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625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0月检测历史试题说明: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第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卷为第3-4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第卷(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3.与宗法制适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 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5.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一制度评说的是()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7.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赐丞相座。宋朝时期,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这实质上表明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主义的加强C.行政效率的提高 D.选官制度的成熟8.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尺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9.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恩泽贵族 C实现民族交融 D增加税收10.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11.“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12.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13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B.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避免了地方官吏的贪污 D.使北宋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议和14宋太祖在各州设立的通判的主要职责与汉武帝时期类似的官职是()A.尚书令 B.侍中 C.刺史 D.郡守15.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16.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征辟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17.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 C.公民政治的盛行 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18. 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人民 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19.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A看到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直接民主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20.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第卷(综合题,共1题,共40分)2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图1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4分)三者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分)(2)图2所示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6分)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2分)说明你的理由。(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4分)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行之府矣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的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4)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的差异。(8分) (5)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8分)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选择题:1-5 ACAAC 6-10DBAAB 11-15DCBCC 16-20BCDAC 21.(1)(共8分)三公九卿制度 (2分)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4分)皇权(权力)高度集中。(2分)(2)(共12分)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6分)不同意。(2分)理由: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加强君主专制。(4分) (3)(共4分)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4分)(4)(共8分)差异:古代中国:个人决策(2分),结果:容易出现失误(2分)。古代雅典:集体决策(2分),结果: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正确(2分)。(5)(共8分)根本差异: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