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第二章 力).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4350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第二章 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第二章 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第二章 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第二章 力)课题第二章 力课时4课时考点、知识点1. 力的概念,三要素,效果2. 重力的概念,方向,大小,重心3. 弹力的条件,方向,大小学习目标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符号,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3、知道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对力分类,能正确区别力的类别4、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正确理解重力的定义,能确定物体重力的大小,指明重力的方向5、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能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会分析一般物体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的关系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7、知道常见的形变,知道什么是弹力,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8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画出不同情况下,上述弹力的方向9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胡克定律重、难点重点:1. 力的物质性2. 力的三要素3. 弹力的方向和大小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建议教师活动建议调整记录一力和重力【课堂引入】问题:什么是力?力有哪些典型性质?生活中的哪些常见的力?(学生首先根据自己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并用自己的话陈述、举例)为了进一步了解以上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第二章力的第一、二节内容:力、重力。【课堂学习】学习活动一:力的概念问题1:什么是力,请同学们观察画面和视频后思考回答(播放PPT) 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列举的实例要贴近生活,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玩耍游戏、体育运动、交通运输,还是日常生活都涉及力,自然界几乎不存在完全不受力的物体。因此研究力的典型性质,掌握其运算规律,不仅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问题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几种情况?力具有哪些性质? 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回忆并强调什么叫运动状态)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要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概念。)问题3:课本P44“观察思考”中呈现了哪几种类型的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弹力、重力、磁力等)(过渡在具体研究这些力的作用时,我们如何来量化力的大小?如何来形象地表示力?)学习活动二:力的单位与图示问题1:力的单位是什么?你知道它是如何规定的吗? (如果一个力,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则该力的大小就是1N。)问题2:如何形象地表示呢? (让学生尽情讨论,区分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播放PPT) (针对学生表述,适当强调相关作图要求)(过渡:常见的力分为哪几类?) 学习活动三:力的分类分类方法一: 重力、弱力、摩擦力分类方法二: 动力、阻力、拉力、压力等(强调:不同的分类之间可以交叉)问题1:第一种分类方法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分类的? (从力的性质,或是从力的本源来划分) 对照书P46图表,形象地说明各类力的特性问题2:第二种分类方法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分类的? (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划分,强调效果力总是由其它力来充当的,实际并不存在!)学习活动四:什么是重力问题1:为什么苹果熟了总是落向地面?问题2:什么是重力?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其中包括苹果受到的力、卫星受到的力、月球受到的力等等)问题3:重力的方向如何?(竖直向下。初步说明不能简单地将地球引力和重力等同起来)学习活动五:重力的大小问题1:重力的大小如何计算?(G=mg)问题2:重力的大小根哪些因素有关?(结合书P31表格说明:重力的大小在实验室范围内可以认为不变,但在大尺度空间将会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说明具体变体规律)学习活动六:重心问题1:什么是重心?(将策略的作用效果于一点,该点即为重心)(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但几何中心不能等同于重心)说明寻找物体重心的方法和原理:二力平衡、几何法等问题2: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不一定。学生举例说明)PPT学习活动七:重力影响着我们的世界问题1:重力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如果没有了重力,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学生充分发表看法,结合书P48-49内容说明)二弹力1产生弹力的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演示实验1:拉力器被拉伸(由两名学生对拉) 演示实验2:橡皮筋被拉长演示实验3:弹簧被压缩师:上面一组演示实验,都出现了弹力,那么这些产生弹力的物体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生:观察现象并讨论、总结 产生弹力的共同特点物体发生形变总结: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加波浪线的这段文字为板书,下同) 学生自我感受:指压手臂、用手压弯尺子 2是不是有形变的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教师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观察、思考教师的演示实验: 是不是有形变的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演示实验4: 按图1 所示装置演示弹簧被小车压缩,放手后小车运动演示实验 5: 按图2所示装置演示橡皮泥被小车压缩,放手后小车不动师:可见并不是有形变就会产生弹力的,那么 在什么情况下才有这种作用力的产生? 学生交流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结果,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当物体发生了形变后不一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加作用力;只有当物体发生了能恢复原状的形变时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加作用力指出:我们把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这种属性称为弹性,具有弹性的物体称为弹性体,如橡皮筋、弹簧、海绵块等是典型的弹性体;把停止用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这种属性称为范性这样按停止外力作用后物体能否恢复原状我们可以把形变分为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弹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范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3什么是弹力及弹力的产生要满足哪些条件? 师:大家能不能从刚才的结论中为弹力下一个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从上述结论中抽象出弹力的概念: 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师:那么弹力的产生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从弹力的概念出发,结合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了弹性形变这是直接判断有无弹力存在的基本依据4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是弹力吗? 教师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观察、思考教师的演示实验: 大家常见的支持力、压力和拉力都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你能找到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并说明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吗? 演示实验 6: 把装满水的气球放到海绵上上演示实验 7: 用橡皮筋将装满水的气球吊起学生根据看到的实验现象思考、讨论:支持力,压力,拉力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总结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常见的 支持力、压力、拉力,还有推力,都属于弹力 5、如何才能看见微小形变? 师: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时侯,会产生弹力,换句话说,有弹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弹性形变刚才有些同学可能会产生疑问:物体放在桌面上,桌面对物体有支持力的作用,这个支持力是弹力,但是,看起来桌子并没有发生形变;悬线对物体的拉力也是弹力,但看起来,悬线并没有伸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教师指出,如果桌面在铁块的重压下产生了形变的话,那么,可能因这种形变太小了使得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必须设计一种能够把桌面微小形变加以放大显示的装置教师启发学生运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出教材图2-3-2 “放大了的微小形变”的实验,并进行演示演示实验 8:用平面镜和激光器放大微小形变为了说明桌面微小形变的存在和桌面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必须让学生观察: a桌面没放铁块时光点的位置; b桌面放上铁块时光点的位置; c铁块从桌面拿起来后光点的位置教师进一步指出,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不仅软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 坚硬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也会发生形变,只是后者的形变太微小,要用特殊方法加以放大显示罢了6如何确定弹力的方向?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能找到支持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 支持力、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师:既然所有的弹力,都由物体的形变产生的,那么弹力的方向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引导学生总结出: 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或可表述为“总是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7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师:大家思考一下,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着消失强调: 上面所讲的是形变与弹力的定性关系,弹力与形变的定量关系,对于不同的物体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比较复杂,我们只要求大家掌握其中一种最简单的,弹簧的弹力与弹簧形变的关系 学生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所悬挂钩码的总重;弹簧的长度以及伸长量可由刻度读出做法:选择适当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读出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所指的刻度,填入下表中并改变钩码的重量,做至少五组数据注意:要将实验装置调整妥当,待系统稳定后再读数;不要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使用将实验数据填入书上52页表格数据处理:以弹簧的弹力为纵轴、弹簧伸长量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描出几个特殊点,寻找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学生实验小组协作自主完成教师展示学生实验成果并小结: 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师:如何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这个关系呢? 总结: 可以用 Fkx 来表达,这个规律叫胡克定律其中 k 叫弹簧的劲度系数 第二课时四、判断弹力有无的办法 :假设法,假设没有弹力,即把接触面拿掉,看状态是否改变例题:分析下列物体 A、B,各面所受的弹力及其方向,物体均静止,接触面均光滑AA AA 例题2: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 的拉力时,其长为 20cm ,对其施加30N 的压力时,其长为14cm ,试求该弹簧的自然长度和它的劲度系数弹力最好能做实验注意和初中的接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