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565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一、 填空1. 人们常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_、_、_。2. 要想知道雨量的多少,简单的办法是用_测量。3. _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风_的方向。4. 我们可以通过_、_、_、_、_等方法和途径去了解天气情况。5. 雨的强度一般划分为_、_、_、_四个等级。6. “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_。7. 百叶箱的门朝北开,是为了防止观测时_直接照射箱内的_。8. 在教室的_挂气温表比较合适,这样能更准确的测出室内温度。9. 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一般是夏季气温比较_,而冬季气温比较_。10. 在干燥的日子里,松果的鳞片会_;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_,则表示即将下雨。这是因为空气_时,鳞片会_;当空气_时,鳞片会吸收水汽变得柔软,松果自然就恢复原形了。11. 我们通常可以从_、_、_和_这四种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12.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为三类:_、_、_。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3.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_时间来测量气温。14.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_。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_。二、 判断(在括号内用“”或“”表示)1.雨量器中的水位在50100毫米时属大雨。 ( )2.从北吹来的风是北风,从西吹来的风是西风。 ( )3.当我们迎风行走感到不便时应该是七级风。 ( )4.星星眨眼天要变,说明天气可能要转晴了。 ( )5.填空中的云多种多样,并且它们的位置在不停的变化。 ( )6.在阳光照射下,测量当地的气温比较准确。 ( )7.天气变化是无常的,没有规律性。 ( )三、选择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五级风( ) A迎风走不便 B.带叶小树摇 C.叶动红旗展2.当红旗向西北风方向飘动时,风向应该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3.下列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 A.云量3/4 B.云量1/4 C.1/4云量3/44.把一个直筒玻璃杯放在没有遮挡的空地上,24小时后用直尺测得其中雨水的高度为2.8厘米,则雨量等级为( ) A.小雨 B.中雨 C.暴雨 D.大雨5.蚂蚁往高处爬、泥鳅从泥中爬出来、鱼儿游到水面,这些现象都说明了( )A.天气晴朗 B.快要下雨了 C.雨下得太大了 D.快要下雪了6.在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仰视 B.平视 C.俯视7.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是在( ),气温最低的时候是在( ) A.中午12时 B.下午2时(14时) C.夜间12时(0时) D.清晨56时8.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 A.12 B.11 C.13 D.14四、填图:在括号内填出风向的名称五、根据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绘制折线图,并回答问题。时间6时8时10时12时14时16时气温262830323331403020100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根据折线图判断:一体气温最低时间是_时。 一天气温最高时间是_时。科学试卷(二)一、填空 1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_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这样的现象叫_。2可溶性固体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依赖于三个因素:物体表面的_、水的_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_。3常温下,100克水能溶解大约_克食盐。4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蒸发的同时从周围_热量,温度越高,蒸发的_。5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_使海水中的水分_,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开始析出_。6洗衣服时,用热水把洗衣粉冲开,目的就是为了_。7把盛有盐水的杯子放在阳台上,让杯子里的_减少,已经溶解的盐会_。8装冷水的试管稍一加热,_上就出现了_。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里的_。9我们知道:食盐能溶解在水中;但是,当向烧杯中加入大量的食盐时,就会有食盐颗粒析出,说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_。10我们不能用_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11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_不同。二、判断1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的溶解糖。 ( )2粗盐和细盐相比,细盐在水中溶解的快。 ( )3水蒸发,溶解在水中的盐也同时蒸发了。 ( )4油能溶解在水里,水也能溶解在油里。 ( )5凡是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都沉在水底。 ( )6沏茶就是为了将茶叶中的某些物质溶解在水中。 ( )7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8食盐和洗发液在水中溶解速度是一样快的。 ( )9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 )三、选择1我们可以用下列那种方法,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 B.沉淀 C.蒸发2把菜籽油放入水里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菜籽油会( )A.沉降到水底 B.溶解在水中 C.漂浮在水上 D.悬浮在水中3下列那组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 )A.面粉、沙 B.食盐、砂糖 C.高锰酸钾、味精4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肥皂经过如下处理,放在水中,溶解最快的是( )A.搅拌、切碎 B.切碎、不搅拌 C.搅拌、不切碎5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 )A.液体 B.一部分固体 C.一部分气体 D.以上三项四、简答1食盐溶解的多少跟哪些条件有关2、杯底有一些物质析出,说明这种物质不溶于水。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五、实验1请你写出三种方法,把盐水中的盐和水分离出来,并选择一种方法写出操作过程。2在研究溶解的快慢与水的冷热关系的对比食盐中,相同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3请你叙述使用酒精灯时,我们应注意什么?4能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的条件有哪些?请你就一个条件写出探究过程。实验题目:我的猜测: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科学试卷三一、填空1. 声音是由_产生的。描述声音的两个指标是_和_。2.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声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_发出的声音,一种是_发出的。3. 声音能在_、_、_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_,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_的。4. 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尽时,里面便成了_,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_,所以就听不到罩内发出的声音了。5. 噪音是那些_的_的、_声音,它对我们的_和_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人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_。6.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震动幅度越大,声音_,震动幅度越小,声音_。音量的单位是_(dB)。7. 声音传播方向是向着_的,所以我们能在不同的地方分辨出发声物体的方向,并且声音的大小是随着_的变化而变化。8.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震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震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_;物体震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_。音高的单位是_(Hz),它代表的是物体一秒钟震动的次数。9. 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的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_。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10. 声音是以_的形式传播,当_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11.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_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_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觉到了声音。12. 改变物体的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产生的_和_。二、 判断(在括号内用“”或“”表示)1.固体物质要比气体物质的传声本领强。 ( )2.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 )3.当物体振动慢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会高,当物体振动快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低。 ( )4.固体能发出声音,而液体和气体则不能。 ( )5.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 )6.当我们闭上眼睛时就不能辨别出发声物体的方向了。 ( )三、选择1.在下列物质中传播声音速度最快的是( ) A.钢铁 B.空气 C.水2.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A.漏斗 B.胶管 C.胶管中的空气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 )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是每秒( )米。 A.5000 B.340 C.14404.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 )产生的。 A.琴弦的振动 B.空气的振动 5.一只青蛙伏在水下,一个人走近大喊一声,青蛙马上就跃起来逃走了,则青蛙听到的声音的传播途径是( )。 A.水青蛙 B.空气青蛙 C.空气水青蛙 D.人空气水青蛙6.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员都要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调7.下列不能够传播声音的是( ) A.真空中 B.水 C.空气中四、简答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的危害是什么?2.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令人烦躁的、对人有害的噪音,请你提出几条减少噪音的合理建议。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为什么?4.描述声音的特征量有哪些?科学试卷四一、填空1.从外形上看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_、_、_、_四部分。2.人的结构组成从外到内依次是_、_、_。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_粗壮,_发达,_更加灵活。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_,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_的次数也会_。5.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_,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的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部吸入后进入_,再由_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_等废物,再排出体外。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_、_、_、_和_。8.人的牙齿可以分为_、_、_三种。9.人在运动过程中,一个动作的发生时在大脑的支配下由_、_、和_共同协调来完成的。10.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_进血液,将_排出体外。11.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_,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12. _、_和_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13.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_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_工作的。14.人的牙齿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三种:_、_、_。二、选择1.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频率(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2.人由平静状态进入剧烈运动状态的过程中,人的心脏的跳动次数(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3.下列各种器官中,( )具有暂时存储食物的功能。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4.人体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是( ) A.耳 B.眼 C.手三、简答1.呼吸、心跳频率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2.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3.参加体育锻炼对我们人体有哪些益处?4.请你说说“细嚼慢咽”对人的益处。5.描述声音的特征量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