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395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教材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代中国“重农抑商”、区域政策倾斜、“海禁”、禁奢侈等经济政策,认识和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阅读和“重农抑商”、区域政治倾斜、“海禁”、禁奢侈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习提炼有效信息阐释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历代专制王朝采取的经济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统治,严重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从而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国家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体会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3)树立工农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谐社会理念。4、教学重点:围绕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组或选取史料认识历代专制王朝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教学难点: 通过历代专制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更深刻理解当今国家经济政策对现今国家发展的影响。【课前导学材料】1、阅读课文内容,指出中国历代王朝主要的经济政策有: 、 、 、 等2、了解这些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教学设计】导入:1、结合学生现实体会,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本节课中心问题“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上节内容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对比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形成情感冲击,激发学生探究原因的兴趣。提出本节中心问题“从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看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教学设计:一、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1、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输理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例出主要的经济政策。2、 结合书本内容,学生概括理解这些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3、 教师点评、补充。二、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学生探究: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启发导向:(1) 结合材料历代专制王朝明确规定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2) 结合材料,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3) 区域经济政策倾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历代王朝对工商业采取了怎样的管理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 结合材料海禁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6) 结合材料禁奢侈政策为何无法真正实行?同时又产生怎样的影响?2、教师点评、引导3、总结:理解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三、从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看当今中国政策以及你的建议学生开放性思维【通用课件】见附件【课后练习】1、单项选择题(1)、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历朝经济的发展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目的C、在封建社会前期起过积极的作用D、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商人奸滑不利于经济秩序的正常管理B、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C、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D、古代中国自给自足,不需要商业经济(3)、东汉时期的南阳地区受到统治者政策的特殊优待,这是因为A、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 B、南阳地区物产富饶经济发达C、南阳地区相对贫困需要优先发展 D、南阳百姓支持刘秀称帝(4)、古代货币“半两钱”统一在全国发行开始于A、秦朝 B、汉代 C、唐 D、宋(5)、古代中国盐铁官营的制度开始于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玄宗(6)、(5)古代中国“禁奢侈”的政令往往难以真正取得实效,这是因为A、百姓收入多了都想过好日子,故不愿接受这项政令B、统治者和贵族高官不能带头禁奢,无法做到“上行”而“下效”C、商人的高消费生活败坏了社会风气D、社会富足无需禁奢2、材料解析题材料一、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二、明初,政府规定“片板不许下海”,隆庆元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但在船只数目、贸易地点等仍有许多限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流入我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期流入2600余万两。然朝廷不此之图,只图罢市舶司,填平双屿港,烧毁出口大船,禁海令又起。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三、(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其微。”中国对外关系简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利入甚厚”主要说明了哪一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试分析材料三中“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资料汇编】名词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闭关锁国: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但是仍留有广州一带同外国通商,因此,要注意这里的“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首先,“闭关锁国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自然的庄园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其次,“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由于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满清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同时,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也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它的增长、成熟的过程,便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是各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进程并不是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的,因为国情不同,封建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两个条件,必须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以及要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般是经由两个途径实现的。其一是小生产者变为资本家,其二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材料选编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女工)有力焉。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二 明初,政府规定“片板不许下海”,隆庆元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但在船只数目、贸易地点等仍有许多限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流入我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期流入2600余万两。然朝廷只图罢市舶,填平双屿港,烧毁出口大船,禁海令又起。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三 (1616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广州,但贸易额甚微。”中国对外关系简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利入甚厚”主要说明了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说明开放海禁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4.阅读下列材料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曙光,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变动,曾程度不同地在东西方同时显现。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中国正处在明末农民战争高潮与清兵入关前夜,从此明显进入两种不同轨道。清王朝专制集权制更趋强固,自然经济依旧占据统治地位,对外更加闭关自守。而西方则实现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大工业生产取代手工作坊,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贵族特权,人的理性冲破中世纪神学禁锢,科学战胜蒙昧,并通过工业革命向工业文明转轨。在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何以会发生这种分途,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应该说,明清鼎革的动荡与清初的逆转,确曾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遭受严重摧残,但中国近代化因素未能顺利发育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深层原因。明清时期在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的维护下,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和乡土宗族血缘网络再度胶合强化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使社会凝固板结,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中国高度成熟的农耕文明具有极富韧性的自我整合机制,不断扭曲化解异质变革因素,修补完善自身的体制,成为桎梏近代化因素发展的巨大障碍。而这又是传统农耕文明衰落,被远远甩到世界潮流之外的根本症结。人口压力过大、密集型劳动模式和先进市镇被广大农村包围、牵制等诸多因素,也使中国突破工业革命的瓶颈格外艰难,尚需经过漫长的历程。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中英社会发展的主要异同点。(2)根据材料,分析导致中英社会发展走向分途的主要原因。(3)由材料内容你能得到哪些认识?5.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是否能导致中国经济性质的改变?为什么? 6.简述我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过程。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归纳这一政策的实质。试述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7.明清时期是我国辉煌与落后交织的特殊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本课知识,说明这一时期“辉煌”的主要表现。(2)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时期落后的主要原因。(3)根据这一时期的发展特征,预测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走向。参考答案: 1.(1)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2)工商皆本,重农抑商。(3)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4)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2.(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本质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相同点: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不同点:表现在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清朝时帐房成为早期资本家。清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形式上比明代有所发展。(3)不同。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对社会起阻碍作用。(4)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1)现象:南宋对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政府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并设专门机构管理外贸。(2)影响: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推动了中国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3)原因:政府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贸易;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对外国商品需求不大等。4.(1)同: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大致相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都对社会产生了一些影响;都曾在大致相同的时间里出现了社会政局动荡。不同:中国封建专制集权制度日趋强化,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自然经济依然牢固,英国实现了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封建思想在中国没有被触动,英国经历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在明末爆发了农民起义,英国则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手工业等没有实现质的飞跃,英国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加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等。(2)原因:明清更迭引发的政局动荡和清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等,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然经济和乡土宗族血缘网络胶合强化,使社会凝固板结,阻滞了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高度成熟的农耕文明成为桎梏中国进步的障碍;人口压力大、盛行密集型劳动模式和先进市镇被广大农村包围、牵制等。(3)认识:重视并充分估计中国传统文明对现代化的消极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任务重,时间长;对任何社会现象的分析应从多方面考虑等。5.性质能否改变: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个别地区和生产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取代封建经济还须一段漫长的时间。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这表现在:农民受到残酷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往往用来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国内关卡众从,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6.过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为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表现:实行以农业税收为政府财政收入的理财思想;鼓励农耕,大力发展农业;推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征收重税;实施歧视商人的政策;扶植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等。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巩固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过度重视农业,如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消极作用也日益增加,它不仅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农民的分化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而且极大地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的转化,也使微弱的手工业资本难以迅速地大量积累起来,因而严重地桎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封建社会陷于长期停滞的困境。7.(1)“辉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商品经济繁荣,传统手工技术先进。(2)落后原因:封建制度,特别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还使过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终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3)走向:中国日趋落后,西方资本主义日趋强大,中国必然受到西方的殖民侵略;这时如果中国仍不思进取,必将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西方国家掠夺的对象课外拓展阅读【史学前沿】和【史家争鸣】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究竟产生于何时?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即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产生初期的原生形态。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先后有过三次热潮,在资本主义萌芽究竟产生于何时的问题上,诸家说法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扩大。多数人力主明清说,如邓拓、吕振羽、尚钺、侯外庐、傅衣凌等史界前辈倡言在先,黎澍、李之勤、许大龄、洪焕春等先生证明在后,他们认为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市镇的丝织业出现了生产中的雇佣关系,证明此时的中国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持有不同意见:有主张元代出现说,还有唐中叶出现说甚至有学者考证认为可上溯至战国秦汉时期。还有不少人力主宋代出现说,如傅筑夫先生甚至认为,宋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远较、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发达,因而“宋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产生时期”。今天史学界大都认为明中后期在江南的一些地区的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由此可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出现于明朝中后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