻找历史政治制度的可借鉴之处,赋予历史的现实意义。2右图所示的是 A秦朝的疆域 B汉初的疆域 C元朝的疆域D清朝的疆域【解析】 C 高考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的首 要目标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利用所学知识,最大限度的解读和获取有效信息。从试题所给的图中可以看出“中书省”和大量行省的设置,结合所学知识,只有元朝时期才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宴请百姓)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梦溪笔谈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注:不详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大清会典材料三 “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清朝文献通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不得摘抄原文)(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3)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4)从我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该试题的特点是通过背景材料,以历史上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为切入点,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提炼,概括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要求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与历史启示。本题以古代救灾为主题展开考查,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考查学生对古代救灾特点的认识,并要求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展现了一个与教材较少联系的新的信息平台,解答时注意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比较、归纳,分析回答。第一小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与“归纳”,注意“不得摘少材料原文”,也就是告诉我们此题的答案在材料中已经呈现。第二小题要注意用精炼的语言对历史现象进行概括;第三小题要结合救灾问题评价中央集权制度,而不是泛泛而谈;第四小题要结合上述问题进行总论,“启示”就是从历史上的救灾措施中得出经验与教训。【答案】(1)组织百姓竞渡,提供饮食;鼓励佛寺大兴土木。(2)措施多样;迷信色彩浓厚。(3)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配人力、物力;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给救灾带来不利影响。(4)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破除迷信,科学救灾。三专题知识结构梳理(1)夏商政治形式:王位世袭制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扩大疆域内容:分封诸侯,以蕃屏周分封制1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结束: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破坏定义:划分宗族内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2)西周宗法制(1)皇帝制度: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地方制度:郡县制:郡(守)、县(令、长)(3)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武帝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宋代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1)君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监察制度:御史大夫、监御史、刺史制度、御史台、提点刑狱史、都察院选官制度:世官制(血缘世袭)、察举制(重德才)、九品中正制(重门第)、科举制(重才学)(2)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与选官制度(3)行省的设置:元朝地方设,受中央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内阁制度的形成:明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制,加强了君权(2)军机处:清初为加强专制而建,加强了君主专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四重要概念阐释(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中央集权是针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这一制度存在着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两对基本矛盾,前者通过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来加强皇权、后者通过设置多种地方机构分散地方权力来达强化中央权力。 这一制度在封建社会早起和中期,对维护国家统一、组织人员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但这一制度也极易形成暴政,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的发展,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科举制科举制是历史上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渊源于汉朝,正是创立于隋朝、开始实行,确立于唐朝,兴盛于明清两代,废除于清末。其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前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但到后期时期其消极作用十分突出:考试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三)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统治者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而创立的一中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事无不总”。三声的长官都为宰相。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三省六部有分工也有合作,他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是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 三省六部制是对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各部门分工明确,有力的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的一分为三,造成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四)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需要而设立的临时性机构,后来为加强皇权而成为常设性行政机构。机构人员较少,最高长官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日夜论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时,只能跪奏笔录。 由于军机处人员少、所办理事务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设在皇宫内并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因而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人民受到空前压制,极大的妨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四专题复习建议与方法: 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的复习,首先要从整体上了解它的总体特征。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以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属于上层建筑,它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由于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出现了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并日趋完善,历代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晚清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王朝政治终于走向末日。但是,传统的历史惯性依然影响着近代政治生活。具体来看,本专题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对这些政治制度加以分析评价,并注意把握同一历史时期相关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如本专题需要掌握的重要政治制度的概念有: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刺史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内阁制、军机处等。除了要掌握这些概念的主要内容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概念产生的原因与特点。重点掌握这些制度在当时产生的历史作用。另外,对这些制度的分析要注意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全面理解政治与经济文化的关系。如对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政治上来看,是由于政权刚刚初建,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权力来保证国家的统一与政令的统一;从当时的经济上来看,是由于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而分散的小农经济需要发展,就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利用国家的政权力量来保护小农经济的存在、抵抗自然灾害的破坏;从思想文化上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学术思想的发展,但治国思想的不统一也影响了政治上的统一,从而出现了秦始皇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焚书坑儒”的措施。在复习中,不能仅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复习,一定要联系与政治制度相关的因素,才能全面把握知识。2挖掘古代政治制度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影响,体会古代政治制度对国家管理的作用。注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借鉴,揭示政治制度设计中蕴含的治国智慧。复习时,要通过对古代政治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正确领会这些制度所折射出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如宗法制度与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民俗有密切联系,它对中华民族美德的延续与传承、以德治国战略的实现,对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都有积极影响。再如,郡县制的推行虽然是出于君主专制的需要,但这一制度的推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以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还有科举制对于近代欧洲文官制度的产生、对我国长期以来尊师重教的传统的形成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复习时要对这些政治制度的历史借鉴作用予以充分的挖掘,尽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如从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中认识到制度的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明清政治体制的弊端来理解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启迪。3要用比较、归纳的方法,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统一时代与不同时代政治制度的异同。如从纵向上看,要注意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官制、地方行政管理、监察体制等方面的知识线索,构建知识框架,比较不同时期中央制度与地方制度的不同,如唐朝时期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元朝的中书省与行省的差异。另外要注意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如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与同时代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差异;明清时期中国与同时代的西方政治制度异同。通过这些比较,进一步理解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