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083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衡阳市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史记人物的悲剧之美宗白华说:“在悲剧中我们发现了生命价值的真实性,因为人类曾愿意牺牲生命、血肉及幸福,以证明他们的存在。在悲剧中人类自身的价值提高了,在这种悲壮的毁灭中,人生显露出意义了。”可以说,史记中,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并不是由于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是太史公在选题上,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从而映衬出一片壮美之光。“灾难在成为压迫时同时也成为精神的内驱力和凝聚力。”所以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面对灾难表现出的超拔的行动,具有一种悲壮美。司马迁以其细腻的描写在刺客列传中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以超拔的行动面对死亡较量的群英图。他们勇敢赴死的超拔使他们高昂的精神在人们的心目中定格且百世流芳。“荆轲刺秦王”是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描写最细腻的一篇,司马迁把易水之别写得极其悲壮。荆轲属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典型,而且他的选择没有无奈,没有哀怨,有的只是豪壮与慷慨。至此,荆轲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超越。易水悲歌是一种视死如归的超拔。李长之在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中评述道:“司马迁爱一切奇,而尤爱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司马迁在所爱的才之中,最爱的是哪一种?一般地说,超凡的才智,是不平庸,或不安于平庸,或意识到自己不平庸的。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就是司马迁所钟爱的具有超凡的才智的一位悲剧性英雄。司马迁通过“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反围剿战”及随大将军卫青进行的人生最后一战等内容的描写,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李广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英雄本色,让读者领会到李将军天下无双的才气。李广之才越是卓越超凡,与他的“不遇时”、“数奇”、不被封侯的事实相比,与其他才能不及李广反而被封赏的人相比,李广人生的悲剧性就越是深刻。在司马迁的人物列传中, 彭越、黥布、韩信都是汉朝得天下的大功之臣,作为汉初的异姓王,他们的超常功绩令人非常钦佩,而他们的人生结局也大同小异,令人悲愤痛惜。“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就是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真实原因。正因为他们屡建奇功,功绩超常,所以他们的被害才更具有悲剧效果,更具有震撼性。当悲剧主人公面对人生的困境,经过顽强的抗争,最终陷入死亡与屈服的两难境地时,超然地面对死亡,那么这种死亡反而更加具有美学意义。死亡是悲剧主人公最激烈的抗争,是最超越现实的悲剧性所在。项羽自刎于乌江令人惊骇。虽然项羽自身的性格存在着一定的弱点,但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通过合理的艺术加工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壮。“虞兮虞兮”的悲歌,“天之亡我”的反复呼告,瞋目吓退赤泉侯数里的气势,宁死愧见江东父老的诉说,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的举动,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加工,使项羽的死亡超越了他在历史事实中的成与败,更加有力地彰显了项羽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他自刎乌江,将自己高贵的头颅用自己的手亲自割下送给仇敌,这使我们认识到“勇气在于勇猛无畏的灵魂,连同其坚定性及真实性一道所显示的从容赴死的能力”。当悲剧主人公自由地选择了毁灭,并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迎向死亡的时候,观众发现毁灭本身乃是实在的胜利。他超然面对死亡,用不同于常人的悲剧性结局,实践了一生的守护,即生命的极度尊严与价值。悲剧人物虽然以悲剧结束,或在生命中不断被困苦厄运所缠绕,但“生命的真实没有在失败中丧失,相反,它使自己完整而真切的被感觉到。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正是司马迁在深刻的体悟中,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通过浓墨重彩的艺术描写,使得这些悲剧更具有震撼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崇高美、悲壮美。 (有删改) 1.关于史记人物悲剧之美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人物面对灾难表现出的超拔行动,使他们高昂的精神在人们的心中定格为一种悲壮美。B. 人物超凡的才智与人物在现实中遭遇的不公平命运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出深刻的悲剧感。C. 人物功绩超常,最终却因为“勇略震主”而被害,所以他们的被害更具有悲剧的震撼性。D. 人物面对人生的困境,经过顽强的抗争,守护了生命的极度尊严与价值,体现出悲剧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文章最突出的是举例和引用论证,二者结合使文章既有典型实例作具体印证,又有充分的理论依据。B. 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为了证明才能不及李广的人反而可以被封赏,由此表达对统治者的批判。C. 文章选取彭越、黥布、韩信为例进行类比,突出他们结局的同中有异,揭示了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真实原因。D. 文章从四个角度阐述了史记人物的悲剧之美,一层比一层详细。最后对项羽的悲剧结局的价值阐述最为详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史记中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不仅是由于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且是太史公在选题上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从而映衬而出的。B. 由第二段可知,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等刺客,太史公将他们都描绘成了以超拔的行动和死亡进行较量的英雄。C. 在记叙项羽之死的时候,太史公通过合理的艺术加工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壮,目的是彰显了项羽的英雄风采,淡化项羽的性格弱点。D. 悲剧主人公自由地选择了毁灭,并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迎向死亡,由此产生的崇高美与悲壮美证明了只有毁灭本身才是实在的胜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生 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杂戏场南头,煤灰土里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一个年纪已经过了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从后海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他既无小锣,又无小鼓,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其余什么东西也没有!看的人也没有。他把那双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地位既那么不适宜,天气又那么热,心里明白,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游海子的闲人牵引过来。老头子便瞻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在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大爷们回家去还会同家中学生说:嗨,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 他又轻轻的说:“可不是,你就从不出汗,天那么热,你不出汗也不累,好汉子!”来了一个人,正在打量投水似的神气,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京城大学生特有的丑样子,在脸上,也正同样有一派老去民族特有的憔悴颜色。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伶便姿式,把膀子向上向下摇着。重复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王九,我说,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那件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腿上,一切弄妥当后,就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在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独自来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个人殴打的样子。他用各种方法,变换着傀儡的姿式,跳着,蹿着,有时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他自己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大学生忧郁的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闲人为了傀儡的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众人嘻嘻的笑着。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的时候,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作了小小结束了。老头子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离开了傀儡后,就把傀儡重新扶起,自言自语的说着:“王九,好小子,你真能干。你瞧,我说大爷会来,大爷不全来了吗?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怕热吗?来,再来一趟,好劲头,咱们赶明儿还上南京国术会打擂台,给北方挣个大面子!”众人又哄然大笑。正当他第二次钻进傀儡衣服底里时,一个麻着脸庞收小摊捐的巡警从人背后挤进来。他记起要缴的浮摊捐来了,但他手上还无一个大子。他看看围在四方的帮场人已不少,便四向作揖打拱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耽一会儿,不必走开。”观众中有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的位置不曾挪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毛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照例沿了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便很可笑的向左向右摆着。收捐巡警已把那黄纸条画上了个记号,预备交给老头子,他见着时,赶忙数了手中铜子四大枚,送给巡警。他似乎方想起自己头上的大汗,便蹲下去拉王九衣角揩着,同时意思想引起众人发笑,观众却无人发笑。这老头子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为他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他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也不吝惜钱。但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了一件新鲜事情,这点粘合性就失去了。只一会儿人们似乎方察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带着等待投水神气的大学生,似乎也记起了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不能尽在这烈日下捧场作呆二,沿着前海大路挤进游人中不见了。老头子还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腿举起,作了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式。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扭扑极烈。到后便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自然的,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他于是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计数身边的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是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绝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在北京城圈子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那个真的赵四,则五年前在保定府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廿二年九月三日在北平新窄而霉斋 (有删改)注解: 傀儡:木偶 ;伶便:灵便。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小说从一幅市井的生活画面切入,以北京什刹海的坪场作为背景,路边的闲人和民间艺人共同组成了充满北京民俗的味道,生机勃勃的民间生活图景。B沈从文擅长用冲淡平实的叙述处理激烈的矛盾冲突,本文把“生”的况味深藏生活的横截面之后,就像老艺人把秘密藏在傀儡游戏之后一样,笔法含蓄内敛。C. 作者用悲悯的眼光注视着在“生”的浪潮下起起落落的人们,结尾没有交代王九和赵四打架的过程,谁对谁错也没有追究,因为他们都在承受着自己的命运。D. 卖艺老人不住地和他的傀儡,也就是和精神上的儿子“王九”对话,以及看客们百无聊赖的“笑”,其中显示出小说人物内心的的空虚和落寞。 5. 请分析小说结尾的最突出的两种艺术手法。(6 分)6 . 小说标题仅一个“生”字,极为简洁。请你用一个不超过四字的词语,补全填空,概括出你在文中领略到的“生”的况味。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这种况味从何而来。(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祝贺!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一)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月背的神秘面纱。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1月3日,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随着现场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逐步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降为零。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形起伏达6000米,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被认为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新华社)材料二:半个世纪,50多个着陆器奔向月球在嫦娥四号之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苏)完成了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最近一次就是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虹湾着陆,再上一次就要追溯到1976年苏联月球24号了。在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美苏之间爆发了人类史上第一轮大规模无人探月、载人登月竞赛。早期登月探测器采用的是最原始的硬着陆方式登月,最早期的硬着陆方式不顾星载设备的安全,只求谁先把人造物体“扔”到月球上,但美苏的相关试验也表明,硬着陆如果控制在一定速度范围,可以确保航天器(弹头)结构完好。只不过美苏很快又开始竞争软着陆以及载人登月,硬着陆也就开始废弃的。1966年,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成功在月面实施软着陆,月表工作8小时多,美国的勘测者1号也在同年完成月面软着陆,开启了月面软着陆的探测时代。到目前为止,前后19个无人或有人着陆器在月面成功降落,如果算上硬着陆或者撞击月面的探测器,那么数量要超过50个。这些航天器中,嫦娥四号是最特别的一个,不仅要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还要释放一台月球车,这样的成就当然是半个世纪50多个涉月任务软硬着陆航天器中最突出的一个,开启了月背探索的新篇章。 (人民网)材料三:“嫦娥四号”成功发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欧阳自远 天体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摘录自欧阳自远院士在中科院SELF讲坛演讲实录: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月球, 但很奇怪的一点,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这半个月亮,为什么?因为月亮是地球的一个卫星,它们相互的引力产生一种潮汐力, 最后我们站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这就是“潮汐锁定”。月球背面长啥样?我们的“嫦娥一号”精细地探测到了整个的全月球,提供了一张当时最好的月球的地图,正面、背面都看得非常清楚。我们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对月球表面的各种成分都测出来了,最后我们甚至可以测出来月球上有一种特殊的能源,能够提供人类未来核聚变的原料,可以为我们人类解决一万年以上的能源需求,所以月球真的是地球的好“女儿”,将会给地球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月球背面还有一个特殊的优势。月球背面是长波无线电最干净的环境。因为我们在地球和月球正面上有一段无线电是绝对收不到的,包括太阳的某一部分爆发,包括宇宙的各种信息,地球上都接收不到。月球背面非常干净,所有的杂音都被月球正面挡住了,所以它是一个最好的环境,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地方,可以清晰地收到来自宇宙早期的很多信息。之前我们也发射了很多的小卫星,让它们探测各种功能,得到我们在地球和月球正面永远得不到的各种科学数据。今年我们中国将探测器降落到人类从来都看不到的月球背面,接下来我们将要在月球上打钻、采样,最后把样品全部带回地球,开展全面的研究。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着陆。B早期登月探测器采用的是硬着陆方式登月,不顾星载设备的安全,只求谁先把人造物体“扔”到月球上,使航天器受到破坏。C1966年,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在月面实施软着陆,美国的勘测者1号也在同年完成月面软着陆,由此开启了月球软着陆的探测时代。D因为“潮汐锁定”,我们站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这也使得对月背的探测显得更为神秘。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嫦娥四号着陆区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选择这一地区着陆是因为这一地区被认为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B. 嫦娥四号是半个世纪50多个涉月任务软硬着陆航天器中最突出的一个,完成了月球背面软着陆,还要释放一台月球车,这样的成就是空前的。 C地球和月球正面上有一段无线电是绝对收不到的,包括太阳的某一部分爆发和宇宙的各种信息,都接收不到。所以月球背面是一个非常干净的环境。D. 月球上有一种特殊的能源,能够提供人类未来核聚变的原料,至少可以为我们人类解决一万年的能源需求,将会给地球做出巨大的贡献。9请根据文本概括分析“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的意义。(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宋史曾几传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徒河南府。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板书郎。高宗即位,改提举湖北,又改浙西。会兄开为礼部侍郎,与秦桧力争和议,桧怒,开去,几亦罢。逾月,除广西转运副使,徒荆南路。桧死,起为浙西提刑、知台州,治尚清净,民安之。黄岩令受贿为两吏所持,令械吏置狱,一夕皆死,几诘其罪。或曰:令,丞相沈该客也。治之益急。几承平已为馆职,去三十八年而复至,须鬓皓白,衣冠伟然。每会同舍,多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荐绅推重焉。诏修神宗宝训,书成,奏荐,帝称善。权礼部侍郎。兄楙、开皆尝贰春官,几复为之,人以为荣。吴、越大水、地震,几举唐贞元故事反覆论奏,帝韪其言。他日谓几曰:前所进陆贽事甚切,已遣漕臣振济矣。上闵劳以事,提举玉隆观,绍兴二十七年也。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杨存中偕宰执对便殿,谕以将散百官,浮海避之。左仆射陈康伯持不可。存中言:敌空国远来,已闯淮甸,此正贤智驰骛不足之时。臣愿率先将士,北首死敌。帝喜,遂定议亲征,下诏进讨。有欲遣使诣敌求缓师者,几疏言:增币请和,无小益,有大害,为朝廷计,正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经武外一切置之。且前日诏诸将传檄数金君臣,如叱奴隶,何辞可与之和耶?帝壮之。孝宗受禅,几又上疏数千言。将召,屡请老,乃迁通奉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选自宋史列传第百四十一,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B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C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D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博士指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时期,秦汉相承。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B檄指檄文,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一种形式,常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内容,文中指以檄文安抚、晓谕对方。C漕指通过水道运粮,又可指水运他物。水路不通之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D仆射指职官名。秦始设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称仆射。汉献帝设置左右仆射,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曾几言谈得体,为人备受推重。每次和同僚聚会,曾几常常谈论前辈的言行举止和台阁典章制度,因此士大夫们非常推崇尊重他的为人。B曾几专注政事,为国屡次进言。吴、越之地发生重大水灭、地震,曾几列举唐朝贞元年间的旧事,并反复论述上奏,皇帝肯定他的说法。C曾几治政有道,执法不畏权贵。他担任地方官时,奉行清净之道,人民安心;黄岩令犯法,曾几得知他是丞相的门客后,仍然严惩了他。D曾几力主抗金,坚决反对议和。金人侵犯边塞,有人主张请求金人延缓出兵,曾几认为,增加岁币请求讲和之事无利有害,并决意反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黄岩令受贿为两吏所持,令械吏置狱,一夕皆死,几诘其罪。(5分)(2)为朝廷计,正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经武外一切置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415 题。 甲寅十月纪事(其二) 明 归有光经过兵燹后,焦土遍江村。满道豺狼迹,谁家鸡犬存。寒风吹白日,鬼火乱黄昏。何自征科吏,犹然复到门。注 兵燹:战火 ”甲 寅为嘉靖三十三年( ),倭寇入侵战事严峻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首联总写战乱后的景象,战火过处,遍地焦土,百姓的生活遭到极大的破坏。B颔联承上联,写江村的荒凉景象:豺狼满道,鸡犬无存。“豺狼”二字语带双关暗讽倭寇。 C. 最后写战乱之年但官吏照常到门征税,说明苛捐杂税给百姓的压力和痛苦比战争还要大。D这首诗以实录之笔和深沉之思关怀现实,多角度地反映了倭寇入侵时期的社会现实。15.这首诗歌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 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 两个对偶句描写秦人对剽掠来的珠宝看得极为平凡,毫不珍惜。(2) 庄子的逍遥游引谐之言,描述鹏凭借六月大风,用“ , ”的雄姿,击水乘风飞往南海。(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 “ , ”两句卒章显志,表明诗歌主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7-19小题。(9分)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样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有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B.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C.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D.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B.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C.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D.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20.王先生想邀请自己熟识的某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自己家参加父亲的八十寿宴。下面是王先生写的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兹定于2019年1月25日(星期五)11时在府上为家慈举办八十岁华诞宴会。家慈是个京剧迷,他有一些京剧问题向您垂询,热切期望能与您合作表演京剧九锡宫,还请您不吝赐教。届时请务必光临!21.下面是某政务中心居民身份证申请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6分)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材料一: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英雄,无数诗词作品中寄托着对英雄情怀的歌颂。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材料二:2014年,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以国之名向英烈致以深深的悼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缅怀英烈,讲述英雄事迹、致敬英雄精神。材料三:近几年一些解构英雄的言论甚嚣尘上。有人在网络上质疑对英雄黄继光、邱少云事迹的宣传。不少网友在网络上传播用英烈图片制作的表情包;某锁业公司拆弹专家的广告片涉嫌侮辱在为清理对越自卫反击战遗留下来的地雷而受伤的排雷兵。 对于英雄主义,有人说:“在和平的年代,多宣扬生命可贵,拒绝接受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英雄符号,是一种时代进步的标志。”有人说:“树立道德楷模,弘扬英雄精神,是每个国家,每个社会构筑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至少结合以上材料中的两则,谈谈你对“英雄主义”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衡阳市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答案1【答案D D项没有体现出“悲剧”二字的涵义。】2【答案A ; B 对比论证是为了突出李广的悲剧美,不是为批判统治者; C 突出的是几个人结局的大同小异;D 第三个角度的阐述没有前两个详细。】3【答案B A项原句为“不是而是”,并列关系;C项,目的不是淡化项羽弱点;D项并非只有毁灭才是胜利。】4【答案A ,小说虽有民俗风味,但整体氛围是沉重与压抑的,不是生机勃勃】51)、照应前文,(揭开悬念):小说最后才写出“王九”原来是老艺人死去儿子的名字,傀儡“王九”身上寄托着老人对儿子深沉的思念。前文老艺人对白脸傀儡多次亲昵说话以及每次都将胜利归于王九的伏笔,在此处得到了照应。小说情节前后衔接更紧密,结构浑然一体。2)结尾用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方式结尾,别具匠心:文末点出儿子王九被人打死这一事实,瞬间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原来老人卖力有趣的表演遮盖着他内心的伤痛,在现实中失去的,他只能从幻想中找回。这一主题突出了小说表现生之悲凉的主题。6【示例答案一、 在文中我读到了 “生之艰难 ”。1、从人物生存的状态可见:老艺人顶着烈日在坪场卖艺,只获得短暂的关注和零散的铜子。2、从社会环境可见:摆地摊卖艺要交四枚大钱的浮摊捐,可见生存的压力与束缚。 3、从情节上可见:老人的儿子被打死,打死人的赵四却没有依法入刑,老人无处申诉只能在傀儡戏中抒发心中的不平。示例答案二、 在文中我读到了 “生之孤独(寂寞)”。 1、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孤独的老人,孩子早亡,一个人只能用和傀儡说话派遣心中寂寞。 2、从环境描写可见社会上也弥漫着一种孤独的氛围:围观的群众百无聊赖,“哄笑”背后是掩不住的空虚寂寞。大学生神情憔悴,笑容忧郁,也是一个迷茫而孤独的形象。示例答案三: 在文中我读到了 “生之温情”。1、人物塑造上,老人对儿子深切的怀念,温暖感人:老人和傀儡“王九”对话时带着笑,把话说得亲昵而柔和,活着的人对逝者的感情丝毫没有变淡。让人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2、情节细致描写上,老人风趣的表演逗笑了一个憔悴而忧郁的大学生,也让人感受到充满苦难和压抑的生活里一丝难得的温情。】得分说明: 填词2分,分析写出两点 4分。这是一道开放式的探究题,只要学生选择的词语言之有理,大体符合小说的内容情感就可以得分。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紧扣自己填写的词语,找到两个以上的角度,结合文本,具体落实而又逻辑严谨的分析。现在高考比较重视文本分析,而学生分析文本容易走过场,往往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7【答案D 。 A 应该是“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B 航天器不一定会损坏。C 应为“开启月面软着陆探测时代”】 8【答案:C 不存在因果关系。】9【答1、嫦娥四号着陆区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被认为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还要释放一台月球车,开启了月背探索的新篇章。3、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为探测开发月球能源,解决地球能源需求提供了可能。4、月球背面能到一些接收在地球和月球正面上接收不到的信息和科学数据。又利于科学研究。 任写三点得6分 。 】10.D 11B(文中檄为声讨之意) 12C(严惩有误,只是追究得更加急迫)13(1)黄岩县令接受贿赂被两名官吏要挟,县令用镣铐拘禁两名官吏关押在狱中,一个晚上都死了,曾几追问他的罪责。 (持:要挟,抓住把柄 械:带上刑具 诘:审问 各1分,句意2分)(2)替朝廷打算,正应当卧薪尝胆枕戈待旦,专一从事省俭,除经营武事以外一切搁置。(计:打算,谋划 务:从事,致力 置:搁置,放弃 各1分,句意2分)14【答案C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 税收之苦与战乱之苦无从比较。】15【1、即事感怀: 前两联从甲寅年倭寇入侵之事引发对战乱之下百姓生活的关注之情。2、寓情于景:颈联寒风凌冽 鬼火闪耀的景象,突出战乱后的萧瑟凄凉氛围,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3、直抒胸臆:结尾用反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统治者不体恤百姓,战乱之年依然收取课税的不满与批判。 三点每一点两分。其他答对比 反问 也可以酌情给分。】16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17 D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此处应填评价抒发的成语,“行云流水”恰当。第二处,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此处说的是字帖中字没有做作之态,用“信手拈来”更恰当。第三处,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处是说整幅书法作品给人的感觉,用“浑然天成”更恰当。第四处,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此处是说兰亭集序全篇内容特点,用“悠然自得”更恰当。故选D。【18 A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逻辑关系上看,括号中的内容与上文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据此可以排除CD两项。再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上文说“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下文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可见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故选A。【19 D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仔细分析划线句子,指出句子中存在的语病,再分析选项,逐一排除,确定答案。首先划线句子缺少主语,应有指代词,指代上文的“情感抒发”,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横线所在的上文,“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排除AB。故选D。20【答案】(1)“府上”修改为“寒舍”;(2)“家慈”修改为“家严或家父”;(3)“华诞”改为“生日”;或 “华诞宴会”改为 寿宴(4)“垂询”改为“请教”;(5)“请务必光临”改为“真诚期待您的光临”或“恭候光临”。21【答案】居民申请身份证,首先要准备好居民户口本等材料,然后到对应服务窗口领号排队照相,之后录入指纹,并登记相关信息。如果不是初次申请办理身份证,则需要缴费。领取回单后,等待30天即可领证。【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此题为图文转化。根据题干的信息,结合流程图,找到起始点及终结点,结合箭头指向,进行分析表述。需要注意要素“初次申请办理”“非初次申请办理”,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按照流程表述出来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